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微軟奇招反盜版 惹來黑客砸視窗

微軟近日為了「催谷」Windows Vista 的銷量展開大規模的打擊盜版行動,全球多個地區的盜版 Windows XP 用家如果安裝了微軟最新推出的更新程式,就會每小時出現一次黑色畫面,以及不斷有視窗提醒用戶要買正版。因為現時全球有大量盜版 Windows XP 用戶,而現時市面上已經少了很多 Windows XP 正版可買,只要多了人怕麻煩要買正版,Windows Vista 的銷量困境有機會得到紓緩。

中招的盜版用戶紛紛投訴微軟做法有問題,有些對法律和網絡保安原則不了解的正版支持者,就指盜版用家有何資格指責微軟,因為盜版本身都違法的。不過,從法律和網絡保安等方面去分析這件事,微軟這次做得太過火了。

微軟權力過大

在西方的法律原則,每一個人的家都是私人之地,亦即使用權擁有者的堡壘,就算在香港,政府是所有土地的名義擁有者也好,基於法律原則都不可以任意入屋。因此,政府要調查罪案,有需要入屋搜查、業主要單方面收回欠租單位,全部都要得到法庭的命令才可以做,沒法庭命令下隨便進入別入的地方,不論民事還是刑事都是犯法的。

每一個人的個人電腦,查實都是每一個人的家的延伸部分,如果微軟要阻止個別電腦停止使用 Windows XP 作業系統,理論上應該要得到法庭的搜令,微軟 Windows 用戶下載更新程式,只不過是修復系統的一些漏洞,而不是同意安裝木馬或後門程式之類東西。在中國,上述做法固然引發軒然大波,在其他國家,微軟的做法恐怕會引發大量的民事甚至刑事官司。至少在香港而言,《刑事罪行條例》第161條的不誠實使用電腦罪,有可能適用於這案,因為微軟有不誠實意圖導致他人蒙受損失之嫌,而香港的不誠實電腦罪應用範圍極為廣泛,不少案件警方動輒都用這條罪起訴網民,如果真的有香港中招用戶向警方報案,到最後搞得不好可能是受害用戶只是向微軟賠錢,但微軟就可能有人要坐牢。如果警方不查案,就可能引發新一輪網民與警察之間的爭議,到時真不知如何收科。

行動自找麻煩

不過在各地招惹的刑法或民法爭執對微軟尚屬小事,對不少網絡保安專家更大的問題在於 Windows XP 到底還算不算可以繼續用的安全作業系統?

就政府機關而言,微軟利用他們掌握源程式碼優勢,任意加入這類入侵用戶系統的功能,對政府運作的保密性相當危險,隨時有可能損及國家安全。不少國家政府很可能在微軟採取行動後,基於國家安全的因素,向相對安全的 Linux 或 Mac OS X 方面走,結果就是微軟失去大量的政府訂單。

現時有不少黑客正研究如何破解微軟這次的黑屏行動,在研究如何破解時,查實同時研究 Windows XP 內的一些系統漏洞,因微軟很明顯利用一些未經寫入文檔的功能,來進行他們的反盜版行動。若然日後有黑客成功研究如何破解,然後利用破解檔案來入侵全球各地不同的電腦系統,到時造成的系統大災難是絕對不容低估,不知微軟為了打擊 Windows 盜版時,有沒有思考清楚他們所作每一個行動,有可能做成的保安隱患?

總言之,這次看來很合理的 Windows Vista 促銷行動,不單引發爭議,而且更有可能令微軟盜版的用戶認真考慮其他作業系統,影響微軟的佔有率,此舉由反盜版變成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或許是微軟始料不及。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中信泰富 揭風險管理計時炸彈

對於不少以為買藍籌股便穩如泰山的股民,這一週真的有如吃了驚風散一樣。中信泰富在外匯掉期合約上,竟然至少輸掉一百五十多億港元,令中信泰富股價暴瀉,一眾股民損失慘重都不知所為何事。

因管理層不當買賣衍生工具,導致股民受到嚴重損失的事不止一次發生。中航油(新加坡)在二零零四年賭輸了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的期油,導致中航油破產的事件,可以見到監管上市公司如何衍生工具,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監管問題。

衍生工具交易必須公布

首先,衍生工具有實際的營運用途,因為對一些價格波動的原料,或一些涉及大量外匯交易的投資項目,企業財務主管不進行衍生工具交易會令成本控制不易,風險大為上升,同樣的牙煙行為。因此,不宜對上市公司進行衍生工具作出金額或方式的限制,令企業管理層在運用衍生工具上保留一定靈活性。

不過,在容許企業管理層靈活使用衍生工具時,公司股東必須知道現時管理層到底在用什麼衍生工具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衍生工具,令一眾股民能夠自行評估他們投資要面臨的風險。我們不反對一些進取的股民,投資一些使用進取策略的公司,但要防止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資金投進衍生工具為主的企業中最重要。

而現時證監會和港交所,對上市公司衍生工具交易公布要求相當不足,以中信泰富事件為例,就算看中信泰富的年報,都未必能掌握中信泰富到底在什麼類型的工具上下注,一旦賭輸了的後果,以及注碼的大小。因此,日後證監和港交所,必須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詳細披露手持衍生工具的金額、遊戲規則以及使用原因。而上市公司在作出一定金額的衍生工具交易後,亦要在指定日期內進行公報,令股民及時決定是否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換馬。如果中信泰富一早有公布,他們正大規模進行掉期外匯合約,相信不少專業投資者,會自行衡量風險,作出適當行動。

清理計時炸彈

不過,現時更重要的是,證監會和港交所應該有秩序要求各上市公司,特別是恆生指數成份股,披露他們現時持有的衍生工具交易情況。恆生指數成份股披露有關狀況,對公眾利益極為重要,因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風險以及升跌,不只影響一般股民,更會同時影響香港數以百萬計的強積金持有人權益,香港不少強積金都投放資金在藍籌股,甚至與恆生指數表現掛鈎,因此,恆生指數成分股應該有比較嚴格的衍生工具申報要求,才能有效保障香港大多數公眾的利益。

另一方面,在公司董事局或高級行政人員,可獲授權進行多大的衍生工具交易,也是一大重點。當衍生工具交易量,達致一個有可能輸身家的地步時,應該要得到股東大會小股東的核准才能進行,現時單靠董事會以及高層行政人員的內部監管,由多次案例都證明了遠遠不足夠。

總言之,現時對上市公司投資衍生工具的監管和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如果還有大批上市公司因賭輸衍生工具,而要注資甚至破產,這樣會大大打擊公眾投資的信心。而加強披露,讓公眾明瞭自己的投資風險,相信是能夠維持市場活力的監管方向。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大力干預市場 港府有心乏力

香港正經歷未知何時結束的金融海嘯時,曾蔭權的《施政報告》不單無可避免以經濟政策為主導,而且曾蔭權會如何監管金融市場,以及實施怎樣的經濟政策回應挑戰,成為了各方注目的目標。
如果市民希望《施政報告》能夠加強金融監管,這份報告令人頗為失望。而對於小政府大市場的支持者,這份《施政報告》更是代表了小政府大市場主張的死亡,政府在其他方面走向全面干預的路走。

金融監管沒有擊中要害
先談金融問題,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會節制賣地,相信這是對香港銀行系統真正的利好消息,因為香港銀行大量貸款由物業所抵押,而穩定物業市場,減少負資產出現對穩定金融系統相當關鍵。
但在改革監管制度上,政府很明顯未知道雷曼迷債事件問題出了在哪裡,例如金管局、證監會以及保監會三者的角色如何合理地安排,金融產品的銷售文件、宣傳品以及命名如何妥善監管等等,政府根本沒有著墨。而不少國家接管銀行時,同時一併進行的銀行高層薪酬及問責方面的改革,曾蔭權也是未有提及。考慮進一步規管是不夠的,改革監管架構才是關鍵。在金融監管這方面,政府並不及時作出果斷的反應。

政府干預當道的施政報告
相反,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決定引進兩大干預經濟措施,包括了跨行業最低工資立法,由最低工資委員會訂定最低工資水平,以及引進競爭法保障公平競爭,加上了政府打算在油站土地招標程序中,加入油價管制的要求,,而涉及福利和弱勢社群的部分,佔了《施政報告》主要篇幅。很明顯,政府干預已經成為了曾蔭權政府的施政基調。
這份《施政報告》一些措詞上,亦明顯看出政府施政哲學的重大轉變,過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不斷強調小政府大市場,這個港英政府時代的管治理念,政府甚少正義上身,有替天行道的慾望,表明政府有責任維護社會公義。但在這份《施政報告》中不斷提及正義,強調政府政策要有前瞻性,不單為政府引進最低工資立法,以及競爭法等措施張目,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曾蔭權餘下任期內,如果這個施政方向不變,港英時期一貫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將會放棄,取而代之就是政府以正義、公義代表自居,不斷擴大政府在各方面的干預。

方向孰好孰壞?
金融界監管機制問題多多,早不是什麼新聞,而這次金融海嘯令金融界高層變成過街老鼠,加上公眾對雷曼迷債事件的強烈關注,市民以至國際社會對金融監管改革普遍表示支持,這本是政府最佳時機推行改革的機會,但政府至今未有具體的計劃和藍圖,筆者恐怕救市成功過後,要挑戰金融界的既得利益分子就並不容易,要推動改革就困難得多。
另一方面,香港一直以來的成功要素,就是小政府大市場,由靈活的市場機制去激發民眾的潛力,而香港政府官僚的一貫訓練,以至香港現有政制的認受性,都不適合實施大規模的政府干預的。現時政府正義上身,打算大規模干預市場,香港社會到底準備好沒有?香港一貫的優勢會否失去,筆者深表懷疑。這份具里程碑作用的《施政報告》,將會是香港歷史其中一個轉捩點。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曾特首勿正義上身

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曾蔭權提到如何維護社會公義是政府當前的挑戰,之後他又指,堅信正義之道是爭取社會最大利益的方法。因此,今年《施政報告》,引進了最低工資、競爭法等干預市場方案。

無可否認,政府在某些政策方面,需要利用政府手上的公權力為民眾伸張公義,如打擊金融界一些欺詐等是必要。但如果政府,特別政府並非民選的時候,當政者正義上身的話,那就令人相當引以為憂,甚至可能是政府無限伸張權力的先聲。

在上世紀,人類其中一大災難之一是共產主義。提倡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本來都希望解決低下階層生活質素問題,他們以充沛的熱情建立共產主義政權。但這些正義上身的人,希望人間變成天堂的執著變成一種偏執狂,最後造就了一個又一個人間災難,由中國到柬埔寨到東歐諸國,一些權力不受節制的當權者,以正義化身的舉動,讓多少人餓死和被殺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在香港未有完善的民主政制時,筆者寧可當政者有「做好呢份工」的心態,不要事事以人民英雄自居,因為不受節制權力下,官僚好心做壞事的機會太大了。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不斷把正義、公義掛在嘴邊,到底正義和公義會否真的來臨?還是帶來更大的不幸,這有待歷史的驗證。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信用卡核實年齡機制荒謬

筆者上周已經仔細指出《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諮詢文件》(《諮詢文件》)第四章,建議強制互聯網供應商設立伺服器端過濾系統,有如把中國的「防火長城」引入香港,大大危害香港資訊自由。本周要討論另一項荒謬建議,不單可行性成疑,而且干擾銀行運作,以及令香港市民的私隱,以至財務資料都處於危機之中,那就是為了辨識使用者的年齡,任何人有意瀏覽不雅資訊的,都要先輸入信用卡資料!
私隱如何得保障?

首先,香港人以為 VISA 和 Mastercard 只是信用卡,事實上,VISA 和 Mastercard 都是一個付款平台,既是信用卡,亦是一些預先存入款項的預付信用卡(Pre-paid Credit Card),或與銀行儲蓄戶口連結的扣賬卡(Debit Card)。

以恒生銀行的 Alpha 消費卡為例,是針對十八歲以下人士,提供在易辦事以外更方便的付款辦法,換言之,有信用卡不代表就必定是十八歲以上。加上香港不少市民都持有海外信用卡或扣賬卡,海外信用卡和扣賬卡的年齡限制亦不盡相同,類似 Alpha 消費卡的產品也不少。換言之,有 VISA 或 Mastercard 的也不代表是十八歲以上人士。

如果要利用信用卡達致年齡審查的效果,那現在信用卡進行網上交易審批時,程序不能只傳達審批結果,以及核准碼這麼簡單,而要某程度把年齡這數字傳到網關,銀行是要把整個電腦系統作出大程度的改動,不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構思這個方案時,有沒有諮詢過金融管理局有關專家的意見?

另一方面,不少國家的私隱條例比香港還要嚴格得多,如果瀏覽香港不雅網站要輸入信用卡號碼,其他國家的銀行規例又不容許銀行在處理信用卡交易過程中傳送審批結果以外資料,豈不是剝奪了持有其他國家信用卡網民在港瀏覽資訊的權利?連這問題也沒想到,就貿然提出這建議,可見主事者做事如何粗疏。
成本利潤怎分配?

信用卡號碼在互聯網技術人員眼中,一直視為高度敏感資料,不少用戶對網上交易存有戒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怕信用卡資料洩漏。因此,才會有 Paypal 之類的付款平台,讓電子商貿公司不用儲存和接觸到信用卡資料,達到用戶放心,電子商貿公司亦不用額外投資在保安系統之上,減省營運成本。

現在為了核證用戶是否滿十八歲,就要輸入信用卡資料,那誰來負起保存信用卡資料的任務?現在 Paypal 可以在每宗電子交易中,抽取若干佣金,以及賺取外滙差價、暫時現金利息收入賺錢,但不涉及金錢交易的年齡核證過程,其中的成本和利潤又應屬誰呢?除非所有色情網站都牟利,否則這建議根本就辦不到。

不要以為含有不雅內容的網站都牟利,涉及性小眾的網站,例如同性戀者、性虐待愛好者的網站,可能有不雅內容,但卻未必盡屬牟利,那他們在互聯網上的發表權利是不是因此被打擊?

《諮詢文件》第四章兩個建議都見到不少難以接受的漏洞和問題,可見政府不單有意借管制淫褻和不雅物品來搞「網絡二十三條」,而且不少建議都只是蘇錦樑及與他合作的官員憑空想像,未諮詢過專業人士意見的情況下,亂作一通的產物。整份《諮詢文件》質量粗疏,應該收回。如果政府仍然堅持以這種方式進行諮詢,當市民感到智慧被侮辱時,那時蘇錦樑就要準備迎接國籍爭議後另一場政治海嘯了。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集體談判權 勝最低工資

行政長官曾蔭權即將在新一屆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政府會否推行跨行業最低工資備受關注。而近日不少工人團體,以至社福界人士,頻頻行動為推行最低工資造勢,最低工資彷彿一夜間,成為解決香港勞工生活問題的妙藥。

不過,以現時的經濟情況,以及最低工資造成的扭曲市場效果,最低工資不單未能達致原先的目標,相反更有可能成為無良僱主在逆市裁員的藉口,這一點,又不知公眾有否看清楚。

最低工資乃價格下限安排

所謂有效最低工資,就是由於市場工資不足以應付勞工日常開支,政府人為地設下經濟學上的價格下限(Price Floor),而政府人為設下的價格下限,一定是高於未有干預的市場工資。而有點經濟學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常識的人都知道,最低工資的結果就是令僱主傾向少請勞工,更大程度上依賴自動化程序等迴避最低工資法的做法,結果就是製造更多失業。

而在金融海嘯後,各大企業為了節省人手度過經濟寒冬,都紛紛磨拳擦掌準備裁員,只不過現階段裁員,就會被指責不與工人度過時艱,對企業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現時仍未有大規模裁員行動,但不代表各大企業未有準備,由不少快餐店,包括麥當勞和大家樂,都開始陸續引進更多自動化生產設施,都可以看到,一波大裁員風暴是遲早問題。

一旦政府實施最低工資,大企業就可以新政策造成成本急劇上漲為理由,乘機裁員,就算工會指責企業裁員不當,工會亦不見得可以理直氣壯,皆因提出最低工資政策正是工會。現時政府迎合工會的要求,推出最低工資立法,政府和大企業就可以把失業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也是政府以至商界人士,支持政府實施最低工資的理由。事實上,商界在這方面比工運人士奸猾得多。

扭轉工人談判權問題

現時工人工資偏低其中一個原因,查實與香港工會不夠強有關,在西方國家,工會享有集體談判權,而工會甚至亦在公司享有一定股份,有權指派代表入董事局,因此,工人在進行工資以至福利方面談判時,往往比較容易爭取較有利條件,而香港工人就很難透過工會集體談判力量,得到較合理的待遇。

所謂工會集體談判權,實際上把勞工市場由買方市場局面扭轉過來,變成商界組成的買方卡特爾,與工人組成若干的賣方卡特爾對壘的局面,當市場的供應方出現寡頭競爭的情況時,反而可以提升工資以及其他福利之餘,所造成的失業副作用遠比最低工資為輕,而且資方亦缺乏相當理直氣壯的理由進行裁員,集體談判權是一個減少了政府的干預,又能真正保護工人,勞工團體又能接受的一個替代方案。

筆者明白不少人都對現時基層的情況相當關注,筆者同樣關注基層的情況,過往甚至為了反對削減綜援,不惜與個別報館的高層公開筆戰,憤而擲筆離場。但要保護工人權益,必須採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現時資方支持最低工資的背後,查實是非常毒辣的糖衣毒藥,只不過不少勞工團體中人,以為多年理想終於實現,中了陷阱也不自知。在金融風暴過後,為了基層的生活著想,最低工資必須從長計議,在保安員和清潔員兩大界別引進集體談判權,或許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金融風暴正吹向中國

當美國和歐盟被次按風暴搞得人仰馬翻,至今仍未知如何由這次金融海嘯中脫身時,有不少人認為,看來仍未被金融海嘯所打擊的中國,有機會成為避難天堂,甚至在金融風暴中向歐美伸出援手。

對中國存有幻想的人,似乎對中國國情了解不足。事實上,新一波金融海嘯,有可能由中國國有銀行的「另類次按」──政策性貸款所觸發。而中國的金融海嘯,事實上已經開始。

民企困難已顯現

在十月八日,浙江紹興的印染業龍頭江龍控股員工,走上街頭示威,抗議江龍控股主席夫婦失蹤,拖欠員工大筆欠薪。而江龍控股至少欠下銀行以及其他債權人二十億人民幣。在十月九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金屬發出公告,表示已經停止在中國五間工廠的運作,中國金屬至少欠下中外銀行五十多億人民幣貸款,兩間公司合共造成六千五百人失業,有可能造成七十多億人民幣爛賬。

由於美國和歐洲經濟不景,中國出口大受影響,加上原材料價格波動,這令中國很多民企都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再加上不少地方政府 ,為了吸引民企和外資在當地開設工廠,提供不少政策優惠,除了土地和稅務優惠,還有當地政府指令各大國有銀行在當地的分行,批出無抵押的優惠貸款,完全漠視了這些企業的實際還款能力,造成了有大批工廠在海外成功上市集資後過度擴張,一旦經濟出現危機就只能倒閉告終,這些政策性貸款與美國政府鼓勵銀行向還款能力不足的業主提供按揭,亦即所謂次按並無分別。

而中國政策性貸款,與美國的次按同樣是深不見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四大商業銀行,有多少貸款是這類地方官追求GDP而造成的政策性爛賬,還未計因樓市不振造成的按揭和爛尾地產項目的爛賬,換言之,有可能在解決歐美因次按造成的金融無底洞後,香港以至中國就要面對由官員胡亂指揮經濟造成的金融黑洞,全球金融海嘯根本沒完沒了 。

要準備最差時勢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真正金融海嘯未來到香港,確是事實。歐美經濟不景,加上毒奶案破壞了中國製造業的名聲,當大量工廠連環倒閉時,這筆大爛賬造成的金融以至政治風暴才是最可怕。香港人,準備好面對最差的時勢沒有?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效英改革詐騙法 杜迷債翻版

雷曼兄弟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令,令雷曼兄弟透過空殼公司發行的「迷你債券」,實際上是涉及衍生工具的結構性票據(Strucuture Notes)一夜間前途成疑,成堆被銀行職員誤導,以為票據可靠性與銀行定期存款相同的市民紛紛要求協助。由於涉及金額多達百五億港幣,因此這是非常棘手的政治議題。

很多人討論這件事,但由證券法的角度去探討。但英國方面,早就由改革訛騙法方面著手,在二零零六年通過《詐騙法2006》(Fraud Act 2006),並在二零零七年於英國本土實施。如果香港政府跟隨英國這方面的改革,雷曼兄弟破產事件所涉及的政治影響或許小得多。

銷售員倘非經紀 雙重罪
在一九九七年,英國工黨上台不久,當時英國法律政策專員(Solicitor-General)就指現代商業活動,所涉及的不誠實行為日新月異,恐怕建基於《盜竊法1968》(Theft Act 1968)以及之後連串修訂的訛騙罪和串謀訛騙罪,不足以對付新款商業詐騙活動,不少人已經找到新方法迴避法律制裁,加上當時越來越多電子交易要處理。在英國內閣要求下,英國法律改革委員會對詐騙罪作出研究,並且在二零零二年發表報告。而《詐騙法2006》基本上是依照二零零二年報告書的建議草擬。

根據英國的改革,原本在英國本土有的八條詐騙相關罪行,就簡化為三條,這三條分別是不誠實地作出虛假聲明(dishonestly make a false representation)、不誠實地未有披露信息(dishonestly fail to disclose information)以及不誠實地濫用信託權力(dishonestly and secretly abuses a position of trust),只要上述三種行為的任何一種,導致有人得益、有人損失,或有人因此蒙受損失的風險,即屬犯罪。

就以雷曼迷你債券事件為例,如果有人,聲稱迷你債券風險與定期存款等同,已經有可能構成作出虛假聲明、以及未有披露信息,如果有關人員不是證券經紀,而是銀行職員,更可能連濫用信託權力的罪行都犯了。這類金融寶藥黨行為,就不用證監或金管局出面,而且直接由商業罪案調查科接手調查,而有關銀行職員亦有可能要負上刑事責任,能有效阻嚇其他銀行或證券公司,令他們不再採用誤導手法促銷。

香港與英國不單法制同源,而且亦屬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社會,若然英國法律改革委員會認為有需要作出改革,那香港亦應同樣有必要,但相當不幸,雖然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在一九九六年七月,就詐欺罪改革作出研究,亦曾根據英國案例,研究類似英國《詐騙罪2006》的方案,就最後拒絕有關建議,令一九九九年的新修訂,仍然未能應付金融業以至其他行業越來越千奇百怪的新玩法,結果在雷曼兄弟破產事件中,政府完全陷於被動,缺乏有力武器協助有需要的市民

繙譯英《詐騙法》 作參考案例

不過亦由於英國和香港不單同屬普通法司法管轄區,而且不少香港法律,根本只是某些舊英國法律的本地化版本,最有效杜絕類似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的方法,莫過於儘速將《詐騙法2006》譯成中文,並作出相若技術性本地化,然後提交立法會審議。這種法律改革不單節省成本,而且日後香港法院審理案件時,可以先參考英國的案例,實際操作起來亦少了很多麻煩。

雖然香港不再是英國屬地,但由於香港立法機構權力有限,議員提出私人法案難過登天,在這種畸形憲政限制下,為了保障市民,在法律上儘量以英為師,將英國一些法律改革引進香港,看來是無可避免。

(本文應博客港燦要求而寫,並多謝吾友林忌,在這方面的研究作出的貢獻。)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防淫審條例變網絡廿三條

經歷過多場爭議後,政府終於就《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作出檢討。本來政府願意檢討這條極富爭議性的條例是好事,很不幸,政府剛公布的第一階段諮詢文件,當中不少建議只能以瘋狂而荒謬來形容。筆者在本周和下周的專欄中,抽出一些對互聯網業界以至傳媒都難以接受的部分來分析。

在文件第四章新媒體中,政府提出其中一項建議是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必須向用戶提供過濾服務,用以阻止青少年和兒童接觸不良資訊。到底政府想互聯網供應商怎樣強制提供服務?

筆者相信,政府不會只要求,互聯網供應商向用戶派發一隻,內有過濾軟件的光碟便算。事實上,政府既然要求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提供過濾服務,就一定會涉及利用一些在互聯網供應商後台設置的系統,包括DNS、路由器以至內容管理系統、甚至登入系統等層面,全方位阻截青少年和兒童接觸不良資訊,換言之,政府根本想借保護青少年和兒童為名,實際上想在香港引進金盾系統。

特別政府在諮詢文件中,提出伺服器端的過濾程式,比較難比青少年和兒童所破解,筆者相信政府真正的立法意圖,就是像中國本土一樣,設立互聯網內容過濾系統,首先像中東國家般過濾一些「色情」資訊,下一步就可能過濾一些涉及政治的資訊,政府大可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利用同一個系統,阻截當權者不想見的政治信息,這就是政府在諮詢文件中提出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提供過濾系統的真實政治意圖。對於不少如筆者般研究網絡技術出身的網民,怎可能不認為政府根本在搞網絡廿三條?

以捍衛言論自由的基本前提下,任何香港市民都不可能同意政府提出,強制互聯網供應商,安裝設於伺服器端的過濾系統,這就等於香港網絡言論己死,這也是扼殺了香港在資訊科技發展上,言論自由的唯一優勢。如果政府在首階段諮詢後,仍然要將這項建議納入修訂條例草案,結果就只會激起香港年青網民以至資訊科技業界人士上街,然後在港島街頭大叫蘇錦樑下台。

但由於這次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民建聯黨員蘇錦樑牽頭,因此,筆者相信民建聯必定會動員群眾,支持政府這一項建議,而以蘇錦樑與香港部分原教旨主義基督教教會深厚的淵源,部分看道德而不看自由的基督教信徒,亦有可能不知就裡支持了這項扼殺了香港群眾基本自由的建議。政府要動員一批群眾去支持這項建議,可能比《基本法》廿三條那次更容易。

另一方面,資訊科技界候任立法會議員譚偉豪,在傳媒回應這項建議時,避了不談這項建議根本是引進防火長城到香港,只是把諮詢文件第四章2.5節的句子照背就叫回應,這樣不了解有關建議對業界影響的議員,根本就是失職。一如筆者在選前所言,譚偉豪根本不會捍衛香港網民的自由,不幸言中。業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尋求其他立法會議員的合作,這種不理業界死活的所謂代表,不必指望。

筆者相信,在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設立過濾系統問題上,勢必引發一番攻防戰,可以說是整份諮詢文件爭論的核心所在。而為了香港的自由,這一項建議是絕對不能贊成,寸步不讓。如果香港人在這次守不住,一國兩制所保障的自由,就真的會逐漸失去,沒有資訊自由的社會,就像中國一樣,飲了毒奶一整年都不知道,死了也不知誰害死自已。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博客監督官方傳媒運作

  在神舟七號太空船發射前十二小時,新華網發表了一篇關於測控神舟七號的測量船遠望一號的報道。不過這報道的標題令人發笑,標題是〈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

  神舟七號尚在酒泉等待升空,又怎會繞了三十圈,而遠望一號測量船又如何像報道般緊張地進行測量工作。這篇「未來新聞」當然成為了笑話,新華社要在當天下午撤回新聞,並向公眾道歉。

  新華社甚少出現因新聞出錯而須要公開道歉的情況,因為過往官方傳媒如何出錯也好,由於中國傳媒都受到政府當局控制,因此傳媒缺乏自我監督的情況下,這類錯誤亦只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特別這篇文章,由標題和內容所見,都是為了在政治上歌頌神舟計劃,所以不單止不似由遠望一號測量船上發出,文章修辭更見誇張,不過,一眾依賴新華社供稿的官方傳媒,當然不會「篤爆」這類文章是有心編造。

自製「未來新聞」出醜

  這次情況很不同,有關錯誤報道文章出現後,中國各大博客和討論區紛紛轉載,再令不少海外傳媒;包括英國《倫敦時報》以及美聯社發現有關文章,最後令新華社不得不道歉挽回聲譽。

  照中國政府一貫死要面子的作風,就算互聯網討論區和博客討論有關文章,中國政府都可以千方百計阻止流傳。事實上,在新華社撤回有關文章後,百度和 Google 一度在快取主機中刪除副本,而網易博客亦有部分轉載文章被刪除,但由於有關文章迅速被複製到不少管理較為寬鬆的博客主機,例如 MSN Space、天涯論壇等,令新華社最後不得不道歉了事。

  同樣刪文未能阻止消息流通的情況,出現在貴州甕安騷亂事件,在天涯論壇上,儘管板主努力刪文,但網民不斷重貼與貴州甕安騷亂相關文章,板主以人手管理,根本敵不過一眾網友,那最後只好任由與甕安騷亂相關文章四處流傳。

官方媒體難敵網民

  由此可以看到,中國政府要阻止中國網民監督傳媒是愈來愈難,本來網民就對中國傳媒的報道真確性很有意見,像中國中央電視台在網上的代號就叫 CCAV。而互聯網複製內容的邊際成本接近零,網民為防當局將信息刪除,四處轉貼是很自然的事,中國官方傳媒只要作出一些荒謬而有造假之嫌的報道,都很難逃過網民的法眼,甚至因此要面對沉重的代價。而這次新華社道歉,只不過是開始。

  而在中國三鹿奶粉被驗出有三聚氰胺,令毒奶粉事件被揭發後,中國網民會加緊留意中國傳媒報道的準確性和真確性。在互聯網上,就有人找出中國中央電視台在去年9月曾盛讚三鹿奶粉生產過程,報稱經過千多個程序檢驗,是品管的典範。不少網友把中央電視台當年的報道片段重新放上網,大肆抨擊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道不準確,以及有官方勾結之嫌。日後網民對中央級的傳媒,像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的監察,將會有增無減。

  雖然中國擁有金盾系統,聘用了大量的網警,以及所謂的網評員,亦對內容供應商的存亡操有生殺大權,但這些人員、系統以至制度,與人數眾多的網民相比,仍只是九牛一毛,官方傳媒如果為了政治目的造假,最終仍然逃不過公眾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