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神舟七號的假報道

在毒奶粉事件影響下,縱使神舟七號升空,會實現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但中國民眾普遍都不會感到高興。當自己的至親因每天飲了毒奶而患上腎結石時,在悲憤下不會有心情為神舟七號歡呼的。

發表測控記新聞鬧笑話

在神舟七號升空前,新華社網站在九月二十五日早上意外提早發佈的《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更加成為了笑話。(未發射就有了繞第三十圈的報道,怎不讓人驚愕?)儘管新華社急急刪除有關報道,但有心人仍然能透過百度快取找回來,並且把證據截圖放到博客上。而這次「烏龍」新聞,正正反映了中國滿坑滿谷的假貨來源在那裏。

這篇《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的出現,肯定不是新華社記者無聊寫出來的科幻小說,而是上級授意下寫成的宣傳稿件,只是報道不小心發放太早了。這證明了新華社的新聞,很多都不是記者自行採訪的產品,而是按照上級的政治需要,所編造的一些故事,這根本是為了欺騙民眾而寫出來的東西。在未有這次烏龍事件前,中國民眾當然知道官方宣傳的東西,可信度極低,只不過沒有實據指出來罷了。

不過,以中國人明哲保身的民族性,亦不會為這些造假的事,大聲疾呼說出來,他們相反是模仿了官方的造假手段,去應付官方的要求,然後當中得到一些好處。

就在四年前,安徽阜陽爆發蛋白質含量極低的大頭娃奶粉事件後,中國當局雷厲風行檢驗奶粉蛋白質含量。中國商人就學了官方造假手段,研究出以含氮量很高的三聚氰胺,來瞞過官方的蛋白質測試,而一般牛奶飲用者亦不察覺。在中國這種造假畸形文化下,不但未有阻止大頭娃奶粉的悲劇發生,而且連不少無辜的人都飲了比大頭娃奶粉更毒的腎石奶粉,全中國人就為這種奶粉付出沉重代價。

當權者造假百姓怎能真

古語有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當權的人都慣於造假,要求民眾老老實實做生意根本不可能,因為連當權者都慣用假貨來得到好處,為何民眾亦不可以。因此,要根治中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問題,那就必須根治政治三聚氰胺,即官員用假新聞、假政策來瞞騙人民的做法。問題在於,官員們憑政治三聚氰胺賺個盤滿缽滿,他們怎可能會停用呢?如果這次新華社未來新聞事件不了了之,香港人大概都不用再想喝中國生產的牛奶了。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防範毒食物 求中央不如靠己

 由三鹿奶粉被揭發含有三聚氰胺開始,中國毒奶粉事件像擠牙膏一樣,一宗又一宗被揭發出來,只要是中國出產的奶粉,不論公司背景都幾乎無一倖免被捲入毒奶粉事件中。中國奶業經這一役後,肯定聲譽掃地,短期內難以翻身。

  不過對香港而言,更重要可能是食物防疫政策,特別香港現時仍然很依賴中國食物,如果在防疫政策上沒有把關,就可能重演這次毒奶事件般,大批市民每天飲了至少一杯毒奶而懵然不知。

增撥款食物安全中心

  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中國有一種叫「地方保護主義」的政策特產,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會千方百計隱瞞實情,中央政府知道事情發生時,情況早已糟得難以控制。

  像三鹿奶粉事件,恆天然公司要透過新西蘭政府,直接通知中國中央政府,才得以令事件曝光。如果新西蘭不是今年11月大選在即,內閣為免將醜聞攬上身,急急要求中國政府處理,世人都不知有這麼多毒奶四處走。

  又像伊利牛奶有問題,國家質檢總局一直都沒有認真對待伊利、蒙牛等大企業,直至食環署查到伊利出口到香港的產品有三聚氰胺,中國民眾才驚覺有大問題。因此,在食物安全問題上,不可能事事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報。往往收到通報時,事件已經去到難以挽救的地步。

  因此,香港政府應該增大食物安全中心的撥款,主動對中國出口食物進行化驗,在防疫環節上採取主動。這對中國民眾亦有莫大好處,至少中國民眾可以由香港的化驗報告中,大概了解個別國產牌子的安全程度,這其實亦變相替中央政府監察國產食品的安全程度,對重建中國食品的聲譽有一定幫助。

  不過,對香港長遠利益而言,過分依賴中國提供日常食品,是風險相當高的做法,這因中國近年商人過分唯利是圖,差不多不同產業都有各式各樣,置消費者利益於不顧的潛規則。在潛規則問題未解決前,香港過分依賴中國供應食物的結果,就可能是一旦出現類似三鹿奶粉的醜聞,香港某類食品的供應就可能因安全問題一夜中斷。

  就像雀巢在黑龍江生產的奶粉,以及荷蘭菲仕蘭在中國生產的牛奶也被驗出有三聚氰胺後,由於超級市場只剩下一隻澳洲,一隻新西蘭牌子的牛奶,幾乎香港人只能選擇飲西方國家生產的豆奶,這可以見到當中風險有多高。

鼓勵入口來源多元化

  香港政府以至超級市場,應該鼓勵各供應商,除了向香港出口專供大中華地區的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市場的產品也應該供應香港,一方面減低因中國出現事故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有部分對中國食品完全失去信心的民眾,亦都擁有一定選擇權,至少不用像筆者般,要去到印傭和華裔印尼人愛去的專門超級市場,買印尼製造的雀巢全脂奶粉。並非每位香港市民都像筆者般,能看懂印尼水貨辦奶粉上的印尼文內容,判斷奶粉產地來源。

  總言之,在中國國情不改情況下,香港政府必須對中國食品質素的問題,有相應對的政策,不能事事盲目相信中央政府。在現今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年代,過分相信中央政府的能力只會害死自己。筆者不質疑中央政府的誠意,但有誠意並非代表可以解決潛規則所引發的連串問題。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如何保護名人免費電郵戶口

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現任阿拉斯加州州長佩林,在雅虎設立的電郵戶口最近被黑客成功入侵,並且把戶口內的資料全部打包成一個壓縮檔,然後在一個互聯網討論區內公開。

  不少人認為黑客運用雅虎郵件系統內的一些保安漏洞,成功入侵佩林的戶口,實際情況卻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這名黑客並不用攻擊雅虎的主機盜取密碼,而是利用免費電郵戶口領取密碼問題中一些明顯對名人不利的漏洞,來達致目的。

迂迴手法入侵

  由於使用免費電郵的人,並不希望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障號碼等資料交託別人,因此,免費電郵一般都不能像 ISP般,憑信用卡號碼之類資料來核證戶口擁有人身份,並且重發密碼,而是讓使用者回答一些「標準問題」,例如生日日期、伴侶姓名等等。用家不幸忘記了密碼,就可以靠回答這些問題,成功重設密碼,並且將新密碼傳到用家指定的第二電郵戶口中。

  大部分網民的個人資料,例如出生年月日、出生地點、所讀學校等等,都不會在維基百科、Google 等地方出現,但公眾人物,特別政界和娛樂界人士,他們很多個人資料都在傳媒曝光,並且記載在網絡公共紀錄之上,如果這些人忘了妥善設定接收密碼的後備電郵戶口,那就會讓這些善於從人性缺點中找到漏洞的黑客有機可乘,盜取資料。

  查實娛樂界或政界名人並不適宜使用免費電郵戶口作日常用途,因為 Gmail、Hotmail 就算如何在保安方面做得更好,始終都是免費戶口,為顧及大多數平常用家需要,網絡服務商很難特別在保安上兼顧知名人士。一些特別惹火的名人,最好的做法是透過付款的虛擬主機服務,設立擁有自己域名的電郵服務,因為自行設立一部主機去維持電郵系統,就要招呼各路不請自來,特別愛借人主機濫發垃圾郵件的黑客,也是一件相當煩惱的事,將這些交託給信譽良好的虛擬主機供應商,不失為一個好做法。

  由於不少人在未出名時,已經常用免費電郵戶口,他們平日與朋友的通訊都用這個戶口,該怎辦?

  首先,既然免費電郵戶口如此易開,這些人應該就不同的需要,開不同的戶口,原有的戶口維持與親友間的私人通訊,應付公眾和傳媒的,就另外開一個戶口。由於公眾和傳媒戶口的內容,預計會向公眾發布,就算黑客成功入侵有關戶口,都不會構成太大的損失。

黑客開發新財路

  另一方面,在那些「標準問題」的答案上,亦不要答得太正路,至少要令黑客們難以憑公開資料成功回答問題。相比起密碼本身,如果不是那些答案太容易透過公開途徑找得到,黑客要猜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比密碼還要難,這也是在設計這些標準問題時的假設。有黑客成功利用公開資料,撞破他人戶口,這肯定在不少程式編寫員的意料之外。

  總言之,這次利用公開資料成功撞破名人戶口事件,一如釣魚黨般只會陸續有來,名人戶口對立心不良的黑客更加吸引。如果電郵中有一些不見得光的私隱,例如地下情之類,這些名人就會成為勒索對象,而且收益有可能比盜用早被「碌爆」的信用卡更為吸引。做不好防範措施的後果,就是任人魚肉,這一點身為公眾人士要切記。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誠信和金融危機雙迫下的中國

對中國而言,這個中秋確實是多事之秋。三鹿集團三聚氰胺毒奶粉案,不但全國不知有多少嬰孩因而患上腎結石,而且有問題奶粉更出口到台灣去,引發中國產品重大誠信危機;另一方面,美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令,美國國際集團亦岌岌可危,全球都受金融海嘯的重大衝擊。

出口與內銷皆現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現時政局的穩定性,是靠長年的高經濟增長來維持。但在誠信和金融危機雙迫的情況下,筆者看不到中國有機會在這次危機中置身事外。當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這些久經風雨的頂級大行都出問題時,那可以肯定中國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經濟出現重大問題。中國出口定單出現嚴重萎縮,只是遲早問題。

在市場出現萎縮時,除了提供更廉價的貨品,貨品質量和誠信更形重要。但由三鹿集團毒奶粉事件中,官商之間相互推諉,以至中國民眾趁中秋節南來香港狂掃奶粉的表現可以看到,連中國民眾本身都信不過中國產品的質量,怎可以說服荷包早乾了塘的消費者,去繼續接受中國產品?因此,中國世界工廠地位被取代,根本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出口不能維持經濟動力時,現時只剩下流入中國的源源熱錢。可以肯定,在現在這一刻,不可能有新的資金流入中國,反之,當時機成熟後,流入中國的熱錢會千方百計逃出。因此,在雷曼兄弟破產後,上海證券市場首個交易日,儘管中國人民銀行減息以及放寬銀行準備金限制,上海股市照跌可也,而不少有多少海外有問題資產的銀行股更成了重災區。當海外熱錢也走得七七八八時,中國的出口又萎縮,內銷更談不上有動力,原材料和能源卻仍然有升無跌,這樣的境況下,中國經濟形勢之嚴峻可思過半。而中國經濟不能保持發展動力時,老百姓怨聲載道,那除了當權者手上的國家機器,真不知還有甚麼可以維持共產黨的管治。

亡命之徒將越來越多

雖然還有人迷信國家暴力可以維持政權,但當不少民眾連吃也成了問題時,會有越來越多死和不死都沒分別的楊佳出現,這類亡命反政府群眾一多,社會只會更形動盪不安。在多個危機交迫下,這個多事之秋很長,而香港人只能望中國好運了。

金融風暴惡 叫停強醫金

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令,以及香港最大保險公司友邦的控股公司美國國際集團傳出不穩後,香港網民一片風聲鶴唳,除了因為香港市民持有友邦保單金額多達4,000億港幣外,還有不少市民的強積金,亦由美國國際集團管理。

  而其他大型證券行、保險公司以至銀行是否能度過難關,現時仍屬未知之數。

  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之際,政府千方百計強迫市民供款在投資項目上,藉投資收益為醫療和退休進行融資的思維,亦到了一個應予檢討,甚至叫停的時候。

金融風暴啓示 迫全民賭博?

  現時流行的強迫市民供款,藉投資來為未來的退休和醫療融資的思維,查實是建構在金融市場永遠低風險,大型證券行、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總能比政府來得有效率,得到一定回報之上。而整個假設的最大問題在於,金融市場始終有風險,包括有人濫用監管和風險管理機制漏洞,集體鋌而走險行為的風險。一旦市場出現這種為求追求利潤,集體濫用漏洞行為出了事,那誰來解決問題,豈不知全民退休和醫療上的供款,變成了集體賭博的賭本?

  而這次搞出如此重大的金融風暴,問題正出在集體濫用信貸評級漏洞,而造成的過度借貸行為。在美國樓市有升無跌時,由於信貸質素較遜的借貸人,手上的資產都是相當值錢的,甚至表面上風險極低。因此,各大投資銀行借分散風險之名,將這次質素次級的有抵押貸款證券化,並包裝成低風險投資產品賣到各國,令信貸評級變成了一個幻象,過量沒實質基礎的借貸行為受不起樓市任何衝擊,在連鎖反應下,原本替市民打理資產的機構自己都一夜瓦解,情況相當可怕。

  政府官員更忽略一點是,金融系統已經不止一次出現有人濫用監管或系統漏洞,令實力雄厚的財團一夜瓦解的事件。由1995年Nick Leeson令霸菱(Barings Bank)破產事件,最近的法興交易員事件,以至這次次按風暴都可以看到,金融機構監管機制或風險控管機制如何嚴密也好,投資畢竟具賭博性質,一旦漏洞被戳破就足以致命。如果政府無能力,亦無責任去為小市民強迫作出的投資作出最後擔保的話,那市民保留權利,不為自己未來的退休和醫療經費作出投資合情合理。願意承擔風險,後果自負的,可以繼續購買市面的醫療保險、退休保障產品。如果市民在被迫的情況下,見到自己辛苦賺來的財富見財化水,不單投放的金錢沒有令自己未來享有更好的醫療保險,而且未來的醫療經費成了問題時,市民對政府的怨恨和不滿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政府不擔保投資 有權不供款

  因此,政府就強醫金提出的任何諮詢,都理應叫停,在現有市況下,市民不會同意任何強制性投資和供款的方案,這些方案得出的政治後果,都不會與《基本法》廿三條有任何分別的。

  就算現有的強制性公積金供款計劃,也應該作出檢討。筆者相信,香港有很多市民在強積金上損失慘重,市民一定追究相關責任。既然遇上市況重大波動時,市民有作出退休供款,與沒有作出供款根本沒分別,應該考慮終止實行多年的強積金計劃,政府應考慮動用公帑去應付退休保障問題,或改用其他方案鼓勵市民儲蓄預備退休,這更為恰當。如果政府仍然冥頑不靈,說不定在經濟出現衰退後,強醫金和強積金問題,會成為壓倒特區政府最後一根稻草。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香港政治的Web 2.0年代

剛舉行的立法會選舉,親北京陣營的配票給「口投民建聯」運動搞得亂七八糟,令泛民在投票率低迷的情況下,仍然在直選取得十九席的佳績。而社民連派五名代表出選,有三個議席勝出,其中黃毓民和梁國雄都是高票當選。

  看民調結果,當然看不出親北京陣營在選舉中被玩殘。但長期觀察互聯網政治生態的人,都應該估到香港政治已經進入 Web 2.0 年代,民眾主導了選舉主軸,而互聯網對選舉的影響只會有增無減。

  雖然各大黨,包括公民黨、民主黨和葉劉淑儀團隊都有使用 YouTube 發放短片來拉票,但這些所謂拉票短片,製作質量慘不忍睹,其中葉劉淑儀的 Reginababy 的 Rap 歌,簡直是爛片級的惡搞材料,真不知誰讓這種質素的片發放到互聯網,成為網民笑料,沒有令葉劉淑儀得票大幅下跌算她走運。

虛擬後勤基地

  在選舉前,最受歡迎的「選舉文宣」,反而是長毛的支持者,他們自發地將長毛在選舉論壇的金句剪輯,然後放下 YouTube,其中長毛在港台選舉論壇金句「食窮民建聯,票投社民連」更是深入民心。長毛支持者自己判斷那些口味最符合網民口味,然後四處發放。

  在選舉後,陳克勤把 Try my best 講成 try my breast之事不是新聞機構眼利發現,而是有高登討論區網民,在觀看現場直播時,聽到陳克勤發音有問題,很快把有關片段錄下來,並且自行加上字幕,才令陳克勤成為了笑話的主角。可以見到,網民的判斷往往比政客判斷來得準確和貼近民情。在 Web 2.0 年代,政客有多少死忠支持者替其製作文宣,往往是決定性因素,如果政客性格不夠鮮明,吸引不了忠實支持者,在這個年代打網絡宣傳戰將會相當吃虧。

  而「口投民建聯」運動,更突顯網民自發力量的機動性。泛民知道有很多票站調查有問題,但泛民礙於其公開身份,只能呼籲市民杯葛民調,但不敢公開鼓勵支持者欺騙票站調查人員,在策略上搞得親建制的票站調查機構人仰馬翻。

  但由於博客、Facebook 用家只是一般市民,沒有泛民的政治包袱,因此他們可以放開懷抱,討論任何可行的搞亂票站調查的方案,因此,包括筆者在內的博客,可以公開呼籲市民對有問題的票站調查機構,一律作答投了民建聯,而 Facebook 群組更是有關活動支持者展示實力的地方,當有一定 Facebook 用家支持有關運動,傳媒就不能不當成新聞報道。用網民術語,一旦事件成功「推上報」,滾雪球效應之下,就令各大機構的票站調查全部都被人為扭曲,最終成功令親北京陣營配票失敗。網民自發力量發揮了泛民組織力量發揮不到的宣傳作用,如果沒有 Facebook、博客,再加上討論區等網絡工具,絕對發揮不了這效果。

網民變身助選團

  在 Web 2.0 年代,政客未充分摸熟民眾的心理之前,網民的自發行動將會更大程度上影響選戰以至政治發展。像社民連的興起,除了人心思變外,社民連在互聯網上的應用和積極程度,確實比其他香港政黨做得好,長毛在多次涉及網民言論自由事件上,特別在淫照案中,站在支持網民的最前線,更是不少網民自願為長毛宣傳的關鍵因素。鍾亦天被捕之後,筆者急急打電話找立法會議員號召遊行,第一個收到筆者電話,就一口答應出來協助網民是長毛,第二、三個願意協助網民的,就是涂謹申,以及 IT 界的莫乃光,至於新任IT界功能組別代表立法會議員譚偉豪,當時不知去了哪裏。

  日後政黨或政客都要更大程度上尊重網民意見,才可能在選舉時得到網民這股奇兵的協助。如在很多重大問題上不見蹤影,網民最終會記着這筆賬。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政制令人失望 造就社民連

這次立法會選舉中,新成立的社民連取得了好成績,不少輿論都在分析,為何以長毛毓民為首的激進勢力,在這次投票率偏低的選舉中得以抬頭。

  在四年前,筆者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所寫的《梁國雄現象》,曾經分析過,由於社會持續貧富懸殊,基層生活得不到改善,而年輕一代又看不到出路,因此,梁國雄在香港政壇成為一股新力量。由於過去四年,貧富懸殊和年輕人沒出路現象不變,梁國雄興起的理由,至今仍然適用。

中上層也不滿 推長毛上位

  不過,更值得留意的,不只是本來坐擁知識分子以及基層票源的梁國雄,這次不論梁國雄還是黃毓民,都得到大量中產,甚至上層社會選票支持。像黃毓民竟然在西九龍新填海區那邊的豪宅成了票王,特別在昇悅居和泓景臺得到支持。就算梁國雄,都有不少豪宅和中產票,如李鵬飛在選舉新聞中心與友人閒聊時說,連他在九肚山的鄰居都有人投了長毛一票,這比梁國雄四年前的興起更值得深思。

  大批中上層人士把票投給擺明以抗爭、偏左經濟路綫為主導的社民連,未必代表他們贊同社民連的經濟政策,但肯定對特區政治發展感到很不耐煩。香港政治改革停滯,但一堆不知由哪個星球來,能力有問題的政客卻不斷透過政治助理、容易種票的功能組別,以至比例代表制晉身管治階層。

  大量中產和上層人士不滿政治發展停步,因此拒投自由黨,甚至在功能組別投賭爛票,像謝偉俊居然在旅遊界這個公司票為主的功能組別勝出,便符合了社民連在中產和豪宅票站都贏的賽果。

  由於社民連的興起正反映了香港人需要更進一步的政治改革,因此,中央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在2012年實行雙普選,雖然這次會計、資訊科技界等功能組別重新落入建制派手中,但建制派的操作手法已經引來很多年輕一代專業選民的憤怒,他們很可能四年後把整個功能組別搞得天翻地覆也殊不為奇,就像今年旅遊界一樣。不進行政治改革的結果,就是把年輕專業中產都推到激進派那裏去,那時就連筆者都不知如何收科。

  但有部分建制派支持者,仍然不知道情勢何其嚴峻,竟然以投票率低,以及工商派直選大敗為理由,要求保留功能組別。這些建制派支持者明顯未警覺到,這次要求普選的風潮,已經不是基層的聲音,而是像 2003年的7.1一樣,遍及了社會不同階層,如果政府提出2012年的政改方案,竟然與2005年的政退方案沒有大分別的話,社民連的議員在議會搞議事抗爭將會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到時香港政局出現僵局時,到底又應誰來負責?

功能組別警號 建制派未知

  在四年前於《聯合早報》的文章,筆者以客觀事實不以主觀意志所轉移,同樣,今天激進派的興起,並非空穴來風,這是當權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多年來千方百計抗拒民主普選的惡果。若然能提早至2012年普選,激進派都未必能站穩陣腳,但如果仍然想現有過時政制千秋萬世的話,那些既得利益分子,希望社會永遠穩定的美夢,恐怕難以成真,相反只會迎來一場又一場噩夢。

伸延閱讀:
梁國雄現象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自由黨大敗對北京的啓示

在事前民調未能推測的情況下,自由黨在直選戰場全軍覆沒,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都輸了席位。對不少吃慣政治免費午餐,政治智慧偏低的權貴,他們可能拿自由黨大敗,作為反對普選的藉口。但事實上,政治免費午餐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及早戒掉只會死得更慘。

未經鍛煉體質差

政治不是請客吃飯,有大量金錢,以及一腔熱血都不會長久維持政治實力,紮實的政治實力和經驗是靠肉搏戰去累積。在中國,是殘忍,而且不計社會治亂、不理人民權利的政治鬥爭;在香港,以至有議會制民主國家,靠的是高度競爭性選舉中,與政治對手辯論和籌劃選舉工程的經驗。自由黨的問題在於,由啓聯資源中心成立至今,只有李鵬飛在一九九五年於單議席單票制下勝出,就算周梁淑怡以至田北俊,都是在保護小黨的比例代表制下贏得席位,自由黨高層大都缺乏選舉政治洗禮,在先天而言,黨高層能力已經是一大疑問。在立法會缺乏鍛煉經驗不要緊,至少在區議會積累一點實戰經驗,很不幸,自由黨經常甘於接受委任區議員席位,甚至這次夥拍田北俊出戰新界東的都是委任議員,一個不敢受鍛煉的政黨,體質上當然弱不禁風。當民選政治是大勢所趨時,既得利益分子遲改不如早改,小改不如大改,因為趁反對力量未成熟時,積累經驗,以及多受鍛煉,總好過半推半就要參與這個遊戲,然後一堆不知民間疾苦的權貴子弟去做炮灰。過程肯定是充滿挫折,但總好過長期受保護,貿然出戰就全軍覆沒。

命運在自己手裏

以現時中國局勢而論,經濟改革無相應政治改革配合,已到瓶頸,政治改革已是非做不可,現時的高幹子弟們若然真的有眼光有視野,應以自由黨的慘敗為鑑,主動推動中國政治改革進程,將原有的高幹權貴黨變成新時代的民主政黨。如果千方百計把這時程拖延,在民選政治中慘敗還算不太差的結果,最怕是逼出革命來,那連做自由黨的機會也沒有,而是一個個高幹被暴民拖到刑場槍斃,那真的非常悲慘的結果。把改革掌握自己手裏,就等於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泛民險勝 選民自行配票成功

在今年立法會選舉戰況相當混亂,而泛民主派的選舉工程,一如既往打得一塌糊塗,不過,泛民主派居然在地方直選取得19席的佳績,令不少人大跌眼鏡,特別這次投票率比2004年低了10個百分點,為何泛民主派居然直選成績比上屆來得好?

  泛民主派這次確沒有甚麼票王,不過在比例代表制下,泛民主派各張名單得票極為平均,就成為了泛民何以在地區直選中大勝的關鍵。

鐵桿選民 發揮集體智慧

  由互聯網上facebook以至網上討論區的各種討論,都可以看到泛民選民不斷就策略性投票可行性作出討論,包括棄保操作。在投票日前數天的博客以至討論區,就不斷探討如何保住一些邊緣候選人,例如放棄一些勝算已經不高的候選人。

  另一方面,這次選舉針對民調以至票站調查的爭論,以至票站調查的結果,都可以看到泛民鐵桿選民發揮的集體智慧。

  查實一些不明來歷民調存在已久,而泛民支持者以至泛民政治人物本身都知道這些不明來歷民調的存在,但長期泛民都沒有辦法將這個問題拿出來公開討論,亦很難探討一套共識,去對付這些奇怪民調。

雙普選推遲 選民更激進

  但有了互聯網後,泛民鐵桿選民除了可以研究如何就策略性投票作出討論,亦可以就一些以往很難在傳媒討論的議題討論,這才有呼籲市民在票站調查中,作出誤導性回應的facebook群組以至博客文章,而當這些討論成為網上現象時,傳媒亦很難不作出討論,在這樣滾雪球效應下,亦成了鍾庭耀的出口民調未能夠成功推斷泛民這次地區直選大勝的主要原因,以及以往親北京陣營能夠成功協調地的選區,未能夠對多張名單作出協調,要把選票全部集中在民建聯身上的原因,這亦是間接導致自由黨在這次直選中全軍覆沒的關鍵。

  由過往選舉的戰績顯示,由於泛民中人對民情掌握相當不夠,令泛民經常作出愚蠢非常,戰略合理性薄弱的選舉工程,像2004年新界東的鑽石名單,便是一個浪費大好機會,而戰略打法完全違反比例代表制邏輯的奇怪安排。

  而日後泛民的選民,將會愈來愈像台灣綠營的選民,他們的政治信仰是毋庸置疑,甚至隨着雙普選愈來愈被推遲,他們的政治信仰只會更堅定、更激進。但他們與綠營選民不同的是,他們是意識形態上堅定,而並非盲目崇拜或迷信某一個人,因此他們不會理會泛民個別人等的策略或呼籲,他們會更傾向以本身的集體智慧,作出一些集體行動,而泛民就算事前定了甚麼計劃也好,最後都難免被選民的自發行動所牽引,改變了本身的行動計劃。像泛民呼籲杯葛票站調查的計劃,就是典型由網民去牽動泛民進行的計劃。

  以往,親北京陣營才有基於意識形態的鐵票、紀律票,在經過過去11年的民主挫敗後,泛民亦漸漸出現不少意識形態的鐵票、紀律票,這些鐵票的興起,不單打破了過去低投票率會導致泛民大敗的宿命,還會改變泛民的政策導向。鐵票支持者與基本教義派往往只是一綫之隔,會否香港政治最終走向親北京的基本教義派分子,與泛民基本教義派分子的對決,這很視乎未來香港政治改革的路向,以及進程能否令大多數人滿意了。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Webkit系瀏覽器有力威脅IE霸權

  Google 最近推出了 Chrome 的瀏覽器,引來不少用戶驚艷,因為 Chrome 的 JavaScript 解譯速度、用戶介面以至穩定性都比 IE 甚至不少人慣用的 Mozilla Firefox 優勝。

  不過,Chrome 瀏覽器只不過是 Webkit 引擎瀏覽器的其中一個成員,事實上,Chrome 瀏覽器的推出,代表了在 Google 技術能力的強大支援下,填補 Webkit 引擎過往在 Windows 世界的缺席情況,正式宣布 Webkit 引擎與 Mozilla Gecko 及微軟的 Trident(MSHTML)引擎互相平起平坐。而 Webkit 引擎對 IE 霸權的威脅性,比 Gecko 來得大。

Webkit打開缺口

  Mozilla Firefox 雖然擁有不少玩家,但 Gecko 引擎始終未能夠成為IE霸權的威脅,因為 Gecko 引擎只有 Mozilla 一系列開放源碼計劃及部分 AOL 瀏覽軟件使用。而 Gecko 引擎一直都未能在流動電話或其他軟件平台上一展所長。於是 Mozilla Firefox 變成了資深玩家的主要瀏覽器,但這並不能夠說服網頁或網絡應用開發者放棄對 IE 引擎的專有支援,在開發上同樣兼顧 Gecko 引擎的產品。

  但 Webkit 就很不同,自蘋果電腦將 KHTML 計劃內容分拆出來,成為今天的 Webkit 後,除了 Safari 外,蘋果一直歡迎其他公司把引擎搬到自家產品去。

  由於 Webkit 速度快,而且跨平台支援良好,諾基亞最先把 Webkit 搬到手機去,連計 iPhone 在內,在流動電話世界上,Webkit 幾乎佔據市場主導地位,至少在開發手機應用或網頁時,肯定要遷就 Webkit 引擎來設計,而不是微軟的 Trident 引擎。

  不過,由於蘋果在開發 Windows 版 Safari 時出現很多問題,包括亞洲語文經常出現亂碼及穩定性出了問題,令 Webkit 引擎不能進軍 Windows 市場,單靠蘋果的力量,並不能殺出一條新血路。

  但適逢 Google 將重點放在 JavaScript 為本的網絡應用上,而 Google 在 Windows 世界的技術能力一直相當強悍,加上 Google 本來就要開發自身的手機作業系統,而目前在手機上成熟的引擎就是 Webkit,於是 Google 投入 Webkit 引擎的懷抱。Google Chrome 代表 Webkit 最終能在 Windows 世界上成為成熟的產品,真正想用 Webkit 的 Windows 用家,不用再忍受蘋果在 Safari Windows 開發上不大積極的態度。

  儘管 Mozilla 致力推出 Gecko 2.0,但由於業界的幾家龍頭企業,包括蘋果、諾基亞、Google 和 Adobe,都明確站在 Webkit 這一邊,如果 Gecko 依然在流動應用上缺席的話,筆者對 Gecko 引擎日後的生存前景抱有疑問,Google Chrome 以至 Webkit 都是開放源碼的計劃,而這些計劃都明顯與 Mozilla 計劃爭奪開發者以至用戶的支持。

Trident備受挑戰

  隨着流動互聯網的興起,網頁以至網絡應用設計人員除了要考慮與微軟 Trident 引擎的兼容和最優化,亦要同時考慮為數不少的用戶可能使用一系列 Webkit 的瀏覽器,如果得罪 Webkit 系瀏覽器的用戶,就等於失掉了大半智能手機用家市場及部分 Mac 機用家市場。當愈來愈多網頁在設計上對 Webkit 及其 JavaScript 引擎最優化時,Gecko 引擎就會流失愈來愈多擁躉,而最終出現 Webkit 與微軟 Trident 對決的情況就更不可避免。

  Google Chrome 的興起對用戶不是壞事,至少會迫使很多仍然只針對 IE 最優化的網頁,最終都要符合業界標準的規格,而不是只跟微軟的規格。過往只因為未有其他引擎和平台給予微軟很大的威脅,才會令不少系統集成商目中無人,在提供解決方案時只是針對微軟 IE,但如果有更多人為了享受 Google 方便的服務,令 Windows 上有相當可觀的 Webkit 使用者的話,相信不少目前只讓 IE 用戶才看到的網頁,日後有機會改變為讓 Webkit 引擎的瀏覽器用戶也可看到。

自由黨慘敗對商界的啟示

大概這次自由黨想不到,今年立法會選舉遇到竟是全軍覆沒的挫敗,在九西、新西和新東直選中都全面受挫,連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都低票被踢出立法會,而這挫敗表面上是沒有徵兆。

不過,自由黨這次在直選上全軍覆沒,查實是香港工商界人士的一記警鐘,如果香港商界不改一貫政治不自力更生的思維,恐怕這次自由黨大敗,只是他們噩夢的開始。

上屆取得兩席的理由

很多人以為,泛民在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取得不錯成績,皆因所謂「七一效應」,查實自由黨也是七一效應的受惠者。田北俊在二○○四年新界東取得中產支持,因為田北俊在七一遊行後,香港支持和反對《基本法》廿三條兩派人馬劍拔弩張之時,決定不再支持政府,令不少中產對自由黨產生好感,加上泛民鑽石名單的策略失誤,以及不少人都希望爭取自由黨支持普選,所以才讓自由黨贏得兩席。

自由黨並沒有借二○○四年的機會,鞏固本身的群眾基礎,並沒有代表商界支持全面普選,相反仍然像英治時期般,在英國人管治時就依賴英國人賜予的權力,在中國管治時期,就依靠中聯辦以及與其他親共陣營去協調取得權力。但自由黨在中央政府眼中,又不屬嫡傳派系,不像民建聯曾經經歷過英治時期的艱難歲月。一旦民意有所反彈,親建制陣營要作出棄保時,一定把力量集中於嫡系的民建聯,而放棄只是前來投靠的自由黨。因此,這次民建聯仍能風光大勝,把兩名第二梯隊成員保送上壘時,自由黨的主席和副主席都輸掉了選舉。功能組別遲早成為過去式,如果自由黨遲遲不能在直選建立穩固的基礎,自由黨的政治前途就相當黯淡,甚至現有的功能組別議員會否留在自由黨都成了一大疑問,因為自由黨不可能成為有力維持他們政治前途的機器。自由黨必須現今建立一套,可以在直選時代仍然能得到支持的論述,這樣才可以保證自由黨在功能組別被廢除後,仍然是代表香港工商界的一股政治力量。

向類似英保守黨進發

首先,自由黨現在便要自力更生,不要再指望依賴政府或中聯辦的力量去發展本身的實力。事實上,在香港民主發展的光譜,是有不少人既支持民主人權,但又不認同現時泛民主派主流的左翼論述,自由黨應該向一個支持民主的工商界政黨,亦即類似英國保守黨的方向進發。

另一方面,由於功能組別的本質問題,有很多功能組別議員或自由黨成員提出的經濟政策主張,都不是捍衞自由經濟的核心價值,而是不斷地要求政府提供優惠和資助,以及這些政府干預便是好的產業政策,事實上不斷要求資助和優惠只是沒出息的表現,更會令不少中產和納稅人反感。因此,自由黨必須放棄以政府干預和資助為主的產業政策主張,而是在促進競爭的前提下,提升香港發展的競爭力,沒有人相信不斷向政府伸大手板要公帑,就叫為香港增值的,這是沒有人相信。

當然,筆者希望自由黨人能在這次慘敗中清醒,不過筆者對自由黨的期望從來不高,如果自由黨仍然維持現行錯誤路綫的話,香港商界人士倒應考慮,把資金投資在其他泛民的政黨,或其他一些有心爭取民主和商界權益的有心人身上。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選民不信票站調查 泛民得益

今年的選情表面上相當低迷和混亂,不過有些以往不引發爭議的事,今年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泛民今年號召支持者,拒絕回應票站調查,就搞得不少社會科學研究者相當狼狽。因為除了親北京陣營,不少學者都從事票站調查的研究工作,藉此掌握現時香港的政治光譜。

太多小動作 網絡上曝光

  不過,就算泛民眾多政黨沒有呼籲支持者杯葛票站調查,泛民支持者內部都正做類似的事。在facebook,有人發起運動,要求網友在回應民調時,一律表示支持民建聯,有關的facebook群組居然有1,300人參加,這證明不少泛民支持者認同這種蓄意誤導民調人員的策略行為,而且1,300人不是小數目,足以對民調數據準確性帶來不良影響。

  雖然泛民的選舉工程一如既往般亂七八糟,但泛民支持者的自發行為,例如facebook上針對親共候選人來設計的群組,以至自發的YouTube短片,都可以看到這次選舉背後的民心轉向,不是親北京陣營可以忽視。

  不論香港也好,馬來西亞也好,都有些候選人用一些不為公眾認同手法拉票,過往口耳相傳的傳聞不少,不過這些被懷疑有問題的選舉工程,都甚少被傳媒所報道,傳媒記者一般要做很多調查,需要不少很確實的證據才能予以報道,記者礙於人手和時間,未必能對懷疑選舉舞弊行為跟進得那麼足,因此,一直未有證據讓有問題的選舉工程曝光。

  但互聯網、數碼影音器材等興起後,加上有YouTube、博客等Web 2.0工具,就令很多過往不會在傳媒曝光的事件,通通在互聯網曝光,或夠膽交給傳媒曝光。

  像剛在8月26日舉行的馬來西亞檳城峇東埔選區國會議員補選,那些抹黑安華的單張全部在互聯網上的獨立媒體曝光,就算國營馬來西亞電台(Radio Television Malaysia)不報道幽靈選民被運入選區的問題也好,網上媒體快速跟進。

  那些選舉怪招曝光後,引發馬來西亞選民反感,前副首相,現任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就因此得到他妻子代他守住議席時所得的票。

怪招拉票 令中間選民反感

  同樣地,當有些政黨的「配票傳單」、「餐券」、「內地人助選團」等在網上曝光,或網友自拍圖片交給傳媒發表後,一般愛好廉潔選舉的中間選民,都會對使用怪招的政黨反感。

  因此,今年選舉中,盡管泛民不知自己在打甚麼牌,但網民就自發組織了針對個別政黨,甚至黨員的facebook群組,甚至將一位候選人臭罵親共政黨的錄音,變成手機鈴聲變相拉票。

  由馬來西亞安華大勝的先例來看,香港互聯網上一片要求乾淨選舉的呼聲,很明顯對泛民有利,今年親共政黨有可能要面對在票站調查形勢大好情況下,於選舉中輸得一塌糊塗的情況,因為民眾不信任民調時,真實的民意就只能在民眾日常生活言行中反映出來。

  如果有候選人不能將選舉工程導回政策辯論的正軌,而是千方百計用盡怪招拉票的話,這些怪招就會演化成中間選民支持泛民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到底有多大,就要看最後選舉結果,與各大學的民調和票站調查,有多大的衝突。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沒有資訊自由就沒有業界權益

很多立法會功能組別代表為維護既得利益分子利益,都會在「言論自由」以及「政制發展」等議題,採取相當保守的立場,但亦有部分功能組別,因產業的本質,長期站在民主人權方面最前線,像法律界、教育界、社福界功能組別,傳統上支持香港的民主人權發展。

  有些資訊科技界人士不明資訊科技界與民主人權等問題的重要性,以為在很多議題上與中方合作,就可以令香港資訊科技界人士北上發展。但了解資訊科技與人權密不可分關係的人就知道,如果社會沒有自由民主,就談不上業界利益。

保護健全法制

  像今年譚偉豪的政綱,提出了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港設數據中心、開放香港公司持有中國 ICP 股權限制、開放港資參與中國電訊市場等政綱,但具體如何捍衞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權隻字不提,而且部分譚偉豪的支持者,像民建聯區議員葛佩帆、中大的簡永基、這次在港島區直選中支持葉劉淑儀的鄧淑明,他們在民主自由等問題上立場,筆者非常有保留,譚偉豪的政綱在這方面出現很嚴重的矛盾。

  熟悉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中國政府之所以要求 ICP 經營申領牌照,對外資投資中國電訊市場諸多限制,甚至不少香港公司對在中國設立數據中心怕怕,是因為中國對言論自由的全方位管制。像中國的博客經營商之一 SOHO 小報,因為有很多批評中國政府的惹火博客,在奧運前被中國政府關閉;而中國一些數據中心試過因為個別客戶批評中國政府言論,令整個數據中心要關閉好幾天。

  如果香港的資訊自由不受妥善保護,有《基本法》二十三條之類的惡法,跨國公司如何放心在香港經營數據中心?如果對中國資訊自由不聞不問,難道要香港的 IT業界,受到如雅虎、微軟等公司的惡評,才可以經營中國的 ICP?難道要香港的 IT 業界,受到像雅虎中國在師濤案中所受的嚴厲指責,甚至法院索償要求?就算中國網通或未來中國聯通擁有電訊盈科兩成股權,電訊盈科在中國電訊業務發展上仍然進展緩慢,難道譚偉豪認為自己有通天本事、超硬後台讓香港電訊公司容易進軍中國嗎?

捍衞IT界利益

  相反,莫乃光在政綱中明確提出,他會嘗試草擬《資訊自由保護法》,提出一系列保護 IT 公司以及前線專業人員的法律,雖然香港憲政架構下,對議員提出私人法案諸多限制,但他這個建議至少為如何具體保護業界人士提供討論基礎,說不定政府也認為有需要自行提出本身的類似法案。要業界能夠安心發展事業,資訊自由法案是最起碼的條件,如果連業界免受恐懼地發展的環境也沒有,這還奢談什麼 IT 是主角?

  筆者希望個別業界人士明白,真正的業界代表不是為了個別公司市務或銷售人員賣更多的解決方案大開方便之門,而是提出一套令業界不同方面的從業員能夠大展拳腳、不用綁手綁腳的方案,因此,資訊自由注定與業界利益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如果有聲稱業界代表,一方面大談如何發展互聯網,一方面對如何保護資訊自由提不出切實方案,筆者對這類所謂業界代表,到底對資訊科技這個行業本質有多了解,有多大誠意去捍衞業界利益,抱有一個大問號。

香港英籍人士平權之路

在一九八一年中英談判期間,英國在不理會香港前途不明朗,推出《英國國籍法》諮詢文件,將原有英聯合王國及屬地公民 (Citizen of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身分的香港人,降格為無英國居留權的英國屬土公民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在《中英聯合聲明》通過後,將這身分轉為無繼承權的英國國民(海外)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英國政府不負責任的決定,誘發香港的移民潮,不少香港人才外流,太空人家庭造成的問題,不少中產階級記憶猶新,BNO護照更被人嘲諷為BritishNO!護照。

英國多年來只顧收發護照的收益,但除了海外領事保護,以及有限的選舉權,就不負責任的局面,有可能隨着英國與歐盟的整合,以及英國國籍法的改革而得到改變。

由一九九七年開始的改變

在一九九七年,一批並不能隨香港回歸而享有中國國籍的少數族裔以及東南亞華人後代(註:根據中央政府過往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簽訂的協議,東南亞國家出生的華裔人士及後代,不具備中國國籍),正為他們的國籍問題感到擔憂時,英國國會通過《英國國籍(香港)法一九九七》(British Nationality (Hong Kong) Act 1997),容許不同時具備中國或第三國國籍身分的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登記成為英國公民,展開了英國國籍法改革的序幕。

在二○○二年,英國工黨政府做了兩項英國國籍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了《國籍、入境及庇護法二○○ 二》(Nationality,Immigration & Asylum Act 2002)以及《英國海外屬地法二○○ 二》(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Act 2002),這兩項法案令大部分英國殖民地的英籍人士,以及未有其他國家國籍,但仍持無居留權英籍護照人士,可以獲得英國公民身分,大大減少了不具備英國公民身分的英籍人士數目。但英國國民(海外),以及小部分英國海外屬土公民仍然未獲賦予英國公民身分。由於現時歐洲其他國家,包括葡萄牙和法國,都給予因前殖民地關係取得國籍人士完整的公民身分,加上現有六個等級的英國國籍過分繁瑣,各國入境官員要辨認不同類型英籍護照殊不容易,造成反恐問題,因此,英國不得不對英國國籍法作大幅度改革。在去年十年,英國首相白高敦委任前首席檢察官高仕敦勳爵,對英國國籍法作出檢討,並且在今年三月提交《高仕敦報告書》(Lord Goldsmith QC Citizenship Review)。

不公待遇英或作出改革

根據《高仕敦報告書》,雖然他認為英國國民(海外)等級需要保留,現有英國國民(海外)持有無法享有全面英國公民權,是受到不公待遇,而歸還全面公民權是唯一解決不公問題的方案。

眾所周知,這些報告書對英國政府的決策有着很重要的影響,基本上預示英國政府的改革方向。而政府甚少在一份公開文件中,如此明顯承認政策不公,因為這會令英國承受極大司法覆核風險。因此,英國會作出改革是殊不為奇。

在今年七月,英國政府公布《入境及公民權法草案二○○八》(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Bill)部分內容,這法案會取代英國多個現有入境及國籍法律,不過英國政府仍未公布有關英國國籍法等級改革的部分,亦即涉及《高仕敦報告書》部分內容。筆者明白英國在改革法律上的難度,因為又要保留英國國民(海外)等級,又要給予英國國民(海外)等同英國公民的權利,在技術上有很多選擇,包括像英國海外領地公民(BOTC)般,可以擁有申領英國公民護照權利,或像直布羅陀的英國屬土公民般,通過歐盟公民身分擁有接近英國公民的權利。

儘管如此,英國的改革方向是相當清晰,對香港的未來亦有深遠的影響,如香港特首不容許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就是為怕英國政府作出改革後,有可能引發憲政危機。儘管未知何時落實改革,不過時間不會太長,香港英籍人士當然歡迎英國撥亂反正,儘管公義遲來,而移居英國的人亦少之又少,不過香港人不應因為回歸,就放棄督促英國承擔應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