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總辭變相公投 破政改僵局

政府公布了政改方案,一如所料,政府推出2005年方案的換湯不換藥版,除了增加10個立法會議席,以及將5個新功能組別議席都交由民選區議員選出來,沒有甚麼新的進展。

沒有新進展 裏外不獲支持

而除了泛民主派不接受方案,不少依賴功能組別維持政治能量的政黨,例如自由黨都對這個方案不大滿意,由於委任區議員不能選出新議席,因此,連民建聯的陳克勤都在向唐英年的提問中,對方案有保留的意味。

這個無論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不能接受的方案,是一個裏外不是人的方案,由於政改需要三分二立法會議員贊成通過,政府這個方案能否取得三分二贊成已成一個疑問。而由於有不少建制派成員仍要吃政治免費午餐,加上香港政制沒有英國過往進行上議院(House of Lords)削權改革時,可以運用至今在法理上仍然難以挑戰的皇室特權(Royal Prerogative)瘋狂委任支持改革的人成為貴族,並進入議院擺平既得利益分子這種大殺傷力政治武器。因此,香港有可能陷入長期政治僵局,令香港進入一個憲政對抗危機中,消耗香港的力量。

變相公投 避免令北京尷尬

當出現難以解決的政治對抗時,在世界主要的議會制國家,包括新加坡在內,都會運用公投決勝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在60年代,以英語教育華裔為主的人民行動黨,以及以華語教育華裔為主、並有中共撑腰的馬共惡鬥時,當時新加坡自治邦的首席部長(總理)李光耀,以新馬合併作為議題公投決最後勝負,人民行動黨取得7成選票,不單令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並為日後清剿馬共分子的冷房行動(Operation Coldstore)奠下民意基礎。法國戰後總統戴高樂將軍,也是以公投解決政治難題聞名,否則也不會成功建立穩定而強勢的法國第5共和。以公投解決憲制僵局,不失為有戰略合理性方案。

雖然香港沒有公投法,但五區請辭時,角逐再選的議員加上支持普選的別名,令普選問題印在選票上,民主派另派5名選民,以反對普選的別名參選,這種變相公投已經具備沒有法定強制力,但有影響力的諮詢性公投效果。如果香港不想訂公投法引起北京尷尬,這種看來滑稽的所謂改名公投,也不失為打破政治僵局的方案。事實上,民主派也要負上普選訴求被否決的風險,對北京未必是一件壞事。

除非大派錢 否則市民難支持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溫和派支持緩慢改革的條件,都是改革的最終目標能夠有實質保證支持下履行。清朝政府搞的預備立憲,後來之所以搞到連支持皇室的立憲派都走到同盟會那邊,因為皇族內閣以及拖延召開國會,令立憲派不相信清室有任何立憲誠意,最終導致立憲派不再支持清室。

現時政府以人大決議為理由,拒絕保證2017和2020年會邁向普選,亦拒絕廢除區議會委任制,實質效果與皇族內閣相同。筆者相信,除非政府向每位市民分派用以興建高鐵、捐款給四川等接近800億款項給市民,令市民即時得到實質好處,否則要市民和立法會支持一個對何時達致普選沒有保證的政改方案是天方夜譚,畢竟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互信亦去到一個新低點,要市民相信政府誠意絕對不容易。這是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的政改,如何得到市民和政界的廣泛支持,沒有創新機制,亦沒有實質保證下,實在難乎其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