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組織時代的正式終結

在周日早上,網民為骨幹的群眾,由長沙灣徑經播道會恩福堂,再經長沙灣道遊行至太子明光社總部,抗議宗教界人士在《家庭暴力條例草案》以及《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的立場。根據警方向《南華早報》透露的數字,參與人數超過一千人,遠遠超出主辦團體的預期。

這次是一次歷史性遊行,除了這是香港首次因宗教爭議觸發遊行,亦是首次由網民主動自發組織,並能夠動員這麼多群眾的遊行,連去年的淫照案觸發的網民遊行,都未如此多人參與和有組織。就算主流政黨和評論員,也只是提供有限協助,而未成主力。這次遊行由網絡政治動員而言,別具意義。

Facebook動員群眾

筆者在數年前「七一遊行」後,根據「快閃黨」的組織原理,提出「組織終結」之說,指出互聯網由於在資訊流通上的便利,代替了傳統組織在資訊傳遞上的功能,因此組織政治活動不一定再需要組織來動員,相反,網絡上的個別人士,可以就個別議題進行自發動員。

中國的網絡自由比不上香港,但中國利用網絡來取代組織,動員政治活動卻比香港來得早,中國網民慣用的QQ也是當中的關鍵。在QQ軟件中,有一個叫QQ群的功能,可以很容易將關注個別議題的網民連結起來,並提供可靠的通訊途徑。而香港人常用的通訊軟件,過往就是缺乏這類群組功能,欠缺了一個「殺手軟件」(Killer application)去實現隨意、鬆散,但有效的政治動員。

Facebook的普及成為了一個轉捩點,Facebook的群組不單很容易就個別議題發動聯署行動,顯示個別政治議題的關注程度,亦可以利用Facebook去動員群眾參與政治行動,甚至共商對策,情況就與中國的QQ群一樣,這正是網絡政治動員可以正式脫離政治組織,甚至傳媒策動的關鍵。

在去年的立法會選舉中,網民自發組織「口投民建聯,票投社民連」的行動,也是Facebook成功策動網民的最佳示範,這不單令香港傳媒大跌眼鏡,民主派亦受益於網上組織之助,令是次選舉取得理想成績。網民策動這次組織大遊行,是利用Facebook上的聯繫方式,進行實質會面和會議。

政治化妝師廢武功

另一方面,這次遊行前,傳媒並無作出顯著報道,在遊行後,有個別傳媒寧願花時間和篇幅報道民建聯組織只有十多人參與的反電盈遊行。但主流傳媒不報道己經無關宏旨,因為這一代人的網絡群眾,平日很可能不看電視,亦不信任主流傳媒報道,情況一如馬來西亞,儘管親當權者的財團壟斷了當地主要中、英、巫文報章,但過有重大政治事件,大家寧可看網絡傳媒《當今大馬》和《獨立新聞在線》都不看主流傳媒。

當群眾有能力自行動員,亦有能力自已透過互聯網搞傳媒時,政府那些所謂「政治化妝師」(Spin Doctor)根本己經廢了武功,因為Spin Doctor要發揮效用,就要靠影響主流傳媒的編採方針,但現時互聯網上什麼傳媒都有,試問Spin Doctor能影響誰?

無論如何,2月15日千多人參與的遊行對香港政治生態是一次重要里程碑,我們會漸漸發現,傳統的遊戲規則和政治武器,都無法應付這嶄新的年代。利用互聯網來動員群眾,已經由學者理論層面的分析,發展至可供實務操作的一門學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