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為何要用公帑養政治綜援戶?

政府在十二月十四日,公佈了新一屆各區區議會的委任議員名單。那些不敢迎接選民的質詢和挑戰的政客,本來就難叫人有何好感;令次委任名單中出現的一些名字,更令人感到委任制度何其浪費公帑和不知所謂。

像被委任為灣仔區議員的孫啟昌,在二○○三年被獨立親民主派的李繼雄擊敗之前,他做了足足十三年的鵝頸選區區議員,今年區議會選舉,孫啟昌也協助他的助理鍾嘉敏再戰鵝頸選區,但仍然打敗不了看來沒有政黨支持的李繼雄;這種曾經被選民拒絕授權繼續做下去的,香港政府憑甚麼理由,運用公帑去養這名被選民唾棄的議員?若公眾可以容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如此公然侮辱灣仔鵝頸選區的選民,香港民選制度的威信豈非蕩然無存?

在董建華年代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何志平醫生,在委任區議員時尚且斬釘截鐵地說明,落敗區議員不會被委任為區議員,避免選民被政府狠狠的摑一巴,尚且看到他對民選議員的一絲尊重。曾德成這次,可說是繼在立法會不顧禮貌、公然人身攻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來,又一次侮辱香港的民選制度。

委任制度必成政治酬庸

曾德成荒謬的委任,亦可以看到,委任區議員制度的不合理之處。表面上,委任區議員制度可以引進社會上有才能的人入地方議會。但事實上,整個委任制度缺乏透明度,委任議員的準則毫無客觀標準可言;更進一步看,香港的所謂問責局長,亦只會在七一遊行這種特殊情況,才會被迫倉皇下台。委任制度也定必成為一種政治酬庸,而這些酬庸權力更會令局長這一層漸漸腐化,最終令香港政治臭不可聞。當然,公眾亦休想在民建聯、自由黨的政客們爭取選票的競爭過程中,得到任何好處。

因此,香港政府要是有誠意引導香港踏進普選之路,其中一項必然的測試條件,是承諾永久廢除區議員委任制度。如果政府做不出這個承諾,讓土共、自由黨般的政治綜援戶,仍然堅持委任制下去,為孫啟昌這種失敗政客,透過委任制捲土重來鋪路,做其萬年區議員,屆時政府要市民相信香港政府有政改的誠意,實在難乎其難。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攻伊斯蘭金融 香港還未準備好

近年,由於中東以及部分擁有豐富油藏的伊斯蘭國家,手上資金充裕得不得了,因此,吸引了西方國家的注意。

  但由於《可蘭經》是禁止借貸活動進行的,因此,為伊斯蘭教教徒提供的金融服務,必須依據《可蘭經》的指引而設計,以免中東和伊斯蘭資金擁有者犯了教規而不自知。因此,才有伊斯蘭金融這獨特項目。

  為了維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在一場演講會中,再強調要在香港大搞伊斯蘭金融,是有產業政策的合理性。不過問題在於,香港在社區建設上,預備好開拓伊斯蘭金融的條件沒有?

清真寺少朝拜難 回教徒抱怨

  在世界各金融中心,在開拓伊斯蘭金融中最具天然優勢,其實是新加坡。

  雖然新加坡人口以講英文的華人為主,但新加坡亦有不少信奉回教,懂阿拉伯文和英文,受良好教育的馬來人,這些馬來人正是伊斯蘭教徒。而當地華人與馬來人相處多年,基本上亦了解和明白伊斯蘭教徒的文化和風俗。

  而在社區的生活環境中,新加坡的清真寺、提供清真食品的商品是樣樣不缺的。甚至回教齋戒月結束,在新加坡也是公眾假期,環境上為發展伊斯蘭金融提供良好條件。

  而香港並非像南洋般,擁有一個健全的伊斯蘭社區,除了少數印巴裔的伊斯蘭教徒,只有同樣來自南洋的印尼和馬來西亞華人,會比較熟悉伊斯蘭文化。香港亦不像英國倫敦,近年因大量伊斯蘭教信眾移入而可以發展伊斯蘭金融。因此,香港的伊斯蘭金融人才,肯定要由海外引入,要在本地培養相關人才,恐怕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而要這些伊斯蘭金融人才在香港定居,那香港的社區準備好沒有?在數年前,香港伊斯蘭教徒申請在北區興建清真寺,也遭到居民大力反對。而現時只有香港中環摩羅廟,以及尖沙咀市中心的清真寺,到底香港清真寺數目上又能否合乎伊斯蘭金融人才的需要?

  筆者身為印尼人,世界最大伊斯蘭國家的前國民,就曾經不斷收到印傭投訴,指香港的清真寺很不足,僱主對印傭在指定時間向麥加朝拜的習慣有怨言,在香港要買伊斯蘭教典籍要去印尼訂。試問這樣,又如何引進伊斯蘭金融人才?

  此外,伊斯蘭教徒吃東西,在屠宰和處理過程,必須合乎《可蘭經》標準,例如不可涉及豬肉製成品,以及殺生前要作出適當的宗教程序。但香港要找間清真認證的餐廳和麵包店都很有難度,還不要提一套對各類食品清真標籤規定。香港在這方面,是遠遠落後於本身有相當伊斯蘭教人口的中國。至少在北京,要找間清真認證的餐廳,不會太有難度的。

先了解回教文化 免碰釘

  事實上,現時香港發展伊斯蘭金融的最大障礙,並非缺乏伊斯蘭金融的產品,而是缺乏一個容納伊斯蘭教的寬容環境,讓這些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長久為香港作出貢獻。

  在短期而言,政府除了要研究發行伊斯蘭金融產品的可行性,更迫切是盡早在市區撥地,興建多一所清真寺,應付現有印傭,以及未來伊斯蘭金融人才,在宗教上的需要。此外,在食物、生活習慣、教育等等,香港又如何配合,營造一個容納多元宗教的社會?這變了香港一大挑戰。

  筆者雖不是伊斯蘭教徒,只是伊斯蘭國家的前國民,但筆者要提醒香港政府的官員,伊斯蘭金融產品不是只是一種金融產品,這是與伊斯蘭文化有緊密相連的關係。如果我們搞伊斯蘭金融,但不去了解伊斯蘭文化,不單事倍功半,而且更可能冒犯他們,這實在不必。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電影助旅遊 蝙蝠俠點醒高官

最近《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在香港取景,引起傳媒高度關注。政府批出這項頗為擾民的拍攝申請時,指《蝙蝠俠》來港取景,有助於香港旅遊業,因此希望市民忍讓。

荷里活非獨大 港片也知名

  其實早在政府決定興建迪士尼樂園前後,已有不少人指出,香港本來是一個加大碼的電影主題公園,港產片本身的江湖地位,加上不少港產片也是得獎片,足以帶動香港旅遊業發展。經濟日報編輯鄒崇銘,早在七年前已經提出這個構思,但政府完全當作耳邊風。

  政府批准《蝙蝠俠》來港取景,讓香港換成了漫畫的葛咸城,現在才醒悟電影原來可與旅遊業相互配合,可謂後知後覺。但由於政府缺乏文化視野,只是把焦點放在荷里活的大製作之中,這不單招來杜琪峰等香港導演的抱怨,而且亦顯出香港旅遊官員,對文化產業缺乏應有的認知。

  就以杜琪峰的電影為例,香港人因對杜琪峰拍的得獎片,和高度商業化的電影都看得多,看不出他在歐洲影迷有着一定地位。杜琪峰電影的陽剛味,本來就與香港城市規劃和發展是渾然天成,光是一條「杜琪峰陽剛風電影徑」,已經在歐洲推廣香港旅遊上起了一定作用。

  像近日很受華人談論的李安電影《色,戒》,有部分拍攝場地不在上海,皆因上海已經不復有戰時那種舊韻味,有部分場景是在香港,以及另一個華人聚居的前英殖民地,馬來西亞檳城拍攝。

  將《色,戒》在香港取景部分,與中區警署等項目,甚至《花樣年華》一些軌迹配合,又是另一種旅遊味道。還未計那些昆倫塔倫天奴怪雞片的擁躉,對邵氏片的追尋。光是這樣東配西搭,香港已經忽然多了三種旅遊產品,可以作為這個城市的賣點。政府只是把目光盯在《蝙蝠俠》,只代表香港負責旅遊政策的官員,其電影修養仍然有待提升。

  雖然香港是中國南方會議展覽業重鎮,但光是會議展覽業,只是保證了酒店的出租率,要遊客的錢花在香港不同地方,以玩樂為目的旅遊仍是主要。像澳門這樣,靠賭業來維持玩樂方面的消費,社會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而靠自由行的購物浪潮維持,在香港這種凡事依靠入口的城市,除了推動租金上升就無太大好處。

政府欠文化視野 不識寶

  對香港而言,以文化為本的旅遊產業政策,不單是香港固有的優勢,更是保證旅遊業對香港帶來的好處,不同的階層和社區都可以均沾。像王家衛《重慶森林》,就令重慶大廈除了是印巴裔人士的聚腳點,也是影迷們投入王家衛電影世界的其中一個點。

  過往政府亦曾請演藝界相關人士掌管旅遊政策,像旅發局前主席周梁淑怡就是資深電視人。但香港導演、演員有質素,不代表演藝界管理人員有文化視野,否則 TVB也不會長期被文化迷和電視迷抨擊為反智文化溫床。政府的方向,應在旅發局加入一些,對文化,特別其他國家影迷、文化人的品味有認識的文化人,參與香港旅遊產業政策的決策過程,這樣才可能有高質素、多元化、高增值、以及照顧不同社區的旅遊文化產品提供,令香港旅遊業進入多元化的年代。

  產業政策,是一門很精細的學問,現時社會討論產業政策時,只着重自己業界的利益爭奪,而缺乏對政策大方向的宏觀視野。容許《蝙蝠俠》到中環取鏡,政府無疑踏出了正確的一步,但如果讓這方向深化,充分運用香港社會文化的優勢,則暫時都未見有這類討論。《蝙蝠俠》攝製隊走了,如果這隊人來港,只是帶來連續七天娛樂版的好題材,香港市民和政府,都未免太令人失望。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香港郵政為何不可以私有化?

據報,香港政府正研究將已用營運基金經營多年的香港郵政,脫離政府私有化。各政黨接受訪問時,都怕最後無法監管香港郵政的運作,因此反對私有化建議。

無章法的私有化當然問題多多。但香港郵政在情在理,不但可以很有章法地私有化,而且更應該私有化。

郵政,本質上就是物流服務,尤其香港郵政不像其他國家郵政局同時兼營銀行業務,這門生意,根本就是人人可做。除了車隊、門市等資本投資外,郵政服務的技術門檻很低,根本上,是一盤該由民間百花齊放的生意。現況是,香港有很多中小型物流公司,和香港郵政競爭,但香港郵政享有很多官府才有的特權,例如在街上設置郵筒、在香港各個當眼地方設置一些郵件存放點,甚至只有經郵政署寄發的郵件,才獲某些法律地位。這種與民爭利的情況,試問對其他私營物流公司,特別中小型物流公司可有公平可言?

競爭令郵費有下調空間
另一方面,香港郵政在全港各大黃金地點設立門市,但由於受政府部門身份所限,所提供的服務很有限;在西方國家,已經民營化的郵局根本是另類便利店,但香港郵政除了替市民收取公用事業費用的郵繳通,就甚麼都辦不到。在尺土寸金的香港,納稅人租那麼多舖位但效益不彰,這又是甚麼道理?所以將香港郵政私有化,很是合理。

當然,像領匯這種千方百計繞過立法會的私有化,完全不值得鼓勵。要妥善地私有化,無論如何都要爭取立法會支持。世界各國,包括以福利主義聞名的英國、荷蘭、德國等,郵政私有化的經驗豐富,而且法規完備,香港要訂出良好的監管方案其實不難。

香港政府可以郵政管理局(Postal Administration),接管郵政署長現時部份法理上或外交上的職權,並且規定持有郵政服務特許的公司(包括香港郵政)的服務標準和要求,一如現時電訊管理局。然後除了香港郵政有權設立郵筒,其他獲發牌的公司都可以設郵局,以及立郵筒,引進競爭市民才可獲益。像英國皇家郵政的專營權在私有化結束後,現時同樣已被私有化的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香港人熟悉的DHL),以及荷蘭郵政(TNT Post)都在當地設立郵筒,與之競爭。而由於有競爭,郵費就有下調空間。

作為議員的,千萬不要以為私有化是十惡不赦。總體方向上,像香港郵政這類人人可做的服務,不與民爭利更好。而如何令私有化計劃合理,這是立法會議員把關的責任。議員們二話不說就反對私有化,只會令人感到他們非常怕事和懶惰。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刑事法典377A条:香港的经验

近日,新加坡为了《刑事法令》377A的存废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对笔者而言,这种双方阵营的联署大战是似曾相识,因为在香港,保守与非保守阵营,都经常在互联网动员群众,发动这类联署战。

  新加坡现时将男子私下进行的同性恋性行为刑事化,源自于,英国法典,在一九九一年前,香港的刑事法典亦有同样的条文。而香港在废除类似法令条文上,亦遇过重重险阻,而香港的经验,可以为双方阵营借鉴。

  一宗血案扭转形势

  在1967年,英国政府在联合王国本土管治范围,废除了同性恋刑事法令。英国很理所当然,会将联合王国本土法令引进殖民地。在1969年,当时殖民地政府提出将这项英国法律应用香港时,遭到华人团体强烈反对。由于当时六七暴动刚结束,社会尚未复原,因此政府放弃引进相关法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私底下同性恋卖淫活动相当活跃,政府就用类似法令去对付这类活动,结果不少人都因同性恋被捕,当中不少与这类卖淫活动无关。全球不少政府很怕类似377A法令出现,并非因为政府有意鼓励同性恋,而是因为这类法令,实际上要做到不主动执法,并不容易。

  1980年,皇家香港警察拘捕一名驻守新界的督察麦乐伦,指他与一名18岁的华裔男子,触犯八项粗犷性行为罪,亦即与377A相关的条文。后来,麦乐伦身中五枪身亡,而死因调查法庭裁定结果是死因不明。这宗神秘的死亡事件,引起公众对类似377A条的法律条文,能否妥善执行的关注。政府最后指派法律改革委员会研究,有关条文能否保留。

  法律改革委员会在1983年发表的报告,建议将有关行为列为非刑事罪行,这种行为,不会受到刑事检控,但同样地,因为这类行为伤风败德,亦不会受到法律保障。政府在1987年发表的绿皮书,引起香港教会与同性恋权利分子唇枪舌剑,但政府最终在1991年,将有关法令提交立法局,并获三读通过。

  请由执法机关角度去考虑

  香港主流社会与新加坡一样,对同性恋是保守的,在流行音乐容纳同性恋题材,也是近年何韵诗才敢做的事。但为何香港政府,仍然抵受教会的反对压力,将同性恋非刑事化的法令付诸实行?

  对执法机关而言,他们先要考虑打击的,并非两名男子私底下干的行为,而是娈童癖一类的刑事罪行。倘若有人举报邻居是同性恋的,作为执法者要处理这类举报,会否影响警察在处理其他更需要打击罪案,例如嫖童妓、狎玩男童、嗜毒等行为的资源,这是我们要考虑清楚的。特别现时不少海外输入的人才,他们可能正是同性恋者,这种法律上不清晰的情况,对新加坡吸引人才的竞争力是很不利的。对同性恋的人才而言,已经废除了相关刑事法律的香港,明显更令他们安心。

  而1980年香港麦乐伦案反映的是,如果有关条文难以清晰执行的话,执法机关很容易像中国成语所讲,陷入瓜田李下的情况。而立法者立法时,维持社会风俗固然重要,但亦要令执法者做到君子不立于,危墙下,而修改377A或废除377A,并非对社会一贯风俗的挑战,而是执政者要维持执法者公信的需要。

  除此以外,英联邦国家普通法(Common Law),刑事罪行构成元素,除了犯罪行为,还有难以用中文翻译的Mens Rea(犯意),这代表促使犯罪者进行犯罪的思想元素。同性恋明显是一种先天倾向,这是科学可以证实,而私底下的性行为,不像与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有关的犯罪,要用强制责任(Strict Liabilities),单凭犯罪行为便可惩治。保留377A,与新加坡一贯行使的普通法是有一定冲突。若非如此,英国、香港和澳洲也不会陆续将类似 377A的法令修改。

  当然,李显龙总理维持立法,笔者是可以理解,当公众反对声音强烈时,或公众未完全明白政府将有关行为非刑事化的用意时,政府维持377A也是无可厚非的,一如英国政府在1969年,也曾因公众压力撤回同性恋在香港非刑事化立法一样。

  但笔者相信,关于,377A的辩论亦不会因此结束,而笔者希望赞同废除377A的人,是以立法者和执政者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在社会风气偏向保守的南洋,借机大搞同性恋平权运动,其政治和社会冲击都太大,现时并非合适的时候。笔者作为一个外国人,代入新加坡政府角度,总理这次保留377A是无可厚非,但长远政策而言,对377A动手术,令法律条文本身既合符现代社会的需要,又能适应新加坡的民情,也许难以避免。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黃金周濫加價 酒店殺雞取卵

近年,一提到五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這些中國長假期,香港的旅遊業界無不感到興奮莫名,因為這代表着有大量中國遊客南來。而中國遊客的消費力,隨中國經濟發展變得很驚人可觀。

租金貴設備差 物不符值

  中國經濟進入泡沫時期,香港旅遊業如何不濟也好也會生意滔滔,皆因泡沫之下消費行為無理性可言。但中國經濟泡沫一爆破,香港旅遊業能否生存下去,筆者倒對此打了一個問號。而近日筆者替不少外籍,以至中國來的客戶朋友找酒店的經歷,更令筆者感覺到,香港旅遊業一旦遇上大風浪,幾乎是死定了。

  去過東京作極慳儉公幹旅行的人,特別像筆者這種小商人,都會住過在東京市中心區一些在JR或地鐵站沿綫,房間面積可能百餘呎也不到,僅能把一張床,以及獨立廁所放入的超小型酒店。這類酒店當然談不上豪華,但每天租金,就算在旅遊旺季,也約50美元至80美元一天,而且有免費高速寬頻,綠茶供應。

  但香港市區,北角有一間規格比東京同類酒店爛得多的酒店,租金卻接近80至100美元,而且這100美元的日租,除了毛巾、被鋪、熱水和冷氣,甚麼都沒有供應。三小時無綫寬頻上網,盛惠40港元,全日就要120元。這收費被筆者來自中國的客戶,戲稱為「非洲價」。而房間內,亦不會有甚麼熱飲供應。結果筆者這位來自中國的客戶,只好用電訊盈科的Wifi服務,那只是20元一天,而且很容易買到增值券。

  來自中國的商務旅客,當然已經不像往日般,對海外酒店的價錢一點概念也沒有。就算在華府、紐約這類,美國東岸物價指數高的地區,酒店普遍房租起碼要80美元以上也好,一般都會有無限寬頻上網,以及飲品供應。接近200美元那些酒店,很多已是連鎖經營,商務客戶可以賺飛行里數等好處,而且房間內有廚房等設備,相當巨型。香港的酒店服務如此物不符所值,當經濟泡沫爆破時誰還會去香港旅遊?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後來筆者為了預算的需要,讓客戶入住由香港明愛管理的酒店,過往教會管理的酒店,那是青年背包客才住的。但最後發現,教會管理的酒店,雖然每日租金也接近100美元,但酒店房間的面積是北角那間酒店同價錢的三倍,設備水平與海外同價錢的商務酒店相若。而筆者的客戶,竟然對教會辦的酒店服務感到最滿意,認為物符所值,盡管酒店位處香港仔田灣。

經濟好謀暴利 做壞品牌

  香港地價昂貴,當然沒有人否認,但難道東京、紐約等城市工資、物價和地價也很便宜乎?歸根究柢,香港商人在金融風暴後,沒有戒掉在97前泡沫經濟期間,那種殺雞取卵,急功近利的做生意心態。在經濟好時就視客戶如羊牯,謀取暴利,做壞品牌,在經濟不好時,就裁員又裁員,減薪又減薪,老是把經濟不好的責任,推到外圍環境,或員工競爭力不濟之上,有沒有想過,他們做生意的心態,才是他們在逆境中不堪一擊的原因嗎?

  為了香港在這次泡沫過後,還能撑下去,旅遊發展局一眾吃納稅人俸祿的高層,是不是應該安排一群匿名員工,以一般顧客的身份去光顧各大酒店,並就他們的營商手法給予意見。如果那些酒店給了意見後,也是愛理不理的話,那一旦香港經濟受到外圍因素的重大影響,就不要再求政府甚麼援助了。

  在市場經濟下的商人,是應該為他們愚蠢的商業手法和決定承擔責任,這不是納稅人應該去承擔的責任。未雨綢繆,從來都是經濟好景時要做好的事,商業決策者責無旁貸。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審裁員亂叫囂,香港法治還安在?

在《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以及《聖經》被投訴涉及不雅內容的事件中,傳媒除了找當事人發言,亦很愛邀請淫褻物品審裁處(Obscene Articles Tribunal)的審裁委員(Lay Assessors)來發言。其中發言最多當推張民炳,還有審裁員協會主席葉興國,其餘包括撐學生報和反對學生的評審委員,都有在傳媒就案件作出評論。

胡亂發言法治安在?

不過,淫褻物品審裁處審裁委員,根據《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香港法例390章)是一個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委任的職位,而淫褻物品審裁處亦屬於司法機構一部份,對他們的行為規範,應該與法官相若。

司法機構發出的文件《如何就法官的行為作出投訴》中,亦指明市民有權,就淫褻物品審裁處的審裁委員的行為,向總裁判官(Chief Magistrate)作出投訴。根據司法機構發出的《法官行為指引》第74條規定:「對於一些很可能會由法庭處理具爭議性的法律問題,法官如發表意見,其表達方式及內容要避免可能影響日後的聆訊資格。」

司法機構訂出上述條文不是無的放矢,像張民炳用審裁員的身份,在《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以及《聖經》不雅投訴期間向傳媒發言,令公眾誤以為審裁處已經作出了決定,事實上已經對公眾對司法信心構成損害。根據《法官行為指引》第47條,「如果在有關情況下,一個明理、不存偏見、熟知情況的旁觀者的結論是,法官有偏頗的實在可能,則該法官的聆訊資格會自動取消。」換言之,這些審裁員隨時可能被認定為偏頗,發現根本沒資格去評審被送審的刊物,惹起法律爭議又何苦?

在公民黨成立期間,由於有非全職的特委和暫委法官加入了公民黨,司法機構頒佈了《關於非全職法官及參與政治活動的指引》,講明如果非全職法官,代表政黨參選或作為政黨的委員會成員,參與籌款活動等全部不可接受,陳景生等資深大律師在去年參選選委時,要辭去他們的暫委和特委法官職務。

審裁處還有甚麼問題
筆者未知淫褻物品審裁處的成員,有沒有是同志組織,或明光社之類組織的幹事,若然是的話,根據上述的指引,為免公眾認為會造成偏頗,是不是統統都辭職?司法機構是不是應該考慮公布整份委員名單,讓公眾根據司法機構的指引,去評定那些委員可能引發公眾疑慮,應該離任以昭公允?

這次《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已非中大內部的茶杯裡的小風波,亦不只是宗教紛爭那麼簡單,發展到現在,已事關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如果司法機構還不做點事,是不是要投訴信件和傳真,四面八方湧到九龍城法院大樓總裁判官手,才去做點事?這已事關香港的司法制度信心問題,李國能大法官應該作出一個決斷!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老左正傳》不拍為妙

在娛樂版甚少見與土共相關的報道,不過最近有套影片叫《老左正傳》,找來了笑匠鄭中基,以及反廿三條中堅黃秋生來演左派人士。據聞中央政府指定要拍,相當受重視云云。

中央是不是要為香港土共平反,實在不得而知。不過《老左正傳》公映之時,恐怕有如六七暴動首領楊光領大紫荊勳章時一般,掀起很多中央政府不想面對的集體回憶。

要為老左立傳,難免要提及一九六七年那場暴動。因為六七暴動左派的非理性表現,令親中陣營在本來就反共難民眾多的香港民心盡失,再加上港英的打壓,多年來左派都抬不起頭做人,到現在仍受不少香港人所鄙視。

難以交代歷史錯誤

儘管一九六七年時,老左的暴動最後成為了麥理浩勳爵推行社會改革的主要動力,問題在於,現時民建聯這群老左,仍然不肯為一九六七年時,在香港街頭亂放土製炸彈,傷及無辜,以及殺掉商業電台著名播音員林彬的事件道歉。當年楊光還厚著臉皮,接受由董建華所頒的大紫荊勳章。那到底《老左正傳》又怎樣詮釋這段香港左派錯得離譜的歷史?如果認錯,恐怕這不是一眾正牌老左的本意。但如果不認錯,《老左正傳》就變成了楊光的勳章,不被市民杯葛才怪,連免費送給看都沒人去碰!

還有,在香港回歸前後,不少老左,包括新華社香港分社前社長許家屯,以及已故港區人大代表廖瑤珠,都對中共本身看不過眼,最後由老左變成民主派。對於這些良心老左的出現,中方又是不是選擇不去提及?

香港回歸後,干犯刑律的立法會議員,都不是民主派的議員。相反,有一位曾是支聯會常委、民建聯四大天王之一的程介南,他犯的罪是以權謀私,以他在立法會的職權,來做他公關公司的生意。對於這種老左,又不知《老左正傳》會不會提?是為他抱不平,還是多踩他兩腳?

由於太多歷史問題,當權者根本解釋不了,《老左正傳》提也好,不提也好,如果在中央壓力下不能客觀描述事實,就會變成歪曲歷史、教壞下一代的日本文部省歷史教科書。而歪曲香港人曾經歷過的歷史,只會令香港人對土共的憎恨有增無減,這又何必?

錯誤太多了,恐怕拍了電影以後,只會加深土共的痛苦,有如在傷口上灑鹽。不拍《老左正傳》,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