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在本屆立法會會期最後一次答問大會中,被社民連的陳偉業問及親疏有別論的問題,不知是不是特首臨場爆肚,提出了親疏有別論的新解釋,然後帶着看來不大愉快的心情結束答問大會。
筆者與一位同樣撰寫政論專欄的朋友,仔細研究過「親疏有別論」的起源和發展,在二○○六年時,特首在接受一份報章的訪問時,埋怨泛民主派沒有聆聽他的政策主張開始,之後特首在同一年立法會答問大會中,回應單仲偕的提問時,就指親疏有別是建基於不同黨派對個別政府政策的支持。到後現階段,就只提政府是親市民利益為依歸的政策。親疏有別論經歷的不同階段,都可以看到,特首在不同階段的戰略處境。
尋求政治盟友的挫折
在二○○六年,特首提出親疏有別時,不論他怎解釋親疏有別論也好,都明顯看到,由於在二○○五年政改方案被否決的重大挫折,他不得不重新檢視與泛民主派的關係。他在怒氣未消的情況下,才提出有任何人支持政府的主張,政府就會親那些人,反之,政府就會疏遠他們。特首在回應單仲偕的提問時,更表明對爭取個別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不寄厚望,就可以看出特首與泛民主派之間,當時關係出現何等的緊張狀況。
查實,就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而言,執政者將政治權力分給支持自己的黨派很正常,除非出現兩派僵持,不得不作出妥協的情況,否則執政黨要怎分配政治資源,在選民授權下親疏有別沒有大錯。問題在於,如何保證那些得到政治資源的黨派或個人,在關鍵關頭會出來支持政府。由於特首不屬任何政黨,曾蔭權搞親疏有別不一定能夠得到回報。
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一役中,曾蔭權把一些副局長、政治助理的職位給了自由黨和民建聯,但當政府被各路人馬狂轟時,自由黨和民建聯並未有盡全力為政府辯護,有可能替特首做了最多擋子彈工作的,是泛民主派的特首好友鄭經翰!在《種族歧視條例》的語文翻譯豁免修訂案一役中,工聯會三子更走去與泛民同一陣綫,令政府議案被否決。這可以見到,香港政界有一幫人,可以拿了政治好處但不負責任何政治責任。
特首也是聰明人,他不可能像男孩子追求心儀的女性般,只會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然後痴痴地等對方感動。因此,特首在借回應陳偉業提問的機會,實際上是將過去親疏有別論中,對所謂親建制政黨的承諾一筆勾銷,他表明他只會是全民的特首,不會再去與任何的黨派結盟,免得白費心機,但政府付出了不會有任何的支持
行政立法關係持續緊張
由於現任特首在從政歷程中,幾乎被各個黨派出賣過,因此,日後特首無論在分配政治權力也好,還是政策取向也好,都不會再向個別政黨傾斜,因為特首已經無法保證他做任何投資,都可以得到合理回報。換言之,由政改方案被否決以來,特首與親建制政黨的蜜月期已經結束,已經重回立法會都是反對派的格局上,行政立法關係難以改善,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上,特首用了董建華結束八萬五政策的方法,以一種低調而不為人知的方式,結束已經證實失敗的政策。當然,這樣結束親疏有別論明顯是低手之舉,但只要現有政制不改,任何人當特首,都會被類似的處境折磨至下台為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