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帝國終結了沒有?  讀易中天《帝國的終結》想到香港政改

在易中天眾多著作中,只有此書在香港出版,而沒有在中國內地出版。這本書可能比易教授的成名作《品三國》寫得更好,但肯定不容於中國當局,因此只有交由比較開明的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來出版。何解?了解中國國情的人,不難明白當中的原因。

易中天的「帝國」 定義

  要了解何以沒有出版商敢把《帝國的終結》引進中國,先要了解易中天如何定義和理解「帝國」和「共和國」。

  易中天認為「共和國」是商業社會的產物,源於希臘雅典等商業城市,人民有自由意志,將政治決定當成商業決定般談判。由於社會政治制度無非是一種商業活動的框架,所以會有政治主張、民選的政治代理人(商業代表)、妥協、簽約,任何人等,包括政府的權利和義務都受到限制。

  而「帝國」是農業社會的產品,由於並無商談合約的必要,因此專政者的權力必然不受限制,產權雖為公有,但主權並非公有,相反,擁有權力的人,集多種權力於一身。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監督權都在皇帝身上,所謂的天下為公,一人代理。因此,易中天在書中指,共和與否,與有否保留君主制度無關,而是看政權能否做到人民有自由意志、政黨輪替、各種力量相互監督。英國縱有帝制之名,但實為共和,世上不少共和國,卻是一個帝國。按易教授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帝國,實呼之欲出,當這本書說得如斯坦白時,無法在中國本土出版亦屬意料中事。

中國政改的政經含義

  根據易中天對帝國的定義,以及直指中國並無共和主義傳統的理論,辛亥革命後建立的國家,仍是一個帝國。在完成政黨輪替前的中華民國,以及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個帝國。

  在易中天的「帝國」概念中,有一點大家要注意,帝國政權是建基於忠誠,而不是效率。要忠誠,就需要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以及不大不小的國家規模。帝國制度依賴的是人民普遍的貧窮落後,一旦發展商業經濟,制度就會無法應付,製造病態繁榮,直至政權崩潰為止。

  援引易中天的理論,大家不難了解為何開放改革三十年後,中國社會反而出現嚴重危機。中國固然需要一套能夠應付現代商業社會的制度,使中國的市場經濟制度能夠維持下去。另一方面,中國的帝國制度,亦不可能應付即將來臨的繁榮。由歷史來看,政改是無可避免的路。

  而中國現在亦不可能走回帝國的舊路,因為帝國專制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的,但中國現有的糧食、能源、就業職位等全部都是商業交易的產物,中國如果再像過往的帝國般,進行自殺式的政權更替,來達致帝國體制自我更替的目標,後果很可能是一場人道大災難,一如王力雄以筆名「保密」所寫的預言小說《黃禍》一樣。

  更何況,清王朝的一夜崩潰,正如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一書所言,中國人已經知道世上有另一種制度:共和制度。既然有所選擇,中國人斷不會為了毛澤東一時順手選擇返回帝國制度,而替毛澤東買下這賬單。

香港政改對中國的意義

  正如易中天在書中貫徹的主題,中國是沒有共和主義傳統,討價還價、妥協、履行合約等,全部都不是中國政治傳統中的東西。就算是實行了民主的台灣,統獨兩方你死我亡的思維,亦未做到共和、妥協這個地步,藍綠都仍未學懂容忍對方存在,輪流做莊的道理。

  另一方面,由於受英國一百五十多年殖民統治影響,加上商業城市的本質,使香港成為了華人地區的一個異數,這地方不經不覺有了共和、憲政、自由、法治這些在中國原先沒有的傳統。中英冷戰期間儘管敵對,但親北京左派陣營未被消滅,而葉劉淑儀竭力「推銷」《基本法》廿三條立法,亦令她成為了不受歡迎人物,黯然辭去保安局局長一職。權力要由人民授權,成為了香港各派的共識,就連英治年代的精英,如曾蔭權、陳方安生,都得承認權力必須要由人民透過選舉所授予。

  香港政改的做法,例如透過綠皮書諮詢,漫長的普選談判等,可能未必適用於中國;但如果香港人能夠在自治的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將英國的共和憲政傳統內化,日後中國也好,台灣進一步發展也好,很多做法就變了有先例可循,就算摸覑石頭過河,都至少知道河有多深多闊,而不是盲目衝進深淵。

  香港政改,是和平地把帝國終結的預演,當香港人明白中國歷史發展到什麼位置,才能夠準確地去了解,到底我們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以及如何而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