顯示具有 中國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國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中共專揀兒皇帝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對香港學生批評特首以及他的團隊只懂執行,不懂如何當家作主,引來香港政客之間一輪罵戰。但深知中共治港思維的人,就知道這場罵戰根本不必要,因為責任就在中共自己身上。

雖則英國並沒有將整套西敏寺式民主政制移植來香港,只不過,英國有帶來和訓練一批正直、有政治識見公務員,像陳方安生、王永平、葛輝等等。更何況中共過去六十年,由反對楊慕琦計劃,到反對彭督政改方案,都是反對香港以民主方式培養自治人才,敗也英國之說有一大半責任也在中共身上。

更何況中共所渴求的特首人選,根本不是當家作主的自治人才,而是兒皇帝,由董建華,到現時所謂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唐英年莫不如此。就算曾蔭權上任之初也曾經想「強政勵治」,但由中國歷史來看,任何皇帝就算如何勵精圖治,如果他身邊的人不到他指揮,最後不是被軟禁就是當昏君。由明神宗萬曆皇帝,到清光緒皇帝,到大韓帝國的高宗和純宗莫不如此。筆者相信曾蔭權想有一番作為,但他與大韓帝國高宗一樣,受到諸多外力擺佈,根本一籌莫展。

在中共專揀兒皇帝來做特首的情況下,還請王光亞收回他批評香港人不懂當家作主的廢話。讓香港人自己籌劃自己的民主進程,經歷民選政治的洗禮,加上英國人建立多年的文官和司法制度,香港自然不用北京來替我們憂心。現時鐵道部管得一塌糊塗,全中國人都不敢搭和諧號,坐火車前可能要寫遺囑,王先生指點江山前,還請他先想想如何管好鐵道部。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中國比中東更不安全

自上月廿九日,中國江西省絕望訪民錢明奇對撫州政府建築物發動炸彈襲擊,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後,近日中國接連發生類似的自殺式炸彈襲擊。六月九日,湖南耒陽以及河南鄭州爆發針對公安局的炸彈襲擊,耒陽有派出所被夷為平地。而六月十日針對天津市政府襲擊,發展到獨行襲擊者意圖把手榴彈擲入政府建築物程度。

由此可見,中國的民怨已經達到臨界點,只不過沒有錢明奇事件前,未有任何足夠理由說服訪民放棄和平手段。而錢明奇臨終前的名句:「行動才能解決根本!奮鬥才能得到解放!」對事態起著催化作用。錢明奇的遺言,幾乎為日後其他同類型襲擊提供理論上的支持,因此,大家可以預期中國炸彈襲擊事件的頻率,與中東諸國相差不遠。換言之,現時不論去中國經商、旅遊還是求學,風險與進入約旦河西岸、巴格達等經常有炸彈襲擊的地方相若。

而且台商不要認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在中國做生意,難免要官商勾結,日後台商如果有任何欠薪事件,台灣在當地企業辦公室,隨時都可能面臨自殺式炸彈襲擊,最怕是老闆沒有被炸掉,因為老闆在台灣,但去當地找機會的台幹,卻無辜成為這些憤怒訪民的陪葬品。

除了開採石油,沒有人認為中東那些四處都有炸彈襲擊的地方是設廠好地方。同樣地,當中國屢屢發生這類炸彈襲擊時,亦代表中國民情相當不穩,若是中東式的茉莉花革命還好一點,最怕民怨深至動輒殺官的地步時,那場革命或動亂很可能失控。把自己國家的經濟前途押注在一個會爆發大動亂國家之上,是不是未免賭得太大?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香港 一國一制了

經過多天以來的擾攘,一九八九年北京民主運動領袖王丹,始終未能成功申請香港簽證,參與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的喪禮。

雖然之前不少香港親中國政客,不斷放風聲支持王丹來香港,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亦口口聲聲指港府有權就王丹簽證安排作出決定,只不過,這項明顯激怒香港人的決定,明眼人都看出是北京作出。而所謂的一國兩制,亦宣布正式死亡。

由香港的公眾利益而言,香港市民普遍支持王丹來香港參與喪禮,而王丹提出的條件,在筆者眼中亦未免過於委屈。另一方面,以筆者對香港《入境條例》的了解,如果這次拒批決定為入境處長提出,那特首有絕對權力推翻相關決定。但這次特首辦通知王丹拒批決定,王丹平白沒了向特首申訴簽證決定的權利,這樣辣的安排,若非北京的指令,香港那些公務員誰敢作出這項決定?

說到底,香港已經由北京親自管治,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純屬假貨,北京高層有人自己面對不了廿二年前屠殺人民的責任,就把自己的政治承諾拋到不知到那裡去。台灣人見到王丹簽證申請拒批,還以為一國兩制信得過來的話,那人不是政治水平超低,便是以出賣台灣人為榮的台奸。

高度自治是假貨

在司徒華剛去世時,王丹已經講明要來香港。當時筆者寫過,港府是真心悼念司徒華,還是貓哭老鼠假慈悲,港府會否批簽證便看得清清楚楚。

如今王丹簽證申請已經拒批,吾爾開希亦不可能來。特首以至一眾港府問責官員,亦不必來司徒華的喪禮了。

司徒華一生心繫中國民主運動,王丹、吾爾開希等民運領袖來港參加喪禮也算是對華叔的尊重,請問港府現在到底是羞辱司徒華,還是尊重司徒華?倘若有市民當面在教堂質問這些官員,有關簽證的決定,筆者敢問這些做事手法不光明磊落,借讚揚司徒華抽水的人,敢挺起胸膛回應市民的憤怒嗎?

而且這次簽證拒批的決定,差不多一點後路也不留,不但很遲才作出通知,更由特首辦通知,根據現行《入境條例》,王丹連向特首申訴,請求特首運用在條例中凌駕入境處長的酌情權這道門也封掉。試問如此精心安排的決定,不是北京的傑作又是誰的傑作?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指港府有權處理王丹簽證申請的決定,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這次王丹簽證事件,不但反映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是假貨,亦反映中國共產黨本性這麼多年都沒有變過,為了政治利益不擇手段。毛澤東可以一邊大喊蔣委員長萬歲,一邊安排軍隊準備與國軍大打出手。而今天,中共一邊讚揚司徒華,但另一邊就阻止王丹入境。這種兩面手法,香港人終於親身認識了,我們還能否繼續相信所謂一國兩制呢?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由朱凱迪事件看特區倒退

筆者在新任警務處長曾偉雄上任時已經指出,警方如何看待菜園村的示威者,就可以看到香港警隊是否還算得上與英國倫敦警方同級的國際大城市警隊。

近日菜園村發生的事,不但未顯出警方的水準維持在與英國管治時期相若,相反,更明顯有向惡名昭著的中國公安看齊的趨勢。

全速退向中國標準
朱凱迪上周四參與菜園村巡守隊行動,阻止港鐵人員清拆菜園村時,被一名港鐵工人由高處摔到地上,因而受傷入院檢查。當時朱凱迪向在場警員投訴,警員無動於中。這種對拆遷人員暴力行為坐視不理的手法,與中國地方政府公安相似,在拆遷行動中縱容一些來歷不明的黑拆遷隊,對維權人士採取暴力手段。

唐英年指清拆菜園村合法,筆者看不出港鐵人員針對朱凱迪的暴力行為,有任何合法之處;相反,這可能屬於《侵害人身罪條例》第 39條所定,襲擊他人造成身體傷害行為。筆者敢問唐英年:香港哪條法例,豁免港鐵人員不用遵守《侵害人身罪條例》?而警隊經常用來阻止遊行集會進行的《警隊條例》第 10條,不是也定明警員有責任防止罪案發生嗎?請問這次警員去了哪裏?有誰發出違反《警隊條例》的命令?

由朱凱迪事件可以看到,現時已經不是溫水煮蛙式的倒退,現時那種倒退已是全速向中國的落後標準進發。這就是香港人想要的回歸嗎?真不知何時,像跨省追捕、被自殺、地溝油等怪事,會在香港這個所謂國際大都會上演。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效深研建新隧道 西隧問題可解

政府就解決3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均造成的擠塞問題,用了幾百萬公帑聘請顧問做報告,並對報告進行諮詢。而整份報告,以至社會議論的重點,都在於如何拉近東西隧收費,與紅隧收費之間的距離。

根據香港經濟活動的一般習慣,由於香港的貨櫃港在葵涌,主要工廠區和貨倉集中在新界西北、火炭、荃灣、葵涌、港島西環一帶,部分貨櫃車應會優先考慮採用西隧,皆因西隧一帶的道路大多數不會擠塞,而且節省燃油。但由於西隧收費高得太可怕,重型貨車法定收費可高達365元,試問駕駛人士又怎會用西隧?結果當然是出現貨櫃車路經中環的奇景。

筆者很明白運輸業界希望西隧主動向貨車等減價,事實上,這亦可減緩紅隧的擠塞情況,至少貨車會避免使用紅隧來往西環、葵涌和機場。不過,西隧現時根據政府與西隧公司簽訂的BOT(協議營運模式)協議營運(見下文),不會以一個公眾接受的價錢讓西隧收歸政府所有,更不可能主動回應交通業界的訴求,以紅隧相同的價錢讓這些車輛使用西隧。那政府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政治手段,根本不可能解決當前的交通死局,用幾百萬來聘請顧問公司作研究,最後很可能只是浪費公帑。

深建隧道免費用 問題迎刃解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曾幾何時都面對同一問題。來往鹽田港與羅湖之間的梧桐山隧道,是深圳第一條以BOT模式興建的隧道,但由於收費高昂加上經常擠塞,成為深圳市政府一大難題,亦阻礙了鹽田港的發展。深圳市政府希望與投資梧桐山隧道的公司商討解決辦法,但始終無功而還。

在談判一直無成果後,深圳市政府便開始作兩手準備,一方面持續與梧桐山隧道的營運公司談判,另一方面,將已經關閉的盤山公路重開,並且升級為高速公路,又着手興建與梧桐山隧道平行的梧桐山第二隧道。而第二隧道由深圳市政府用公帑投資興建,市政府表明第二隧道將會免費讓車輛通行。

在梧桐山第二隧道真的開通後,由於梧桐山隧道的流量大減,梧桐山隧道的營運商終於願意與政府談判交回經營權問題,解決了鹽田與羅湖之間的交通問題。

縱使梧桐山的例子,與香港有點不同,皆因梧桐山隧道本來就已經飽和,梧桐山隧道東主妥不妥協,深圳市政府都需要興建盤山公路以外的方案解決問題。然而,深圳市政府最終成功國有化梧桐山隧道,關鍵在於有決心以實質行動,迫原有的隧道營運者投降。而香港政府對西隧的態度,就相當軟弱無力,令人失望。

政府欠決心 徒被西隧牽鼻

香港政府不一定要真的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只不過政府不應現階段一口否定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的可能性。若西隧仍然不願減價,政府應考慮在興建沙中綫時同時興建第四條海隧,或興建與西隧平行的新西隧,像梧桐山第二隧道一樣,迫西隧公司投降。

筆者相信,只要西隧公司相信政府有興建第四條海隧的決心,西隧公司會樂意重返談判桌,在一個合理價錢基礎上商討西隧公有化的問題。政府如果沒有兩手準備的決心,筆者可以肯定政府在西隧公有化問題上,會繼續被西隧公司牽着走,政府就繼續被市民指罵下去,完全做不到強政勵治。

十八趴買F-22

馬政府恢復軍公教的十八趴,引發民間重大反彈。在香港,經濟不好的話,公務員不單要凍結薪酬增幅,而且還要減薪藉以壓縮政府開支,以及表達政府與民共渡時艱的決心。馬英九在現今台灣基層未感到經濟起色情況下,還敢恢復十八趴,未免過於厚顏了。

如果馬英九認為政府財政能力足夠,在現今台灣的安全形勢下,應該考慮把用於十八趴的款項用於加強向美國、歐盟等國購買先進防禦性軍備。

中國近日隱形戰機殲二十研發成功,一旦殲二十戰機量產,不論中國在噴射引擎等方面技術仍然要依賴俄國也好,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仍然大增。因為隱形戰鬥機難以用雷達偵測,當肉眼發現戰鬥機出現時,為時已晚。

基於中國已經有能力研發隱形戰機的現實,台灣軍方不只要留經費爭取購買F-16 C/D戰機,而是應跟隨澳洲、日本等同樣受到中國威脅的盟國,在加入購買F-35聯合隱形戰鬥機的候補清單的同時,爭取儘早就出售F-22隱形戰鬥機解禁,並成為第一批買家。當台灣都擁有F-22這類技術成熟的隱形戰鬥機時,才可談得上維持台海兩岸之間的軍事平衡。

馬政府把錢用在十八趴,沒想過爭取購買F-22戰鬥機,證明有些人過份信任中共,亦不清楚中共的本質。中共是一個隨時翻了臉就不認人的政黨,可以昨天大喊蔣委員長萬歲,今天就派解放軍來入侵,難道做了這麼多年匪情研究,有些人對中國仍知得這麼少?台灣的安全交給這些人,實在令人難以安心。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痛失華叔 民主交棒更任重道遠

支聯會主席,亦是教協和民主黨創辦元老司徒華,在昨日不敵癌魔去世。本來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都希望華叔捱到「六四」22周年,以至政改本地立法通過,可惜天不從人願。

泛民道德領袖 短期難覓接班人

雖然司徒華癌症進入末期的消息早已傳出,但去年11月,支聯會仍然推舉司徒華擔任主席。這並非支聯會中人一干人等無視司徒華健康惡化的事實,而是過去22年以來,在民主運動發展中,仍然難以找到一位足以取代司徒華的領袖。

由司徒華在70年代投身社會運動開始,直至過去22年堅持要追究1989年血腥鎮壓北京民運的責任,司徒華一直沒有妥協,由參與中文運動到堅持追究鎮壓北京民運責任,他都是一個貫徹始終的民族主義分子,而且在從政這麼多年來,亦沒有重大的道德問題可以挑剔,他可算是泛民的道德領袖。

雖然在支聯會、民主黨和教協這幾個華叔盡心盡力的組織中,不少年輕人受到感召而投身民主運動,不過,現時泛民新一代領袖中,未有一個具司徒華這種分量。暫時而言,只有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在民族主義立場上可以繼承司徒華的遺風,只不過何俊仁形象上比較像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好人,他很難很短時間內,百分百將華叔這個道德領袖的棒子接過來。

而激進民主派陣營,由任亮憲事件中各人的表現來看,當中不少人的道德水平與司徒華相比,簡直是天與地的距離,根本難以相提並論。

泛民分歧 恐激進派衝擊支聯會

雖然司徒華在五區公投以至政改的立場,與社民連為首的激進民主派出現重大分歧,不過,由於司徒華過去這麼多年都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連大部分親北京政客,都不敢質疑司徒華堅定的政治信仰,因此,由他來領導支聯會以至每年舉辦的1989年紀念北京民運晚會,大多數人都不會有任何異議。只不過,司徒華在民主派內部分歧尚未撫平的一刻就離開了人世,日後誰來繼續領導支聯會,以至每年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就相當令人關注。

雖然何俊仁的民族主義立場,以至他對中國民主以至維權運動的堅持,可謂人所公認,不過「激進」民主派政客組織,一定不斷利用何俊仁領導的民主黨支持政改,去質疑何俊仁的誠信。

由於何俊仁的形象不夠硬朗,因此,筆者恐怕司徒華一去,有部分看來激進,但人格相當有問題的政客,會不斷挑戰現有支聯會常委這批人,最近連社民連主席,支聯會常委之一陶君行,也成了被批鬥對象便可見一斑,這對支聯會日後發展定有不良影響。

毋忘華叔遺志 防民運被騎劫

因此,不少泛民支持者,對特首悼念司徒華的聲明中,只強調司徒華支持政改方案,而沒有強調司徒華要求追究鎮壓民運責任的遺願感到反感,皆因泛民中人只會認為政府這樣出聲明,簡直是挑撥離間,在泛民在這個危機時刻,乘機插上一刀,並非有心悼念司徒華。

司徒華始終都走了,現時泛民支持者除了悲痛外,更加要思考一下,司徒華未完成的職志,包括要求追究八九民運鎮壓責任,以及推動香港民主等等,到底要如何讓新生代接手並繼承下去,並且同時防止一些裝作激進,實質問題多多的政客之流,乘司徒華離開的機會,裝作民主運動的繼承者,事實上騎劫了民主運動不知幹甚麼。確保民主運動的順利交棒,可是每一位支持民主運動的人的共同責任。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讓子彈飛》大賣 揭民怨沸騰

快要過去的2010年,中國在國際政治、以至財經格局上,都處於一個看來八面威風,實則四面受敵的形勢。表面看來中國經濟很風光,事實上,QE2的衝擊、民眾的不滿、朝鮮半島局勢在戰爭邊緣等,都令中國面臨挑戰。

不過,在即將來臨的2011年,內地民情更為躁動,如果中國當局無法呼應,或打算走捷徑來回應民眾訴求,恐怕未來一年的內地局勢將會更詭異。

表面是喜劇 實質大控訴

在去年,內地票房最賣座的電影是美國電影《阿凡達》,由於《阿凡達》片中境況,與內地城市和鄉鎮發生的拆遷和維權運動極為相像,結果中共不讓《阿凡達》繼續放映,亦導致出現大批內地民眾南來香港看電影的奇觀。

在今年,內地票房超越《阿凡達》的土產電影《讓子彈飛》,由故事內容,到找了周潤發和葛優兩位喜劇高手當男主角來看,表面是一齣喜劇,但片中的對白情景,全部劍指中國當今官場腐敗、政治制度與經濟發展不配套等一大堆問題。

而觀乎內地互聯網主要論壇上的相關討論,亦反映民眾普遍偏向政治方面的解讀。

倘通脹失控 民怨一觸即發

《阿凡達》只是抵抗無理拆遷,但《讓子彈飛》提的,更是乾脆拿起武器,把貪官污吏全部幹掉算數,不過導演兼男主角姜文,把故事情景放在軍閥混戰年代,相信這令廣電總局官員難以不讓電影過關。

當一套劇情明顯具有政治味道的喜劇,再度蟬聯票房冠軍的時候,這已反映內地民眾對現況相當焦躁不安,甚至有心理準備,以極端的方式尋求出路。因此,一旦中國經濟出現一些不良狀況,例如通脹不受控制,或中國失業率大升,導致大批生活無着落的年輕民眾出現,只要有點星星之火,便可能出現突發變化。

真心改革Vs豎立假想敵

當出現這種民眾內心渴望以極端手段來解決問題時,就算花耗大量資源鎮壓都也無補於事,當政者不外乎有兩個方法回應,一是真的改革去回應訴求,這也是溫家寶總理一直以來,不理不少人批評他當影帝,也要不斷發放支持改革政治信息的原因。溫家寶作為中國政府行政機關的首腦,他對民情實況了解得會相對清楚一些。

中共黨內一直有支持政改的聲音,也是這個緣故。

但另一個方法就是鋌而走險,不斷塑造中國面對不少「敵人」,中國為了生存而必須打仗的想法,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便是在大蕭條時期乘勢興起,結果闖下太平洋戰爭的大禍。而朝鮮半島局勢上,中國一直未有積極作為阻止北韓亂來。到出了延坪島炮擊事件這樣擦槍走火的危機,一樣未有強硬應對,是不是中國內部有人想保留這一手,藉此作為轉移內政問題的方法,這相當值得注視。

因此,中國未來一年的局勢將相當詭異難明,中國當局如何面對民心的躁動,而民心的不安會否被撫平,將會是未來一年,甚至幾年,中國局勢的關鍵因素,這是不可不察的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是非黑白顛倒的中國

兒子本身受三聚氰胺結石奶粉所害,亦同時替其他家長呼寃的趙連海,被北京大興法院判監兩年半後,北京當局不但阻撓趙連海見律師,新華社更發表文章抹黑趙連海。可見中央為了「維穩」,不惜公開為趙連海定性,以求塞住海內外的反對聲音。

公然包庇質檢高官
三聚氰胺牛奶,不但在三鹿公司出產奶粉發現,在其他公司出產奶粉也發現。出現如此大規模跨公司的奶製品出現三聚氰胺,明顯是當時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以至他手下的官員,不是收了黑錢有意縱容,便是未有盡監管職責。有孩童因三聚氰胺死亡的話,李長江以至一眾國家質檢總局官員,應被追究至少誤殺,如因收賄款而任由有毒物品摻入食品中,那簡直是謀殺。為何現在竟然顛倒黑白至趙連海要判監,但李長江還可以復出當官,其他國家質檢總局有問題官員仍逍遙法外?

新華社公開發文抹黑趙連海,不對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貪官落手,等於公開表明中國當局包庇貪污和謀殺犯,這個國家沒有公義和法制可言。

當國家機器淪為包庇罪犯的工具時,究竟中國人生活在甚麼社會之下?難怪中國開放改革三十多年,人民仍千方百計跑到西方國家。因為這種黑白顛倒的國家,是不能住人的。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中國奧步前科

中國在國際大賽使出奧步是有前科的,在公元二千年奧運,中國當局偽造女子體操選手董芳霄的資料,明明董芳霄未滿國際體操聯盟要求的十六周歲,中國就硬把她資料造成滿了十六周歲,讓她可以在不公平優勢下參賽,在十年後才查出個水落石出,中國所得的女子體操團體銅牌被取消,美國國家隊的選手在十年後才獲得這面遲來的銅牌。

面對一個不講國際遊戲規則的奧步大國,中國可以把奧運變成了「奧」運,亞運中國作為東道主,中國為了獎牌公然作出不公決定就更加見怪不怪。連體育賽事都要這樣玩,中國有視台灣為自己的兄弟嗎?還談什麼兩岸關係。

為了楊淑君的體育生命,及台灣的國際聲譽,台灣一定要據理力爭,像美國國家隊一樣爭足十年也要。如果馬英九在這個問題上都不敢向中國嗆聲,這樣的人和黨沒有資格領導台灣。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上海徒具硬件 沖天火恐續來

上海市靜安區一幢教師公寓,發生死傷慘重的沖天大火災,在下筆那刻,已證實有53名死者。

在現代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這類引發嚴重傷亡的火災一宗都嫌多。雖然香港都有類似嘉禾大廈火災的慘案,但香港高樓大廈引發嚴重傷亡的火災不多,這次火災的傷亡慘重,遠超1996年導致41死80人傷的嘉利大廈大火,香港有這樣嚴重傷亡的火災,一般都是上世紀的事。

奶粉也有毒 家品難保安全

要防止火災,已不是消防人員裝備和訓練問題。事實上,遇上高樓大廈的火災,裝備如何精良,訓練如何充足,仍然有可能有消防人員殉職,仍然未必能及時阻止火災奪去市民性命。因此,防火基本上屬於城市管理範疇的問題。

由一般家居傢俬、床上用品的防火要求,到建築物必須有防火的設計以及裝設消防設備。現代社會,一般會極力阻止火災發生,或令火災在大廈發生時,減慢燃燒速度,減少幅度擴大,藉此提高火災發生時大廈內人員的存活率。因此,防火事實上是法令執行問題,城市管理問題。

香港的消防法例健全,床上用品和家具一般都合乎消防法規,亦由於大廈在法例下要求購買各類保險,為符合保險公司的投保要求,大廈一般亦極力遵守消防法例下的各類要求,但由嘉禾大廈火災可見,仍然不少舊樓由於大廈管理,涉及黑社會勢力等問題,消防法律有引伸不及之處,導致慘劇發生。

而在中國這個偽劣商品橫行,連嬰兒奶粉都有三聚氰胺的社會,日常生活可能處處都是易燃物品,而就算當局按現代城市標準進行消防立法都好,能否切實執行也成疑問。因此,一旦出現由小意外引發的火災,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由上海靜安區這次慘劇,到中國很多化工廠發生的大型火災一類意外,都看出真正問題在於執法和管理這問題。

有硬件無軟件 難追香港

上海一如很多發展中地區,在經濟得到一定成果後,依靠豪爽的硬體建設,營造出國際級大都市的形象。如果不在上海居住,很多人看上海的繁華的表面,真的以為上海正成為威脅香港的都市。

但一個城市真正的競爭力不在於硬體建設,以至表面上各類法規寫得如何美輪美奐,而是有關法規能否被忠實執行,不被其他因素所左右。像印度也是普通法司法管轄區,也是講英語的社會,但印度的貪污問題聞名全球,成為印度向前邁進的絆腳石。而中國有不少法規都寫得相當好,只不過沒有執行就是一紙空文。

而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掃除貪污後,英國文化中遵守法規,講求效率等方面,成為了香港的核心價值,亦基於這樣的價值,才出現港式效率管理,甚至港鐵等公司能夠奪得英國、瑞典等地鐵路管理權。

法規寫得美 缺執行難進步

如果上海要追上成為一個國際都會,不是自稱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而是由城市管理到各類法規,都要得到忠實的執行,這樣才會有一個安全而迎合現代的上海。

如上海仍然出現城市法規未能忠實執行的問題,這類死傷慘重的災難不會停止,相反會不斷發生,最終影響上海的國際形象以至整體競爭力。只不過,這軟件的問題又涉法制和政治改革,又涉及文化上的改進,要追上香港真的談何容易。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社會要求政改 中央拖而不決

中共十七大五中全會,在中日交惡、溫家寶四處提出政改訴求下召開,雖然外界曾經期望五中全會能就政改有所突破,但由新華社發出的公報所見,就政改幾近隻字不提。

一份沒提政改的五中全會公報,意味着中國在中共十八大前的政局,都可能相當驚濤駭浪。

今年開始,維權事件愈來愈暴力,不少維權事件演變成上千人的暴力事件,加上富士康連環第N跳事件,以及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事件等衝擊,都反映出中國現時只有經改沒有政改的做法,已經遇上了瓶頸,中國需要政治體制改革去讓經濟走得更遠,也為中國邁向小康國家目標後的社會變化做好準備。

黨內無共識 僅授習近平要職

問題在於政改必然涉及十八大的人事分配,以及現有既得利益分子的利益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處理上,由於中共已經沒有像鄧小平般可以說了算的元老,加上各派又勢均力敵,造成中共內部對中國往何處去沒有共識,因此,除了預定已久,由習近平接任軍委副主席這件事上可以有共識外,其他大家都沒有一致意見,爭論依然持續,因此五中全會出現了隻字不提的公報,既不否定政治改革,但亦不大張旗鼓提出要政治改革。

雖然中共各派對政改沒有共識,但不代表社會沒有政改的客觀需要。中國社會現時出現了一種因社會體制遲遲不作改革造成的躁動,這種躁動正發展成在任何有機會讓民眾乘機生事的場合,都可能演變成發洩性暴力事件。

社會躁動 失和諧礙投資

政治改革愈遲,這股積累的能量不單破壞力愈大,而且愈容易成為其他國家在貨幣工具以外夾擊中國的手段,也令中國當局在應付對內以至對外壓力時可以考慮的選擇愈來愈少,而捲入中共內部的權鬥因素,就令情況更為複雜微妙,對商人決定投資也愈不利。因此,政治改革遲遲不能達成共識,不單未有為中國社會帶來和諧穩定,相反,更可能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投下陰影,對不少商人而言,政治前景相對清晰的新興國家,像印尼或巴西可能更為吸引。

另一方面,香港政改本地立法即將展開,由於香港政局難免受中國政局影響,在中國政改未有共識的情況下,在民主黨與中央政府的共識以外,筆者看不到香港政府以至建制派,會容許政改本地立法有更多的突破空間,就算是不用中央政府批准的改革建議,亦可能因為沒有中央政府的強力背書,而被建制派的既得利益分子封殺,但香港不作進一步政改又可能會成香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總體而言,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中共中常會,未來中港政局都會受中共改革懸而不決造成的不穩定所左右。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領導人一念之間

中國近年有些人叫囂所謂大國崛起,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強國,可以恢復中國歷史上過往的光榮。亦因大國崛起的論述,衍生了不少「憤青」一些邏輯怪誕,令人噴飯的沙文主義言論。

以邪惡帝國姿態崛起
只不過世界歷史上,大國崛起有很多種。有像美國等,靠意識形態和政制,不用征服殖民地都可以雄視世界的大國,亦有一些玩盡暴力和恐怖手段而興起的大國,像納粹德國和蘇聯。而現時中國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做法,以至對諾貝爾委員會的回應,亦表明中國以邪惡帝國姿態崛起。

第一個囚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惡棍政權正是納粹德國,一九二七年的和平獎得主 Ludwig Quidde因經常批評納粹黨,在一九三三年流亡瑞士。

而一九三一年,德國記者 Carl von Ossietzky因大爆納粹德國如何違反凡爾賽和約,被納粹德國政府控以叛國罪,但他維護正義的行為,在一九三五年讓他得到和平獎。納粹德國不讓他領獎,還明知他有肺結核都不讓他接受治療,最終在一九三八年死於獄中。當然,納粹德國日後遺臭萬年。

另一個囚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惡棍強大政權是蘇聯,在一九八○年,蘇聯囚禁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反對蘇聯窮兵黷武的蘇聯氫彈之父沙哈洛夫,而蘇聯也是眾所周知一個邪惡帝國。只不過,蘇聯領導人後來亦成為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民選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因解散蘇聯,結束冷戰,為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帶來民主與獨立,在沙哈洛夫死後一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走向自我毀滅不歸路
現時中國領導人眼前有兩條路,他們可以選擇走納粹的道路,不理國際反對折磨劉曉波也可以,只不過這種國家不要與鄰國發生戰爭,因為這種國家是沒人尊重,大家看看納粹德國下場便知。他們亦可以選擇讓中國走向民主、自由,像戈爾巴喬夫,以及結束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白人總統德克勒克,都是和平獎得主。只要作出正確決定,胡錦濤也可以是和平獎得主。

現時中國被認定是邪惡大國崛起不要緊,領導人一念之間就決定他是大魔頭,還是首位中國獲和平獎的領導人。只不過看中國當局的反應,看來中國正走向一條自我毀滅,與世界為敵的不歸路。這樣的崛起,你要嗎?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和平獎得主 中國的囚徒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公布,發起零八憲章的異議人士劉曉波是本屆和平獎得主。這個獎不但表揚了劉曉波在爭取民主上的貢獻,更摑了中國一大巴掌,因為中國成為緬甸後第二個囚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國家,這些國家都稱不上是文明國家。

若中國尚有點廉恥之心,便應反省一下為何諾貝爾委員會作出如此不客氣的決定。但中國不但未有反省,而且還發出一份凶巴巴的聲明,斥責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侮辱諾貝爾獎。在國內更不用說,中國主要網站有關今年諾貝爾獎報導全刪,手機網路發有劉曉波三個字的短信會即時被斷信,中國當局以言論和行動,自我證明中國不但稱不上文明國家,被稱為野蠻國家亦不過分。

筆者想問一下中共,中國總理溫家寶不是在接受美國CNN訪問時,指中國人民對言論自由的追求不可抗拒,為何中國當局沒有釋放劉曉波,反而發出一份如此不要臉的聲明?難怪溫家寶在中國有了溫影帝這綽號了。中國領導人講過的話,特別是對西方傳媒講的,有多少是算數的?由此可思過半矣。

由中國領導人對劉曉波獲獎反應來看,不但不難明白為何中國國際形象,與經濟實力如此不成正比,另一方面亦反映出中國領導人那套價值觀,與國際主流社會包括台灣都南轅北轍,在開放改革三十二年來並無改善。台灣作為亞洲民主國家的表率,應否與這種國家融合,台灣人應該想清楚。與這種國家走在一起,不是開放,而是開文明倒車的鎖國。

在辛亥革命九十九週年之際,中國竟然這樣回應諾貝爾委員會,如果藍營為親中一點斥責行動也沒有,筆者想問,他們還有面子面對在辛亥革命前後犧牲的人嗎?他們是國民黨人,還是共匪的同路人?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釣魚台照妖鏡

最近,釣魚台列嶼又發生主權爭議,雖然中國船長被扣留,但最好笑的是,中國未曾派過軍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正面對抗,香港政府更截停民間保釣船,禁止出海。反而台灣海巡署艦隻曾經護送台灣保釣船隻往釣魚台,雙方互用擴音器和強光對峙。

比較中台兩岸在釣魚台問題的表現,甚至韓日之間關於獨島主權問題的表現,中國的民族主義一向是玩假的,任何人若然真的相信而又上當,實屬不幸。

台韓行動捍衞主權
台灣近十年來,在釣魚台主權問題有明確動作,現時在台灣各大郵局的郵區索引圖中,都會寫明釣魚台列嶼郵區編號二九○號。而在陳水扁年代,當時仍由民進黨控制的宜蘭縣,已經派船秘密對釣魚台作出測繪,為台灣將釣魚台編入宜蘭縣管轄,以及進行土地登記等方面打基礎。在陳水扁年代亦曾派軍艦,載着國防部長、立法院長和立法委員巡弋釣魚台水域。台灣官方保釣不是無作為,相反是有動作的。

韓國在獨島主權問題上更強硬,在首爾火車站,大廳有超大型海報,以英、中、韓三國語文寫明獨島是韓國領土,更不用說派軍進駐獨島,以及發行獨島為主題的紀念郵票等等。由此可見,台灣和韓國在這些問題上,都是有明確的動作,不會含糊其辭,甚至作出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行為。

相反,中國過去這麼多年來做過甚麼?一九九六年,陳毓祥葬身釣魚台水域,得不到國葬禮遇,亦得不到追贈任何國家勳銜,表揚他對保釣的貢獻。同樣的,首位登上釣魚台的香港人陳裕南,亦得不到任何勳銜,光是這一點,已經令人懷疑中國搞的是怎樣的民族主義。若然在韓國,陳毓祥和陳裕南一定被封作民族英雄。

中共民族主義愚民
而阻止保釣船出海,那簡直去到汪偽政權的舉動了,連港英時期,英國政府都沒有阻止民眾出海,去找日本這個軍事盟友的麻煩,現在香港政府卻去阻止保釣船出海,這種無形中確立日本在釣魚台主權的舉動,恐只有民族罪人才有這樣厚度的面皮幹出來。

釣魚台是一面照妖鏡,一次又一次顯出中共懦弱無能,連台灣和韓國都不如。香港特區政府更可能是奉北京之命,反制香港民間保釣。對中共而言,民族主義只是愚民的工具,用一句時下年輕人的潮語:你認真就輸了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反對香港次主權等同反對一國兩制構想

鳳凰衛視主持人、美籍華人阮次山,在香港市民普遍對菲律賓馬尼拉康泰旅遊車被挾持感到憤慨之時,竟指香港特首無權致電菲律賓總統救人,遭到輿論廣泛批評。香港教育學院沈旭暉副教授利用次主權概念反擊阮次山,遭到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很不客氣地回應。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者鄧小平,提出了不論黑貓還是白貓,總之抓到耗子(老鼠)就是好貓的理論,也是鄧小平政治理論的基本精神,沒有這想法恐怕沒有中國開放改 革,在危急關頭,連打個電話都還得考慮有沒有主權,有沒有這個身份,已很不符合鄧小平思想的基本精神。劉迺強這種削足就履的古板想法,已經相當令人大開眼界。

次主權由鄧小平設計

劉迺強身為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他應沒理由不知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本來就是鄧小平貓論 的實踐,這是由現實角度去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法。鄧小平不單放棄了「解放台灣」的想法,而且更提出台灣可以日後擁有本身的武裝和自衞力量,請問擁有本身武裝和自衞力量的一個地方,不是擁有相當主權能量的次主權,又是什麼?

而且次主權不是可以獨立存在,次主權這種西方政治學界採用的學術概念,一 大前提就是必須要得到主權國家授權,才有次主權可言,沒有主權,不會有次主權。《基本法》明明白紙黑字,在《基本法》第一條,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前提下,對香港政府於對外關係上作出多項授權,難道劉迺強認為《基本法》是一部授權香港獨立的法律嗎?

事實上,次主權這還有很多妙用,中國一直以來為了避免外國車輛進入中國,未有實施中華民國政府在撤到台灣前已簽署並確認的《日內瓦條約》,令中國車牌的持有人以往未能在海外駕駛。

由於香港在英治年代已是《日內瓦條約》簽字地區,而台灣一直也是《日內瓦條約》的「中國」代表,在CEPA簽署後,大批中國司機可以藉領取香港國際車牌,特別新富起來的一代,在歐洲以至台灣駕車,而不用簽署《日內瓦條約》,若然沒有香港次主權地位,中國可以如斯靈活嗎?

又 像一些與台灣有邦交,但與中國沒有邦交的中南美洲國家,如果中國有人民在當地出事,請問沒有使節代表的中國可以做什麼?難道這時由台灣出面代表中國來解決 問題?這就造成兩個中國的問題,有了香港特區這個次主權,由香港出手解決,就可以充分運用次主權戰略模糊性,又不用承認兩個中國這樣難堪。因此鄧小平在設計香港一國兩制具體實施時,已經預算到這個戰略好處。

就算菲律賓挾持人質事件中,曾蔭權打電話都比胡錦濤來得合適,中國和菲律賓本來在南沙 群島就有領土爭議問題,假若胡錦濤直接打電話給菲律賓總統,對方錯誤判讀中國有意借機出兵南沙,隨時造成南海局勢緊張,本來中國黃海因中國、美國、南北韓等軍演導致相當緊張,現在還想在南海造成擦槍走火的意外嗎?世界有多少場戰爭,是由這些戰略上的錯判而爆發,導致生靈塗炭?

如果胡錦濤不打電話,曾蔭權也沒有打電話,情況更糟,隨時引發像北約轟炸南斯拉夫中國使館般的民族主義狂潮,那是胡錦濤想見的事嗎?現在曾蔭權打電話,既不用給民眾政府沒盡力的感覺,也避免胡錦濤直接來電的戰略誤會,這就是香港次主權的妙處。

況且曾蔭權和阿基諾三世,都是APEC的首腦,現在有香港遊客往菲律賓消費遊玩,竟然發出挾持事件,由經濟體首長之間互相溝通也很合理,難道阿基諾三世不怕這件事影響旅遊業?

要防右更要防左

鄧小平思想中,除了貓論,有一點亦很重要,要防右,但更要防左,有些寧左勿右的想法,不只有違一國兩制的原意,而且這些很左的言論,往往把國家的戰略目標全盤搞砸,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總體利益之上,中國以往已經給這些左得過火的人害慘。

像這次有人望文生義,將本來是《基本法》內容一部分的次主權誤讀為「港獨」,這不只是國際笑話,而且更會引起外界對一國兩制的誤會,對推廣一國兩制幫倒忙。 身為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一字一句都要負責任,更應對此慎重行事,不宜寧左勿右,要以鄧小平原來構思一國兩制的精神出發。

次主權是一種戰略的產物,香港享有次主權,不只是鄧小平構想之中,而且甚至可以視為毛澤東「充分利用」香港戰略思想的延續。沒有認真研究歷史便學人恃老賣老,只會讓有識之士竊笑,亦不知不覺中,把一個國家的長遠大計破壞得一乾二淨。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特區無知,中央無能

菲律賓旅行團慘劇,菲律賓警隊的無能,固然應予譴責。只不過,如果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在這件事上,也非不用負上任何責任。

首先,香港特區政府過份依賴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與菲律賓政府那邊溝通,難令特區政府對當地提供實質協助。如果特區警方透過國際刑警的渠道,與菲律賓警方聯繫,甚至提出派飛虎隊作菲律賓警方的技術顧問,相信以香港飛虎隊多年來的聲譽以至訓練,結果應會比菲律賓警方雞手鴨腳的演出好得多。

使館武官似袖手旁觀
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派出大校至少將軍銜的軍官,作為駐外大使館武官,負責合法地搜集當地軍事情報,以及在反恐等安全議題上合作。而中國駐菲武官,應該對菲律賓警察反恐實力略知一二,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請求香港或中國派出技術人員協助,或向菲律賓警方提出具體戰術建議,保障中國僑民的安全。但很明顯,中國大使館的外交人員,不但沒向菲律賓提出戰術建議,甚至連車上的人質是否安全這項重要情報,中國大使館官員向香港電台透露的消息,與新華社通稿的消息也有嚴重出入。

菲律賓當局推卸責任和無能的表現固然要譴責,只不過,特區政府的無知,以及中央政府的無能,也是間接害死了這次事件中的八名人質。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推普廢粵作賊心虛

雖然中共一直口口聲聲否認有實行推普廢粵政策,只不過,在八月一日廣州捍衞粵語示威中,派出大量公安打壓示威,並且拘捕示威者、香港記者和遊客。另一方面,中共在香港喉舌《文匯報》,點名批評《蘋果日報》主筆李怡、社運人士蔡淑芳以及《城市論壇》主持謝志峰,差不多要把分離主義分子帽子扣在他們頭上。由這些打壓舉動來看,中共明顯作賊心虛,有很多人將皇帝的新衣點了出來,因此老羞成怒。

廣州人對推普廢粵的擔心,並不是純粹陰謀論的猜測,廣東人普遍知道,廣東的電視台之所以可以採用粵語廣播,完全因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抗衡香港電視台帶來的文化影響,如果沒有香港這自由城市,粵語下場可能與上海話、閩南話一樣了。因此,只要中共沒有明言,他們在全國實施的打壓方言政策不會變,恢復粵語以外,其他中國語言,像上海話、閩南語、潮州話、客家話、藏語、維吾爾語等應有的地位和光榮,這早就難教講粵語的人相信中共的所謂澄清。

出現打壓粵語舉動
而且廣州近年出現一些舉動,例如在學校講粵語會受罰的情況,已經很明顯是打壓粵語的證據。由上世紀佛朗哥年代西班牙打壓加泰隆尼亞和巴斯克語言的情況,到本世紀蔣介石在台灣打壓台語,其中的一大證據在於學生在學校講當地語言,會被校方視為違反紀律處罰,只要廣東省政府方面仍然任由這種情況出現,中共講的不存在推普廢粵,誰會相信?

況且熟悉中共政治規則都知,像紀可光這類政協委員,若非他提出推普廢粵對他仕途有益處,他怎會忽然發表這番偉論,有部份中共高層可能認為香港已經在手中十三年,粵語享有的「特權」已經完成了黨的統戰任務,因此,才借亞運為藉口,將廣東電視台的主要頻道改用普通話播出,背後的政治意圖真的盲也看得到。

蠢政策踢上大鐵板
不過,中共沒有想到的是,打壓地方語言往往才是地方分離主義的元凶,若然蔣介石沒有打壓台語,本來立心支持台灣回歸中國的本省籍人怎會轉向台獨;若然佛朗哥沒有打壓加泰隆尼亞語言,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怎會尾大不掉?中共在新疆、台灣、西藏問題上,一次又一次以蠢政策自取其辱,筆者相信,在粵語問題上,中共會再一次踢上大鐵板。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为何中国化工厂老是成为灾害源头

近日对于中国民众而言,他们最怕发生的事,莫过于化工厂或矿坑,因洪水等天灾,或一些人为意外,导致有毒物质流入河流,然后要急急忙忙抢购樽装水,而且还不知那些有毒物质在河中要留多久。在广东汕头,以及在中国东北黑龙江沿岸,都发生类似事件。

  人们对化工厂从来又爱又恨,化工厂可以为社区带来就业,但与此同时,化工厂一旦出意外,或环保上做得不好,对社区带来的打击也是灾难性。

  在西方国家,不少化工厂由于历史因素,都座落在邻近民居,甚至生态上重要的地区,而这些化工厂又怎样保证他们既能维持生产,又能与社区共存共荣?这是中国化工厂的老板们,应该好好学习的课题。

化工厂基本的沟通工作

  在西方大化工集团的网页,他们在欧美的个别厂房,都有自己的专有网页,这些网页载入的资料,并非销售的资料,而是详列了有关厂房的社区谘询委员会(Committee Advisory Panel)的委员名单和联络方法,甚至会议议程,怎样联络厂房的指定人员,安排参观厂房以及附近的生态关键景点,以及什么时候会安排灾难演习。

  大型化工公司,每年安排定期日子进行开放日是不够,因为化工公司可以在开放日粉饰太平,但如果容许公众可以全年不同时间,组团去参观厂房以至厂房附近的生态点,就能起突击检查的效果,这种“巡查”方法对督促厂房注意对邻舍的安全,以及环境的保护大有帮助。

  社区谘询委员会也是重要,社区谘询委员会通常由居住当地的雇员、当地社区组织代表,以及政府的代表,特别是消防和执法部门代表共同组成。

  除了让公众知道化工厂在安全上做了什么,化工厂也要问公众,他们有哪一些做法可能有问题;例如,紫金矿业经常把污水排进水库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类事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这么做,除了有可能遭到政府部门检举,各地的社区谘询委员会也会将投诉告知厂方,厂方很难辩称他们事前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对话渠道,对保障社区的安全甚为重要。而政府派代表在委员会中,亦确保政府人员定时定候,都知道化工厂可能有什么问题,需要依法加以跟进。

  另一方面,由于化工是很专业的事,那些化学品一旦出意外怎处理,化工公司内部专家可能才是整个社区中最清楚。因此,化工公司提供定期演习给当地的消防、执法、医护以至拯救人员。目的是至少要让这些人员知道,一旦化工厂出了意外,按意外类型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不做什么,有什么技巧要加以练习,避免因错误的处理方法,耽误防止事故发生或抢救的时机,甚至造成更大的伤亡。

  但很不幸,中国很多化工厂,都没有这种与社区沟通的基本程序和观念,接二连三因天灾、人为意外等出状况也不足为怪了。

舆论监督仍不可少

  虽然化工厂可以靠自行建立与社区沟通机制,去确保他们运作安全,但对于一些较小型的化工厂,他们未必有资源以至专门部门,去成立社区谘询委员会、全年都安排民众参观等目标,因此,针对一些较小型的化工厂,仍然需要传媒监察,再配合政府部门的执法,去确保生产过程以至污染物处理的安全可靠。

另一方面,有些涉及制度上的安全问题,仍然需要传媒的讨论和报导,去提醒公众注意,有幸中国尚未像美国般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

  在美国,近年公众己经不断要求,政府立法规管化工厂的保安水平,因为恐怖主义袭击化工厂的话,所造成的人命伤亡与一场九一一袭击分别不大。

  近日笔者在网上,看到网民拍摄南京塑化四厂丙烯厂房大爆炸后,附近一带受损情况片段,当中破坏力与中东恐怖分子的汽车炸弹分别不大。而化工厂保安问题对社区的威胁,如果没有传媒的提醒和报道,一般人是很难想象当中的危险性和可怕。

  中国化工业己不是要学当一个好的企业公民那么简单,他们应该视邻近社区的安全和健康,视为生产目标的一部分,并在标准作业程序上,将社区安全纳入考虑之中。但很明显,中国化工业管理层们的思想水平与国际水平仍有一段距离,需要加以改进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