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期望,曾俊華在金融海嘯後所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會指出拯救經濟的大方向,並且會以退稅等措施來紓緩現時的經濟困境。但很不幸,除了寬免兩季差餉,以及作六千元退稅外,這份預算案似乎並不是真的要救市民。
像公共工程開支三百九十三億元,表面上可以挽救就業,但很多市民都知道,現時香港仍然有輸入外勞政策,政府不廢除這政策,到底這三百九十三億元會送到誰的口袋?
經濟不景厚愛粵劇界
又以舊樓失修問題,本來舊樓失修問題是應該解決,強制驗樓驗窗表面上是顧全公共安全的。但問題在於,做過業主立案法團委員的都知,不少小型顧問公司和工程承辦商胡亂開價全無監管,而業主立案法團委員與這些公司私底下的利益交換數之不盡,最後小業主就變成待宰羊牯,到底這是救市,還是要救既得利益分子。
筆者不反對香港投放資源發展粵劇,但在新光戲院續約問題上,政府已經每月用二十萬公帑津貼新光戲院,現時政府又打算投放三千三百萬元在粵劇推廣之上,還未計翻新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動用的一億八千六百萬元。筆者想問,究竟這筆公帑的使用與提升香港創意產業有何關係?在經濟不景時對粵劇界如此厚愛,是不是因為八和會館那群人抗議夠兇?那麼日後市民是不是要以八和會館為榜樣來爭取公帑資助?
政府不仿效其他國家政府,大幅度退稅和減稅來刺激經濟,相反巧立各種名目,把公帑用到表面看來促進就業,事實上卻放進特定利益者口袋,可以看出在香港沒有健全民主政制下,市民不可能真的在預算案中受益。在美國獨立戰爭前,由於北美十三州在英國國會沒有代表,十三州人民對英國國王經常亂抽稅相當不滿,提出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口號,亦即納稅人如果不能在如何運用公帑上有話事權,不納稅。當然這口號有點激進,但現時財政預算案,確實成了這句歷史名言的寫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