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智能交通系統遲遲未出的主因

在上月13日,譚偉豪在本版發表了《以 ITS 解開隧道流量不均死結》,建議政府投資30多億公帑建立智能交通系統,藉此解決三條海隧流量不均的問題。

筆者明白,譚偉豪作為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議員,為了應付選民的訴求,作出任何公共政策建議,無可避免與業界利益有關。不過,如果只為業界求取利益,而未有作出仔細的政策研究,作出不負責任的公共政策建議,不單只會徒增笑柄,而且只會令公眾對功能組別代表更形反感,折損了專業界別功能組別代表公信力。

隧道存在政策死結

首先,現時三條隧道流量不均的主因,並非缺乏智能交通系統,而是三條隧道分別由政府、以及另外兩個財團擁有,而政府擁有的紅磡海底隧道的流通費特別便宜,財團擁有的西隧就昂貴得令人咋舌,令不少汽車,特別是營業車輛全部擠到紅磡海底隧道,要 ITS 發揮效用的其中一個先決條件,必須是東隧和西隧都被政府收購經營,隧道流通費用劃一才可。如果這政策先決條件不存在,要求政府投資30多億納稅人公帑在一個大白象工程上,這本身已是不負責任建議。

此外,要有效將紅隧的交通流量分流到東隧和西隧,港島北部以及九龍的幹線公路必須有效運作,但現時港島北部四號幹線維園道至干諾道中段,由於道路設計問題,已經出現嚴重擠塞,除非中環灣仔繞道完成工程,否則 ITS 如何發揮效用真成一大疑問。

另一方面,根據運輸署網頁公布的數據,東隧的平均流量接近七萬,已經相當接近東隧的設計容量七萬八千架次,東隧可能未來也會出現紅隧一樣的問題,西隧的設計容量有十一萬八千架次,現時西隧流量約六萬架次,只要將部分紅隧車流分流,一樣會接近飽和,根本最有效解決問題,兼促進經濟方案是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並且在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時,再整頓港島北部和九龍的幹線交通系統,在這個時候再加上智能交通系統也不遲。

GPS受制香港環境

除了交通流量問題,譚偉豪在提出ITS設計時,亦忽略了由於香港高樓大廈密集,汽車要接收準確的GPS衛星導航訊號並不容易,這也是政府多項智能交通系統測試難產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現時香港手機用戶所使用的 GPS 導航功能,很大程度上是輔以 3G 網絡定位功能的 Assisted GPS ,換言之,要智能交通系統真正取得成功,是需要香港手機用戶大多數都購置具備Assisted GPS 功能手機,再加上電訊營運商合作才能成事。

當 Assisted GPS 技術成熟至適合香港應用,香港的公共巴士、小巴、私家車以至貨車才能真的受惠於智能交通系統。請問譚偉豪在發表他的意見前,有沒有就 Assisted GPS 以至智能交通系統使用上的困難,作出充分的研究和評估?

雖然不少業界代表,希望譚偉豪的政策建議能為業界爭取更多政府工程合約,但筆者必須強調,納稅人的錢是屬於全港市民,並不是拿來給財團分配的大餅,任何的政策建議都要考慮到是否可行,以及能否用得其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