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政治生態演進 政改未適變遷

上周五的六四廿一周年,雖然傳媒沒有事前炒熱,也不像20周年般具象徵意義,但出席維園燭光晚會的人數仍然超過15萬,維園6個硬地足球場、草地、以至外圍通道一律坐滿,大出朝野的預期。

但更大政治驚奇出現在中大,在六四晚會過後,數千名民眾以不同方式進入中大護送民主女神像安放在港鐵站前空地。當中盛況,是筆者10多年前入讀中大,以至後來曾返中大執教都未見過。某程度上,香港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政治形態,而現時的政改方案,很明顯未有因應時代變遷而作出回應。

集會模式變 「六四」露端倪

在以往,不論搞學運也好,搞社運也好,最擔憂就是如何召集民眾參與,很多人都對藉各類行動表達政治意見相當抗拒。像六四燭光晚會後各類「餘興」活動,有數十人參與已叫成績不錯。

但今年在五區公投後,民眾在政治參與上的積極性大為提升,在六四燭光晚會前一些零星政治事件中,已經看出端倪。先在特首首次落區,政府在公布落區行程後不久,不到一小時已經有人前往有關地點狙擊特首以及一眾問責官員。而在警方和食環署沒收時代廣場的民主女神像後,已經迅速有市民支援支聯會,甚至親身扮民主女神像挑戰當局。這一切已經看到,有部分香港市民漸漸對參與政治行動成習慣。

在互聯網上,當中大學生會沒法就民主女神像安放問題,與校方達成共識後,大批網民已經討論如何進入中大,護送民主女神像,甚至已經就不同可能出現場景商量對策。現時出現的行動政治,已不是個別政黨或團體去號召群眾,而是有很多來自不同社群的參與者,他們自發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參與政治事件。因此,在六四燭光晚會當天,由支聯會和學生會安排的專車很早爆滿,大部分人都是自行乘港鐵或巴士進入中大。

民眾自發抗議 非政黨號召

因此,在6月6日高官們第二次落區時,有大批市民狙擊高官的行為,有人指是社民連號召的,這是他們對香港政治生態缺乏認識。政府在抵達目的地前兩小時才通知傳媒,政黨要以他們有限的機器號召民眾參與狙擊是很困難,由有很多市民沒有準備橫額,或只準備粗糙的手寫標語便參與行動,可以見到市民自發的佔了多數。他們聽了傳媒所報道的落區地點,甚至路過見到官員便即興參與行動,應該為數不少。

利益團體擋路 阻政治參與

由近日一連串現象可以見到,市民對政治參與的熱情大有提高,而且這不是一時潮流,這是近年連串大大小小政治事件所積累的龐大能量所造成,如果政府仍然堅持不對廢除功能組別作出明確承諾,這些自發市民肯定不會對政府的政改方案收貨。現時的政治現實是,有相當大批市民渴望參與政治,但現有政治制度卻太照顧個別利益團體,把民眾進一步參與政治的門封住。

政府強要立法會在6月23日審議政改決議案,如果政府不作任何退讓的話,這做法相當危險,筆者幾乎可以肯定,像反高鐵期間群眾包圍立法會的事件會再度發生。而且不論政改否決也好,通過也好,這批民眾都不會就此罷休,定必要求當局就廢除功能組別的時間表作進一步交代,這能量會延續至七一,以至其他政治事件,最終令政府施政,與高官的落區行動一樣動彈不得。時代巨輪確實在轉,只不過阻住巨輪轉動的不是市民,而是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罷了。

3 則留言:

方潤 提到...

其實應該不是始於五區公投,而是反高鐵運動。

Rico 提到...

六四晚會後入中大的専車是由中大學生會及社民連安排的,不是支聯會。

Unknown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