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善用網站平台凝聚年輕人民意

由於受到「後七一政治」的影響,香港政府一直希望在互聯網上擴大對年輕人的宣傳和收集民意。香港政府新聞處因此設立青新動力網站,近日更高調宣傳青新動力網站,例如派小記者訪問特首。

政府利用網站進行的工作,雖然多了點新意,年輕化了一些,但仍然是單向宣傳,在一些政策範疇上,特別涉及年輕一代前途的政策,政府可以更有效利用網站作為凝聚民意和宣傳政策的平台。

採用Web 2.0思維

就以香港品牌的檢討為例,政府推出了 myhk2020 的網站,希望知道年輕人對香港2020年有何願景。由於在「香港2020願景」中受惠和受影響的是都是二十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這一代人多數時間都已經由傳統傳媒轉移到互聯網,因此,政府設立 myhk2020 網站,本來是相當合理的。

不過,現在不單是 Web 2.0 的年代,這同時也是一個 PR 2.0 或 Cyberpolitics 2.0 的年代,當一群網民利用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集結力量先組織「口投民建聯,票投社民連」攻勢,再利用同一股力量,將民建聯所謂的年輕立法會新星陳克勤玩殘時,政府要搜集年輕人對香港未來品牌的看法,居然缺乏 Web 2.0 的元素,這是不是代表了政府又一次落後於形勢?

最低限度,政府無論在青新動力網站也好,在 myhk2020 網站也好,加上一條 RSS 的 feed,令網民可以很容易在不需要提供電郵地址的前提下,收到政府就有關課題的第一手資訊,以及加上一條可供網友在 Facebook、Myspace 就社交網絡進行資訊分享的連結,相信這是在 PR 2.0 年代的最低要求。至少政府想叫網民多些參加比賽,也要提供一些便利網民去呼朋喚友參加比賽的方法。

政府內部不少人仍然維持在 Web 1.0 思想,大概認為任何搜集民意的網站都需要有一個討論區的。以香港的民情及筆者管理討論區的經驗,討論區管理的成本相當大,而且一旦留言管理的準則掌握得不好,就會招惹扼殺言論自由的指責,在一些不涉及非黑即白判斷準則的課題,與其自行建立討論區,不如更廣泛利用社交網絡,將香港政府青新動力網站變成另一種社交平台可能更加恰當。

緊貼年輕人社群

至少以「香港2020願景」來看,由於不像淫審諮詢有極大的政治爭議性,目前很大程度在構想的階段,因此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鼓勵公眾將自行建立 Facebook group 的連結提交到香港政府網站,青新動力網站羅列出相關的 Facebook group,然後讓網民自行決定加入與否。這既免卻了政府新聞處人員管理討論區所隱含的政治爭議,另一方面,由於在不同的群組中有不同的社交網絡組合和討論,更容易得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等到在落實「香港2020願景」品牌時,就會比較接近年輕人心目中希望的願景,不會在品牌的設計公布後,才被年輕一代猛烈批評甚至不予認同,令整個品牌檢討的心血白費,這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

總之,現在的科技變得很快,政府在搜集民意和宣傳手法上都要與時並進,政府有條件在一些影響深遠但不涉及重大政治爭議的議題上,更好利用互聯網將年輕一代的共識凝聚起來,並落實在政策中,事實上,年輕人離政府不遠,只在乎政府能否願意踏出第一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