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快將開幕一周年,雖然事前公眾對迪士尼樂園拉動香港經濟期望甚殷,但實際上香港迪士尼樂園旅客人數,只是很勉強符合五百萬人次的目標,而且還要受到公眾不少的批評。與此同時,現時新加坡和上海,都就興建迪士尼樂園問題展開談判,可能在十年後,遠東地區就有香港、東京、新加坡和上海四個迪士尼樂園。
星洲上海 建迪 士尼樂園
當然,上海和新加坡的迪士尼樂園服務的腹地有所不同,上海要服務長江三角洲本身日益富庶的人口,而新加坡迪士尼樂園實際服務對象是印度、越南、印尼這些新興東南亞工業國家,與香港迪士尼樂園並不構成直接競爭。問題是,當迪士尼樂園在亞洲變得不矜貴時,本來迪士尼樂園這個政府參與投資的項目,事前已經受到不少人質疑,現時迪士尼樂園對帶動香港旅遊業和消費的作用,就更加令人打上了問號。
反之,同樣有一定公營資金背景的另一個主題公園海洋公園,在迪士尼開幕前,不少人不看好當中前景。但在國泰航空的行政總裁陳南祿,以及蘭桂坊之父盛智文的努力之下,加上迪士尼樂園開幕初期的連串混亂事件陰影下,海洋公園反而有復興迹象。
雙星管理 海洋公園重生
而海洋公園的重生,陳南祿的管理才幹固然重要,沒有陳南祿令海洋公園轉虧為盈,就生存都成問題,但盛智文對旅遊和文化產業的理解是功不可沒,他在蘭桂坊的經驗,令他知道旅遊到底是怎樣一回事,他明白旅客進入主題公園是要求甚麼感覺,因此盛智文有時候為了推銷海洋公園,他會不惜親身粉墨登場扮鬼扮馬,而像萬聖節節目的設計,也是成功將明明是淡季的十月,變成迪士尼樂園也要爭食的旺季。
就算在公關工夫而言,以筆者所知,海洋公園有任何新項目,或重點宣傳項目,海洋公園是會以傳真邀請記者出席,爭取媒體曝光,這點比迪士尼,甚至香港旅遊發展局都勤奮得多。
由海洋公園經驗,其實大家不難看到要振興旅遊業,除了要避免銷售稅這類殺雞取卵的短視政策,更重要的是旅遊政策的主事人,是否有足夠的市場觸覺,放下身段去以新思維推銷香港。將香港當成一個好玩的主題公園去向全世界推銷,令除了來香港購物的中國旅客外,有更多不同國家的旅客來到香港,在香港的不同方面消費更多的金錢。
重新包裝 換個主持人
與海洋公園在競爭之下的活潑生猛相比,長期由周梁淑怡主持的旅遊發展局,推銷香港的方式十年如一日,沒有像盛智文般不斷引進新的意念,亦沒有去優化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運作,令之更具成本效益。而周梁淑怡作為尊貴的行政會議成員,亦不可能期望她會像盛智文般扮鬼扮馬去推銷香港。你可曾見過在本報的每日雜誌中,有一張周梁淑怡造型有趣的照片?
旅遊產業查實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產業,就算迪士尼不落戶上海、新加坡,查實在旅遊業上香港天天都與亞洲其他城市競爭,特別在中國經濟興起後,有錢的內地遊客一定不只滿足於遊香港,他們一定與世界不同城市相互比較。而要香港旅遊業保持競爭力,當中的關鍵並不是有甚麼外資大集團在香港興建主題公園,也不是像東涌纜車一類的硬件設施,而是旅遊政策的主持人,有沒有去努力推銷香港,以及不斷以創意去重新包裝香港,旅遊政策有沒有去回應世界市場的需要。
很明顯,香港旅遊發展局需要換上類似盛智文般的創意人才,或陳南祿一類有國際視野,亦有一定文化識見的人主事,而旅遊產業政策,包括宣傳策略等配套,也再不能一成不變。畢竟迪士尼在香港已經證明,光靠單一硬件吸引遊客是此路不通。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