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大企業救市有責 勿落井下石

近日,旅遊和飲食等行業投訴,銀行不單收縮對他們的信貸,更將信用卡帳項的結算期,由簽帳後兩天改為簽帳後60天,這項措施令不少零售商戶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困難。因商戶會在未來58天的資金流出現緊絀情況,在年尾商戶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

拖商戶卡數 銀行觸怒公眾

  面對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現金流量大減困境,比沙氏嚴峻得多,沙氏造成零售業低潮,但經營穩健的公司仍然可以維持穩定現金流入,但這次銀行的做法,就連累很多經營穩健的公司都齊齊面臨困境,影響範圍遠遠比沙氏來得大。

  自雷曼迷債事件後,由於不少年長的雷曼苦主,都懷疑被銀行不擇手段的推銷手法所害,加上不少中產,都對銀行界中人的奢侈生活作風,以至銀行聘用收數公司,以不當手法追債等事時有所聞,因此,公眾對銀行的經營手法普遍印象不佳。

  公眾明白銀行現時在同業市場拆借不易,不過銀行在延長信用卡帳項結算期的同時,又有否同時對中小企客戶作出適當的紓緩,例如商議還息不還本金之類的安排,令中小企業都能夠在現金流不穩下維持經營?如果銀行一方面將信用卡帳項結算期大大拖長至60天,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小企客戶提早還款,或拒絕作出其他融資安排,公眾就會對銀行的經營作風作出質疑,不單政府要面臨很大的政治壓力,日後其他拯救銀行的措施,根本不會有人支持的。

  銀行如此催迫中小企的結果,除了迫中小企作出違約舉動造成爛帳外,更有可能令銀行失卻現時相當需要的公眾支持,公眾會在雷曼迷債等問題上對付銀行,亦可想而知。

  當然,純粹由銀行或政府負起與中小企共度時艱的責任是不合理的,特別政府用的是納稅人的公帑,在經濟不景下,中下層民眾比中小企更需要幫忙。

  而一直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獲利的大企業,應該可以在救市上發揮更具影響力角色,沒有一眾中小企業的存在,單靠大企業都不能夠撑多久,因此,大企業願意在某程度上協助紓緩小企業的困境,不單有助改進大企業的形象,亦是對大企業本身的長遠經營有正面作用。若中小企業大批倒閉,不單影響消費市場,亦會令爛帳比率大幅上升,大企業最終亦都會受害。

應助中小企 相互踐踏難逃生

  而公用事業以及商場業主,可以扮演的角色是比較多。以公用事業而言,像電力和煤氣等擁有強勁現金流的企業,能否在這階段容許個別有困難的中小企客戶,以分期付款方式繳交過期帳款,等經濟有改善後才補交欠交的款項,減少每月現金流流出。同樣,商場業主若然接受若干中小企租戶,延遲或分期交租的安排,令現時的現金流出減少,已經足以度過年尾的難關,以及適應信用卡新結帳期的困擾,這足以大大減少因現金周轉問題而倒閉的企業,而且由私人企業自行出手,肯定比政府要批出公帑來得更快。

  在金融海嘯的非常環境下,救市或救中小企,並非只是政府,或只是銀行的責任,社會的不同環節,以保住社會的活力和就業為目的,都應該考慮他們可以辦得到的救市方案,而不是像夜總會大火般,人人都爭着奪門而出,結果大部分人都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踐踏而死。

1 則留言:

scleung 梁兆昌 提到...

I am quite disappointed at banks and credit card companies.

Hong Kong Government had protected the banks from bank runs by a 100% guarantee to citizen savings. If not for that, people will draw money out from banks immediately.

Now these people face squeeze in mortgage applications. SME faces late rebate of payments...

Where i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