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中國保障資訊自由責無旁貸

北京奧運離開幕進入倒數,各國記者和運動員紛紛進駐北京,此時正是驗收北京在申辦奧運時,承諾保障資訊自由,特別是互聯網通訊自由的時候。相信大部分來華的運動員、記者以至遊客都不期望在奧運期間,體驗「金盾工程」下過濾互聯網的威力。

  在中國提出舉辦「平安奧運」的口號之下,這次奧運會似乎令不少外國人首次親身體驗到中國封鎖互聯網資訊有多可怕。在7月中,博客服務供應商 SOHO 中國的網站被關閉,多日來都未重開。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就算在國際奧委會提供的新聞中心,都發現有網站被關閉。有美國國會議員引述外資酒店集團的行政人員消息,中國當局要求外資酒店集團監控住客的互聯網通訊。

  本來世界各國都期望奧運為中國的資訊自由帶來好的影響,但事實上恰好相反,這與中國局勢近日急轉直下有關。

內外問題洶湧而來

  在今年3月西藏發生漢藏衝突以來,由於西方國家民眾對中國處理西藏問題的手法相當不滿,不少人在聖火傳遞期間示威,因此,令中國政府傾向在政治穩定與國際聲譽間求取平衡。

  雖然汶川大地震後,中國當局開放予外國傳媒採訪,一度大大改善中國的公關形象,並有助鼓勵中國在奧運期間履行承諾,但在6月底爆發貴州甕安騷亂後,在中國多個城市接二連三發生針對公安局的騷亂,加上在甕安騷亂後,中國互聯網討論區的反政府言論不受控制,在天涯、凱迪、強國論壇等重點網絡社區,四處都是拿甕安當局文過飾非的一些關鍵字,例如俯臥撑(掌上壓)、黑惡勢力(官方對參與騷亂民眾的形容詞),當作潮語來發洩不滿。

  在上海楊佳殺警案中,互聯網上的言論絕大部分都支持楊佳,以及要求公開審訊楊佳,使上海法院不敢在奧運前審理楊佳案,這嚴峻的形勢令當局轉變目標,只求奧運平安舉行,不求有國際上的掌聲,因此,中國當局申奧時的承諾亦全部拋諸腦後。

美國制華招招厲害

  不過,中國一味求穩的結果,副作用亦非常大。美國在伊拉克碰得焦頭爛額後,日後美國的重點不會再放在中東,相反,不論奧巴馬還是麥凱恩當總統,輿論焦點以至華府的目光都會放在中國。《紐約時報》在7月31日的社論,已經公開呼籲華府要在資訊自由問題上,加強向北京施壓。筆者相信不論微軟、雅虎、 Google等公司,日後更難與中國政府的合作,因為他們與中國合作,隨時引來華府的懲罰,對這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公司而言,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中國政府不在奧運期間向外界展示資訊開放的一面,筆者相信不論華府還是歐盟都會在中國網絡資訊自由問題上大做文章,加強施壓。美國國會仍然在審議的《全球互聯網自由法案》(Global Internet Freedom Act),禁止美國和歐盟科技公司向中國出口技術的法案可能陸續出籠,甚至得到通過。這次中國政府用衛星技術追蹤上訪人士,阻止訪民前往北京,以及利用來自美國和歐盟面部辨識技術應付異見人士,已經引起海外不少民權分子不滿,這些聲音會在現在得到西方主流輿論的和應。

  《無間道》有句金句:「出得嚟行,預咗要還。」中國積極尋求國際社會認可成大國,不過,如果中國不去履行國際承諾就想做大國,就只會淪為國際笑話。很不幸,中國很快會為這次奧運中食言付出政治代價,而奧運似乎亦敵不過防火長城的吸引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