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迎戰明年 港人勿仰賴中央

在金融海嘯不知何時結束的陰影下,二零零八年已達尾聲,大家都希望二零零九年奧巴馬正式擔任美國總統下,他的團隊能夠帶領世界走出經濟困境。
除了奧巴馬,在金融海嘯下,中國曾經亦被看好成為帶領世界走出困境的火車頭。不過,總結二零零八年中國出現的各種情況,如果中國應變危機的能力未有提升的話,未來中國只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能夠自保已經很不錯,不要指望中國能夠成為走出海嘯的龍頭。

雪災和汶川地震暴露弱點

在二零零八年上半年,中國發出南方大規模雪災,以及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大地震,這兩次天災中,中國各地政府甚至軍隊的表現,只能夠以雞手鴨腳來形容。雪災沒有一套緊急應變和協調機制,大批車輛困在高速公路動彈不得,溫家寶總理要親臨指揮救災。而汶川大地震中,解放軍缺乏直升機救災,軍隊救災方式和裝備仍然停留在七十年代水平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

而現時中國尚未在汶川大地震所帶來的災劫中平復下來,災區的重建、災民安置、豆腐渣樓房的賠償問題等一大堆還未處理好,現在還要加上大批在外面打工的災區災民,因金融海嘯工廠失去訂單而被迫返鄉,就業問題未知如何處理,如果再來一次地震或類似雪災之類的事,中國能否妥善應付完全是一個問號。

金融經濟危機夾擊

另一方面,在金融海嘯後,中國南方,特別是廣東省珠三角工業區,以及上海、浙江一帶的長三角工業區,出現大量外資工作欠債不還的惡性倒閉事件,當中不少更發展成警民衝突,已經令中國當局疲於奔命要應付。不單要化解衝突事件,更要處理受影響勞工的飯碗問題,這一切一切,已不只是四萬億內需投資可以應付得了。

更糟的是,在中國急需資金進行四萬億人民幣建設時,外資卻因為各金融機構以及機構投資者,在金融海嘯中損失慘重,急需自救而逐步撤退。在聖誕節平安夜,中國的《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文章,已經警告外資為了自救,熱錢已經由中國撤退,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五年內首次下降,對人民幣匯價,以及金融資產價格造成壓力。

而在廿六日「拆禮物日」,中國國家統計局更明確警告,人民幣正面臨巨大貶值壓力,這正代表中國當局意識到大量資金可能外流,這種資金外流,對能源、原料甚至糧食都開始依賴進口的中國而言,正意味著輸入性通脹可能出現,中國有可能出現滯脹的情況,這種金融海嘯再加上貨幣貶值造成的打擊,對中國而言絕不可以忽視,這不單危害中國經濟增長率,而且有可能造成民生方面的惡化,最終挑戰中國的社會穩定。在二零零八年下半年,中國多個省市都爆發的士罷駛,教師罷教等群體事件,而二零零九年情況只會更嚴峻,換言之,要期望明年會更好,恐怕只是我們出於主觀願望的夢想。

雖然大家都期望新的一年會更好,事實上,香港人應該要清醒認識到,新的一年中國只會更困難,真正的海嘯很可能在明年就會抵達香港。而香港人在年尾總結今年時,要開始有心理以至財政準備,應付明年更艱難的局面,而不是仍然心存僥倖,以為一切靠中央政府打救,加上一點運氣,就可以輕易過關。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工聯會發動的機場罷工

十二月廿七日由工聯會發動的香港機場地勤人員罷工,凸顯出土共純粹為了撈取政治本錢的風派態度,香港人應該重新考慮 ,到底還應否支持這類政黨。

當工會與資方談判破裂時,要作出警示性罷工或行動,辦法會有很多種,例如在香港機場範圍貼滿中英文抗議標語或在凌晨時間作警示性罷工,資方依然強硬的話,就向公眾以至國際旅客在預先若干天進行罷工預告,等旅客有所準備。過往職工盟發動巴士司機罷駛或按章工作時,是有充份時間向公眾提出警告的,將對公眾影響減到最低,這就是務實理性的抗爭。

但工聯會與資方談判破裂後,未有向國際旅客或香港本土旅客提出充份預警,就在下午機場有大批旅客進出香港的時間搞三小時罷工,很多旅客航班被取消,他們當晚要臨時訂酒店、改業務行程,甚至錯失轉乘的班機、遺失行李,這是何等狼狽的事。而工聯會那些人就像泰國佔領機場的反對派一樣,對旅客的情況置諸不理,破壞香港形象,這是怎麼樣的務實理性?

工聯會與民建聯一貫口講「理性務實」,但這次機場工潮卻令人懷疑它們到底是真的維護穩定,還是見有政治利益就可以隨時轉變立場?現時他們利用香港政黨不用替政府負政治責任的漏洞,一時裝保皇黨,一時裝反對派搞抗爭,兩面逢源,人格完全分裂,這種政黨香港市民敢支持嗎?

政府對HKIRC董事任命令人質疑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改組後,八位董事局成員中,四位由政府委任。由行政長官揚言要搞「親疏有別」開始,政府很多時委任的人選都相當令人憂慮。而很不幸,在今年 HKIRC 所委任的四名董事中,不少業界人士對一名人選極有保留,那就是民建聯成員徐尉玲博士。

首先,作為一個互聯網域名管理組織的董事會,理應極力保持政治中立,特別互聯網域名涉及言論自由問題。HKIRC 的改組,之所以受到不少業界人士極力反對,皆因不少業界人士擔憂,當親政府人士控制了董事會時,部分掌了權便不受控制的人,有可能會濫用手上權力,禁止某些組織,或含某些字眼的香港域名出現,這對香港社會相當不利。而政府委任政黨成員加入 HKIRC 董事會,但委任親建制人士同時,又沒有委任親民主派人士以作平衡,這更令業界人士相信,政府千方百計要控制 HKIRC 董事會一半議席的真正目的,查實要搞政府控制。

保護言論自由

更不幸的是,徐尉玲在過往擔任廣管局投訴委員會的委員時,其表現令人對其能否持平地執行職務感到相當擔憂。筆者在擔任香港商業電台研究員時,廣管局投訴委員會經常要求電台方面,就言論節目的言論作出解釋,筆者更曾經參與部分解釋文字的撰寫工作,已經感到廣管局大有打壓言論自由之嫌。而在2005年,廣管局投訴委員會竟然要求香港商業電台方面,就現已貴為立法會議員的名嘴黃毓民,就《不談風月》節目中,一段指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不認錯傳統的宣傳聲帶作出解釋。

而那段聲帶的內容,照筆者對廣管局節目內容守則的理解,根本沒有任何犯錯的嫌疑。而當時的徐尉玲正好是廣管局投訴委員會委員,當時筆者更在《蘋果日報》論壇版,點名抨擊包括徐尉玲在內,有三名投訴委員會委員有強烈政治立場,不適合擔任投訴委員會成員,後來廣管局從善如流,不再委任包括徐尉玲在內的委員擔任投訴委員會成員,後來徐尉玲更離開廣管局。試問一個在廣播事務上監管有如此紀錄的人,擔任 HKIRC 董事,更據聞有意競逐 HKIRC 董事局主席一職,到底政府在開誰的玩笑?

組織須政治中立

另一方面,現在主管 HKIRC 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正是民建聯黨員蘇錦樑,以目前政府委任徐尉玲的做法,更令人懷疑日後有任何政策局,倘若副局長或政治助理由政黨人士擔任,那政府委任法定組織或重要組織政府委任代表時,會否完全當成政治酬庸的工具,一如台灣的情況一樣,完全不理會成員的政治中立要求,或是否具備有關能力,那還得了嗎?徐尉玲雖然是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但過去十多年,徐尉玲專注香港董事學會的工作多於 IT 組織的工作,那政府該委任她去協助改進香港的企業管治,忽然間做 HKIRC 董事幹什麼。徐尉玲作為香港董事學會行政總裁多年,應該知道她現在的政治背景,空降在 HKIRC 這類極度需要政治中立的組織,是有違企業管治之道。

當然,以目前香港政府官僚面皮之厚,香港政府不可能撤回徐尉玲的董事任命,但為了減低傷害,政府應該要勸徐尉玲不要競逐主席一職。如果徐尉玲當了董事的話,當香港網民聽到由民建聯中人把持 HKIRC 時,還有沒有香港人願意註冊一個「.hk」的網址,真的不問可知。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亚视总裁王维基的十二天变法

 近几天,香港闹得最沸沸扬扬的新闻,除了周慧敏、倪震与张茆之间的奇怪三角关系,就是城市电讯创办人王维基,有自己创办公司的老板不当,去做亚洲电视行政总裁。而当了12天总裁,就因他的言论太出格,股东们承受不了,请他离开。

  这12天带有“震荡疗法”味道的改革,可称为王维基变法。

  目前风波暂告平息,亚视董事会接受王维基的请辞,改任亚视顾问。

  其实,王维基所说的一些话,他在亚视做的一些事情,对中国的媒体改革,以至中国的政治改革,都有不少启发意义。

  王维基一上场,就扬言亚视不要再当“中央十台”,因为亚视的新闻内容、格调与取向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相似,而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亚视不受欢迎的原因。

  每天都观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中国观众,可能对王维基这番话有更深的体会。中国网上的顺口溜,CCTV被恶搞成CCAV。

  不要说新闻,就连春晚和百家讲坛这两个节目,都有网民搞了一个“山寨版”来挑战一下央视的原装正版。这些事情都表明,不论海内外,电视台搞成中央电视台一个样,都只是死路一条。如果中央电视台不是有政治上独一无二的垄断优势,相信就不会赚大钱,更会面临与亚视一样的财政困境。

  王维基认为,中央电视台的“政府喉舌”形象,是中国发展软实力的障碍。他说,新闻娱乐化、着重美女主播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中央电视台要摆明喉舌形象,捍卫中国民众的知情权,以客观不偏不倚的观点报道时事,这才能重建公信力,成为代表中国的一把声音。

  王维基的确很急于改革亚视,求取成果。据笔者几位在该台任职的朋友所讲,王维基上场后,周日连家也不回,不眠不休在公司办公,会见各级员工,希望尽快为亚视求取一条生路。他对亚视的诚意和决心,是无庸置疑的。

但任何一家电视台,都有本身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员工也希望新总裁会尊重他们。或许,如人所说,王维基一上场,就把亚视上上下下都骂个体无完肤,是他最后离开的关键原因。
  王维基几乎把全公司员工批个一文不值,于是就被视为全台“公敌”,反对改革的人也很容易趁机赢得他们的支持点,这令王维基出师未捷身先死。

  中国媒体确实很需要改革,不过如果改革那个人也像王维基一样,下场也将会与中国以往的变革领袖一样,羽翼未丰已经被保守派找藉口清除得乾乾净净。

  如果王维基在有限时间内,以不得罪组织上下的情况,迅速改革整间公司,定必成为工管学者以及政治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

  王维基变法不应只是见诸报章的一场肥皂剧。倘若亚视是中国媒体的缩影,这场变法所得的教训如能仔细研究,对中国和香港,以至其他国家媒体管理层,定必有深刻的启发。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向內地求救 不如自救創雙贏

曾蔭權雖然在民望低沉下,前往北京述職,但他似乎未受到中央領導人嚴厲批評,相反,推出十四項,大部分已經沒有新意救市措施協助香港,只有容許企業在港以人民幣作貿易結算有點新意,其他都是之前講完又講的措施。

城市電訊創辦人王維基,在擔任亞視行政總裁時,要求亞視員工不要指望中央打救,查實他這番話,同樣適用於港府和香港人,因為現時中央政府也可能在泥沼中自身難保,千方百計脫身。香港人現在仍指望中央救市,確實不切實際。

中國自身難保

在曾蔭權述職返港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北京一間大學參觀,他在參觀時指出,現時中國有兩大問題,一個是農民工返鄉失業問題,另一個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他雖然指,如果能夠保住每年百分之八的經濟增長率,可以解決九百萬人的就業問題。但溫家寶仍要求各大學延長學生的研究時間,實行拖字訣,還忠告大學生,隨時要做些與所學專業不符的工作。

由溫家寶向大學生所講的,可以看到現時中國經濟形勢確實嚴峻,現時中國政府對明年能否做到保住百分之八經濟增長缺乏把握,而東莞等地頻頻出現因工廠不負責任地倒閉,被拖欠欠薪的工人上街抗議的事件下,中國政府的措施一定先保住國內政治形勢,優於去拯救經濟條件遠遠優越的香港人。而十四項救市措施中,當中不少都是要救港資企業,查實都是因為港人與中央有共同利益之故。

亦因為中央政府要解決大專生的就業問題,因此不少中產或專業組織指望在明年簽署CEPA 6進一步開放服務業,這種想法完全不切實際,中央政府只會在有利解決大專生就業問題前提下簽署CEPA 6,換言之,只會有利港資公司在中國推展服務業,協助中央政府解決就業問題,但如果中產專業想借CEPA 6來大展拳腳,解決自身就業問題,就不必指望。因為中央政府亦有責任,保護中國大專畢業生的飯碗。

香港可以怎辦

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動輒在經濟不景時請求中央政府拯救,令香港人過去十多年,已經喪失了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往中國經濟氣勢如虹時,香港人不會察覺當中的問題,但現時中國經濟都深受歐美經濟海嘯困擾時,當中央不再有力去支援香港時,不少香港人就除了哀求中央政府,什麼都不懂做,更不要說協助中央政府解決問題。

事實上,這次金融海嘯正正迫香港人要重拾過往發奮圖強的本性,自己去找出路,甚至利用香港的優勢去協助中國解決問題。像香港人在工業設計的品味上,仍然比中國為高,至少不會搞出中國那些樣貌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採用台灣人開發手機晶片為基礎的「山寨機」。但如果香港人利用本身品味和工業設計能力,配合中國廉價手機的產能,去生產價廉物美的手機這又如何?現時香港人的自救方法,就是利用香港人在文化和世界觀的優勢,協助中國走出困局,達致雙贏局面,而不是無出息的事事向中央政府伸大手板要優惠,要政策。

香港應該停止再問中央政府要救市政策了,香港人不如想想自己的強項在哪裡,動動腦筋能否殺出重圍更為實際。

維新夭折 亞視苦無出路

王維基主持「十二天維新」,最後不幸夭折,王維基辭任亞洲電視行政總裁一職,只保留尚未知權力有多大的顧問職銜。儘管執行主席張永霖三番四次否認,事件與北京的政治壓力有關,不過連筆者的朋友,亞視前新聞主播繆美詩,在事前也於她在12月11日《AM730》專欄中,擔憂王維基不做中央台的豪情壯語,能否過得了亞視的紅色資金這一關時,張永霖的事後否認有多少人信?相信曾經公開批評《文匯報》、《大公報》公信力的張永霖,自己也會很明白。

事實上,王維基的離開,也代表金融海嘯下,如果亞視仍然無法融資的話,香港政府只能預備接管亞視。

王維基儘管在這十二天,犯了不少不該犯的戰略或戰術錯誤,但王維基以新聞部作為首個被改革的部門,在戰略上是相當正確。皆因亞視目前的問題,與《文匯報》、《大公報》等長期依賴北京資助營運的媒體是一樣的,就是內容脫離香港主流口味,充斥政治宣傳內容,缺乏公信力,根本沒人想看!

王維基失諸交臂

由亞視傳統歷史來看,亞視在九十年代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正是新聞部,不論亞視六君子,還是新聞部主導的《龍門陣》,亞視新聞部傳統的招牌是具公信力、客觀而敢言、不偏不倚、無畏無懼,如果能夠有方法重建亞視新聞部的聲譽,不單可以迅速令公眾建立對亞視改革的信心,而且亦有助亞視走向中產的路線,有了一定來自新聞的收視率,收廣告時就比較有利,就可以下一步去改革節目部。重建新聞部不是靠美女主播,而是靠編輯方針的改革,王維基在辭職前,向亞視員工發出的內部函件,反對新聞部濫用匿名消息來源,以及捍衞公眾知情權,可以看出王維基是很清楚問題在哪裏-。

問題在於亞視背後的親北京資金,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既不願意,亦無法無限量提供資金,維持亞視的基本營運,但又拒絕正視亞視根本上流失觀眾的原因,親北京人士不讓王維基放手向亞視對症下藥,作為純粹以市場角度考慮的公司醫生,就算亞視如何節流都無藥可救,倘若筆者是王維基,也認為自己不必在亞視浪費時間,作出根本不可能有成果的外科手術。王維基就算辭去行政總裁一職,亦相當合情合理。

而王維基離開更大問題是,觀眾不可能期望日後新的亞視行政總裁對亞視這個根本問題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觀眾對亞視的信心已經崩潰。很多大廈的公用天線系統都有中央電視台看,何必看亞視?如果中國政府不能夠長期提供亞視的營運資金,那亞視只會長期大出血,倒閉收場。

資金黑洞難以填平

但在金融海嘯下,固然甚少人能夠向銀行融資再度注資亞視,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有限的資金,值不值得投放超過10億元在一個政治效益奇低的亞視上?這些錢用來拯救東莞的港資中小企可能更具政治效益,至少可以穩住東莞一帶的局勢。東莞近日常常發生由工廠倒閉引發的群眾事件,令中央政府非常頭痛,亞視根本不是中央政府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中國政府有決心拯救亞視,也用不着張永霖和查氏家族。現在亞視為資金來源發愁,否則也不會貿然請王維基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拯救亞視。

王維基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提供一劑很激烈的化療藥方,但亞視這位病人的家屬拒絕吃藥,還把醫生趕出病房。

在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寒冬,亞視能捱過可算奇迹。如果中國政府不願出資注入亞視,筆者相信,香港第二間電視台牌照的爭奪戰,即將會展開。

關連文章:
繆美詩:有贏家嗎?
繆美詩:靠自己(本文曾引用此文章)
黃世澤:張永霖與王維基聯手急救亞視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中國3G發展遇上金融海嘯

中國工業及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最近表示,中國電訊業重組快將完成,當局亦會在年底發出三張3G牌照,包括向新中國聯通發出 WCDMA 牌照,繼承舊有中國聯通 CDMA2000 網絡的中國電信,擁有 CDMA2000 3G 牌照,而中國移動就會得到中國才用的 TD-SCDMA 標準牌照。
在金融海嘯之後,中國當局發出 3G 牌照,拯救IT業的意味相當濃厚,因為 3G 牌照發出後,三大電訊公司都要升級網絡,最具實力的中國移動,更要大手筆購入 TD-SCDMA 基站設備和手機。 TD-SCDMA 是中國才用的標準,大部分設備都會由中國生產,對受到金融海嘯以至受山寨機衝擊的中國手機和通訊設備產業,無疑有一定積極意義,至少山寨廠不能生產 TD-SCDMA 手機,而設備供應商亦可以先做中移動的生意來「吊鹽水」。

中國聯通有着數

不過,由於中國同樣受到金融海嘯衝擊,三大公司在 3G 的投資何時收回,筆者倒是相當懷疑。
在聯發科技研發出 GSM/GPRS 廉價晶片,推動所謂山寨機的發展,大幅提升中國手機普及率之後,就遇上金融風暴的打擊,山寨機的主要用戶農民和民工很多沒有工作做,或感到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些人只會留在傳統 2G 網絡,以預付卡付款,並以使用山寨機為主。搞得不好不少沿海城市的中產,都可能變成山寨機和 2G 預付卡的用家,3G 開發初期到底誰在用,實在已經值得懷疑。

對取得 TD-SCDMA 網絡的中移動而言,所遇到的麻煩比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更大,中國電信使用 CDMA2000 網絡,要升級到 3G 也只是在現有網絡上升級。中國聯通使用 WCDMA 是由於香港、歐洲、日本等地普遍使用 WCDMA 網絡,不單漫遊方便,而且手機選擇相當多,設備基站的選擇以至技術亦相對成熟穩定,不少商務客戶可能因此由中國移動轉投到中國聯通也不足為奇。加上向山寨機廠商提供晶片的台灣聯發科技已經進軍 WCDMA 市場,隨時大量廉價 WCDMA 手機充斥市場,因此,中國聯通在困難環境下仍然有機會取得一定的優勢。

中移動要「捱義氣

中移動的 TD-SCDMA 網絡完全屬於新技術,中國移動要自行克服在網絡建設的諸多困難,與此同時,市面上的手機選擇又太少,台灣聯發科技要在明年才會提供 TD-SCDMA 晶片,再加上商務客戶一去到海外,就要被迫使用 2G 網絡,或者另攜 WCDMA 手機享受當地的 3G 網絡,中國移動承擔政治責任的結果,那就是中國移動要利用他們在 2G 市場所享受的霸權,支持 TD-SCDMA 技術發展。但金融海嘯何時結束,全球經濟何時由低谷反彈根本無人知,中國移動這樣長期忍受由國家政策帶來的損失是否合理,又是否承受得起,就成為了很多關注中國電訊產業發展的人心中的一大疑問。

無論如何,這次中國政府借 3G 牌照來救市的做法,至低限度在未來一段時間令中國的電訊工程師;以至全球各地流動電話設備生產商,可以暫時避過金融海嘯這一劫,因為不論有沒有人使用中國的 3G 網絡也好,中國政府下了決心去興建 3G 網絡,就不大可能會退卻,這可謂工程師和設備製造商的好消息。

不過,由於 TD-SCDMA 網絡技術有「遲上岸」的先天劣勢,中國移動目前在 2G 網絡上所佔的優勢,可能因為TD-SCDMA 在金融海嘯的前景不明情況下被消耗殆盡,加上中國當局有意以非對稱政策扶持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筆者對中國移動的前途,實在難以看好。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收回牌照全面管 遏的士風波

筆者過往擔任香港商業電台研究員,經常乘的士與司機閒聊,因為當時商業電台最大的聽眾群正是的士司機,作為研究員有責任了解聽眾口味,再提出改進節目的建議。

在近日的士車費引發的爭議中,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八折黨,以及乘客與司機議價的行為。不過,以筆者與不少司機閒聊所知,八折黨只不過是代罪羔羊。真正令的士司機生計有問題,卻是那些在香港畸形的士規管制度下受惠的車行們。

禁炒高牌價租金 保司機收入

在世界不少大城市,的士車費都是受到規管,而的士牌照一般像專利巴士般批給一些大公司,或由政府持有,或批給一些需要扶助的弱勢社群。基本上,全世界很多大城市都是為了減少的士數目、保證服務質素和保護司機權益下,對整個市場的方方面面都作出規管,儘管在經濟學上觀點上,有著不少問題,但甚少在政治上或公共政策上實施的問題,至少不會有的士司機投訴像奴隸般被剝削。

香港的士規管相當古怪,香港的士車費是規管,發出牌照的數量是規管的,但的士牌照的租金,以至的士牌照的轉讓,在香港是合法而不作任何限制,甚至容忍單一財團擁有多個的士牌照,而不像世界其他大城市,對的士牌照轉讓作出限制,或連的士的租金一併規管,保障司機權益。這樣半天吊的士規管的結果,就是的士牌照因政府人為限制牌照數目,變得奇貨可居,令香港的士牌價長期居高不下,由少數人壟斷的士牌照的結果,那就是的士車租高得可怕,但由於政府規管的士車資,司機無法藉調節車資來應付車租成本,令沒有車牌的司機變成慘遭剝削的一群,他們既沒有勞工福利,他們的權益亦不受保障,就算政府引進最高工時、最低工資,這群的士司機都一樣會被剝削。

因此,要真正保護的士司機權益,政府就要藉收回的士車牌計劃等等,令的士變成一個徹底被規管的行業,而不是搞偽自由經濟、偽政府干預的半天吊規管行業。政府可以仿傚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零年,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推行的士牌照回收計劃,藉成立一個由的士牌費加入若干徵費的信託基金,收回不願車租受規管車主的牌照,政府可以把牌照轉成不可轉讓模式,給一些弱勢社群接手。而車租就要規管,包括禁止加車費同時加車租的行為,車主要加車租,就要像過往租務管制一樣,要得到特別法庭的批准,就算終止合約,一樣要得到特別法庭的批准,這樣禁止乘客議價才講得過去。

議員轉視線 卸責乘客八折黨

但現在航運運輸界的立法會議員劉健儀,為了保護她在的士車主業界這個大票倉,不惜轉移視線,未有斥責車主們的壟斷行為,相反把責任全部推到乘客以及八折黨身上,這類不顧公眾利益的功能組別業界代表,行為實在醜陋。筆者作為自由經濟的支持者,實在不認為自由黨還是支持自由經濟的政黨,由劉健儀提出懲罰議價行為,到方剛提出消費券主張,都看出自由黨已經淪為不折不扣的尋租黨,只不過借機會拿市民利益開玩笑的一個政黨。

因此,如果政府想挽回因的士車費問題損失的聲望,政府最好能強硬擋回劉健儀等人提出的建議,並且在的士車租上對症下藥,這才是真的解決問題之道。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張永霖與王維基聯手急救亞視

亞視上周作出出人意表的公布,電訊盈科前副主席張永霖擔任亞視執行主席,而城市電訊創辦人兼主席王維基,擔任亞洲電視行政總裁。由兩位電訊界的名人挽救亞視很多人都意料不到。

由王維基打破香港電訊IDD的壟斷開始,香港電訊業界長期在戰國年代,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點子不斷,要打破無綫電視長期以來的壟斷,王維基和張永霖的作戰經驗都相當寶貴,由於兩人沒有行內人包袱但分別有經營媒體、電視台經驗,由他們掌政亞視,希望能夠打破一直以來亞視積弱的局面。

但空有良將,而沒有良兵,都不能夠解決亞視長期以來的營運問題。以筆者在電子傳媒以至印刷傳媒的營運經驗,張永霖和王維基要面對的問題並不容易解決。

加強成本效益觀念


很多電視人、電台人甚至報章主管,在開一項新項目時,只是幻想項目的內容如何精彩,但完全不考慮新項目能否帶來廣告收入或能否配合整體戰略,亦不預算所得到的收入能否與成本相稱。香港電台近年因政府和納稅人關注的緣故,尚且能關注每一個新項目,所用的一分一毫都能達致效益,但很多電台和電視台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電訊公司由於其本質問題,相當注重每一個項目可以帶來的收益,以及成本,因此,張永霖和王維基除了鼓勵創意,能否引導亞視員工思考每一項目的成本效益,可能比裁員更為重要。如果公司的高層不能在決策時,考慮到最終所得的效果,公司裁員一百次都無補於事。

另一方面,各大電視台或電台都有很明顯的山頭主義問題。基本上,電視台或電台完全不以人的能力和戰績作考量,只考慮你與哪一位高層熟,或懂不懂辦公室政治,討個別高層歡心。這種現象由製作部到新聞部都有這個問題,若非如此,就不會在娛樂版看到,有個別藝員為了保住位置,與某位高層出遊等奇怪問題。特別在無綫長期一台獨大之下,再加上慣性收視,電視台的決策成果並無一個客觀的指標評估,因此縱容了這種各樹山頭的陋習,最終在每一個電視台都出現。

剷除山頭主義

現在王維基和張永霖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們所作的每一項改革,都需要清理電視台由高層到低層的各種山頭,如果沒有大股東有力的支持,任何改革者加入電視台或電台都要打一場艱苦的浴血戰,浪費大量力氣在人事鬥爭之上,以致不能集中資源進行改革。當然,筆者對張永霖的手腕並不會有懷疑,但在金融海嘯下,亞視有的時間不多,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去清除亞視內部的各個山頭,並將整個公司的文化脫胎換骨,就成了亞視能否轉危為機的關鍵。

這次張永霖和王維基入主亞視,是自蔡東豪、梁文道入主商台後,另一次矚目的電子傳媒管理層改動。當年蔡東豪、梁文道推動的改革,最後在「封咪事件」引發的政變後告終,功敗垂成。筆者希望張永霖和王維基的改革能夠為電視產業帶來衝擊,香港電視產業面對台灣和中國的競爭,不能夠再故步自封,急需企業化的改革。如果張永霖和王維基能夠將香港電視界引導企業化經營的道路,而不是維持在中國舊式家族企業的水平,他們肯定對香港創意產業作出一大貢獻。

忽視市民利益 弱政亂治根源

在曾蔭權初初擔任特首時,提出強政勵治的口號,一度令人以為香港政局有中興之象。豈知,近日由泰國包機撤僑事件到新界的士阻塞東涌事件,都看出香港出現一片弱政亂治的跡象,強政勵治口號己經實踐不到。

英治做得到 緣何回歸不能

公務員治港,曾有人以為香港政局可以扭轉董建華以來的敗局,但最後事與願違。有人指責這是AO治港的問題,認為AO治港也不外如是。這些趁政府陷入弱政亂治時隨便指責AO的人,並無看清現時混亂政局的根本問題在哪裡。

香港現有大部分高級公務員,都是英治時期進入香港政府,同一班高級公務員,為何在英治時期可以有效施政,但一進入中國管治年代就不斷作出荒腔走板的演出?這才是當中最關鍵的問題。

在英治年代,政務官未必有政治智慧,但由於政務官一向以來都是以各方面利益平衡者自居,因此,如果由他們作出實質決策,創新固然欠奉,但不會犯上低級政治錯誤。像新界的士調整車費與市區的士不同步這類怪事,在英治年代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這政策一開始就有損新界的士營運者利益,這是政務官不會做。

但在曾蔭權年代,他提出「親疏有別論」,由這一刻開始,政府決策時可以放膽為了偏幫個人支持政府群體而胡作非為,這理論為香港出現弱政亂治現象埋下伏線。因為政府不單為大多數人利益決策,而是當事人為了要偏幫誰而決定。因此,政府在決定泰國撤僑時,不再考慮當地港人安危,而是私營航空公司的班次;在決定的士票價時,只顧穩住反對八折黨人士的壓力,沒有考慮香港整體市民的利益,最後釀成大錯。

在英治年代,政務官都不一定是乖乖的才能擢升到高位,不少政務官加入政府時固然有理想,而他們當中不少都是有獨立思考,擇善固執的人,這樣才令沒有民選的政務主任體系,並無因此而由一群辦公室政治專家把持的局面。陳方安生和前衛生福利司黃錢其濂固然是性格鮮明,就算擔任官員時看來平凡無奇的王永平,他在退休後所撰寫的政治評論也是火力十足,有本身鮮明的觀點和立場。至少他們是敢為民眾的福祉,作出他們認為正確的決定,並在退休後的日子為香港提供寶貴的意見。

新官不及舊官 擢升準則成疑

但現在不要說政府委任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準則令人懷疑,擢升什麼人擔當高官也是令人懷疑。像在泰國撤僑事件中被指闖下大禍的保安局常任秘書長張琼瑤,她擔任行政署長時的最大功績,竟然是在政府總部加設出入閘管制系統,阻隔官民間的溝通,試問政府日後擢升或錄用的政務主任,會是怎麼樣的人?因此,有點志氣的政務主任,近年都寧願離政府體系,加入傳媒甚至商界,這是不令人意外的事。

陳方安生在曾蔭權提出強政勵治口號時,提出以良政勵治取代,由近日連串亂局,都可以看到以政務官代表自居的陳方安生在這方面的遠見。強政勵治變成弱政亂治,不是AO文化的錯,而是香港政治文化因畸形政制,以及沒有英國人的監督,最後變得腐敗之過。如果香港不能建立民主體制,取代英國人過往的監督和自律,筆者相信誰來當特首都會弱政亂治,香港政局根本難以扭轉。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渾水摸魚的權貴黨

近日由的士短加長減所引發的連串風波,至今仍未平息。這樣大的事,各方政治人物乘機撈取政治本錢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那些政治人物,有多少真的為市民和司機利益著想就成一大疑問。

航運交通的立法會議員劉健儀,乘機提出立法禁止的士乘客議價,表面上是要保障的士司機利益,但實際上,劉健儀只不過為她的選民、亦即是炒賣的士牌照那些人講話,完全沒有提出任何解決方案。

的士車主才是大票倉

的士車費高企,但的士司機仍然「無啖好食」,並不是因為油價貴,而是因為政府規管的士車費,規管的士發牌的數目,但不規管的士車牌轉讓,亦不規管車租,造成的士牌費和車租長期高企。而所謂八折黨,只不過利用市場規律,給予顧客優惠之餘,亦提高營業額以應付車租而已,這有甚麼問題?根本問題在於的士車租,如果政府放棄現時半天吊式的士規管,狠下決心,不理會擁有多個的士牌照的大車主利益,實施車租管制,或在的士市場引進反壟斷法,禁止個別財團壟斷的士牌照,這樣就不可能再有八折黨與其他司機之間的衝突了。

只要仔細觀察劉健儀所屬功能組別的選民資格,就會發現,有權投票的一百八十六間公司中,有二十多間公司根本是車主聯會或商會之類組織,換言之,的士車主是劉健儀的一大票倉,而代表的士司機的會十個也不夠,試問劉健儀到底代表誰講說話?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實在誤會了搞罷駛的司機在威脅他,真正在威脅他以至全香港市民的,就是由公司票為主的功能組別跑出來的所謂民意代表。

應阻止財團壟斷市場

如果政府真的要清理的士收費問題,展現強政勵治的決心,做法不應是立法禁止議價,相反,政府如果仍然要限制的士發牌數目,就要規管到底,引進的士車租上限,要像以往租務管制般,加車租要得到特別法庭批准。還要對擁有一定數量的士牌照的個別財團,實施懲罰制度,阻止他們壟斷的士市場。政府不要在不應監管的地方浪費時間,為了的士司機利益,強硬對付炒賣的士車牌的車主事不宜遲。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英國過時法律拖延互聯網改革

筆者在《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諮詢文件發表後,曾先後三次出席有關的諮詢活動。雖然資訊科技界中人強烈反對一些措施,例如強制伺服器端過濾系統或信用卡年齡核實機制,政府應不會貿然推行。但由政府到民間團體,在討論法律發展歷史的問題時,基本事實搞得一塌糊塗,筆者有必要再申明一些關鍵問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互聯網上提供關於其他國家相類法例的文件中,提及英國的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有細心留意《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的文本,應該留意到現行法例中,對物品發布以至淫褻及不雅物品的定義,很清晰明白指明,是參照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1959和1964的相關條文。換言之,一如其他香港法例一樣,香港很多時根本在用一些過時的英國法律而懵然不知。因此,香港應該留意英國曾經在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中闖下的禍或一些相關的爭議性案例,再對現行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作出適當檢討。

英式體制非萬能

首先,英國的淫審法例與香港一樣惹人詬病,那些離譜案例與香港是不遑多讓。在今年10月,一名英國公務員在博客上寫了綁架、強姦和謀殺英國某隊知名女子組合的幻想小說,被蘇格蘭場的淫褻物品組查出,然後將這案件交由 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 作出檢控,這案例成為1960年《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案後,因文字小說內容被引用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檢控的案件。現在這宗案受到英國網絡權益人士關注,因為這有可能令很多在互聯網成人討論區傳播的性幻想小說,有可能因 Obscene Publications Act 而被控。由於英港兩地條文相若,如果這名公務員的罪名成立的話,英國的案例便有可能被香港政府在官司中引用,屆時香港人亦會受到影響。

英國 Obscence Publications Act 之所以可以搞到今時今日惹出風波,因為 Obscence Publications Act 早在1857年已經在英國出現,維多利亞年代的英國國會經常訂立一些規管他人道德和性行為的法律。這些法律的殘餘部分,由於根本價值上與當代社會有嚴重不協調,故此在不少普通法國家搞出一堆法律風波,像去年10月新加坡廢除同性戀刑事化的爭論,亦即刑事法典377A條,有關條文是在1862年訂立。

普通法有不協調

由於英式普通法地區甚少大刀闊斧將某一類法例同一時間廢除或改革,令很多不協調的荒謬局面根本上已經出現,例如現在香港人十六歲以上可以合法性交,但十六至十八歲人士不可購買不雅刊物,反映普通法地區經常以修修補補方式修改法律,出現不協調問題。

因此,實際上整個淫審條例已經涉及法律改革層次的問題,香港有些法律要以英為師,但在淫審法律上,以英為師的結果是,英國一天不作法律改革,當英國出現一些令人費解的案件時,香港就會捲進爭論之中而不自知。香港這次淫審檢討並非考慮如何在過時的英國法律基礎上增增減減,而是在當代普通法的理論框架下,再配合互聯網的發展,作為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先導者,推出新的法律解決問題,而這非要出動法律改革委員會的專家不可。

現在的局面是,淫審條例若不改革,英國和香港一旦出現荒謬案例,就會影響到對方,最後結果就是一團糟。檢討淫審條例是必要,不過,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目前連英國的同類案例都沒有羅列給公眾的做法來看,這樣子的諮詢會不了了之。香港政府應該將整個法例交給法律改革委員會研究,再諮詢公眾如何做下去。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主動減建高樓 環保抑缺財?

一直以來,保育人士和居民,與地產商之間,就大型地產項目的地積比率爭辯不休。不少居民和保育人士都認為,地產商在市區進行的大型地產項目,地積比率過高,不單造成屏風樓等問題,亦可能破壞舊區原有景觀。而不論市建局,還是地產商,在這方面本來是寸步不讓。

不過,近日合和以及市建局都突然在地積比率問題上大幅讓步,願意按保育人士和居民的要求,大大削減樓面面積,希望令地產項目能夠順利進行。表面上,這是保育人士和居民的小勝利,但地產商和市建局為何會在金融海嘯之後大發慈悲起來?背後有何玄機?


借貸成本與風險


地產商在考慮地產項目地積比率時,需要考慮兩項風險因素,首先是建成後的建築物,最終租出率或售出率,之後,就是整個項目由建築工程展開,到落成可供出售或出租這段期間的長度,以及相連的利息成本。這兩項成本,都涉及落成後建築物,不能及時出售或租出的風險。

在過往,由於各界對市區的寫字樓、住宅,以至酒店的需求殷切,地產商很多時在未落成,已經可以透過預售樓花,將未完成項目整幢預先出售等手段套現,而成功出售或租出的比率,亦高達七成或以上,因此,地產商就會傾向盡取地積比率,甚至利用政府各類不同優惠政策的漏洞,爭取更大的地積比率。像公共空間、環保露台、嘉亨灣事件等問題,都是過往這種落成後建築物幾乎可以全被租出或出售的思維主導下產物。

另一方面,由於過往融資容易,越大額的貸款,所借的利息越低,加上地產商很容易將落成後的單位出售,銀行對借錢給地產商這類低風險生意都相當有興趣。這亦令地產商敢於付出大筆的補地價,以換取更大的地積比率。而地產商只要未展開工程,都未需要動用信貸,所以保育人士反對下,地產商亦不急於發展項目,否則亦不會出現Megatower的爭論拖了多年的奇景。

環境惡化

金融海嘯後,地產界發展前景出現很大的改變。過往住宅單位之所以容易出售,因為銀行普遍重視住宅按揭貸款,而「磚頭」亦被視為可靠的抵押品。而次按事件告訴銀行,房地產已不是可靠的抵押品,同樣可以製造大量的有毒資產,加上金融海嘯令經濟重創,令銀行總體而言對房地產按揭審批大為收緊,這亦令住宅、寫字樓等單位,出售比以往困難得多。

而銀行本身,由於銀行之間缺乏信心,針對大銀行的信貸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一種防止因借貸一方違約而造成損失的衍生工具)大幅上升,令銀行普遍出現借貸困難,這種困難不會一時三刻解決,令銀行更不敢借錢給地產商發展大型項目,就算地產商願意付利息,都不一定借到足夠的錢去補地價。而在一個現金為王的年代,地產商儘速把手頭上的土地儲備變現,肯定比長期積壓有利,這令地產商以至市建局出現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願意大幅削減地積比率,甚至項目出現虧蝕亦在所不惜。

換言之,地產商和市建局突然大削項目地積比率,不是保育人士的勝利,而是地產商和市建局都看淡樓市前景。樓市被嚴重看淡背後,可能代表更大的銀行系統及經濟危機,這一點市民不可不察。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OpenCL釋放更大處理器能量

以蘋果為首的多個廠商,包括 AMD、英特爾、Nvidia 已經完成了對 OpenCL 語言的標準制訂工作,只要清除法律上的問題,就可以正式予以公布,為 Mac OS X 10.6 加入運用 GPU、DSP 運算功能鋪平道路。不單代表 Mac OS X 10.6 可以如期在明年推出,更代表家庭運算速度進入一個新紀元。

OpenCL 是 C 語言家族的新成員,這新成員厲害之處在於容許程式在中央處理器執行,亦可以將部分工作交給圖形處理器(GPU)及數字訊號處理器(DSP)等執行之外。由於現在的圖象處理器為了迎合 3D 遊戲上的需要,速度非常之高,但礙於現在的作業系統、程式語言未能做到把其他程式的執行工作交給圖形處理器,令圖形處理器的力量被大大浪費。因此,只要用家的圖形處理器能夠支援 OpenCL 技術,家庭電腦的運算能力將會大幅提升。

視窗電腦受威脅

在 OpenCL 技術中,蘋果作為主要推動者,這裏涉及多方面的策略考慮。首先,當 OpenCL 技術推出之後,由於 Mac OS X 能夠使用圖形處理器協同計算,但 Windows 不能夠,因此,Mac 的表現比同等規格的 Windows 電腦大大提升。對於運算密集但不會使用三維圖象計算的應用,例如科學、工程、醫學、多媒體方面的專業應用,除非微軟接納 OpenCL 的公開標準,否則會更明顯支援 Mac OS,特別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如果同規格的 Mac 可以提供更多的運算力的話,科研、多媒體等方面專業用家如何選擇是很明顯的。

另一方面,在 OpenCL 推出後,對運算力有相當要求的 H.264 技術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一些較低規格的電腦,有圖形處理器的幫助,可以很流暢播放 H.264 的片段。就算在智能手機都有高速的圖形處理器和數碼訊號處理器,藉這些硬件來彌補手機處理器運算能量的不足。換言之,H.264 推廣的最後障礙大致上消除,這對 Mac OS X 為基礎的 iPhone 是相當有利的,不過,筆者相信同樣採納 H.264 技術的諾基亞和新力愛立信,亦可能支持 OpenCL 技術,始終諾基亞和新力愛立信在這方面與蘋果同坐一條船。

有助用戶慳錢

OpenCL 雖然對蘋果甚至圖象處理器生產商如 Nvidia 和 AMD 有利,但對於英特爾甚至同樣生產中央處理器的 AMD、OpenCL 的出現,加上金融海嘯,同樣對他們構成打擊。因為除了遊戲或高清 H.264 影片,事實上要用上高速處理器的日常應用並不多,現在的電腦對日常生活而言已經是相當快。OpenCL 可以用上圖象處理器的運算力,意味着經濟不景下,消費者甚至中小企可以大大推遲電腦升級計劃,而不會影響到享用新軟件的機會,那不論英特爾還是 AMD,是不是在中央處理器市場上自找勁敵呢?

就算微軟 Windows 及軟件未必立即支援 OpenCL,但除非會有更多用戶有誘因,使用破解了的 Mac OS X 10.6 來享受 OpenCL 功能,筆者相信,未來的 Linux 版本亦會有針對 OpenCL 的支援,如果微軟在這方面不能夠與時並進,在金融海嘯後,本來大大縮減電腦軟硬件投資的人,只會逼他們投向軟件和硬件性能和價錢比都好很多的 Linux 或 Mac 陣營。

OpenCL 是電腦史上的其中一大重大改變,短期內未必會改變電腦業界的發展,但長遠而言對電腦業界的版圖,會帶來相當大的改變。但令用戶更充分使用硬件的資源,無論如何都會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YouTube演講的新年代

在競選期間,相當倚重 YouTube 作為宣傳工具的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宣布,他將會把每周電台演講同時透過 YouTube 發放,他將是第一位在 YouTube 進行常規演講的美國總統。其他國家的領袖日後爭相仿傚,亦不足為奇。

奧巴馬選擇 YouTube 作為電台以外,主要宣導政策的途徑,查實相當合情合理。新生代每天一定會上 YouTube,但不一定會看免費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他們就算看免費電視台的節目,亦未必定時定候坐在電視機前看總統的演講。至於習慣晚上會回家看電視的上一代人,因為目前收費電視選擇太多,有多少人開電視看總統講話實在值得懷疑,因此,YouTube 隨時隨地可以觀看的特色;特別在 iPhone 等也支援 YouTube 的情況下,透過 YouTube 來發放政策演講是相當化算的一件事。

即時接收民意


另一方面,YouTube 亦提供了收集民意的渠道,因 YouTube 有「comment」的功能,事實上,已經附帶一個頗為公開的討論區,白宮的幕僚人員可以很迅速知道公眾對講話內容的真正反應,然後提出適當的修正方案。至於傳統電視或電台講話,就不能夠第一時間收集公眾反應,有時候,當傳媒發炮批評政府時,再提出修正方案或反擊方案都已經為時已晚。因此,奧巴馬保持應用 YouTube 發放訊息的習慣,正正反映了奧巴馬對新媒體有相當的掌握,他將新媒體放在公關的核心,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只是將新媒體作為公關戰的陪襯。

美國的政治人物一般都是能征慣戰,由奧巴馬到麥凱恩,在應用 YouTube 之前,都已經有面對美國電視節目的能力,他們不只應付電視新聞,亦同時有應付像《大衛牙擦騷》等節目的經驗。在英國,現任倫敦市長莊遜更曾是《Have I got the news for you》搞笑時事節目主持,因此,他們透過互聯網發表視像演講,對他們而言是問題不大。

但以香港的經驗,香港的政治人物想學奧巴馬在互聯網上發表演講,恐怕必須先下苦功,練習如何面對鏡頭才好去學奧巴馬。像曾蔭權過往政改電視講話和廣告,由表情以至布景都與拉登的錄影講話分別不大,更曾經有高登討論區網友將他的演講改成恐怖分子錄影講話畫面。如果曾蔭權不汲取這教訓,恐怕港府仿傚奧巴馬的做法,只會源源不絕為網友提供笑料。

議員要自我增值


就算其他立法會議員,他們平日的表現亦相當不合符 YouTube 年代的需要。在議會上的講話,除了電台名嘴出身的黃毓民教授,在議會中的講話精彩程度,可以吸引網友在 YouTube 追看外,其他議員的表現都悶得令人懨懨欲睡。而民建聯有部分議員在選舉期間的文宣片段,更由於質素達到爛片級(例如陳鑑林教人用潮州話講O嘴這個網絡用語),結果更被《福佳始終有你》作者林忌拿來做惡搞材料。如果其他香港政客都想學奧巴馬,恐怕都要經歷淪為網友笑談的過程。

總言之,由奧巴馬掀起的 YouTube 政治講話旋風是難以逆轉,利用 YouTube 來發放短小精悍的政治演說,將會是 Web 2.0 年代政治人物的必修課。不過,香港那些一向都不知如何妥善面對鏡頭的政治人物,如果要追上這潮流,那不只是要買部攝錄機發放 YouTube 講話便算,而是要認真去檢討自己講話的形象和表現,一如梁家傑在參選特首時,也請教過導演張堅庭如何改進自己一樣,香港的政客們似乎要集體再提升自己的演說技巧了。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立會公審銀行 雷曼炸彈未拆

雷曼迷債所引發的政治風暴,不單未有平息迹象,而且在上周進入一個里程碑。立法會已經通過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所賦予的特權,就雷曼迷債事件進行聆訊。

銀行界當然不希望立法會召開聆訊,因為立法會有權發出手令,迫銀行交出所有相關的文件,屆時香港銀行的運作方式全面曝光,銀行界當然不希望這結果出現。

銀行拖延失機 釀政治災難


但由於雷曼事件解決時間拖得太久,如果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失敗,而這些雷曼苦主全數取回本金無望,成為一群輸掉積蓄,進行過激行動機會成本超低之人,恐怕當中的政治後果誰都承受不起。因此,就算連民建聯都不得轉變立場,支持成立調查委員會。

本來,如果銀行公會有政治智慧,搶在立法會研究成立專責委員會前,邀請社會上德高望重的人,以及部分立法會議員,組成一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並且講明銀行公會可以接受的調查界綫(例如涉及商業機密的部分,可以考慮進行閉門聆訊),或成功游說政府,由行政長官委任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迷債事件,都可以避免這次政治災難。因為雷曼苦主們,在未發生事件前一向都相當信任銀行,他們要求查出誰把他們的信任出賣是相當合情合理的。

但由於銀行不察覺這件事的政治性,以及雷曼苦主們的決心,甚至連約見立法會議員,都用銀行界慣用的摸酒杯底的方法,意圖了結事件,錯過了在銀行界控制範圍內自行拆彈的最佳時機。雷曼苦主們期望在法庭以外,立法會議員運用法律賦予的特權替他們出頭,至少將這批銀行界拿出來公審就很不令人意外。

在這一刻,苦主根本沒有期望可以取回款項,因為他們都相信繁複的訴訟和仲裁程序,他們只是想銀行家們在電視鏡頭前被公審。

泛民主派在雷曼事件中,毫不猶疑站在苦主這一邊,苦主對他們的支持和信任是不用懷疑。

而在立法會表決中具決定性作用的民建聯,由於民建聯不想得失長期以來支持親共陣營運動,但這次成為針對對象的中銀(香港),但又不想輸掉選票,因此,民建聯的立場幾次左搖右擺,一時就裝作支持苦主,一時就支持銀行界的立場。在立法會表決前,民建聯一直都不能夠表明他們對成立專責委員會的態度。

苦主盡地一煲 民建聯為難

如果民建聯否決成立調查委員會,雷曼苦主認為他們尋求公道最後希望幻滅,這批人固然很大機會成為了泛民主派的鐵桿支持者,令民建聯流失不少中產以及長者支持票,但另一方面,一旦有激動的雷曼苦主自殺、或做出其他過激行為,社會除了把責任歸咎於政府和銀行界,民建聯在關鍵時刻的決定,亦要負起極大的責任。由於這件事發展至非黑即白的地步,民建聯的走動空間根本不大,民建聯支持成立專責委員會也實屬為勢所迫。

總言之,雷曼迷債事件發展至今,由於銀行界和政府不果斷,苦主亦未能很迅速全數取回一生積蓄,事件中苦主的挫折亦令他們心中積存相當多的怒氣,立法會的專責委員會,已經成為控制場面的最後減壓閥。還好這減壓閥最後沒有因個別政黨的決定而被阻塞,否則之後局勢如何收科,筆者實在不敢亂猜。

但雷曼苦主們仍然在看立法會如何審理這件事,因此,炸彈仍然未拆,只不過,遲爆總好過現在爆。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教育界無理由反對電子課本

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有意推廣電子課本。本來電子課本對學童健康及家長們的荷包都是一件好事,卻遭到教育界人士強烈反對。代表教育界的功能組別議員張文光指政府的政策有損學童視力。

筆者暫且不以資訊科技業界角度思考這問題,卻認為張文光的說話缺乏理據。就以筆者為例,筆者在初中接觸電腦,但在未接觸電腦前,已經看書看出近視眼。照張文光的保護視力邏輯,是否政府應該取締傳統教科書?

電子書可減輕負擔

如果真以保護學童健康的角度,電子書應該大力鼓勵。現在以英特爾 Atom 晶片為本的精簡型電腦(Netbook),如果使用 SSD 記憶體,連變壓器在內,整部電腦重量只是一公斤至一點五公斤左右,所有科目的課本連家課都可以儲存在 Netbook 中,反觀現在不少用粉紙印刷的課本,本身已經重達數百克,幾個科目的課本連家課就要學童每天背起數公斤的書包返學,到底哪種技術對學童健康的危害更大?

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擔心用電腦會喪失執筆寫字的能力,但了解中文字本質的人都知,電腦不一定令學童執筆忘字,就以筆者慣用倉頡輸入法為例,由於現在與筆者同輩的人都沒有學好中文寫字筆順,因此學習倉頡拆碼時經常遇上麻煩。相反,使用倉頡輸入法,再配合 Netbook 的輕觸熒幕技術,只要有軟件配合,不單不會令學童執筆忘字,相反有助解決香港人寫中文字不按筆順的老問題,這肯定是好事多於壞事。

如果以業界的角度去思考,政府的電子書政策只要執行得好,是有助業界度過金融海嘯後的困局,像政府規定電子書的用戶界面,由香港公司在本地聘請本土的程式開發員開發,將為程式設計員創造不少職位,以及得到珍貴的開發經驗。同樣地,若政府的電子書要求業界按香港的人體工學要求設計,香港的工業設計師能夠參與其事,這又代表增加若干就業職位,對香港資訊科技界的發展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打破教科書門禁

相反,電子課本亦可以引進一些比較新穎的概念,這概念絕對有助打破教科書出版公司的壟斷。近年開始有開放教科書的概念(Open Textbook),所謂的開放教科書,就是以開放源碼或創作共享(Creative Common)形式授權的教科書,不單可以打破教科書長期以高價賣書威脅家長荷包的局面,香港學生可以更多利用歐美國家的教材,對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是尤其有利,對學生、教師都是有利無害的。

筆者希望香港教育界代表認真看待電子書對學生的好處,遠遠多於壞處,教育界代表應該了解電子書到底是什麼,以及對學生實際造成的影響,才去反對或支持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的電子書概念。

另一方面,政府在實行電子書計劃時必須小心一點,因為電子書涉及的商業利益相當龐大,因此,政府不要在分配資助撥款或所採取的技術時,偏幫個別與政府關係密切的科技公司,整個決策過程必須開放透明,而且能夠容許開放技術,否則電子書不單未能達到原有為家長慳錢的目標,相反造就了另一批與教科書出版商一樣賺取暴利的科技公司,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電子書概念是應該支持,但實際將這政策付諸執行時,應該從長計議,並以開放透明為標準。

相連閱讀:
繆美詩:為反對而反對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善用網站平台凝聚年輕人民意

由於受到「後七一政治」的影響,香港政府一直希望在互聯網上擴大對年輕人的宣傳和收集民意。香港政府新聞處因此設立青新動力網站,近日更高調宣傳青新動力網站,例如派小記者訪問特首。

政府利用網站進行的工作,雖然多了點新意,年輕化了一些,但仍然是單向宣傳,在一些政策範疇上,特別涉及年輕一代前途的政策,政府可以更有效利用網站作為凝聚民意和宣傳政策的平台。

採用Web 2.0思維

就以香港品牌的檢討為例,政府推出了 myhk2020 的網站,希望知道年輕人對香港2020年有何願景。由於在「香港2020願景」中受惠和受影響的是都是二十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這一代人多數時間都已經由傳統傳媒轉移到互聯網,因此,政府設立 myhk2020 網站,本來是相當合理的。

不過,現在不單是 Web 2.0 的年代,這同時也是一個 PR 2.0 或 Cyberpolitics 2.0 的年代,當一群網民利用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集結力量先組織「口投民建聯,票投社民連」攻勢,再利用同一股力量,將民建聯所謂的年輕立法會新星陳克勤玩殘時,政府要搜集年輕人對香港未來品牌的看法,居然缺乏 Web 2.0 的元素,這是不是代表了政府又一次落後於形勢?

最低限度,政府無論在青新動力網站也好,在 myhk2020 網站也好,加上一條 RSS 的 feed,令網民可以很容易在不需要提供電郵地址的前提下,收到政府就有關課題的第一手資訊,以及加上一條可供網友在 Facebook、Myspace 就社交網絡進行資訊分享的連結,相信這是在 PR 2.0 年代的最低要求。至少政府想叫網民多些參加比賽,也要提供一些便利網民去呼朋喚友參加比賽的方法。

政府內部不少人仍然維持在 Web 1.0 思想,大概認為任何搜集民意的網站都需要有一個討論區的。以香港的民情及筆者管理討論區的經驗,討論區管理的成本相當大,而且一旦留言管理的準則掌握得不好,就會招惹扼殺言論自由的指責,在一些不涉及非黑即白判斷準則的課題,與其自行建立討論區,不如更廣泛利用社交網絡,將香港政府青新動力網站變成另一種社交平台可能更加恰當。

緊貼年輕人社群

至少以「香港2020願景」來看,由於不像淫審諮詢有極大的政治爭議性,目前很大程度在構想的階段,因此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鼓勵公眾將自行建立 Facebook group 的連結提交到香港政府網站,青新動力網站羅列出相關的 Facebook group,然後讓網民自行決定加入與否。這既免卻了政府新聞處人員管理討論區所隱含的政治爭議,另一方面,由於在不同的群組中有不同的社交網絡組合和討論,更容易得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等到在落實「香港2020願景」品牌時,就會比較接近年輕人心目中希望的願景,不會在品牌的設計公布後,才被年輕一代猛烈批評甚至不予認同,令整個品牌檢討的心血白費,這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

總之,現在的科技變得很快,政府在搜集民意和宣傳手法上都要與時並進,政府有條件在一些影響深遠但不涉及重大政治爭議的議題上,更好利用互聯網將年輕一代的共識凝聚起來,並落實在政策中,事實上,年輕人離政府不遠,只在乎政府能否願意踏出第一步。

大企業救市有責 勿落井下石

近日,旅遊和飲食等行業投訴,銀行不單收縮對他們的信貸,更將信用卡帳項的結算期,由簽帳後兩天改為簽帳後60天,這項措施令不少零售商戶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困難。因商戶會在未來58天的資金流出現緊絀情況,在年尾商戶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

拖商戶卡數 銀行觸怒公眾

  面對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現金流量大減困境,比沙氏嚴峻得多,沙氏造成零售業低潮,但經營穩健的公司仍然可以維持穩定現金流入,但這次銀行的做法,就連累很多經營穩健的公司都齊齊面臨困境,影響範圍遠遠比沙氏來得大。

  自雷曼迷債事件後,由於不少年長的雷曼苦主,都懷疑被銀行不擇手段的推銷手法所害,加上不少中產,都對銀行界中人的奢侈生活作風,以至銀行聘用收數公司,以不當手法追債等事時有所聞,因此,公眾對銀行的經營手法普遍印象不佳。

  公眾明白銀行現時在同業市場拆借不易,不過銀行在延長信用卡帳項結算期的同時,又有否同時對中小企客戶作出適當的紓緩,例如商議還息不還本金之類的安排,令中小企業都能夠在現金流不穩下維持經營?如果銀行一方面將信用卡帳項結算期大大拖長至60天,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小企客戶提早還款,或拒絕作出其他融資安排,公眾就會對銀行的經營作風作出質疑,不單政府要面臨很大的政治壓力,日後其他拯救銀行的措施,根本不會有人支持的。

  銀行如此催迫中小企的結果,除了迫中小企作出違約舉動造成爛帳外,更有可能令銀行失卻現時相當需要的公眾支持,公眾會在雷曼迷債等問題上對付銀行,亦可想而知。

  當然,純粹由銀行或政府負起與中小企共度時艱的責任是不合理的,特別政府用的是納稅人的公帑,在經濟不景下,中下層民眾比中小企更需要幫忙。

  而一直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獲利的大企業,應該可以在救市上發揮更具影響力角色,沒有一眾中小企業的存在,單靠大企業都不能夠撑多久,因此,大企業願意在某程度上協助紓緩小企業的困境,不單有助改進大企業的形象,亦是對大企業本身的長遠經營有正面作用。若中小企業大批倒閉,不單影響消費市場,亦會令爛帳比率大幅上升,大企業最終亦都會受害。

應助中小企 相互踐踏難逃生

  而公用事業以及商場業主,可以扮演的角色是比較多。以公用事業而言,像電力和煤氣等擁有強勁現金流的企業,能否在這階段容許個別有困難的中小企客戶,以分期付款方式繳交過期帳款,等經濟有改善後才補交欠交的款項,減少每月現金流流出。同樣,商場業主若然接受若干中小企租戶,延遲或分期交租的安排,令現時的現金流出減少,已經足以度過年尾的難關,以及適應信用卡新結帳期的困擾,這足以大大減少因現金周轉問題而倒閉的企業,而且由私人企業自行出手,肯定比政府要批出公帑來得更快。

  在金融海嘯的非常環境下,救市或救中小企,並非只是政府,或只是銀行的責任,社會的不同環節,以保住社會的活力和就業為目的,都應該考慮他們可以辦得到的救市方案,而不是像夜總會大火般,人人都爭着奪門而出,結果大部分人都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踐踏而死。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微軟奇招反盜版 惹來黑客砸視窗

微軟近日為了「催谷」Windows Vista 的銷量展開大規模的打擊盜版行動,全球多個地區的盜版 Windows XP 用家如果安裝了微軟最新推出的更新程式,就會每小時出現一次黑色畫面,以及不斷有視窗提醒用戶要買正版。因為現時全球有大量盜版 Windows XP 用戶,而現時市面上已經少了很多 Windows XP 正版可買,只要多了人怕麻煩要買正版,Windows Vista 的銷量困境有機會得到紓緩。

中招的盜版用戶紛紛投訴微軟做法有問題,有些對法律和網絡保安原則不了解的正版支持者,就指盜版用家有何資格指責微軟,因為盜版本身都違法的。不過,從法律和網絡保安等方面去分析這件事,微軟這次做得太過火了。

微軟權力過大

在西方的法律原則,每一個人的家都是私人之地,亦即使用權擁有者的堡壘,就算在香港,政府是所有土地的名義擁有者也好,基於法律原則都不可以任意入屋。因此,政府要調查罪案,有需要入屋搜查、業主要單方面收回欠租單位,全部都要得到法庭的命令才可以做,沒法庭命令下隨便進入別入的地方,不論民事還是刑事都是犯法的。

每一個人的個人電腦,查實都是每一個人的家的延伸部分,如果微軟要阻止個別電腦停止使用 Windows XP 作業系統,理論上應該要得到法庭的搜令,微軟 Windows 用戶下載更新程式,只不過是修復系統的一些漏洞,而不是同意安裝木馬或後門程式之類東西。在中國,上述做法固然引發軒然大波,在其他國家,微軟的做法恐怕會引發大量的民事甚至刑事官司。至少在香港而言,《刑事罪行條例》第161條的不誠實使用電腦罪,有可能適用於這案,因為微軟有不誠實意圖導致他人蒙受損失之嫌,而香港的不誠實電腦罪應用範圍極為廣泛,不少案件警方動輒都用這條罪起訴網民,如果真的有香港中招用戶向警方報案,到最後搞得不好可能是受害用戶只是向微軟賠錢,但微軟就可能有人要坐牢。如果警方不查案,就可能引發新一輪網民與警察之間的爭議,到時真不知如何收科。

行動自找麻煩

不過在各地招惹的刑法或民法爭執對微軟尚屬小事,對不少網絡保安專家更大的問題在於 Windows XP 到底還算不算可以繼續用的安全作業系統?

就政府機關而言,微軟利用他們掌握源程式碼優勢,任意加入這類入侵用戶系統的功能,對政府運作的保密性相當危險,隨時有可能損及國家安全。不少國家政府很可能在微軟採取行動後,基於國家安全的因素,向相對安全的 Linux 或 Mac OS X 方面走,結果就是微軟失去大量的政府訂單。

現時有不少黑客正研究如何破解微軟這次的黑屏行動,在研究如何破解時,查實同時研究 Windows XP 內的一些系統漏洞,因微軟很明顯利用一些未經寫入文檔的功能,來進行他們的反盜版行動。若然日後有黑客成功研究如何破解,然後利用破解檔案來入侵全球各地不同的電腦系統,到時造成的系統大災難是絕對不容低估,不知微軟為了打擊 Windows 盜版時,有沒有思考清楚他們所作每一個行動,有可能做成的保安隱患?

總言之,這次看來很合理的 Windows Vista 促銷行動,不單引發爭議,而且更有可能令微軟盜版的用戶認真考慮其他作業系統,影響微軟的佔有率,此舉由反盜版變成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或許是微軟始料不及。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中信泰富 揭風險管理計時炸彈

對於不少以為買藍籌股便穩如泰山的股民,這一週真的有如吃了驚風散一樣。中信泰富在外匯掉期合約上,竟然至少輸掉一百五十多億港元,令中信泰富股價暴瀉,一眾股民損失慘重都不知所為何事。

因管理層不當買賣衍生工具,導致股民受到嚴重損失的事不止一次發生。中航油(新加坡)在二零零四年賭輸了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的期油,導致中航油破產的事件,可以見到監管上市公司如何衍生工具,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監管問題。

衍生工具交易必須公布

首先,衍生工具有實際的營運用途,因為對一些價格波動的原料,或一些涉及大量外匯交易的投資項目,企業財務主管不進行衍生工具交易會令成本控制不易,風險大為上升,同樣的牙煙行為。因此,不宜對上市公司進行衍生工具作出金額或方式的限制,令企業管理層在運用衍生工具上保留一定靈活性。

不過,在容許企業管理層靈活使用衍生工具時,公司股東必須知道現時管理層到底在用什麼衍生工具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衍生工具,令一眾股民能夠自行評估他們投資要面臨的風險。我們不反對一些進取的股民,投資一些使用進取策略的公司,但要防止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資金投進衍生工具為主的企業中最重要。

而現時證監會和港交所,對上市公司衍生工具交易公布要求相當不足,以中信泰富事件為例,就算看中信泰富的年報,都未必能掌握中信泰富到底在什麼類型的工具上下注,一旦賭輸了的後果,以及注碼的大小。因此,日後證監和港交所,必須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詳細披露手持衍生工具的金額、遊戲規則以及使用原因。而上市公司在作出一定金額的衍生工具交易後,亦要在指定日期內進行公報,令股民及時決定是否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換馬。如果中信泰富一早有公布,他們正大規模進行掉期外匯合約,相信不少專業投資者,會自行衡量風險,作出適當行動。

清理計時炸彈

不過,現時更重要的是,證監會和港交所應該有秩序要求各上市公司,特別是恆生指數成份股,披露他們現時持有的衍生工具交易情況。恆生指數成份股披露有關狀況,對公眾利益極為重要,因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風險以及升跌,不只影響一般股民,更會同時影響香港數以百萬計的強積金持有人權益,香港不少強積金都投放資金在藍籌股,甚至與恆生指數表現掛鈎,因此,恆生指數成分股應該有比較嚴格的衍生工具申報要求,才能有效保障香港大多數公眾的利益。

另一方面,在公司董事局或高級行政人員,可獲授權進行多大的衍生工具交易,也是一大重點。當衍生工具交易量,達致一個有可能輸身家的地步時,應該要得到股東大會小股東的核准才能進行,現時單靠董事會以及高層行政人員的內部監管,由多次案例都證明了遠遠不足夠。

總言之,現時對上市公司投資衍生工具的監管和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如果還有大批上市公司因賭輸衍生工具,而要注資甚至破產,這樣會大大打擊公眾投資的信心。而加強披露,讓公眾明瞭自己的投資風險,相信是能夠維持市場活力的監管方向。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大力干預市場 港府有心乏力

香港正經歷未知何時結束的金融海嘯時,曾蔭權的《施政報告》不單無可避免以經濟政策為主導,而且曾蔭權會如何監管金融市場,以及實施怎樣的經濟政策回應挑戰,成為了各方注目的目標。
如果市民希望《施政報告》能夠加強金融監管,這份報告令人頗為失望。而對於小政府大市場的支持者,這份《施政報告》更是代表了小政府大市場主張的死亡,政府在其他方面走向全面干預的路走。

金融監管沒有擊中要害
先談金融問題,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會節制賣地,相信這是對香港銀行系統真正的利好消息,因為香港銀行大量貸款由物業所抵押,而穩定物業市場,減少負資產出現對穩定金融系統相當關鍵。
但在改革監管制度上,政府很明顯未知道雷曼迷債事件問題出了在哪裡,例如金管局、證監會以及保監會三者的角色如何合理地安排,金融產品的銷售文件、宣傳品以及命名如何妥善監管等等,政府根本沒有著墨。而不少國家接管銀行時,同時一併進行的銀行高層薪酬及問責方面的改革,曾蔭權也是未有提及。考慮進一步規管是不夠的,改革監管架構才是關鍵。在金融監管這方面,政府並不及時作出果斷的反應。

政府干預當道的施政報告
相反,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決定引進兩大干預經濟措施,包括了跨行業最低工資立法,由最低工資委員會訂定最低工資水平,以及引進競爭法保障公平競爭,加上了政府打算在油站土地招標程序中,加入油價管制的要求,,而涉及福利和弱勢社群的部分,佔了《施政報告》主要篇幅。很明顯,政府干預已經成為了曾蔭權政府的施政基調。
這份《施政報告》一些措詞上,亦明顯看出政府施政哲學的重大轉變,過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不斷強調小政府大市場,這個港英政府時代的管治理念,政府甚少正義上身,有替天行道的慾望,表明政府有責任維護社會公義。但在這份《施政報告》中不斷提及正義,強調政府政策要有前瞻性,不單為政府引進最低工資立法,以及競爭法等措施張目,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曾蔭權餘下任期內,如果這個施政方向不變,港英時期一貫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將會放棄,取而代之就是政府以正義、公義代表自居,不斷擴大政府在各方面的干預。

方向孰好孰壞?
金融界監管機制問題多多,早不是什麼新聞,而這次金融海嘯令金融界高層變成過街老鼠,加上公眾對雷曼迷債事件的強烈關注,市民以至國際社會對金融監管改革普遍表示支持,這本是政府最佳時機推行改革的機會,但政府至今未有具體的計劃和藍圖,筆者恐怕救市成功過後,要挑戰金融界的既得利益分子就並不容易,要推動改革就困難得多。
另一方面,香港一直以來的成功要素,就是小政府大市場,由靈活的市場機制去激發民眾的潛力,而香港政府官僚的一貫訓練,以至香港現有政制的認受性,都不適合實施大規模的政府干預的。現時政府正義上身,打算大規模干預市場,香港社會到底準備好沒有?香港一貫的優勢會否失去,筆者深表懷疑。這份具里程碑作用的《施政報告》,將會是香港歷史其中一個轉捩點。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曾特首勿正義上身

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曾蔭權提到如何維護社會公義是政府當前的挑戰,之後他又指,堅信正義之道是爭取社會最大利益的方法。因此,今年《施政報告》,引進了最低工資、競爭法等干預市場方案。

無可否認,政府在某些政策方面,需要利用政府手上的公權力為民眾伸張公義,如打擊金融界一些欺詐等是必要。但如果政府,特別政府並非民選的時候,當政者正義上身的話,那就令人相當引以為憂,甚至可能是政府無限伸張權力的先聲。

在上世紀,人類其中一大災難之一是共產主義。提倡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本來都希望解決低下階層生活質素問題,他們以充沛的熱情建立共產主義政權。但這些正義上身的人,希望人間變成天堂的執著變成一種偏執狂,最後造就了一個又一個人間災難,由中國到柬埔寨到東歐諸國,一些權力不受節制的當權者,以正義化身的舉動,讓多少人餓死和被殺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在香港未有完善的民主政制時,筆者寧可當政者有「做好呢份工」的心態,不要事事以人民英雄自居,因為不受節制權力下,官僚好心做壞事的機會太大了。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不斷把正義、公義掛在嘴邊,到底正義和公義會否真的來臨?還是帶來更大的不幸,這有待歷史的驗證。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信用卡核實年齡機制荒謬

筆者上周已經仔細指出《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諮詢文件》(《諮詢文件》)第四章,建議強制互聯網供應商設立伺服器端過濾系統,有如把中國的「防火長城」引入香港,大大危害香港資訊自由。本周要討論另一項荒謬建議,不單可行性成疑,而且干擾銀行運作,以及令香港市民的私隱,以至財務資料都處於危機之中,那就是為了辨識使用者的年齡,任何人有意瀏覽不雅資訊的,都要先輸入信用卡資料!
私隱如何得保障?

首先,香港人以為 VISA 和 Mastercard 只是信用卡,事實上,VISA 和 Mastercard 都是一個付款平台,既是信用卡,亦是一些預先存入款項的預付信用卡(Pre-paid Credit Card),或與銀行儲蓄戶口連結的扣賬卡(Debit Card)。

以恒生銀行的 Alpha 消費卡為例,是針對十八歲以下人士,提供在易辦事以外更方便的付款辦法,換言之,有信用卡不代表就必定是十八歲以上。加上香港不少市民都持有海外信用卡或扣賬卡,海外信用卡和扣賬卡的年齡限制亦不盡相同,類似 Alpha 消費卡的產品也不少。換言之,有 VISA 或 Mastercard 的也不代表是十八歲以上人士。

如果要利用信用卡達致年齡審查的效果,那現在信用卡進行網上交易審批時,程序不能只傳達審批結果,以及核准碼這麼簡單,而要某程度把年齡這數字傳到網關,銀行是要把整個電腦系統作出大程度的改動,不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構思這個方案時,有沒有諮詢過金融管理局有關專家的意見?

另一方面,不少國家的私隱條例比香港還要嚴格得多,如果瀏覽香港不雅網站要輸入信用卡號碼,其他國家的銀行規例又不容許銀行在處理信用卡交易過程中傳送審批結果以外資料,豈不是剝奪了持有其他國家信用卡網民在港瀏覽資訊的權利?連這問題也沒想到,就貿然提出這建議,可見主事者做事如何粗疏。
成本利潤怎分配?

信用卡號碼在互聯網技術人員眼中,一直視為高度敏感資料,不少用戶對網上交易存有戒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怕信用卡資料洩漏。因此,才會有 Paypal 之類的付款平台,讓電子商貿公司不用儲存和接觸到信用卡資料,達到用戶放心,電子商貿公司亦不用額外投資在保安系統之上,減省營運成本。

現在為了核證用戶是否滿十八歲,就要輸入信用卡資料,那誰來負起保存信用卡資料的任務?現在 Paypal 可以在每宗電子交易中,抽取若干佣金,以及賺取外滙差價、暫時現金利息收入賺錢,但不涉及金錢交易的年齡核證過程,其中的成本和利潤又應屬誰呢?除非所有色情網站都牟利,否則這建議根本就辦不到。

不要以為含有不雅內容的網站都牟利,涉及性小眾的網站,例如同性戀者、性虐待愛好者的網站,可能有不雅內容,但卻未必盡屬牟利,那他們在互聯網上的發表權利是不是因此被打擊?

《諮詢文件》第四章兩個建議都見到不少難以接受的漏洞和問題,可見政府不單有意借管制淫褻和不雅物品來搞「網絡二十三條」,而且不少建議都只是蘇錦樑及與他合作的官員憑空想像,未諮詢過專業人士意見的情況下,亂作一通的產物。整份《諮詢文件》質量粗疏,應該收回。如果政府仍然堅持以這種方式進行諮詢,當市民感到智慧被侮辱時,那時蘇錦樑就要準備迎接國籍爭議後另一場政治海嘯了。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集體談判權 勝最低工資

行政長官曾蔭權即將在新一屆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政府會否推行跨行業最低工資備受關注。而近日不少工人團體,以至社福界人士,頻頻行動為推行最低工資造勢,最低工資彷彿一夜間,成為解決香港勞工生活問題的妙藥。

不過,以現時的經濟情況,以及最低工資造成的扭曲市場效果,最低工資不單未能達致原先的目標,相反更有可能成為無良僱主在逆市裁員的藉口,這一點,又不知公眾有否看清楚。

最低工資乃價格下限安排

所謂有效最低工資,就是由於市場工資不足以應付勞工日常開支,政府人為地設下經濟學上的價格下限(Price Floor),而政府人為設下的價格下限,一定是高於未有干預的市場工資。而有點經濟學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常識的人都知道,最低工資的結果就是令僱主傾向少請勞工,更大程度上依賴自動化程序等迴避最低工資法的做法,結果就是製造更多失業。

而在金融海嘯後,各大企業為了節省人手度過經濟寒冬,都紛紛磨拳擦掌準備裁員,只不過現階段裁員,就會被指責不與工人度過時艱,對企業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現時仍未有大規模裁員行動,但不代表各大企業未有準備,由不少快餐店,包括麥當勞和大家樂,都開始陸續引進更多自動化生產設施,都可以看到,一波大裁員風暴是遲早問題。

一旦政府實施最低工資,大企業就可以新政策造成成本急劇上漲為理由,乘機裁員,就算工會指責企業裁員不當,工會亦不見得可以理直氣壯,皆因提出最低工資政策正是工會。現時政府迎合工會的要求,推出最低工資立法,政府和大企業就可以把失業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也是政府以至商界人士,支持政府實施最低工資的理由。事實上,商界在這方面比工運人士奸猾得多。

扭轉工人談判權問題

現時工人工資偏低其中一個原因,查實與香港工會不夠強有關,在西方國家,工會享有集體談判權,而工會甚至亦在公司享有一定股份,有權指派代表入董事局,因此,工人在進行工資以至福利方面談判時,往往比較容易爭取較有利條件,而香港工人就很難透過工會集體談判力量,得到較合理的待遇。

所謂工會集體談判權,實際上把勞工市場由買方市場局面扭轉過來,變成商界組成的買方卡特爾,與工人組成若干的賣方卡特爾對壘的局面,當市場的供應方出現寡頭競爭的情況時,反而可以提升工資以及其他福利之餘,所造成的失業副作用遠比最低工資為輕,而且資方亦缺乏相當理直氣壯的理由進行裁員,集體談判權是一個減少了政府的干預,又能真正保護工人,勞工團體又能接受的一個替代方案。

筆者明白不少人都對現時基層的情況相當關注,筆者同樣關注基層的情況,過往甚至為了反對削減綜援,不惜與個別報館的高層公開筆戰,憤而擲筆離場。但要保護工人權益,必須採取正確的策略和方法,現時資方支持最低工資的背後,查實是非常毒辣的糖衣毒藥,只不過不少勞工團體中人,以為多年理想終於實現,中了陷阱也不自知。在金融風暴過後,為了基層的生活著想,最低工資必須從長計議,在保安員和清潔員兩大界別引進集體談判權,或許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金融風暴正吹向中國

當美國和歐盟被次按風暴搞得人仰馬翻,至今仍未知如何由這次金融海嘯中脫身時,有不少人認為,看來仍未被金融海嘯所打擊的中國,有機會成為避難天堂,甚至在金融風暴中向歐美伸出援手。

對中國存有幻想的人,似乎對中國國情了解不足。事實上,新一波金融海嘯,有可能由中國國有銀行的「另類次按」──政策性貸款所觸發。而中國的金融海嘯,事實上已經開始。

民企困難已顯現

在十月八日,浙江紹興的印染業龍頭江龍控股員工,走上街頭示威,抗議江龍控股主席夫婦失蹤,拖欠員工大筆欠薪。而江龍控股至少欠下銀行以及其他債權人二十億人民幣。在十月九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金屬發出公告,表示已經停止在中國五間工廠的運作,中國金屬至少欠下中外銀行五十多億人民幣貸款,兩間公司合共造成六千五百人失業,有可能造成七十多億人民幣爛賬。

由於美國和歐洲經濟不景,中國出口大受影響,加上原材料價格波動,這令中國很多民企都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再加上不少地方政府 ,為了吸引民企和外資在當地開設工廠,提供不少政策優惠,除了土地和稅務優惠,還有當地政府指令各大國有銀行在當地的分行,批出無抵押的優惠貸款,完全漠視了這些企業的實際還款能力,造成了有大批工廠在海外成功上市集資後過度擴張,一旦經濟出現危機就只能倒閉告終,這些政策性貸款與美國政府鼓勵銀行向還款能力不足的業主提供按揭,亦即所謂次按並無分別。

而中國政策性貸款,與美國的次按同樣是深不見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四大商業銀行,有多少貸款是這類地方官追求GDP而造成的政策性爛賬,還未計因樓市不振造成的按揭和爛尾地產項目的爛賬,換言之,有可能在解決歐美因次按造成的金融無底洞後,香港以至中國就要面對由官員胡亂指揮經濟造成的金融黑洞,全球金融海嘯根本沒完沒了 。

要準備最差時勢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真正金融海嘯未來到香港,確是事實。歐美經濟不景,加上毒奶案破壞了中國製造業的名聲,當大量工廠連環倒閉時,這筆大爛賬造成的金融以至政治風暴才是最可怕。香港人,準備好面對最差的時勢沒有?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效英改革詐騙法 杜迷債翻版

雷曼兄弟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令,令雷曼兄弟透過空殼公司發行的「迷你債券」,實際上是涉及衍生工具的結構性票據(Strucuture Notes)一夜間前途成疑,成堆被銀行職員誤導,以為票據可靠性與銀行定期存款相同的市民紛紛要求協助。由於涉及金額多達百五億港幣,因此這是非常棘手的政治議題。

很多人討論這件事,但由證券法的角度去探討。但英國方面,早就由改革訛騙法方面著手,在二零零六年通過《詐騙法2006》(Fraud Act 2006),並在二零零七年於英國本土實施。如果香港政府跟隨英國這方面的改革,雷曼兄弟破產事件所涉及的政治影響或許小得多。

銷售員倘非經紀 雙重罪
在一九九七年,英國工黨上台不久,當時英國法律政策專員(Solicitor-General)就指現代商業活動,所涉及的不誠實行為日新月異,恐怕建基於《盜竊法1968》(Theft Act 1968)以及之後連串修訂的訛騙罪和串謀訛騙罪,不足以對付新款商業詐騙活動,不少人已經找到新方法迴避法律制裁,加上當時越來越多電子交易要處理。在英國內閣要求下,英國法律改革委員會對詐騙罪作出研究,並且在二零零二年發表報告。而《詐騙法2006》基本上是依照二零零二年報告書的建議草擬。

根據英國的改革,原本在英國本土有的八條詐騙相關罪行,就簡化為三條,這三條分別是不誠實地作出虛假聲明(dishonestly make a false representation)、不誠實地未有披露信息(dishonestly fail to disclose information)以及不誠實地濫用信託權力(dishonestly and secretly abuses a position of trust),只要上述三種行為的任何一種,導致有人得益、有人損失,或有人因此蒙受損失的風險,即屬犯罪。

就以雷曼迷你債券事件為例,如果有人,聲稱迷你債券風險與定期存款等同,已經有可能構成作出虛假聲明、以及未有披露信息,如果有關人員不是證券經紀,而是銀行職員,更可能連濫用信託權力的罪行都犯了。這類金融寶藥黨行為,就不用證監或金管局出面,而且直接由商業罪案調查科接手調查,而有關銀行職員亦有可能要負上刑事責任,能有效阻嚇其他銀行或證券公司,令他們不再採用誤導手法促銷。

香港與英國不單法制同源,而且亦屬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社會,若然英國法律改革委員會認為有需要作出改革,那香港亦應同樣有必要,但相當不幸,雖然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在一九九六年七月,就詐欺罪改革作出研究,亦曾根據英國案例,研究類似英國《詐騙罪2006》的方案,就最後拒絕有關建議,令一九九九年的新修訂,仍然未能應付金融業以至其他行業越來越千奇百怪的新玩法,結果在雷曼兄弟破產事件中,政府完全陷於被動,缺乏有力武器協助有需要的市民

繙譯英《詐騙法》 作參考案例

不過亦由於英國和香港不單同屬普通法司法管轄區,而且不少香港法律,根本只是某些舊英國法律的本地化版本,最有效杜絕類似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的方法,莫過於儘速將《詐騙法2006》譯成中文,並作出相若技術性本地化,然後提交立法會審議。這種法律改革不單節省成本,而且日後香港法院審理案件時,可以先參考英國的案例,實際操作起來亦少了很多麻煩。

雖然香港不再是英國屬地,但由於香港立法機構權力有限,議員提出私人法案難過登天,在這種畸形憲政限制下,為了保障市民,在法律上儘量以英為師,將英國一些法律改革引進香港,看來是無可避免。

(本文應博客港燦要求而寫,並多謝吾友林忌,在這方面的研究作出的貢獻。)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防淫審條例變網絡廿三條

經歷過多場爭議後,政府終於就《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作出檢討。本來政府願意檢討這條極富爭議性的條例是好事,很不幸,政府剛公布的第一階段諮詢文件,當中不少建議只能以瘋狂而荒謬來形容。筆者在本周和下周的專欄中,抽出一些對互聯網業界以至傳媒都難以接受的部分來分析。

在文件第四章新媒體中,政府提出其中一項建議是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必須向用戶提供過濾服務,用以阻止青少年和兒童接觸不良資訊。到底政府想互聯網供應商怎樣強制提供服務?

筆者相信,政府不會只要求,互聯網供應商向用戶派發一隻,內有過濾軟件的光碟便算。事實上,政府既然要求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提供過濾服務,就一定會涉及利用一些在互聯網供應商後台設置的系統,包括DNS、路由器以至內容管理系統、甚至登入系統等層面,全方位阻截青少年和兒童接觸不良資訊,換言之,政府根本想借保護青少年和兒童為名,實際上想在香港引進金盾系統。

特別政府在諮詢文件中,提出伺服器端的過濾程式,比較難比青少年和兒童所破解,筆者相信政府真正的立法意圖,就是像中國本土一樣,設立互聯網內容過濾系統,首先像中東國家般過濾一些「色情」資訊,下一步就可能過濾一些涉及政治的資訊,政府大可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利用同一個系統,阻截當權者不想見的政治信息,這就是政府在諮詢文件中提出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提供過濾系統的真實政治意圖。對於不少如筆者般研究網絡技術出身的網民,怎可能不認為政府根本在搞網絡廿三條?

以捍衛言論自由的基本前提下,任何香港市民都不可能同意政府提出,強制互聯網供應商,安裝設於伺服器端的過濾系統,這就等於香港網絡言論己死,這也是扼殺了香港在資訊科技發展上,言論自由的唯一優勢。如果政府在首階段諮詢後,仍然要將這項建議納入修訂條例草案,結果就只會激起香港年青網民以至資訊科技業界人士上街,然後在港島街頭大叫蘇錦樑下台。

但由於這次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民建聯黨員蘇錦樑牽頭,因此,筆者相信民建聯必定會動員群眾,支持政府這一項建議,而以蘇錦樑與香港部分原教旨主義基督教教會深厚的淵源,部分看道德而不看自由的基督教信徒,亦有可能不知就裡支持了這項扼殺了香港群眾基本自由的建議。政府要動員一批群眾去支持這項建議,可能比《基本法》廿三條那次更容易。

另一方面,資訊科技界候任立法會議員譚偉豪,在傳媒回應這項建議時,避了不談這項建議根本是引進防火長城到香港,只是把諮詢文件第四章2.5節的句子照背就叫回應,這樣不了解有關建議對業界影響的議員,根本就是失職。一如筆者在選前所言,譚偉豪根本不會捍衛香港網民的自由,不幸言中。業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尋求其他立法會議員的合作,這種不理業界死活的所謂代表,不必指望。

筆者相信,在立法強制互聯網供應商設立過濾系統問題上,勢必引發一番攻防戰,可以說是整份諮詢文件爭論的核心所在。而為了香港的自由,這一項建議是絕對不能贊成,寸步不讓。如果香港人在這次守不住,一國兩制所保障的自由,就真的會逐漸失去,沒有資訊自由的社會,就像中國一樣,飲了毒奶一整年都不知道,死了也不知誰害死自已。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博客監督官方傳媒運作

  在神舟七號太空船發射前十二小時,新華網發表了一篇關於測控神舟七號的測量船遠望一號的報道。不過這報道的標題令人發笑,標題是〈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

  神舟七號尚在酒泉等待升空,又怎會繞了三十圈,而遠望一號測量船又如何像報道般緊張地進行測量工作。這篇「未來新聞」當然成為了笑話,新華社要在當天下午撤回新聞,並向公眾道歉。

  新華社甚少出現因新聞出錯而須要公開道歉的情況,因為過往官方傳媒如何出錯也好,由於中國傳媒都受到政府當局控制,因此傳媒缺乏自我監督的情況下,這類錯誤亦只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特別這篇文章,由標題和內容所見,都是為了在政治上歌頌神舟計劃,所以不單止不似由遠望一號測量船上發出,文章修辭更見誇張,不過,一眾依賴新華社供稿的官方傳媒,當然不會「篤爆」這類文章是有心編造。

自製「未來新聞」出醜

  這次情況很不同,有關錯誤報道文章出現後,中國各大博客和討論區紛紛轉載,再令不少海外傳媒;包括英國《倫敦時報》以及美聯社發現有關文章,最後令新華社不得不道歉挽回聲譽。

  照中國政府一貫死要面子的作風,就算互聯網討論區和博客討論有關文章,中國政府都可以千方百計阻止流傳。事實上,在新華社撤回有關文章後,百度和 Google 一度在快取主機中刪除副本,而網易博客亦有部分轉載文章被刪除,但由於有關文章迅速被複製到不少管理較為寬鬆的博客主機,例如 MSN Space、天涯論壇等,令新華社最後不得不道歉了事。

  同樣刪文未能阻止消息流通的情況,出現在貴州甕安騷亂事件,在天涯論壇上,儘管板主努力刪文,但網民不斷重貼與貴州甕安騷亂相關文章,板主以人手管理,根本敵不過一眾網友,那最後只好任由與甕安騷亂相關文章四處流傳。

官方媒體難敵網民

  由此可以看到,中國政府要阻止中國網民監督傳媒是愈來愈難,本來網民就對中國傳媒的報道真確性很有意見,像中國中央電視台在網上的代號就叫 CCAV。而互聯網複製內容的邊際成本接近零,網民為防當局將信息刪除,四處轉貼是很自然的事,中國官方傳媒只要作出一些荒謬而有造假之嫌的報道,都很難逃過網民的法眼,甚至因此要面對沉重的代價。而這次新華社道歉,只不過是開始。

  而在中國三鹿奶粉被驗出有三聚氰胺,令毒奶粉事件被揭發後,中國網民會加緊留意中國傳媒報道的準確性和真確性。在互聯網上,就有人找出中國中央電視台在去年9月曾盛讚三鹿奶粉生產過程,報稱經過千多個程序檢驗,是品管的典範。不少網友把中央電視台當年的報道片段重新放上網,大肆抨擊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道不準確,以及有官方勾結之嫌。日後網民對中央級的傳媒,像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的監察,將會有增無減。

  雖然中國擁有金盾系統,聘用了大量的網警,以及所謂的網評員,亦對內容供應商的存亡操有生殺大權,但這些人員、系統以至制度,與人數眾多的網民相比,仍只是九牛一毛,官方傳媒如果為了政治目的造假,最終仍然逃不過公眾的法眼。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神舟七號的假報道

在毒奶粉事件影響下,縱使神舟七號升空,會實現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但中國民眾普遍都不會感到高興。當自己的至親因每天飲了毒奶而患上腎結石時,在悲憤下不會有心情為神舟七號歡呼的。

發表測控記新聞鬧笑話

在神舟七號升空前,新華社網站在九月二十五日早上意外提早發佈的《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更加成為了笑話。(未發射就有了繞第三十圈的報道,怎不讓人驚愕?)儘管新華社急急刪除有關報道,但有心人仍然能透過百度快取找回來,並且把證據截圖放到博客上。而這次「烏龍」新聞,正正反映了中國滿坑滿谷的假貨來源在那裏。

這篇《太平洋上夜未眠──神七飛船第三十圈測控記》的出現,肯定不是新華社記者無聊寫出來的科幻小說,而是上級授意下寫成的宣傳稿件,只是報道不小心發放太早了。這證明了新華社的新聞,很多都不是記者自行採訪的產品,而是按照上級的政治需要,所編造的一些故事,這根本是為了欺騙民眾而寫出來的東西。在未有這次烏龍事件前,中國民眾當然知道官方宣傳的東西,可信度極低,只不過沒有實據指出來罷了。

不過,以中國人明哲保身的民族性,亦不會為這些造假的事,大聲疾呼說出來,他們相反是模仿了官方的造假手段,去應付官方的要求,然後當中得到一些好處。

就在四年前,安徽阜陽爆發蛋白質含量極低的大頭娃奶粉事件後,中國當局雷厲風行檢驗奶粉蛋白質含量。中國商人就學了官方造假手段,研究出以含氮量很高的三聚氰胺,來瞞過官方的蛋白質測試,而一般牛奶飲用者亦不察覺。在中國這種造假畸形文化下,不但未有阻止大頭娃奶粉的悲劇發生,而且連不少無辜的人都飲了比大頭娃奶粉更毒的腎石奶粉,全中國人就為這種奶粉付出沉重代價。

當權者造假百姓怎能真

古語有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當權的人都慣於造假,要求民眾老老實實做生意根本不可能,因為連當權者都慣用假貨來得到好處,為何民眾亦不可以。因此,要根治中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問題,那就必須根治政治三聚氰胺,即官員用假新聞、假政策來瞞騙人民的做法。問題在於,官員們憑政治三聚氰胺賺個盤滿缽滿,他們怎可能會停用呢?如果這次新華社未來新聞事件不了了之,香港人大概都不用再想喝中國生產的牛奶了。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防範毒食物 求中央不如靠己

 由三鹿奶粉被揭發含有三聚氰胺開始,中國毒奶粉事件像擠牙膏一樣,一宗又一宗被揭發出來,只要是中國出產的奶粉,不論公司背景都幾乎無一倖免被捲入毒奶粉事件中。中國奶業經這一役後,肯定聲譽掃地,短期內難以翻身。

  不過對香港而言,更重要可能是食物防疫政策,特別香港現時仍然很依賴中國食物,如果在防疫政策上沒有把關,就可能重演這次毒奶事件般,大批市民每天飲了至少一杯毒奶而懵然不知。

增撥款食物安全中心

  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中國有一種叫「地方保護主義」的政策特產,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會千方百計隱瞞實情,中央政府知道事情發生時,情況早已糟得難以控制。

  像三鹿奶粉事件,恆天然公司要透過新西蘭政府,直接通知中國中央政府,才得以令事件曝光。如果新西蘭不是今年11月大選在即,內閣為免將醜聞攬上身,急急要求中國政府處理,世人都不知有這麼多毒奶四處走。

  又像伊利牛奶有問題,國家質檢總局一直都沒有認真對待伊利、蒙牛等大企業,直至食環署查到伊利出口到香港的產品有三聚氰胺,中國民眾才驚覺有大問題。因此,在食物安全問題上,不可能事事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報。往往收到通報時,事件已經去到難以挽救的地步。

  因此,香港政府應該增大食物安全中心的撥款,主動對中國出口食物進行化驗,在防疫環節上採取主動。這對中國民眾亦有莫大好處,至少中國民眾可以由香港的化驗報告中,大概了解個別國產牌子的安全程度,這其實亦變相替中央政府監察國產食品的安全程度,對重建中國食品的聲譽有一定幫助。

  不過,對香港長遠利益而言,過分依賴中國提供日常食品,是風險相當高的做法,這因中國近年商人過分唯利是圖,差不多不同產業都有各式各樣,置消費者利益於不顧的潛規則。在潛規則問題未解決前,香港過分依賴中國供應食物的結果,就可能是一旦出現類似三鹿奶粉的醜聞,香港某類食品的供應就可能因安全問題一夜中斷。

  就像雀巢在黑龍江生產的奶粉,以及荷蘭菲仕蘭在中國生產的牛奶也被驗出有三聚氰胺後,由於超級市場只剩下一隻澳洲,一隻新西蘭牌子的牛奶,幾乎香港人只能選擇飲西方國家生產的豆奶,這可以見到當中風險有多高。

鼓勵入口來源多元化

  香港政府以至超級市場,應該鼓勵各供應商,除了向香港出口專供大中華地區的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市場的產品也應該供應香港,一方面減低因中國出現事故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有部分對中國食品完全失去信心的民眾,亦都擁有一定選擇權,至少不用像筆者般,要去到印傭和華裔印尼人愛去的專門超級市場,買印尼製造的雀巢全脂奶粉。並非每位香港市民都像筆者般,能看懂印尼水貨辦奶粉上的印尼文內容,判斷奶粉產地來源。

  總言之,在中國國情不改情況下,香港政府必須對中國食品質素的問題,有相應對的政策,不能事事盲目相信中央政府。在現今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年代,過分相信中央政府的能力只會害死自己。筆者不質疑中央政府的誠意,但有誠意並非代表可以解決潛規則所引發的連串問題。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如何保護名人免費電郵戶口

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現任阿拉斯加州州長佩林,在雅虎設立的電郵戶口最近被黑客成功入侵,並且把戶口內的資料全部打包成一個壓縮檔,然後在一個互聯網討論區內公開。

  不少人認為黑客運用雅虎郵件系統內的一些保安漏洞,成功入侵佩林的戶口,實際情況卻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這名黑客並不用攻擊雅虎的主機盜取密碼,而是利用免費電郵戶口領取密碼問題中一些明顯對名人不利的漏洞,來達致目的。

迂迴手法入侵

  由於使用免費電郵的人,並不希望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障號碼等資料交託別人,因此,免費電郵一般都不能像 ISP般,憑信用卡號碼之類資料來核證戶口擁有人身份,並且重發密碼,而是讓使用者回答一些「標準問題」,例如生日日期、伴侶姓名等等。用家不幸忘記了密碼,就可以靠回答這些問題,成功重設密碼,並且將新密碼傳到用家指定的第二電郵戶口中。

  大部分網民的個人資料,例如出生年月日、出生地點、所讀學校等等,都不會在維基百科、Google 等地方出現,但公眾人物,特別政界和娛樂界人士,他們很多個人資料都在傳媒曝光,並且記載在網絡公共紀錄之上,如果這些人忘了妥善設定接收密碼的後備電郵戶口,那就會讓這些善於從人性缺點中找到漏洞的黑客有機可乘,盜取資料。

  查實娛樂界或政界名人並不適宜使用免費電郵戶口作日常用途,因為 Gmail、Hotmail 就算如何在保安方面做得更好,始終都是免費戶口,為顧及大多數平常用家需要,網絡服務商很難特別在保安上兼顧知名人士。一些特別惹火的名人,最好的做法是透過付款的虛擬主機服務,設立擁有自己域名的電郵服務,因為自行設立一部主機去維持電郵系統,就要招呼各路不請自來,特別愛借人主機濫發垃圾郵件的黑客,也是一件相當煩惱的事,將這些交託給信譽良好的虛擬主機供應商,不失為一個好做法。

  由於不少人在未出名時,已經常用免費電郵戶口,他們平日與朋友的通訊都用這個戶口,該怎辦?

  首先,既然免費電郵戶口如此易開,這些人應該就不同的需要,開不同的戶口,原有的戶口維持與親友間的私人通訊,應付公眾和傳媒的,就另外開一個戶口。由於公眾和傳媒戶口的內容,預計會向公眾發布,就算黑客成功入侵有關戶口,都不會構成太大的損失。

黑客開發新財路

  另一方面,在那些「標準問題」的答案上,亦不要答得太正路,至少要令黑客們難以憑公開資料成功回答問題。相比起密碼本身,如果不是那些答案太容易透過公開途徑找得到,黑客要猜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比密碼還要難,這也是在設計這些標準問題時的假設。有黑客成功利用公開資料,撞破他人戶口,這肯定在不少程式編寫員的意料之外。

  總言之,這次利用公開資料成功撞破名人戶口事件,一如釣魚黨般只會陸續有來,名人戶口對立心不良的黑客更加吸引。如果電郵中有一些不見得光的私隱,例如地下情之類,這些名人就會成為勒索對象,而且收益有可能比盜用早被「碌爆」的信用卡更為吸引。做不好防範措施的後果,就是任人魚肉,這一點身為公眾人士要切記。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誠信和金融危機雙迫下的中國

對中國而言,這個中秋確實是多事之秋。三鹿集團三聚氰胺毒奶粉案,不但全國不知有多少嬰孩因而患上腎結石,而且有問題奶粉更出口到台灣去,引發中國產品重大誠信危機;另一方面,美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令,美國國際集團亦岌岌可危,全球都受金融海嘯的重大衝擊。

出口與內銷皆現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現時政局的穩定性,是靠長年的高經濟增長來維持。但在誠信和金融危機雙迫的情況下,筆者看不到中國有機會在這次危機中置身事外。當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這些久經風雨的頂級大行都出問題時,那可以肯定中國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經濟出現重大問題。中國出口定單出現嚴重萎縮,只是遲早問題。

在市場出現萎縮時,除了提供更廉價的貨品,貨品質量和誠信更形重要。但由三鹿集團毒奶粉事件中,官商之間相互推諉,以至中國民眾趁中秋節南來香港狂掃奶粉的表現可以看到,連中國民眾本身都信不過中國產品的質量,怎可以說服荷包早乾了塘的消費者,去繼續接受中國產品?因此,中國世界工廠地位被取代,根本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出口不能維持經濟動力時,現時只剩下流入中國的源源熱錢。可以肯定,在現在這一刻,不可能有新的資金流入中國,反之,當時機成熟後,流入中國的熱錢會千方百計逃出。因此,在雷曼兄弟破產後,上海證券市場首個交易日,儘管中國人民銀行減息以及放寬銀行準備金限制,上海股市照跌可也,而不少有多少海外有問題資產的銀行股更成了重災區。當海外熱錢也走得七七八八時,中國的出口又萎縮,內銷更談不上有動力,原材料和能源卻仍然有升無跌,這樣的境況下,中國經濟形勢之嚴峻可思過半。而中國經濟不能保持發展動力時,老百姓怨聲載道,那除了當權者手上的國家機器,真不知還有甚麼可以維持共產黨的管治。

亡命之徒將越來越多

雖然還有人迷信國家暴力可以維持政權,但當不少民眾連吃也成了問題時,會有越來越多死和不死都沒分別的楊佳出現,這類亡命反政府群眾一多,社會只會更形動盪不安。在多個危機交迫下,這個多事之秋很長,而香港人只能望中國好運了。

金融風暴惡 叫停強醫金

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令,以及香港最大保險公司友邦的控股公司美國國際集團傳出不穩後,香港網民一片風聲鶴唳,除了因為香港市民持有友邦保單金額多達4,000億港幣外,還有不少市民的強積金,亦由美國國際集團管理。

  而其他大型證券行、保險公司以至銀行是否能度過難關,現時仍屬未知之數。

  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之際,政府千方百計強迫市民供款在投資項目上,藉投資收益為醫療和退休進行融資的思維,亦到了一個應予檢討,甚至叫停的時候。

金融風暴啓示 迫全民賭博?

  現時流行的強迫市民供款,藉投資來為未來的退休和醫療融資的思維,查實是建構在金融市場永遠低風險,大型證券行、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總能比政府來得有效率,得到一定回報之上。而整個假設的最大問題在於,金融市場始終有風險,包括有人濫用監管和風險管理機制漏洞,集體鋌而走險行為的風險。一旦市場出現這種為求追求利潤,集體濫用漏洞行為出了事,那誰來解決問題,豈不知全民退休和醫療上的供款,變成了集體賭博的賭本?

  而這次搞出如此重大的金融風暴,問題正出在集體濫用信貸評級漏洞,而造成的過度借貸行為。在美國樓市有升無跌時,由於信貸質素較遜的借貸人,手上的資產都是相當值錢的,甚至表面上風險極低。因此,各大投資銀行借分散風險之名,將這次質素次級的有抵押貸款證券化,並包裝成低風險投資產品賣到各國,令信貸評級變成了一個幻象,過量沒實質基礎的借貸行為受不起樓市任何衝擊,在連鎖反應下,原本替市民打理資產的機構自己都一夜瓦解,情況相當可怕。

  政府官員更忽略一點是,金融系統已經不止一次出現有人濫用監管或系統漏洞,令實力雄厚的財團一夜瓦解的事件。由1995年Nick Leeson令霸菱(Barings Bank)破產事件,最近的法興交易員事件,以至這次次按風暴都可以看到,金融機構監管機制或風險控管機制如何嚴密也好,投資畢竟具賭博性質,一旦漏洞被戳破就足以致命。如果政府無能力,亦無責任去為小市民強迫作出的投資作出最後擔保的話,那市民保留權利,不為自己未來的退休和醫療經費作出投資合情合理。願意承擔風險,後果自負的,可以繼續購買市面的醫療保險、退休保障產品。如果市民在被迫的情況下,見到自己辛苦賺來的財富見財化水,不單投放的金錢沒有令自己未來享有更好的醫療保險,而且未來的醫療經費成了問題時,市民對政府的怨恨和不滿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政府不擔保投資 有權不供款

  因此,政府就強醫金提出的任何諮詢,都理應叫停,在現有市況下,市民不會同意任何強制性投資和供款的方案,這些方案得出的政治後果,都不會與《基本法》廿三條有任何分別的。

  就算現有的強制性公積金供款計劃,也應該作出檢討。筆者相信,香港有很多市民在強積金上損失慘重,市民一定追究相關責任。既然遇上市況重大波動時,市民有作出退休供款,與沒有作出供款根本沒分別,應該考慮終止實行多年的強積金計劃,政府應考慮動用公帑去應付退休保障問題,或改用其他方案鼓勵市民儲蓄預備退休,這更為恰當。如果政府仍然冥頑不靈,說不定在經濟出現衰退後,強醫金和強積金問題,會成為壓倒特區政府最後一根稻草。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香港政治的Web 2.0年代

剛舉行的立法會選舉,親北京陣營的配票給「口投民建聯」運動搞得亂七八糟,令泛民在投票率低迷的情況下,仍然在直選取得十九席的佳績。而社民連派五名代表出選,有三個議席勝出,其中黃毓民和梁國雄都是高票當選。

  看民調結果,當然看不出親北京陣營在選舉中被玩殘。但長期觀察互聯網政治生態的人,都應該估到香港政治已經進入 Web 2.0 年代,民眾主導了選舉主軸,而互聯網對選舉的影響只會有增無減。

  雖然各大黨,包括公民黨、民主黨和葉劉淑儀團隊都有使用 YouTube 發放短片來拉票,但這些所謂拉票短片,製作質量慘不忍睹,其中葉劉淑儀的 Reginababy 的 Rap 歌,簡直是爛片級的惡搞材料,真不知誰讓這種質素的片發放到互聯網,成為網民笑料,沒有令葉劉淑儀得票大幅下跌算她走運。

虛擬後勤基地

  在選舉前,最受歡迎的「選舉文宣」,反而是長毛的支持者,他們自發地將長毛在選舉論壇的金句剪輯,然後放下 YouTube,其中長毛在港台選舉論壇金句「食窮民建聯,票投社民連」更是深入民心。長毛支持者自己判斷那些口味最符合網民口味,然後四處發放。

  在選舉後,陳克勤把 Try my best 講成 try my breast之事不是新聞機構眼利發現,而是有高登討論區網民,在觀看現場直播時,聽到陳克勤發音有問題,很快把有關片段錄下來,並且自行加上字幕,才令陳克勤成為了笑話的主角。可以見到,網民的判斷往往比政客判斷來得準確和貼近民情。在 Web 2.0 年代,政客有多少死忠支持者替其製作文宣,往往是決定性因素,如果政客性格不夠鮮明,吸引不了忠實支持者,在這個年代打網絡宣傳戰將會相當吃虧。

  而「口投民建聯」運動,更突顯網民自發力量的機動性。泛民知道有很多票站調查有問題,但泛民礙於其公開身份,只能呼籲市民杯葛民調,但不敢公開鼓勵支持者欺騙票站調查人員,在策略上搞得親建制的票站調查機構人仰馬翻。

  但由於博客、Facebook 用家只是一般市民,沒有泛民的政治包袱,因此他們可以放開懷抱,討論任何可行的搞亂票站調查的方案,因此,包括筆者在內的博客,可以公開呼籲市民對有問題的票站調查機構,一律作答投了民建聯,而 Facebook 群組更是有關活動支持者展示實力的地方,當有一定 Facebook 用家支持有關運動,傳媒就不能不當成新聞報道。用網民術語,一旦事件成功「推上報」,滾雪球效應之下,就令各大機構的票站調查全部都被人為扭曲,最終成功令親北京陣營配票失敗。網民自發力量發揮了泛民組織力量發揮不到的宣傳作用,如果沒有 Facebook、博客,再加上討論區等網絡工具,絕對發揮不了這效果。

網民變身助選團

  在 Web 2.0 年代,政客未充分摸熟民眾的心理之前,網民的自發行動將會更大程度上影響選戰以至政治發展。像社民連的興起,除了人心思變外,社民連在互聯網上的應用和積極程度,確實比其他香港政黨做得好,長毛在多次涉及網民言論自由事件上,特別在淫照案中,站在支持網民的最前線,更是不少網民自願為長毛宣傳的關鍵因素。鍾亦天被捕之後,筆者急急打電話找立法會議員號召遊行,第一個收到筆者電話,就一口答應出來協助網民是長毛,第二、三個願意協助網民的,就是涂謹申,以及 IT 界的莫乃光,至於新任IT界功能組別代表立法會議員譚偉豪,當時不知去了哪裏。

  日後政黨或政客都要更大程度上尊重網民意見,才可能在選舉時得到網民這股奇兵的協助。如在很多重大問題上不見蹤影,網民最終會記着這筆賬。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政制令人失望 造就社民連

這次立法會選舉中,新成立的社民連取得了好成績,不少輿論都在分析,為何以長毛毓民為首的激進勢力,在這次投票率偏低的選舉中得以抬頭。

  在四年前,筆者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所寫的《梁國雄現象》,曾經分析過,由於社會持續貧富懸殊,基層生活得不到改善,而年輕一代又看不到出路,因此,梁國雄在香港政壇成為一股新力量。由於過去四年,貧富懸殊和年輕人沒出路現象不變,梁國雄興起的理由,至今仍然適用。

中上層也不滿 推長毛上位

  不過,更值得留意的,不只是本來坐擁知識分子以及基層票源的梁國雄,這次不論梁國雄還是黃毓民,都得到大量中產,甚至上層社會選票支持。像黃毓民竟然在西九龍新填海區那邊的豪宅成了票王,特別在昇悅居和泓景臺得到支持。就算梁國雄,都有不少豪宅和中產票,如李鵬飛在選舉新聞中心與友人閒聊時說,連他在九肚山的鄰居都有人投了長毛一票,這比梁國雄四年前的興起更值得深思。

  大批中上層人士把票投給擺明以抗爭、偏左經濟路綫為主導的社民連,未必代表他們贊同社民連的經濟政策,但肯定對特區政治發展感到很不耐煩。香港政治改革停滯,但一堆不知由哪個星球來,能力有問題的政客卻不斷透過政治助理、容易種票的功能組別,以至比例代表制晉身管治階層。

  大量中產和上層人士不滿政治發展停步,因此拒投自由黨,甚至在功能組別投賭爛票,像謝偉俊居然在旅遊界這個公司票為主的功能組別勝出,便符合了社民連在中產和豪宅票站都贏的賽果。

  由於社民連的興起正反映了香港人需要更進一步的政治改革,因此,中央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在2012年實行雙普選,雖然這次會計、資訊科技界等功能組別重新落入建制派手中,但建制派的操作手法已經引來很多年輕一代專業選民的憤怒,他們很可能四年後把整個功能組別搞得天翻地覆也殊不為奇,就像今年旅遊界一樣。不進行政治改革的結果,就是把年輕專業中產都推到激進派那裏去,那時就連筆者都不知如何收科。

  但有部分建制派支持者,仍然不知道情勢何其嚴峻,竟然以投票率低,以及工商派直選大敗為理由,要求保留功能組別。這些建制派支持者明顯未警覺到,這次要求普選的風潮,已經不是基層的聲音,而是像 2003年的7.1一樣,遍及了社會不同階層,如果政府提出2012年的政改方案,竟然與2005年的政退方案沒有大分別的話,社民連的議員在議會搞議事抗爭將會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到時香港政局出現僵局時,到底又應誰來負責?

功能組別警號 建制派未知

  在四年前於《聯合早報》的文章,筆者以客觀事實不以主觀意志所轉移,同樣,今天激進派的興起,並非空穴來風,這是當權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多年來千方百計抗拒民主普選的惡果。若然能提早至2012年普選,激進派都未必能站穩陣腳,但如果仍然想現有過時政制千秋萬世的話,那些既得利益分子,希望社會永遠穩定的美夢,恐怕難以成真,相反只會迎來一場又一場噩夢。

伸延閱讀:
梁國雄現象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自由黨大敗對北京的啓示

在事前民調未能推測的情況下,自由黨在直選戰場全軍覆沒,黨主席田北俊和副主席周梁淑怡都輸了席位。對不少吃慣政治免費午餐,政治智慧偏低的權貴,他們可能拿自由黨大敗,作為反對普選的藉口。但事實上,政治免費午餐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及早戒掉只會死得更慘。

未經鍛煉體質差

政治不是請客吃飯,有大量金錢,以及一腔熱血都不會長久維持政治實力,紮實的政治實力和經驗是靠肉搏戰去累積。在中國,是殘忍,而且不計社會治亂、不理人民權利的政治鬥爭;在香港,以至有議會制民主國家,靠的是高度競爭性選舉中,與政治對手辯論和籌劃選舉工程的經驗。自由黨的問題在於,由啓聯資源中心成立至今,只有李鵬飛在一九九五年於單議席單票制下勝出,就算周梁淑怡以至田北俊,都是在保護小黨的比例代表制下贏得席位,自由黨高層大都缺乏選舉政治洗禮,在先天而言,黨高層能力已經是一大疑問。在立法會缺乏鍛煉經驗不要緊,至少在區議會積累一點實戰經驗,很不幸,自由黨經常甘於接受委任區議員席位,甚至這次夥拍田北俊出戰新界東的都是委任議員,一個不敢受鍛煉的政黨,體質上當然弱不禁風。當民選政治是大勢所趨時,既得利益分子遲改不如早改,小改不如大改,因為趁反對力量未成熟時,積累經驗,以及多受鍛煉,總好過半推半就要參與這個遊戲,然後一堆不知民間疾苦的權貴子弟去做炮灰。過程肯定是充滿挫折,但總好過長期受保護,貿然出戰就全軍覆沒。

命運在自己手裏

以現時中國局勢而論,經濟改革無相應政治改革配合,已到瓶頸,政治改革已是非做不可,現時的高幹子弟們若然真的有眼光有視野,應以自由黨的慘敗為鑑,主動推動中國政治改革進程,將原有的高幹權貴黨變成新時代的民主政黨。如果千方百計把這時程拖延,在民選政治中慘敗還算不太差的結果,最怕是逼出革命來,那連做自由黨的機會也沒有,而是一個個高幹被暴民拖到刑場槍斃,那真的非常悲慘的結果。把改革掌握自己手裏,就等於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泛民險勝 選民自行配票成功

在今年立法會選舉戰況相當混亂,而泛民主派的選舉工程,一如既往打得一塌糊塗,不過,泛民主派居然在地方直選取得19席的佳績,令不少人大跌眼鏡,特別這次投票率比2004年低了10個百分點,為何泛民主派居然直選成績比上屆來得好?

  泛民主派這次確沒有甚麼票王,不過在比例代表制下,泛民主派各張名單得票極為平均,就成為了泛民何以在地區直選中大勝的關鍵。

鐵桿選民 發揮集體智慧

  由互聯網上facebook以至網上討論區的各種討論,都可以看到泛民選民不斷就策略性投票可行性作出討論,包括棄保操作。在投票日前數天的博客以至討論區,就不斷探討如何保住一些邊緣候選人,例如放棄一些勝算已經不高的候選人。

  另一方面,這次選舉針對民調以至票站調查的爭論,以至票站調查的結果,都可以看到泛民鐵桿選民發揮的集體智慧。

  查實一些不明來歷民調存在已久,而泛民支持者以至泛民政治人物本身都知道這些不明來歷民調的存在,但長期泛民都沒有辦法將這個問題拿出來公開討論,亦很難探討一套共識,去對付這些奇怪民調。

雙普選推遲 選民更激進

  但有了互聯網後,泛民鐵桿選民除了可以研究如何就策略性投票作出討論,亦可以就一些以往很難在傳媒討論的議題討論,這才有呼籲市民在票站調查中,作出誤導性回應的facebook群組以至博客文章,而當這些討論成為網上現象時,傳媒亦很難不作出討論,在這樣滾雪球效應下,亦成了鍾庭耀的出口民調未能夠成功推斷泛民這次地區直選大勝的主要原因,以及以往親北京陣營能夠成功協調地的選區,未能夠對多張名單作出協調,要把選票全部集中在民建聯身上的原因,這亦是間接導致自由黨在這次直選中全軍覆沒的關鍵。

  由過往選舉的戰績顯示,由於泛民中人對民情掌握相當不夠,令泛民經常作出愚蠢非常,戰略合理性薄弱的選舉工程,像2004年新界東的鑽石名單,便是一個浪費大好機會,而戰略打法完全違反比例代表制邏輯的奇怪安排。

  而日後泛民的選民,將會愈來愈像台灣綠營的選民,他們的政治信仰是毋庸置疑,甚至隨着雙普選愈來愈被推遲,他們的政治信仰只會更堅定、更激進。但他們與綠營選民不同的是,他們是意識形態上堅定,而並非盲目崇拜或迷信某一個人,因此他們不會理會泛民個別人等的策略或呼籲,他們會更傾向以本身的集體智慧,作出一些集體行動,而泛民就算事前定了甚麼計劃也好,最後都難免被選民的自發行動所牽引,改變了本身的行動計劃。像泛民呼籲杯葛票站調查的計劃,就是典型由網民去牽動泛民進行的計劃。

  以往,親北京陣營才有基於意識形態的鐵票、紀律票,在經過過去11年的民主挫敗後,泛民亦漸漸出現不少意識形態的鐵票、紀律票,這些鐵票的興起,不單打破了過去低投票率會導致泛民大敗的宿命,還會改變泛民的政策導向。鐵票支持者與基本教義派往往只是一綫之隔,會否香港政治最終走向親北京的基本教義派分子,與泛民基本教義派分子的對決,這很視乎未來香港政治改革的路向,以及進程能否令大多數人滿意了。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Webkit系瀏覽器有力威脅IE霸權

  Google 最近推出了 Chrome 的瀏覽器,引來不少用戶驚艷,因為 Chrome 的 JavaScript 解譯速度、用戶介面以至穩定性都比 IE 甚至不少人慣用的 Mozilla Firefox 優勝。

  不過,Chrome 瀏覽器只不過是 Webkit 引擎瀏覽器的其中一個成員,事實上,Chrome 瀏覽器的推出,代表了在 Google 技術能力的強大支援下,填補 Webkit 引擎過往在 Windows 世界的缺席情況,正式宣布 Webkit 引擎與 Mozilla Gecko 及微軟的 Trident(MSHTML)引擎互相平起平坐。而 Webkit 引擎對 IE 霸權的威脅性,比 Gecko 來得大。

Webkit打開缺口

  Mozilla Firefox 雖然擁有不少玩家,但 Gecko 引擎始終未能夠成為IE霸權的威脅,因為 Gecko 引擎只有 Mozilla 一系列開放源碼計劃及部分 AOL 瀏覽軟件使用。而 Gecko 引擎一直都未能在流動電話或其他軟件平台上一展所長。於是 Mozilla Firefox 變成了資深玩家的主要瀏覽器,但這並不能夠說服網頁或網絡應用開發者放棄對 IE 引擎的專有支援,在開發上同樣兼顧 Gecko 引擎的產品。

  但 Webkit 就很不同,自蘋果電腦將 KHTML 計劃內容分拆出來,成為今天的 Webkit 後,除了 Safari 外,蘋果一直歡迎其他公司把引擎搬到自家產品去。

  由於 Webkit 速度快,而且跨平台支援良好,諾基亞最先把 Webkit 搬到手機去,連計 iPhone 在內,在流動電話世界上,Webkit 幾乎佔據市場主導地位,至少在開發手機應用或網頁時,肯定要遷就 Webkit 引擎來設計,而不是微軟的 Trident 引擎。

  不過,由於蘋果在開發 Windows 版 Safari 時出現很多問題,包括亞洲語文經常出現亂碼及穩定性出了問題,令 Webkit 引擎不能進軍 Windows 市場,單靠蘋果的力量,並不能殺出一條新血路。

  但適逢 Google 將重點放在 JavaScript 為本的網絡應用上,而 Google 在 Windows 世界的技術能力一直相當強悍,加上 Google 本來就要開發自身的手機作業系統,而目前在手機上成熟的引擎就是 Webkit,於是 Google 投入 Webkit 引擎的懷抱。Google Chrome 代表 Webkit 最終能在 Windows 世界上成為成熟的產品,真正想用 Webkit 的 Windows 用家,不用再忍受蘋果在 Safari Windows 開發上不大積極的態度。

  儘管 Mozilla 致力推出 Gecko 2.0,但由於業界的幾家龍頭企業,包括蘋果、諾基亞、Google 和 Adobe,都明確站在 Webkit 這一邊,如果 Gecko 依然在流動應用上缺席的話,筆者對 Gecko 引擎日後的生存前景抱有疑問,Google Chrome 以至 Webkit 都是開放源碼的計劃,而這些計劃都明顯與 Mozilla 計劃爭奪開發者以至用戶的支持。

Trident備受挑戰

  隨着流動互聯網的興起,網頁以至網絡應用設計人員除了要考慮與微軟 Trident 引擎的兼容和最優化,亦要同時考慮為數不少的用戶可能使用一系列 Webkit 的瀏覽器,如果得罪 Webkit 系瀏覽器的用戶,就等於失掉了大半智能手機用家市場及部分 Mac 機用家市場。當愈來愈多網頁在設計上對 Webkit 及其 JavaScript 引擎最優化時,Gecko 引擎就會流失愈來愈多擁躉,而最終出現 Webkit 與微軟 Trident 對決的情況就更不可避免。

  Google Chrome 的興起對用戶不是壞事,至少會迫使很多仍然只針對 IE 最優化的網頁,最終都要符合業界標準的規格,而不是只跟微軟的規格。過往只因為未有其他引擎和平台給予微軟很大的威脅,才會令不少系統集成商目中無人,在提供解決方案時只是針對微軟 IE,但如果有更多人為了享受 Google 方便的服務,令 Windows 上有相當可觀的 Webkit 使用者的話,相信不少目前只讓 IE 用戶才看到的網頁,日後有機會改變為讓 Webkit 引擎的瀏覽器用戶也可看到。

自由黨慘敗對商界的啟示

大概這次自由黨想不到,今年立法會選舉遇到竟是全軍覆沒的挫敗,在九西、新西和新東直選中都全面受挫,連田北俊和周梁淑怡都低票被踢出立法會,而這挫敗表面上是沒有徵兆。

不過,自由黨這次在直選上全軍覆沒,查實是香港工商界人士的一記警鐘,如果香港商界不改一貫政治不自力更生的思維,恐怕這次自由黨大敗,只是他們噩夢的開始。

上屆取得兩席的理由

很多人以為,泛民在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取得不錯成績,皆因所謂「七一效應」,查實自由黨也是七一效應的受惠者。田北俊在二○○四年新界東取得中產支持,因為田北俊在七一遊行後,香港支持和反對《基本法》廿三條兩派人馬劍拔弩張之時,決定不再支持政府,令不少中產對自由黨產生好感,加上泛民鑽石名單的策略失誤,以及不少人都希望爭取自由黨支持普選,所以才讓自由黨贏得兩席。

自由黨並沒有借二○○四年的機會,鞏固本身的群眾基礎,並沒有代表商界支持全面普選,相反仍然像英治時期般,在英國人管治時就依賴英國人賜予的權力,在中國管治時期,就依靠中聯辦以及與其他親共陣營去協調取得權力。但自由黨在中央政府眼中,又不屬嫡傳派系,不像民建聯曾經經歷過英治時期的艱難歲月。一旦民意有所反彈,親建制陣營要作出棄保時,一定把力量集中於嫡系的民建聯,而放棄只是前來投靠的自由黨。因此,這次民建聯仍能風光大勝,把兩名第二梯隊成員保送上壘時,自由黨的主席和副主席都輸掉了選舉。功能組別遲早成為過去式,如果自由黨遲遲不能在直選建立穩固的基礎,自由黨的政治前途就相當黯淡,甚至現有的功能組別議員會否留在自由黨都成了一大疑問,因為自由黨不可能成為有力維持他們政治前途的機器。自由黨必須現今建立一套,可以在直選時代仍然能得到支持的論述,這樣才可以保證自由黨在功能組別被廢除後,仍然是代表香港工商界的一股政治力量。

向類似英保守黨進發

首先,自由黨現在便要自力更生,不要再指望依賴政府或中聯辦的力量去發展本身的實力。事實上,在香港民主發展的光譜,是有不少人既支持民主人權,但又不認同現時泛民主派主流的左翼論述,自由黨應該向一個支持民主的工商界政黨,亦即類似英國保守黨的方向進發。

另一方面,由於功能組別的本質問題,有很多功能組別議員或自由黨成員提出的經濟政策主張,都不是捍衞自由經濟的核心價值,而是不斷地要求政府提供優惠和資助,以及這些政府干預便是好的產業政策,事實上不斷要求資助和優惠只是沒出息的表現,更會令不少中產和納稅人反感。因此,自由黨必須放棄以政府干預和資助為主的產業政策主張,而是在促進競爭的前提下,提升香港發展的競爭力,沒有人相信不斷向政府伸大手板要公帑,就叫為香港增值的,這是沒有人相信。

當然,筆者希望自由黨人能在這次慘敗中清醒,不過筆者對自由黨的期望從來不高,如果自由黨仍然維持現行錯誤路綫的話,香港商界人士倒應考慮,把資金投資在其他泛民的政黨,或其他一些有心爭取民主和商界權益的有心人身上。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選民不信票站調查 泛民得益

今年的選情表面上相當低迷和混亂,不過有些以往不引發爭議的事,今年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泛民今年號召支持者,拒絕回應票站調查,就搞得不少社會科學研究者相當狼狽。因為除了親北京陣營,不少學者都從事票站調查的研究工作,藉此掌握現時香港的政治光譜。

太多小動作 網絡上曝光

  不過,就算泛民眾多政黨沒有呼籲支持者杯葛票站調查,泛民支持者內部都正做類似的事。在facebook,有人發起運動,要求網友在回應民調時,一律表示支持民建聯,有關的facebook群組居然有1,300人參加,這證明不少泛民支持者認同這種蓄意誤導民調人員的策略行為,而且1,300人不是小數目,足以對民調數據準確性帶來不良影響。

  雖然泛民的選舉工程一如既往般亂七八糟,但泛民支持者的自發行為,例如facebook上針對親共候選人來設計的群組,以至自發的YouTube短片,都可以看到這次選舉背後的民心轉向,不是親北京陣營可以忽視。

  不論香港也好,馬來西亞也好,都有些候選人用一些不為公眾認同手法拉票,過往口耳相傳的傳聞不少,不過這些被懷疑有問題的選舉工程,都甚少被傳媒所報道,傳媒記者一般要做很多調查,需要不少很確實的證據才能予以報道,記者礙於人手和時間,未必能對懷疑選舉舞弊行為跟進得那麼足,因此,一直未有證據讓有問題的選舉工程曝光。

  但互聯網、數碼影音器材等興起後,加上有YouTube、博客等Web 2.0工具,就令很多過往不會在傳媒曝光的事件,通通在互聯網曝光,或夠膽交給傳媒曝光。

  像剛在8月26日舉行的馬來西亞檳城峇東埔選區國會議員補選,那些抹黑安華的單張全部在互聯網上的獨立媒體曝光,就算國營馬來西亞電台(Radio Television Malaysia)不報道幽靈選民被運入選區的問題也好,網上媒體快速跟進。

  那些選舉怪招曝光後,引發馬來西亞選民反感,前副首相,現任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就因此得到他妻子代他守住議席時所得的票。

怪招拉票 令中間選民反感

  同樣地,當有些政黨的「配票傳單」、「餐券」、「內地人助選團」等在網上曝光,或網友自拍圖片交給傳媒發表後,一般愛好廉潔選舉的中間選民,都會對使用怪招的政黨反感。

  因此,今年選舉中,盡管泛民不知自己在打甚麼牌,但網民就自發組織了針對個別政黨,甚至黨員的facebook群組,甚至將一位候選人臭罵親共政黨的錄音,變成手機鈴聲變相拉票。

  由馬來西亞安華大勝的先例來看,香港互聯網上一片要求乾淨選舉的呼聲,很明顯對泛民有利,今年親共政黨有可能要面對在票站調查形勢大好情況下,於選舉中輸得一塌糊塗的情況,因為民眾不信任民調時,真實的民意就只能在民眾日常生活言行中反映出來。

  如果有候選人不能將選舉工程導回政策辯論的正軌,而是千方百計用盡怪招拉票的話,這些怪招就會演化成中間選民支持泛民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到底有多大,就要看最後選舉結果,與各大學的民調和票站調查,有多大的衝突。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沒有資訊自由就沒有業界權益

很多立法會功能組別代表為維護既得利益分子利益,都會在「言論自由」以及「政制發展」等議題,採取相當保守的立場,但亦有部分功能組別,因產業的本質,長期站在民主人權方面最前線,像法律界、教育界、社福界功能組別,傳統上支持香港的民主人權發展。

  有些資訊科技界人士不明資訊科技界與民主人權等問題的重要性,以為在很多議題上與中方合作,就可以令香港資訊科技界人士北上發展。但了解資訊科技與人權密不可分關係的人就知道,如果社會沒有自由民主,就談不上業界利益。

保護健全法制

  像今年譚偉豪的政綱,提出了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港設數據中心、開放香港公司持有中國 ICP 股權限制、開放港資參與中國電訊市場等政綱,但具體如何捍衞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權隻字不提,而且部分譚偉豪的支持者,像民建聯區議員葛佩帆、中大的簡永基、這次在港島區直選中支持葉劉淑儀的鄧淑明,他們在民主自由等問題上立場,筆者非常有保留,譚偉豪的政綱在這方面出現很嚴重的矛盾。

  熟悉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中國政府之所以要求 ICP 經營申領牌照,對外資投資中國電訊市場諸多限制,甚至不少香港公司對在中國設立數據中心怕怕,是因為中國對言論自由的全方位管制。像中國的博客經營商之一 SOHO 小報,因為有很多批評中國政府的惹火博客,在奧運前被中國政府關閉;而中國一些數據中心試過因為個別客戶批評中國政府言論,令整個數據中心要關閉好幾天。

  如果香港的資訊自由不受妥善保護,有《基本法》二十三條之類的惡法,跨國公司如何放心在香港經營數據中心?如果對中國資訊自由不聞不問,難道要香港的 IT業界,受到如雅虎、微軟等公司的惡評,才可以經營中國的 ICP?難道要香港的 IT 業界,受到像雅虎中國在師濤案中所受的嚴厲指責,甚至法院索償要求?就算中國網通或未來中國聯通擁有電訊盈科兩成股權,電訊盈科在中國電訊業務發展上仍然進展緩慢,難道譚偉豪認為自己有通天本事、超硬後台讓香港電訊公司容易進軍中國嗎?

捍衞IT界利益

  相反,莫乃光在政綱中明確提出,他會嘗試草擬《資訊自由保護法》,提出一系列保護 IT 公司以及前線專業人員的法律,雖然香港憲政架構下,對議員提出私人法案諸多限制,但他這個建議至少為如何具體保護業界人士提供討論基礎,說不定政府也認為有需要自行提出本身的類似法案。要業界能夠安心發展事業,資訊自由法案是最起碼的條件,如果連業界免受恐懼地發展的環境也沒有,這還奢談什麼 IT 是主角?

  筆者希望個別業界人士明白,真正的業界代表不是為了個別公司市務或銷售人員賣更多的解決方案大開方便之門,而是提出一套令業界不同方面的從業員能夠大展拳腳、不用綁手綁腳的方案,因此,資訊自由注定與業界利益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如果有聲稱業界代表,一方面大談如何發展互聯網,一方面對如何保護資訊自由提不出切實方案,筆者對這類所謂業界代表,到底對資訊科技這個行業本質有多了解,有多大誠意去捍衞業界利益,抱有一個大問號。

香港英籍人士平權之路

在一九八一年中英談判期間,英國在不理會香港前途不明朗,推出《英國國籍法》諮詢文件,將原有英聯合王國及屬地公民 (Citizen of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身分的香港人,降格為無英國居留權的英國屬土公民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在《中英聯合聲明》通過後,將這身分轉為無繼承權的英國國民(海外)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英國政府不負責任的決定,誘發香港的移民潮,不少香港人才外流,太空人家庭造成的問題,不少中產階級記憶猶新,BNO護照更被人嘲諷為BritishNO!護照。

英國多年來只顧收發護照的收益,但除了海外領事保護,以及有限的選舉權,就不負責任的局面,有可能隨着英國與歐盟的整合,以及英國國籍法的改革而得到改變。

由一九九七年開始的改變

在一九九七年,一批並不能隨香港回歸而享有中國國籍的少數族裔以及東南亞華人後代(註:根據中央政府過往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簽訂的協議,東南亞國家出生的華裔人士及後代,不具備中國國籍),正為他們的國籍問題感到擔憂時,英國國會通過《英國國籍(香港)法一九九七》(British Nationality (Hong Kong) Act 1997),容許不同時具備中國或第三國國籍身分的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登記成為英國公民,展開了英國國籍法改革的序幕。

在二○○二年,英國工黨政府做了兩項英國國籍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了《國籍、入境及庇護法二○○ 二》(Nationality,Immigration & Asylum Act 2002)以及《英國海外屬地法二○○ 二》(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Act 2002),這兩項法案令大部分英國殖民地的英籍人士,以及未有其他國家國籍,但仍持無居留權英籍護照人士,可以獲得英國公民身分,大大減少了不具備英國公民身分的英籍人士數目。但英國國民(海外),以及小部分英國海外屬土公民仍然未獲賦予英國公民身分。由於現時歐洲其他國家,包括葡萄牙和法國,都給予因前殖民地關係取得國籍人士完整的公民身分,加上現有六個等級的英國國籍過分繁瑣,各國入境官員要辨認不同類型英籍護照殊不容易,造成反恐問題,因此,英國不得不對英國國籍法作大幅度改革。在去年十年,英國首相白高敦委任前首席檢察官高仕敦勳爵,對英國國籍法作出檢討,並且在今年三月提交《高仕敦報告書》(Lord Goldsmith QC Citizenship Review)。

不公待遇英或作出改革

根據《高仕敦報告書》,雖然他認為英國國民(海外)等級需要保留,現有英國國民(海外)持有無法享有全面英國公民權,是受到不公待遇,而歸還全面公民權是唯一解決不公問題的方案。

眾所周知,這些報告書對英國政府的決策有着很重要的影響,基本上預示英國政府的改革方向。而政府甚少在一份公開文件中,如此明顯承認政策不公,因為這會令英國承受極大司法覆核風險。因此,英國會作出改革是殊不為奇。

在今年七月,英國政府公布《入境及公民權法草案二○○八》(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Bill)部分內容,這法案會取代英國多個現有入境及國籍法律,不過英國政府仍未公布有關英國國籍法等級改革的部分,亦即涉及《高仕敦報告書》部分內容。筆者明白英國在改革法律上的難度,因為又要保留英國國民(海外)等級,又要給予英國國民(海外)等同英國公民的權利,在技術上有很多選擇,包括像英國海外領地公民(BOTC)般,可以擁有申領英國公民護照權利,或像直布羅陀的英國屬土公民般,通過歐盟公民身分擁有接近英國公民的權利。

儘管如此,英國的改革方向是相當清晰,對香港的未來亦有深遠的影響,如香港特首不容許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就是為怕英國政府作出改革後,有可能引發憲政危機。儘管未知何時落實改革,不過時間不會太長,香港英籍人士當然歡迎英國撥亂反正,儘管公義遲來,而移居英國的人亦少之又少,不過香港人不應因為回歸,就放棄督促英國承擔應有的責任。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不顧操守亂搞政治業界受損

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的選情真的愈來愈政治化。過往在直選才用上的匿名抹黑手法,終於在功能組別出現。民主派曾遇上「真兄弟」這傢伙四處爆料,而這次資科界遇上了一名叫 Mhung的傢伙,加上兩名 HKIRC 的董事和前董事,不負責任地放料。指莫乃光在參與「.asia」創建過程中,與 HKIRC 有利益衝突云云,最後要辭去在 HKIRC 的職務,暗指莫乃光的人格有問題。

  可惜,功能組別選舉與直選不同,一旦涉及專業範疇的問題,如果對專業不認識,不單詭計難以得逞,更隨時因操作過度惹上一身麻煩,以及顯出有個別人士,對資訊科技界一些專業操守何其漠視。

保密協議被洩露

  所謂「.asia」,一如「.hk」一樣,都是互聯網域名中的頂級域名,一般而言,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管理工作的 ICANN 並不會隨便開頂級域名,頂級域名可以按地理區域而劃分,亦可以按所屬機構類型而劃分。但任何新頂級域名的開設都經過慎重討論,而且避免了功能重疊而開設。

  由於有了「.eu」(代表歐盟)的先例,在2004年,有一批來自亞洲不同國家的人,包括香港部分 HKIRC 的董事,提議引進「.asia」。按常理而言,「.asia 」不會與「.hk」構成競爭,因為亞洲代表是廣泛得多的地區,香港只是一個城市。但偏偏有當時 HKIRC 的人認為構成競爭,其中莫乃光、吳志成等人,因為掛名做顧問,被指有利益衝突,幾乎引發訴訟。結果莫乃光、吳志成等五人離開董事局,雙方簽了一份理應保密的和解協議,並未引發民事官司。

  在這個背景下,在「.asia」創建後已經出現了一大怪事,那就是幾乎全亞洲各地的互聯網域名註冊機構,包括中國 CNNIC 和澳門的都是「.asia」的會員,唯獨香港和澳洲不是,這已經成為了亞洲地區一大奇談怪事。

  但更大的奇談怪事卻在選舉論壇發生,有兩位 HKIRC 的董事在選舉論壇上,向莫乃光問及當年「.asia」籌設時法律爭論的問題,之後有一位叫 Mhung 的人籌設博客,刊登了一些懷疑來自 HKIRC 內部的文件。

  莫乃光與 HKIRC 董事局之間的和解協議,理應是保密,而 HKIRC 的董事亦有保密責任在身,上述兩位 HKIRC 董事不理他們身上的保密責任,有為了政治不惜視民事責任如無物之嫌。

維護業界專業操守

  遵守保密協議,是IT專業的一大命脈,如果香港 IT 界可以為了一些政治理由,隨便把法律和解協議,或者其他應該保密資料公開,商業秘密可以隨便洩漏,那還有誰敢與香港 IT 人做生意。

  另一方面,以上人士如果真的認為「.asia」與「.hk」兩個非牟利機構會構成競爭,以至利益衝突的話,這亦顯出他們對互聯網域名運作機制基本認識實在有問題,由這些人倡議的 IT 政策,到底能否符合現實發展的需要呢?筆者對此深表懷疑。

  誠如四大護法之一,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振民所言,在2017年實現雙普選的話,專業業界只有九年時間預備普選。如果在這段期間,業界的代表交出一些令業界成員都為之側目的政見,甚至選舉操作手法,我真不知這名業界代表,能否過渡到普選時代。業界在選擇代表時,必須留意這一點。

香港政界的東施效顰現象

香港政界缺乏創意,早不是新聞,不過,政界人士創意不足的問題,在立法會選舉上就更為明顯。像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提出Change作為選舉口號,結果一堆香港政黨都用Change作選舉口號,集體抄襲至此,令人感歎。

最奇怪的是,連奧巴馬用香港移民歐陽靖所作的Rap歌拉票,明知Rap在香港不屬主流文化,不像美國般流行普及,不理香港的情況都照抄可也,結果就變得相當滑稽可笑。

最先用Rap歌來拉票是公民黨,查實Rap歌並不合乎公民黨一貫形象,因公民黨主要的幾位明星,都是英國氣息濃厚的大律師,還不是現代英國那種氣息,而是比較老一派那種。當幾個英國味濃的大律師,走去唱美國黑人流行的Rap歌,就變得相當不倫不類,真不知如何形容。

不過,公民黨還不算把Rap玩得最災難那個,葉劉淑儀‧史泰祖醫生團隊的Reginababy才是Rap歌災難之最,筆者在YouTube中找到 Reginababy的MV後,在博客上供網友鑑賞,筆者博客的讀者幾乎是一面倒給予強烈負面評語,筆者可以形容,這是香港選舉史上,互聯網政治文宣的負面教材,連譚偉豪的《IT達人Talk》以及民主黨那些差勁宣傳片,都沒有這套Reginababy如此引發反感,到底Reginababy出了甚麼問題?

肉麻輕佻粗鄙俱為大忌

首先,香港的主流文化是不接受肉麻當有趣的文宣。Reginababy的作者,或許認為這稱號,可以拉近葉劉淑儀與選民之間的距離。但當葉劉淑儀在《基本法》廿三條爭議期間,曾得了「掃把頭」的花名時,這份親切的稱號不僅肉麻,而且殺傷力比掃把頭更為嚴重,這已是當中一大忌。

此外,香港很怕候選人輕佻,香港選民要求候選人莊重。但在Reginababy第一版歌詞中,居然出現「想皮膚好,要選史泰祖」的歌詞,這歌詞品味低如平霸廣告,而且有一種輕佻不尊重選民的感覺。對醫學界專業選民,更有違反醫生自我宣傳規則的疑慮。香港島是一個中產為主的選區,這可以想像到這歌詞殺傷力有多大。

還有,香港人很怕政客文宣粗鄙。在美國,Rap歌歌詞一般以抵死粗鄙毒辣著稱,歐陽靖在《OpenLettertoObama》中已經作出相當大程度上的修正,加上美國人相對對粗俗文字寬容,所以奧巴馬敢拿來用。但Reginababy第一版歌詞中,出現挖鼻屎等歌詞,這類粗鄙文字超出不少中產可以接受的範圍。而第一、二版歌詞中,都出現的「將無謂人砌低」,對不少講求溫和理性的中產,已經接近文字暴力,人身攻擊的地步,結果整首歌雖然以年輕中產為訴求,但最後結果完全相反,變成了一大笑料。

選舉文宣的教訓

真的有創意的選舉文宣,事實上不應抄襲美國,因香港的民情和文化與美國很不同。正如之前香港很多政黨,都將台灣的政治文宣照抄可也,國民黨就台灣向前行,民主黨就來個民主向前行,這種不理香港民情的文宣,也是變得有東施效顰的味道,令選民相當反感。

要做好選舉文宣,政黨應該虛心去研究香港本土文化,以及民心民情脈搏,根據香港現實情況,設計選民可以接受的選民文宣,而不是撿便宜的,台灣、美國怎樣做,就生吞活剝不作修改照抄可也,最終就畫虎不成反像犬。由香港的東施效顰現象,大家可以明白,為何香港政客們提出的政治主張,總之市民的想法出現很大的距離,並不能真的做到急市民所急。這問題,不論泛民還是建制派,都需要好好檢討。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天文台增透明度 止颱風謠言

在颱風「鸚鵡」逼近香港時,在互聯網上謠言滿天飛,當中最離譜的謠言,就是聲稱來自國泰航空和貨櫃碼頭的資料,指天文台有一個「發出警告訊號時間表」,搞得不少氣象迷要四處闢謠。

  不過,近年香港風暴襲港時,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訊號的方式,都經常引發爭論,甚至網上有「李氏力場」的笑話,指颱風都被商界人士建立的「力牆」毀滅掉了。香港天文台的公信力,為何總在熱帶氣旋襲港時受到質疑?

天文台遭質疑 護商界

  在互聯網未普及前,市民很難評斷天文台決策的對錯,因為市民根本很難接觸得到氣象觀測數據,亦很難自學氣象觀測和預測的知識,市民只好接受天文台作出的任何預測,以及警告。

  但在互聯網普及後,情況就大有改變,首先,世界其他國家的氣象觀測機構,都紛紛將氣象觀測數據上網,天文台本身就公開了所收到的氣象衛星觀測影像,以及多普勒天氣雷達的雲層圖像。甚至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預報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re),都有公開不少觀測和預測結果。

  光以聯合颱風預報中心而論,他們每份颱風警告,都會附有一份Prognostic Reasoning的文件,這份Prognostic Reasoning詳述了美軍作出預測的理據,推算方式,甚至考慮可能出現的變數。

  但香港天文台每一次發出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都不會附有一份說明,闡述香港天文台憑甚麼觀測結果,以至理論去得出他們向市民發布的預測路徑。加上香港市民在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大環境下,對政府愈來愈不信任,這令市民對天文台的決定背後有否袒護商界愈來愈懷疑,這令香港不少市民,一到颱風襲港就湧往香港地下天文台的討論區,寧願相信業餘人士討論得出的結論,都不相信擁有不少先進設備,亦有不少專業人士坐鎮的香港天文台。

  要挽救公眾的信心,最佳的方法就是按時代的需要,大大提高天文台決策的透明度,讓公眾參與提高天文台預測天氣準確度的學術討論,令整個對熱帶氣旋警告發出與否的討論,回歸科學和公共政策層面,而不是任由謠言和陰謀論滿天飛。

  至低限度,天文台在公布熱帶氣旋預測路徑,以及熱帶氣旋警告的判斷時,都附有一份,針對對氣象學有認識市民,以及學術界而寫的報告,這份報告一如美軍聯合颱風預報中心的報告般,列出天文台作出預測所持的數據,理論以及理由。至少讓公眾知道,天文台的官員已經盡量按照客觀的事實作出預測,而不是為了政治理由而作出預測。

網民參與 有助查找不足

  另一方面,就算天文台所用的理論或數據可能有問題,亦都可以讓公眾在比較其他氣象預測機構之後,提出改進建議,大大增強天文台的氣象研究能力。特別近年天氣因溫室效應,經常出現反常現象,導致不同氣象預測方法都有若干盲點和局限,民間的參與就能夠加速天文台查找不足的過程,最終提升了天氣預測的公信力和準確度。

  在互聯網年代,官方要壟斷知識愈來愈難,政府再用舊有的手法發布資訊以至作出決定,只會加深公眾對政府的不信賴。只有開門見山,擁抱民間智慧作出決定,才能取信於公眾。這不單是天文台的問題,日後其他政府部門,同樣亦會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挑戰。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消防處通訊系統早應數碼化

  嘉禾大廈五級大火之中,兩名消防員壯烈犧牲。從電台烽煙節目及各方證詞來看,消防處現有的模擬制式通訊系統,在香港高樓大廈林立,死位又多的環境下能否有效運作,成為了主要爭拗的焦點。

  查實消防處的火場通訊系統仍然使用模擬制式,着實令人意外。香港警察早於2000年,由水警開始陸續將通訊系統數碼化,採用歐洲TETRA 的數碼集束無線電標準(Digital Trunked Radio)系統,至今警方的通訊系統已經全面數碼化。消防處沒有跟隨數碼化,一旦有大型災難時,警方和消防處在場人員,如何實現通訊聯合指揮,真的令人感到疑惑。

  近年,世界各國的消防及執法部門傾向將通訊系統數碼化,除了因為數碼化能夠帶來較好的話音質素,以及提供影象傳送等額外功能外,數碼化更重要的是通訊容量大幅提升。現在手機網絡之所以覆蓋這麼多的客戶,是因為數碼通訊系統透過編碼的手段,達到頻率重複再用的目的,藉此大大提升通訊容量。

模擬制式多死位

  在一般的三級、四級火,涉及的救火人員不是太多,模擬系統當然應付有餘,但像嘉禾大廈的五級火,有大量消防員投入火場進行救火工作,火場多個地點都有消防員與指揮車,或其他同僚進行通訊時,模擬系統就可能出現大擠塞,換言之,消防員的求救訊號有可能發不出。

  另一方面,現有的模擬系統由於技術所限,很難在對講機中加有自動偵測訊號強弱,然後轉換頻道的功能,但數碼系統大多數可以做到,自動切換訊號到比較強的頻率,加強通訊的可靠性。新一代的TETRA 對講機,甚至可以做到有必要的時候,改用手機的GSM網絡進行通訊,這種以 TETRA 為主,GSM 為輔的通訊手段,正是數碼化的一大優勢。不過,儘管TETRA 可靠性很高,但亦有不可靠的時候。

  除此以外,消防員發出求救訊號後,如何定位也是一大問題,火場濃煙密布,光靠消防員以肉眼搜索就很容易錯過救火的黃金時間。而數碼系統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可以利用無線電訊號,搜尋發出求救訊息的消防員位置,因為不同的對講機都有獨特的身份,定位相對容易得多。但模擬系統要做到追蹤及定位遇到危急情況的消防員,明顯是不大辦得到。

應設定期檢討機制

  由於香港人口密集,市區起火經常涉及在高樓大廈進行火場拯救工作,因此,消防處須要盡快擬定通訊系統升級的方案。

  當然,消防通訊系統仍然強調以可靠性為第一優先,因此,一如香港警察將通訊系統過渡到數碼年代的過程一樣,整個過程可能長達四至五年甚至更長,期間針對人口密集地區的系統,可以優先進行升級,好像油尖旺一帶的火場,有可能最先容許數十甚至過百名消防員,在同一幢大廈進行通訊。

  不過,香港消防處也好,警察也好,應有一個定期檢討通訊系統成效的機制,如果消防處要遇到有人殉職,才打算將通訊系統升級至現代數碼系統,實在太不可思議。美國國土安全部有一份給全國各州縣執法部門的指引,教導各州縣政府如何檢討、評估和升級現有的通訊系統。保安局亦應發出一份指引給各紀律部隊,要求他們定期評估通訊系統的效能,否則類似悲劇日後恐怕會一再重演。

京奧的誠信危機

雖然中國領導人,很希望今年的北京奧運是一個高水準的奧運。但由於奧運精神除了更快更高更強,誠實也是很關鍵的要素。誠實不僅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奧運精神的重要部分,否則歷屆奧運,都不會對服用禁藥造假的行為深惡痛絕。

不過,今年北京奧運由開幕禮到女子體操團體賽,一些懷疑造假,或已經承認的造假行為,就令北京奧運能否達致高水準的目標,甚至整個中國的國際聲譽構成一大危機。

首先是北京奧運開幕禮,本來就技術而言,誠如筆者之前的文章所言,已經世界級水平。但開幕禮幾個環節,包括電視中腳印煙花是電腦效果,以及五十六個少數民族小孩子,都是漢族,令開幕禮有了瑕疵。

幕後代唱理由匪夷所思

不過,對大部分體育迷最不能接受,是開幕禮台上演唱《歌唱祖國》的林妙可,並非真的演出者,實際上那把甜美聲音是楊沛宜的。眾所周知,考試請槍手代考是相當不可饒恕的行為,在演唱會上,歌手俗稱「咪嘴」的播帶行為,也是聽眾相當厭惡。這次出現林妙可事件,而且楊沛宜不能上台的理由,相當匪夷所思,因此令很多西方國家觀眾都替楊沛宜抱不平,甚至開始質疑中國的誠信。

在奧運前,美國已經懷疑中國派出不足十六歲的選手,參與女子體操項目。雖然美國在互聯網找到些資料,證明中國可能派出有問題選手,不過,由於美國人對中國國情了解不足,有關證據不足以令公眾質疑中國隊向國際體操聯會提交旅行證件的可信性。

中國民眾也未必相信

不過,愈來愈多人仔細研究中國傳媒過往報道資料,就令中國的體育誠信受到進一步質疑。當中最明顯的破綻出在高低槓公主何可欣身上,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以至國家體育總局過往發布的文件都顯示,何可欣在去年十月底,參與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一個以提拔二○一二年倫敦奧運會國家隊骨幹為目標的運動會時,她是十三歲,而全國城市運動會女子體操項目只容許十三至十五歲的運動員參加,現在何可欣何來資格參與奧運?

這個解不開的謎題,再加上之前的林妙可事件,就令中國體育界陷入史無前例的誠信危機。儘管國際體操聯會認為中國沒問題,但全世界有多少人相信中國呢?就連中國網民,都不一定相信政府,因為之前中國體育界都有不少造假事件,包括中國甲組足球聯賽的黑哨問題,以及去了美國打NBA的易建聯,年齡撲朔迷離的問題,既然中國民眾都不知能否相信政府,試問誰可信中國?

何可欣年齡13/16?

如果何可欣確是十六歲,那派何可欣參與城運會的武漢體育局就有造假嫌疑,國家體育總局未有做好把關的工作,已經損害了中國體育聲譽,足以構成中國的體育醜聞。如果何可欣證實只有十三歲,中國女子體操隊的聲譽更可能掃地,把國家誠信也輸掉。

西諺有云:公正要可以見得到。中國主辦奧運,固然代表中國成為了一個大國。但另一方面,國際社會以至民眾,對大國是有相當的誠信要求。像美國當初謊報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不僅受國際社會指責,亦受到美國輿論的指責。同樣的,如果中國不好好處理林妙可事件,以及何可欣懷疑年齡造假的指責,這不僅毀了林妙可和何可欣兩位的聲譽和前途,更會令北京奧運的污點愈來愈多,留下不大好的評價,這亦未免浪費了眾多來自不同國家,一同辛苦籌辦奧運的人的心血。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執法不嚴 嘉禾大廈遭殃

旺角嘉禾大廈五級火,奪去了兩名消防員,一名老婦,以及一名夜總會公關的性命。而油尖旺區的舊式商廈的消防設備問題,再受到公眾的關注。

  這場五級大火,令人聯想到1996年佐敦嘉利大廈大火,同樣涉及舊式商住大廈的違例改建,以及缺乏封閉式防煙門問題。但為何當年嘉利大廈的大火,以及相關的改革建議,仍然未能夠阻止悲劇再度重演?

業主干預 便遭恐嚇

  首先,嘉禾大廈的情況,比嘉利大廈來得複雜。嘉利大廈雖然涉及低層走火通道違法改建問題,但涉及始終是知名大企業,大企業還得顧及企業形象,在傳媒發達的今天,相信大企業在商住大廈搞違例改建,恐怕要面對傳媒如雪片般的報道攻勢。但嘉禾大廈低層單位,卻是夜總會,而油尖旺區的夜總會由誰經營,相信公眾都心知肚明。

  傳媒報道,嘉禾大廈的業主們並不是不知夜總會有潛在防火危險,而是一旦業主立案法團或個別業主向經營夜總會人士提出警告,就會被「有勢力人士」恐嚇。而這類因小事而受到有勢力人士恐嚇的情況,警方的執法力度一向都不大。

  查實警方以至政府,對這類小市民因「小事」受滋擾的情況視若無睹,正是香港很多社會悲劇的成因。一如不少欠債自殺案件,其當中的導火綫往往是「收數公司」的滋擾行為,但保安局不知何解,遲遲不跟進法律改革委員會的建議,立法規管收數公司。如果政府不積極去保護,那些舉報黑惡勢力任何違法行為的小市民,結果政府立了幾多好法,都不能夠實際發揮效用。

  除卻政府對小市民挑戰黑勢力的保護不足,另一大問題出在業主立案法團本身。

  本來業主立案法團就有如外國的村鎮自治體,除了業主間的聯誼,還負起一定的自治責任,例如管理大廈財政帳目,執行大廈公契等等。不過,以筆者曾擔任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的經驗,很多業主立案法團的委員都是比較有空閒時間的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婦,他們缺乏專業知識去管理大廈,往往就未問過大廈其他業主同意,就向個別政團靠攏。

  筆者所住的大廈,以往最離譜的情況是,借用某位區議員的辦事處開會,業主立案法團竟以補償一點水電費為理由,每年給予 500元那位區議員,搞得不少業主很不滿意。這類政治化的紛爭,搞得很多舊樓雞犬不寧,虛耗時間在政治爭拗上,沒有搞好大廈管理的實務工作,甚至有業主立案法團委員,自恃有政界人士支持,公然在大廈維修等問題搞貪污。北角以至佐敦不少舊樓都出現業主立案法團不務正業的情況,結果令香港政府立了法也好,業主立案法團都不會去履行他們的義務。

立案法團 亦應檢討

  如果政府就嘉禾大廈大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筆者認為除了火災發生時的情況外,警方有否處理過來自嘉禾大廈業主或住客的恐嚇投訴,以及嘉禾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的運作情況,亦應成為調查的重點。調查委員會,除了要對消防處執行消防條例情況作出建議,亦應考慮對警方的執法方針,以至業主立案法團的運作方式,作出徹底的檢討。嘉禾大廈大火,並非只是消防條例的問題,立了法而實行不了,也是沒有用的。把執法的問題和障礙清除,政府的改革意志才會得到貫徹。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黑客術討論不應受到妨礙

在8月初人人注視北京奧運之時,世界各國的黑客高手,卻雲集美國拉斯維加斯 Defcon,就最新的黑客技術作出切磋。不過,在今年的 Defcon 其中一場演講會,由於涉及三位麻省理工學生講解如何破解 NXP(前身飛利浦半導體)MiFare 非接觸式智能卡加密技術,令他們可以在波士頓的地鐵系統橫行。麻省公共交通管理局入稟美國聯邦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這三名黑客示範如何破解波士頓的地鐵系統,甚至提供相關的軟件程式。黑客以及一向捍衛言論自由的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很快會與麻省當局爆發一場法律攻防戰。

  一如筆者在上月分析非接觸式智能卡票務系統保安問題所述,Mifare Classic 加密技術被破解,有如出現印製偽鈔的情況。由於現在未有案例處理「印製電子偽鈔」技術的情況,因此,這場涉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條款(The First Amendment)的官司,對其他國家有相當的啟發性。

黑客有正面功能

  當然,以麻省當局,以至世界各地的鐵路公司的立場而言,他們不想這三名黑客界高手公開破解地鐵票務系統的方法,這個要求並非沒有道理,因為一旦有關資料掌握在不法之徒手上,就有可能迅速有大量偽造智能卡流入票務系統,甚至零售系統之內,所造成的損失不可想像。

  但問題在於 Mifare Classic 並非只用於波士頓地鐵的票務系統,也應用於多個國家的政府人事管理系統,以及多個主要地鐵系統的票務系統,現在這些機構知道 Mifare Classic 的加密系統有漏洞,但他們不知漏洞是什麼,亦無從評估他們如何部署軟件升級,甚至整個智能卡系統的升級。

  麻省當局的做法,符合波士頓地鐵系統的利益,但肯定不符合 Mifare Classic 其他用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麻省當局的做法會否對學術自由以至新聞自由構成妨礙也是一大問題。就學術自由而言,其他 RFID 研究者一定有興趣知道現存技術有何漏洞,然後加以改進。雖然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報不理會法院頒令,已經將相關技術的簡報放上互聯網,但有些技術細節需要透過一對一討論才知道,這已經是對學術自由的一大妨礙。

  剛才筆者提到,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報擺明挑戰法律,將簡報內容放上網,大家如果不看這三名黑客的簡報內容,都不知 Mifare Classic 居然弱得只用 48bits 加密鑰加密,換言之,以現有電腦技術水平,要突破 Mifare Classic 的保安系統易如反掌,這情況公眾需要有知情權。

促進電腦技術改進

  如果一些系統漏洞,根本涉及人為錯誤,以及政策醜聞,如果這次法院可以用保安為理由,禁止有關消息內容在傳媒上出現,這樣會對公眾知情權的傷害。一如在 DeCSS 的情況,黑客總有辦法把破解方法相互交流,但公眾不知情的情況下,還誤以為系統的安全的,實際上損害了公眾利益。

  因此,在兩害取其輕的情況下,當局不宜動輒禁止黑客公開發表最新的黑客技術,事實上,在 Defcon 上公布總好過像日本的 SHARE 般,由不知什麼怪途徑公布,當局與黑客們玩貓捉老鼠遊戲,最終受損的還是公眾。

  麻省理工學院三名黑客提供的資料顯示,第一代非接觸式智能卡的加密技術太差,現在有一粒 Core 2 Duo Extreme CPU 的電腦,已經能執行破解任務有餘。似乎這三名黑客亦告訴我們,世界各國的地鐵應該投資金錢,將整個票務系統保安程度好好升級。

由京奧開幕看民族素質

北京奧運會的開幕禮終於順利舉行,由於這次中國是主辦國,香港本身亦有協辦城市的身分,因此,開幕禮由傳媒的轉播安排,到開幕禮表演本身,都是評估民族水平的一個指標。

由技術角度而言,這次北京奧運的直播安排,以至由張藝謀執導的表演都是一流。以數碼電視高清訊號收看奧運開幕禮,就感受得到中國中央電視台,以至中國網通在高清數碼技術上投放的心血,中國中央電視台和中國網通展現了他們在數碼技術的運用能力。而香港電視台以高清頻道播放奧運開幕式,亦不負眾望。

張藝謀的萬人操,無論活字印刷那部分、千人耍太極部分,以至前體操王子李寧,以《山海經》夸父追日的方式,點燃奧運聖火,都充分反映張藝謀為首的團隊,在掌握荷里活式國際大騷的技術能力,已達到世界一級水平。由影像而論,這可能是中國建國歷史以來最好看的一次。

可惜的是,剛才筆者提述的各種能力,雖然都要靠努力排練,但現時世界不少國家,只要願意投放金錢,以及有努力的決心,相信都可以做到類似效果。相反,張藝謀開幕式表演的內容,以及中港兩地電視台如何評述整個開幕禮,以至中央電視台拍攝人員的取鏡角度,相關的總體質素,才是檢驗民族水平的重大指標,亦即所謂的軟實力。

旁述員準備不足失身分

就以中港兩地電視旁述為例,中央電視台也好,香港兩家免費電視台也好,都被投訴旁述人員未有溫好書,把所有奧運參賽國的基本資料做好研究。在中國的天涯論壇,中央電視台的表現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在過往,不是主辦國和協辦城市身分,資料不足沒人怪罪,但現時主場也不做好研究,那是有失身分。而香港電視台的旁述員更過分,連香港隊有甚麼隊員都講不出,筆者想問,香港電視台中人連自己的代表隊也不重視,這是甚麼專業水平來的?

技術含量十分高的開幕式,成也張藝謀,敗也張藝謀。張藝謀只是皮毛地將中國幾項大發明、歷史、儒教文化、神話故事東拼西湊,不要求像雅典那次般,涉及人生哲理的探討,但哪一點可以看到中國文化與世界大同的關係?由於中國觀眾對張藝謀那些賣弄影像,但欠缺內容的高成本製作太痛恨,因此,最強烈的批評聲浪亦來自中國的網民和聽眾。連主辦國民眾都不收貨,那不見得其他國家會因此對中國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軟實力修為非錢能堆砌

中國的奧運主題曲也是一大敗筆,同樣在亞洲國家舉行,一九八八年漢城(今稱首爾)奧運,主題曲《HandinHand》是韓國人同時用英文和韓文唱出世界大同的信息。在開幕禮當日,穿着各國民族服裝,舉着各國旗幟載歌載舞的畫面更是印象難忘,但中國的《Youandme》,只是強調在北京舉行,英文部分更找個英國歌手唱算了,這樣的主題曲安排,比內容沒深度的《Weareready》以及《北京歡迎你》更災難性,這更凸顯中國軟實力的修為,與世界一流的水準,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光有硬實力是不夠的,在現今這個年代,軟實力愈來愈重要。只是技術含量高,但文化含量不高,國際地位亦一樣難以確立。相反,軟實力深厚,就算是小國都會受到廣泛尊重,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今天仍能立足世界,也是靠軟實力。而軟實力的修為,不是靠錢靠科技砌得出來,而是長期浸淫。由這次奧運來看,中國要建立軟實力,恐怕要走很長的路。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梁展文風波 港府施政重挫

當梁展文和紅灣半島這兩個關鍵字,再度進佔報章港聞重要位置時,筆者不得不佩服梁展文的破壞力深厚。港府被一個以為過了期的炸彈炸得斷手斷腳,與港府誤以為香港人善忘,以及低估了香港人對某些價值觀的堅持有關。

  「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這是鄭經翰在早晨節目中,經常炮轟政府官員的金句。在爆發封咪事件的前一年,這句話幾乎不斷出現在商業電台三綫政論節目中,除了鄭經翰的《風波裏的茶杯》,由黃毓民操刀的《政事有心人》,以及陶傑、劉細良等人操刀的《光明頂》,都不斷提及這問題。

誤為過期炸彈 政治判斷鹵莽

  而在《光明頂》對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以及一些大地產商問題作出討論時,都會以鍾麗幗事件作為例子,闡述現任政府高官在決策時,可能有Delay interest的問題,所謂delay interest就是今天在決策上偏向某些地產商,換取退休後某些好處,例如一份優差。因此,當時商台的聽眾對這個問題是非常敏感的,那時也是商台擁有最多聽眾的時期。

  港府或許認為,名嘴不再開咪,現時在大氣電波中發聲的名嘴,威力亦遠不如大班毓民兩炮齊轟的年代,就算批了梁展文進新世界中國,也不會出現問題,事實恰好相反。如果名嘴當年威力不令人懷念,鄭經翰申請開辦雄濤電台的戰略合理性去了哪裏?事實上,近年有不少事件,正正印證了名嘴們當年的說法,香港人或許對很多事都一窩蜂,但對某些事情,並不會輕易失憶。

  加上梁展文不止涉及紅灣半島事件,領匯首次上市失敗,以及嘉亨灣事件,他也有份,這些事都是公眾記憶猶新,兼且難以容忍的。當梁展文可以接二連三闖下大禍時,要他在市民的腦海裏人間蒸發根本不可能。因此,政府斷定這件計時炸彈過了氣,兼且不具殺傷力,這政治判斷本身已經相當鹵莽。

  但壓垮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非處理過程粗疏莫屬。由於政府已經判斷梁展文屬於「過期」政治炸彈,因此,在很多容易成為話柄的行政細節上都做得相當粗疏,最嚴重莫過於讓梁展文的同屆拔萃男書院校友彭鍵基法官,在梁展文加入新世界中國申請上不作避嫌。本來市民一般傾向相信法官的決定,但當彭鍵基的身份也出現問號時,事實上,這不能只拿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去祭旗便算數,公眾對整個政府已經不信任,彭鍵基與梁展文份屬同學一事曝光後,政府已經無法挽回大局,而整個政治後果就由保皇黨概括承受。

若現管治危機 或迫中央出手

  在經濟持續向壞方向走的今天,港府任何有偏向大財團之嫌的決策,都會被市民嚴重質疑,當中有沒有任何delay interest在背後,在市民對政府已經信心破產時,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無法挽救的管治危機,甚至迫中央政府出手,使曾蔭權未能完成餘下任期而下台。梁展文事件是一個轉捩點,曾蔭權政府由這件事開始,已經無法扳回大局,隨時準備去當跛腳鴨。問題在於,還有多少個類似梁展文的炸彈尚未拆除,恐怕連曾蔭權本人,都不知他身邊還有多少地雷炸彈等着他。

  (作者在商台任職期間,曾任《光明頂》客席主持,紅灣半島事件爆發期間,曾任鄭經翰議員辦事處兼職政策顧問,現時亦在港台《講東講西》擔任客席主持。)

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中國保障資訊自由責無旁貸

北京奧運離開幕進入倒數,各國記者和運動員紛紛進駐北京,此時正是驗收北京在申辦奧運時,承諾保障資訊自由,特別是互聯網通訊自由的時候。相信大部分來華的運動員、記者以至遊客都不期望在奧運期間,體驗「金盾工程」下過濾互聯網的威力。

  在中國提出舉辦「平安奧運」的口號之下,這次奧運會似乎令不少外國人首次親身體驗到中國封鎖互聯網資訊有多可怕。在7月中,博客服務供應商 SOHO 中國的網站被關閉,多日來都未重開。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就算在國際奧委會提供的新聞中心,都發現有網站被關閉。有美國國會議員引述外資酒店集團的行政人員消息,中國當局要求外資酒店集團監控住客的互聯網通訊。

  本來世界各國都期望奧運為中國的資訊自由帶來好的影響,但事實上恰好相反,這與中國局勢近日急轉直下有關。

內外問題洶湧而來

  在今年3月西藏發生漢藏衝突以來,由於西方國家民眾對中國處理西藏問題的手法相當不滿,不少人在聖火傳遞期間示威,因此,令中國政府傾向在政治穩定與國際聲譽間求取平衡。

  雖然汶川大地震後,中國當局開放予外國傳媒採訪,一度大大改善中國的公關形象,並有助鼓勵中國在奧運期間履行承諾,但在6月底爆發貴州甕安騷亂後,在中國多個城市接二連三發生針對公安局的騷亂,加上在甕安騷亂後,中國互聯網討論區的反政府言論不受控制,在天涯、凱迪、強國論壇等重點網絡社區,四處都是拿甕安當局文過飾非的一些關鍵字,例如俯臥撑(掌上壓)、黑惡勢力(官方對參與騷亂民眾的形容詞),當作潮語來發洩不滿。

  在上海楊佳殺警案中,互聯網上的言論絕大部分都支持楊佳,以及要求公開審訊楊佳,使上海法院不敢在奧運前審理楊佳案,這嚴峻的形勢令當局轉變目標,只求奧運平安舉行,不求有國際上的掌聲,因此,中國當局申奧時的承諾亦全部拋諸腦後。

美國制華招招厲害

  不過,中國一味求穩的結果,副作用亦非常大。美國在伊拉克碰得焦頭爛額後,日後美國的重點不會再放在中東,相反,不論奧巴馬還是麥凱恩當總統,輿論焦點以至華府的目光都會放在中國。《紐約時報》在7月31日的社論,已經公開呼籲華府要在資訊自由問題上,加強向北京施壓。筆者相信不論微軟、雅虎、 Google等公司,日後更難與中國政府的合作,因為他們與中國合作,隨時引來華府的懲罰,對這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公司而言,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中國政府不在奧運期間向外界展示資訊開放的一面,筆者相信不論華府還是歐盟都會在中國網絡資訊自由問題上大做文章,加強施壓。美國國會仍然在審議的《全球互聯網自由法案》(Global Internet Freedom Act),禁止美國和歐盟科技公司向中國出口技術的法案可能陸續出籠,甚至得到通過。這次中國政府用衛星技術追蹤上訪人士,阻止訪民前往北京,以及利用來自美國和歐盟面部辨識技術應付異見人士,已經引起海外不少民權分子不滿,這些聲音會在現在得到西方主流輿論的和應。

  《無間道》有句金句:「出得嚟行,預咗要還。」中國積極尋求國際社會認可成大國,不過,如果中國不去履行國際承諾就想做大國,就只會淪為國際笑話。很不幸,中國很快會為這次奧運中食言付出政治代價,而奧運似乎亦敵不過防火長城的吸引力。

中國傳媒公信力遇嚴峻挑戰

奧運開幕在即,中國在各方面都受到各國傳媒廣泛注視,除了新聞自由,中國傳媒報道的質量,亦受到廣泛注視。不過,近日中國接連出現針對外國人的新聞造假事件,就令本來公信力不高的中國傳媒公信力,受到更嚴峻的挑戰。

針對外國人假報道

首先,廣東《新快報》七月三十一日的A33版,指《朝鮮日報》曾經報道,有南韓教授研究成果指出,國父孫中山有韓國血統。由於《新快報》的報道受到全國各大傳媒廣泛轉載,令《朝鮮日報》在翌日的中文版網站中,作出澄清,指有關報道做假。

在七月三日,《環球時報》指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Foundation)發表的中國簡報(ChinaBrief)中,提及中國有七十枚可以攻擊美國本土的核彈,但很多看過中國簡報的學者,都看不到簡報文章中有七十枚核彈的提述。

《新快報》和《環球時報》做假,都是借外國報章來做假,這因為中國讀者普遍英文閱讀水平不高,而《朝鮮日報》中文版更是在八月一日前被中國封鎖的網站,而掌握破網技術的網民,亦非主流,因此讀者要查核報道真偽,有關記者認為並不容易。

挑動衝突得不償失

不過,有關記者忘記的是,隨着中國不少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只要有一位網民作出查證,並加以質疑,或報章造假的對象主動揭破有關事件,整篇造假報道就會變成公開笑話,特別在互聯網時代,有心人要查核資料,有Google幫忙便可以。而中國網民都笑稱中央電視台的英文簡寫,該是CCAV,而不是CCTV,便可以見到中國公眾對官方傳媒的不信任,中國有人主動查證報道真偽殊不為奇。

另一方面,《環球時報》和《新快報》,在造假過程中大玩政治鋼索,《新快報》的報道根本挑動中韓間的仇恨,而《環球時報》的報道,還好造假太甚,未有影響中美關係。如果《環球時報》造假方法再高明一點,有可能已經引發中美間關係緊張。因此,中國當局不留意這種拿國際關係新聞來造假的問題,有可能長遠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友好關係,甚至被一些好事之徒有機可乘,借用中國傳媒,挑動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衝突,這是得不償失。

理念改造尊重事實

要避免中國傳媒造假,就必須現在開始對中國國有傳媒,在理念上的改造。共產黨一直認為傳媒是宣傳機器,而宣傳機器與正規傳媒機構理念最根本不同之處,在於宣傳機器容忍為了達到特定目的,歪曲報道或選擇性報道,而正規傳媒機構,就不容忍任何造假行為。如果國有傳媒仍然是宣傳機器,不僅難以建立在民眾之間的公信力,任何的造假行為都不會得到有效遏止。國有傳媒要向公營傳媒轉型的心態,抱持尊重事實六親不認的專業方針,不僅有效阻止傳媒繼續發表假報道,傳媒還可以發起監督的作用,對整治經常為中央政府製造麻煩的地方,亦會有效得多。

由中央電視台被戲稱為CCAV來看,只要來多幾宗新聞造假事件,官方傳媒就會公信力掃地,屆時國有傳媒要傳達任何信息給群眾,群眾都不會相信,這只是蠶食傳媒宣導政府政策的能力。在中國開放報禁,放棄傳媒是宣傳機器的觀念,要求新聞工作者謹守尊重事實的方針,才有可能避免同類事件發生,挽救中國傳媒的公信力,並且為未來中國開放報禁做好準備。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政制不改革 再換特首也徒然

港府為了進一步挽救民望,爭取中產階級支持,暫時豁免了新外傭合約的再培訓徵費,亦即俗稱的外傭稅。本來政府希望向中產爭取支持,但結果變成了不論外傭、中產都怨聲載道的一場政治鬧劇。

  由領匯首次上市、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爭議,到這次外傭稅爭議,政府搞得人仰馬翻的關鍵,都是繞過了一些公共行政上應有的程序,才導致今天的惡果,誠如筆者在領匯首次上市時所言,經常在繁忙的彌敦道上亂過馬路。

繞過立法會成心魔

  但政府一次又一次犯錯,除了不汲取歷史教訓外,香港政制上的離奇局限,亦導致政府當局經常抄小路推出新政,結果踢中鋼板收場。

  領匯首次上市也好,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任命也好,以至這次外傭稅爭議也好,政府都是千方百計繞過了立法會,就貿然推出了政策。

  政府經常認為,縱使在現行政制下,親政府的政黨得到了過半數的議席,政府的政策理論上很容易獲得通過,但仍然怕親政府政黨在政策上要求多多,因此在重大政策上,連親政府政黨都信不過,千方百計要繞過立法會。而在現有香港政治制度設計下,連在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委任上得到好處的親政府政黨,都未有盡力為政府保駕護航,在政府搞親疏有別情況下,都無法約束親建制政黨,那政府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

  但政府官僚忘了的是,現有香港政府並非普選產生,民意基礎薄弱,在薄弱民意支持下,任何政策只要有少許問題,便會成為眾矢之的。因此,重大政策上,特別在具爭議性的政策,不尋求立法會背書,根本是自尋死路。

  另一方面,將政策交上立法會審議的過程,除了挑走一些有可能出現的技術錯誤外,這亦是一個討價還價,尋求支持的過程,在一個多元社會,要求政策百分百按政府旨意推出根本不可能。

  在強大民意壓力下,政府最後都要退讓,甚至退得比提上立法會審議更多。像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爭議,以至這次外傭稅爭議,政府最後都讓了步。而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政府由原先拒絕公開薪酬,到被迫完全公開薪酬。如果最後是交由立法會審議,反而可以爭取有關薪酬數字,在立法會閉門會議上處理,輸得反而沒有那麼多。

  而且當任何政策經過立法會通過後,在立法會支持政府的議員就要同時負上政治責任,相反就不容易隨便開炮批評政府,因為當公眾指摘政府時,就要連同支持政府政策的立法會議員一併指摘,大部分政客都不會蠢得做這種拿起石頭砸自己雙腳的事。

民選授權 才能行政主導

  不過,政府拿政策去立法會審議,只是避免踢中鋼板的其中一步,事實上,行政主導的前提在於充分的民選授權,一如美國總統擁有相當大的行政權力,皆因在美國政制中,只有總統是得到全美每一個州選民的授權,擁有跨州份民眾的選票背書,才能夠擁有真正名實相符的行政主導權力。

  如果香港政府既不搞政制改革,盡快將特首和立法會普選落實,在推出重大政策時,又繼續不尋求立法會透過法案或決議案予以背書,筆者可以肯定,日後政府會繼續犯下同樣的錯誤,就算曾蔭權下台求去,他的繼任人都會繼續受到同樣的問題困擾。

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新百科全書嘗試發掘民間學者

Google近日推出了一項新服務叫Google Knol,這服務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大家分享知識,不少人都拿具商業成分的Google Knol 與維基百科作出比較。不過,筆者試用過Google Knol之後,就發現Google Knol與維基百科根本是性質不同的工具,某程度上,Google Knol與維基百科是有相互補充的空間。

  在學術上,不同類型的刊物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百科全書是作為研究人員查找已被公認資料的指南。這裏有三個特色:首先,百科全書很難就某個特定課題作出深入討論;其次,百科全書只能載入已被公認的研究成果,原創研究是不被鼓勵。第三,百科全書若要載入不同觀點,就要做到所謂中立客觀,但在文史哲題目上,中立客觀很多時被濫用為政治審查的擋箭牌。

維基百科多限制

  Google Knol並不是一本百科全書,Google Knol鼓勵作者發表就他自己有興趣課題的研究成果,這樣就有了發表原創研究的空間,這填補了維基百科不能夠發表原創研究的缺陷。由於Google Knol對文章的安排,查實有點像學術期刊,於是可以就某個特定課題作出深入而有意義的討論,而不像維基百科般,很多課題有了基本的輪廓,而沒有了具爭議性課題的仔細論述。而在文史哲課題中討論,亦可以寫得有獨有的觀點,不用受制於維基的中立原則。

  由於Google Knol沒有維基百科般,有一些以維護條目質素為理由,實際上把維基變成小圈子遊戲的管理員,對搜尋引擎公司而言,他們寧願題目更具包容性,因此,一些在維基百科中經常慘遭個別管理員,以及愛好刪除條目人士毒手的內容,在Google Knol終於得到一處容身之所。在Google Knol中的討論成熟之後,再返回維基百科時,管理員也不容易隨便提出刪除要求,除非,他們夠膽不承認Google Knol為一個可靠的來源。

  不過,Google Knol的意義除了是彌補維基百科一些不足外,另一項意義都很重要,那就是培育民間學者。

打破象牙塔框框

  現在非大學的學者很難寫一篇論文,然後交給學術期刊發表,因為學術期刊的審批程序已變成一種官僚遊戲。香港的學者們主要是用來應付大學資助委員會的奇怪撥款要求,於是局限為象牙塔內的學者研究發表,但在大學世界以外,不少有自己獨特創見的人,他們在業餘時間所做的研究,其分量和成果也有一定可觀之處,難道也要只局限於維基百科的框框下?Google Knol就提供了一個非學院學者的發表平台,這能為學術界帶來新的衝擊。

  另一方面,Google Knol容許文章作者分享由Google AdSense帶來的商業成果,而文章的版權授權亦不像維基般採用開放源碼相同的授權,而是容許作者得到商業收益的Creative Common,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可以由其他途徑得到版稅,支持作者繼續作出有意義的研究。對維基百科而言,由於協作色彩較重,加上以進行二次研究為主,採用GNU(General Public License)授權可以理解,但對偏重原創研究的Google Knol,容許作者獲得商業收益,對維持Google Knol的成功具相當意義。

  當然Google Knol作為一個商業項目,筆者相信不少人會對此抱以懷疑的目光,但Google Knol無疑利用Web 2.0,降低了學術發表的門檻,筆者對這種新技術新服務是樂觀其成,亦期望在若干年後,有若干由Google Knol走出來的民間學者,為學術界帶來新的景象。

香港要如何應付奧馬保安挑戰

美國一個保安智庫發放的錄影帶顯示,有聲稱疆獨組織成員,在承認上海和昆明爆炸案責任同時,又聲言會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奧運舉行城市進行恐怖襲擊,阻止奧運舉行。影帶的真偽,確實不得而知,不過,香港政府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斷不可以對這類恐襲警告掉以輕心,否則不但令奧馬舉行失敗,而且更會損及眾多無辜百姓的性命。政府斷不能不斷安撫民眾,恐襲危機不變就了事,現時港府要假設,有恐怖分子已經準備進侵香港,並作出防備。首先,提醒公眾對可能的恐怖襲擊作出防衞,是最基本的任務。在奧姆真理教教徒於東京放沙林毒氣後,東京警視廳在東京團營地下鐵、都營地下鐵,以及各主要火車站貼出海報,提醒公眾留意可疑無人看管物件(日文稱「不審物」),以防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另一方面,警方的情報及防禦工作,並不能夠只把焦點放在奧馬舉行區域範圍,事實上,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是多樣化。像二○○二年,新加坡內政部內部安全局人員,破獲蓋達組織的東南亞分支:回教祈禱團意圖攻擊新加坡的陰謀時,發現回教祈禱團的攻擊目標包括了新加坡的主要水源,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新山的新柔長堤、有大量駐新加坡美軍出入的義順地鐵站、以及連接軍營的交通設施。換言之,除了奧馬場地附近,以及運動員有可能參觀的沙田區社區設施和商場,港鐵沿綫、連接香港和深圳的水管、香港主要油庫、解放軍軍營附近一帶,都應該加強監察,以防恐怖分子襲擊。

除此以外,入境處和警方的情報工作亦很重要,入境處和警方不應浪費時間,去阻止高志活等人入境,這不但有損香港形象,而且更嚴重影響反恐部署。入境處和警方,應該與各大酒店,以及少數族裔社區加強情報聯繫,留意有否可疑人士早就進入香港進行部署。根據過往經驗,不少恐怖分子是持歐盟成員國的護照入境香港,因此,警方除了要與回教祈禱團活動猖獗的東南亞國家進行情報交流,與歐盟國家的情報交流同樣重要,特別現時歐盟國家國民可以免簽進入香港,恐怖分子隨時看中這一點,派持歐盟國籍人士來港施襲。

由於阿爾蓋達分子,亦有可能騎劫民航客機,然後對準香港高樓大廈進行九一一式襲擊,而且比紐約人口還要密集的香港,用民航機當導彈來用的施襲方法殺傷力極大。因此,奧馬的反恐防衞工作上,不但要靠香港的入境處、海關和警察,亦需要珠三角附近地區公安的配合,香港附近的深圳、珠海、澳門、廣州等地的機場,特別內陸航班都應加強安檢,防止恐怖分子騎劫民航客機向國金二期、中銀大廈等地標進犯。筆者不知解放軍在香港附近的防空部署如何,特別以解放軍在地震期間的表現來看,解放軍未必能趕及飛機撞向大廈前,在適當的地方,逼降或擊落已經被恐怖分子騎劫的客機。特別中國空軍的實力,還不及擁有愛國者導彈和先進雷達系統的美國。

或許過慣安逸生活的香港人,認為筆者上述之言實屬危言聳聽,但作為一個研究戰略和戰術的人,筆者根據恐怖分子過往行為模式所提出的忠告,都未必能應付得了恐怖分子創意十足的攻擊手段。面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港府以最壞的情況作出打算,一旦有事發生時就遊刃有餘,不會驚惶失措。

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奧運被洩憤 民怨宜解不宜壓

在北京奧運進入倒數階段之際,雲南省省會昆明一宗恐怖襲擊事件,令北京奧運蒙上陰影。在7月21日早上,連續兩宗在54號巴士發生的炸彈,造成兩死十四傷。至今公安仍然未知道誰是主謀,亦未有任何組織或個人承認責任。只是《南方都市報》報道,在爆炸前有昆明市民收過來自「螻蟻總動員」的警告短信,不久就發生爆炸。

  《南方都市報》當然不會亂報。恐怖主義對中國民眾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有可能威脅奧運的召開,以及未來中國局勢的穩定。

有冤無路訴 暴力頻生

  在香港,警察處事不公,可以找警察投訴科和監警會,亦可以用民事程序尋求公道,甚至將個別個案交給廉政公署調查,或向傳媒反映。警察有時會濫用權力也好,也會避免成為投訴對象,因為這會出現俗稱「寫花file」的問題,那會影響升遷。大部分情況下,市民所受的不公都有相應的渠道去處理。

  但在中國是另一個故事,由於中國司法不獨立,因此,司法程序明顯是走不通的。由於沒有獨立的傳媒,官員被投訴亦不會影響升遷,因此官員濫用權力時,根本無任何制裁途徑。相反,民眾受了不公,前往再上一級政府上訪,運用合法權力也好,也要受打擊報復的風險。

  當運用合法上訪權力一樣要被公安拘捕時,本來一無所有的民眾,由於上訪與採用極端手段的機會成本相若,但採用極端手段引起注意的機會比較大,因此造成了誘因,令民眾愈來愈傾向採用暴力手段表達訴求。楊佳案就是一個例子,搞得大部分中國網民站在楊佳這一邊(編按:一名男子楊佳,月初襲擊上海一間警局,致6 人死亡。據稱楊佳曾因為一宗懷疑偷自行車案遭警員查問,稱遭毆打,後多番投訴不果。)。

  由於北京奧運全球注目,世界各國健兒、遊客和記者都會雲集北京、青島和香港三個奧運主辦城市,對於一直有冤無路訴的民眾而言,奧運更是千載難逢吸引外界注意的機會,令他們的訴求得到世人的注視。

  現時中國當局為了奧運順利舉行,千方百計阻截訪民前往北京,這策略明顯相當錯誤,如果這些訪民能在北京接觸外國記者,不單有助減低他們動用暴力手段的機會,而且可以藉外國記者的監察力量,整頓中國各地已經腐爛透頂的地方政府官僚,更可以改善中國的對外形象,對希望重整吏治的中央政府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才是。

正視訪民意見 留精力壓恐襲

  相反,中國如果阻止訪民前往北京,就有可能有人為得到世人注目,在各地搞出不同類型的恐怖襲擊,或暗中混入北京、青島等城市,發動極端行動,反而更威脅奧運的順利舉行,而且北京當局應付自身不滿民眾都疲於奔命時,又何來時間和精力去應付麻煩得多,亦專業得多的阿爾蓋達成員?不要忘記,阿爾蓋達成員對不少奧運會賓客是很有興趣的。

  要防止民怨化為威脅奧運舉行的恐怖力量,唯一方法是疏導民怨,正視訪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是重要的一步。如果中國政府為了奧運順利舉行,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堵截民怨,那只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手機市場生態改變考驗廠商

新力愛立信剛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可以用非常難看來形容,經營利潤由去年的3.4億美元,急降到現在的950萬美元。由於業績太難看,新力愛立信宣布全球裁減二千名員工,希望保持公司的盈利能力。

  除了新力愛立信,另一間手機大廠摩托羅拉更長期處於困境。查實,新力愛立信以至摩托羅拉等公司困境,都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現在手機產業正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仍然用舊策略行事的公司,恐怕時日無多。

低端手機非大廠所長

  由於歐洲和日本市場分別以WCDMA 為本、3G手機改朝換代的過程已經大致結束,因此新力愛立信很難再依賴這兩個市場。

  但在高端市場,新力愛立信很難與蘋果 iPhone、HTC Windows Mobile 電話,以至諾基亞一系列智能電話抗衡,因此,新力愛立信將眼光放在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希望在新興市場賣出更多低端手機,保持市場佔有率。

  如果過往沒有山寨機這種玩意,新力愛立信的算盤絕對打得響,但台灣人成功研製低端手機用的通用晶片後,設計成本便宜的山寨機空群而出,這個算盤就完全打不響。現在新力愛立信的處境,與過往IBM、HP等公司面對的處境一樣。價格偏貴的廠機,在低價市場根本缺乏競爭力,特別面對沒有品牌的廉價機種,更是毫無反擊能力。結果IBM放棄個人電腦業務部門,將整個業務賣給中國聯想,很明顯,手機產業在低價市場,正重演一模一樣的故事。

  但新力愛立信真正的致命傷,在於為了應付各方強敵,推出了過多的生產線。而新力愛立信電話花款之多,可能是諾基亞以外最多。本來已經有K系列、J系列、W系列、T 系列和P系列,現在還多了G系列、C系列,消費者要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話群中選擇固然有困難,而新力愛立信在推廣的時候,亦完全失去了焦點。試問一個平日沒有研究手機潮流的消費者,怎知道新力愛立信各不同系列電話之間的分別?

戰線不宜過度拉長

  產品線過多除了有宣傳上的問題,亦有成本控制的問題,一方面,個別型號的產品在銷路上可能未必夠多去彌補開發成本。另一方面,當產品線不夠多,在採購零件時不可能有數量優勢,亦即所謂的規模經濟效益,這樣就會蠶食每部手機的利潤,新力愛立信正正吞下了產品線過多的苦果。

  比較新力愛立信的對手之一蘋果,其產品線素來以簡單著稱,電話只有iPhone 3G,而桌面電腦只有Mac Mini、iMac和Mac Pro,iPod就分為與iPhone系出同門的iPod Touch、原有iPod基礎發展出的Classic和Nano,以及小巧的Shuffle。蘋果的簡單產品線令喬布斯每次推廣產品都很專注,而在零件採購和管理上亦極為簡單,要取得規模經濟效益,實在相當容易。

  新力愛立信這次出現經營上的困境,查實對手機業界是一個警號,現在手機大廠,實在沒有必要再在廉價型號上打無謂的仗,維持現有產品線便很足夠,因為正規軍彈藥即使再多,亦不可能應付來自四方八面的游擊隊。另一方面,只有精簡產品線,消費者才能夠輕而易舉認識產品,這是基本原則。新力愛立信不需要推出更多更多令人目不暇給的新型號,只要有幾個型號能夠令不想選擇iPhone的消費者眼前一亮,新力愛立信就已經足以重振雄風。過去的一套,實在再難以應付今天業界的環境。

親疏有別論與特首的戰略處境

特首曾蔭權在本屆立法會會期最後一次答問大會中,被社民連的陳偉業問及親疏有別論的問題,不知是不是特首臨場爆肚,提出了親疏有別論的新解釋,然後帶着看來不大愉快的心情結束答問大會。

筆者與一位同樣撰寫政論專欄的朋友,仔細研究過「親疏有別論」的起源和發展,在二○○六年時,特首在接受一份報章的訪問時,埋怨泛民主派沒有聆聽他的政策主張開始,之後特首在同一年立法會答問大會中,回應單仲偕的提問時,就指親疏有別是建基於不同黨派對個別政府政策的支持。到後現階段,就只提政府是親市民利益為依歸的政策。親疏有別論經歷的不同階段,都可以看到,特首在不同階段的戰略處境。

尋求政治盟友的挫折

在二○○六年,特首提出親疏有別時,不論他怎解釋親疏有別論也好,都明顯看到,由於在二○○五年政改方案被否決的重大挫折,他不得不重新檢視與泛民主派的關係。他在怒氣未消的情況下,才提出有任何人支持政府的主張,政府就會親那些人,反之,政府就會疏遠他們。特首在回應單仲偕的提問時,更表明對爭取個別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不寄厚望,就可以看出特首與泛民主派之間,當時關係出現何等的緊張狀況。

查實,就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而言,執政者將政治權力分給支持自己的黨派很正常,除非出現兩派僵持,不得不作出妥協的情況,否則執政黨要怎分配政治資源,在選民授權下親疏有別沒有大錯。問題在於,如何保證那些得到政治資源的黨派或個人,在關鍵關頭會出來支持政府。由於特首不屬任何政黨,曾蔭權搞親疏有別不一定能夠得到回報。

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一役中,曾蔭權把一些副局長、政治助理的職位給了自由黨和民建聯,但當政府被各路人馬狂轟時,自由黨和民建聯並未有盡全力為政府辯護,有可能替特首做了最多擋子彈工作的,是泛民主派的特首好友鄭經翰!在《種族歧視條例》的語文翻譯豁免修訂案一役中,工聯會三子更走去與泛民同一陣綫,令政府議案被否決。這可以見到,香港政界有一幫人,可以拿了政治好處但不負責任何政治責任。

特首也是聰明人,他不可能像男孩子追求心儀的女性般,只會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然後痴痴地等對方感動。因此,特首在借回應陳偉業提問的機會,實際上是將過去親疏有別論中,對所謂親建制政黨的承諾一筆勾銷,他表明他只會是全民的特首,不會再去與任何的黨派結盟,免得白費心機,但政府付出了不會有任何的支持

行政立法關係持續緊張

由於現任特首在從政歷程中,幾乎被各個黨派出賣過,因此,日後特首無論在分配政治權力也好,還是政策取向也好,都不會再向個別政黨傾斜,因為特首已經無法保證他做任何投資,都可以得到合理回報。換言之,由政改方案被否決以來,特首與親建制政黨的蜜月期已經結束,已經重回立法會都是反對派的格局上,行政立法關係難以改善,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上,特首用了董建華結束八萬五政策的方法,以一種低調而不為人知的方式,結束已經證實失敗的政策。當然,這樣結束親疏有別論明顯是低手之舉,但只要現有政制不改,任何人當特首,都會被類似的處境折磨至下台為止。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技術中立原則不容退讓

最近有消息傳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打算根據美國奉行多年的網絡中立原則(Net Neutrality),下令美國其中一間主要網絡供應商(ISP)Comcast停止對用戶P2P(peer-to-peer)通訊,特別是BT下載(BitTorrent)通訊作出干擾和過濾,亦即意味着ISP不可以阻止用戶以任何形式的P2P通訊。

  相比起美國,香港在網絡中立原則一直未有積極討論,用戶對個別網絡供應商,例如Smartone-Vodafone的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服務,設有對P2P的通訊管制有所怨言,但香港用戶一直未見有組織地針對ISP的各種問題作出反應。而不少網絡服務供應商,假借公平使用為名,實則提供「斤両不足」服務的問題,實際值得深入討論。

明顯貨不對辦

  今年2月Comcast高層人員出席聯邦通訊委員會聆訊時指出,為了控制繁忙時間,防止P2P通訊帶來的交通阻塞,因此Comcast要對網絡交通流量作出管制,包括限制用戶的P2P通訊活動。而香港的電訊公司所持的理由就更加巧妙和奸詐,他們用的名詞叫作「公平使用」(Fair Use),不論為了限制繁忙時間交通也好,還是「公平使用」也好,這些網絡供應商都掩蓋不了他們提供貨不對辦服務的事實。

  如果電訊公司希望限制P2P的通訊,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按量收費,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電訊市場,任何寬頻供應商提出按量收費的方案,都不會被消費者所接受。最為消費者受落的方案,就是每月付出固定金額,然後不限任何的方案,以免消費者使用互聯網時受到掣肘,亦容易管理和計算通訊開支。事實上,不論按量收費還是按時收費,在現今的互聯網寬頻市場上,都是不受歡迎。

  另一方面,既然單一月費可以享用在最高頻寬限制下的無限時無限量服務,那麼用戶可以享用的服務內容多少,就如自助餐的分量一樣,應該完全取決於消費者本身到底有多少實際需求。任何巧立明目的限制措施,等於向消費者提供自助餐時,限制食客把食物堆疊的高度,以及領取食物的次數,這根本就是貨不對辦行為。單從消費者權益角度來看,電訊公司這種限制手法是不可接受的。

  更何況,消費者之間到底用什麼技術與對方通訊,純粹是兩名用戶之間的事,電訊公司針對P2P技術作出干擾和過濾,就是對消費者的通訊技術作出限制,電訊公司違反技術中立,情況是相當危險的。今天可以限制用戶不能使用BT下載,不知道哪一天禁止使用Tor下載或其他突破網絡封鎖的軟件技術。在香港的情況,如果不將技術中立這議題提上來,這無異於為日後官方實施網絡封鎖提供依據。政府不用在法律上過濾內容,有人指示電訊公司作出「自我審查」便夠了,那還得了的嗎?因此,美國的資訊科技社會運動分子,對網絡中立這問題寸步不讓,是有其原因的。

誰來伸張正義

  事實上,香港電訊管理局近年在很多基本網絡民權問題上表現不力,最簡單如飽受電訊公司劣質服務欺壓的消費者,都未有為之伸張正義,更遠不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所扮演的角色;相反,經常派出大量由公帑聘用的人員去偵測民間電台,取締不構成公眾威脅的微弱廣播電波。

  筆者希望電訊管理局應該做回他們應做的事,指令電訊公司不要對P2P通訊作出任何干擾,維持消費者基本權益。而香港的網絡用戶亦不應再沉默,一如羔羊般任由電訊公司宰割。 

撥款四川有違基本法

在公眾一片爭議聲下,港府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二十億港幣,作為四川地震災後重建之用。而最奇妙的是,在公眾一片質疑聲中,除了公民黨未有表態支持政府撥款申請與否外,立法會其餘三大黨,包括民主黨、自由黨和民建聯,都打算支持政府的撥款申請。

不作質疑議員失職

在民族主義、政治正確的旗幟下,筆者恐怕不少立法會議員,為了自身的議席着想都不敢反對有關的撥款申請。但立法會議員不對申請作出質疑,本身就是失職行為。由於香港是實施成文憲法(Written Constitution)的地區,國會的決定不像本身沒有成文憲法的英國,具至高無上的效力。立法機構的任何立法,行政機構的任何作為,都必須符合《基本法》的各種要求。行政機關以及立法會,都應力求避免訂立有違反《基本法》之嫌的法律。而根據《基本法》第一○六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而一○六條的英文文本更指,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hall use its financial revenues exclusively for its own purposes, and they shall not be handed over to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exclusively在中文指「只能」,具非常強烈的排他性。不論中英文而言,都是非常嚴格的寫法。由於根據《基本法》,英文與中文同屬官方語文,而很多《基本法》判例都是用英文的,換言之,一旦提上司法覆核,除非人大常委又一次撕破臉亂釋法,否則二十億撥款有可能泡湯的。不論民主黨、自由黨以至民建聯,為何他們可以不顧立法會議員應有責任,仔細審視政府撥款申請的合憲性,只是礙於香港民族主義思潮高漲下,任由公眾反感的違憲撥款得到批准。如果立法會議員可以為了政治方便,一次又一次批准違憲法律或措施,那香港《基本法》以至法治精神又去了那裏呢?立法會議員與其他公僕一樣,可是支取納稅人的錢的。

賑災基金或保不了

筆者明白,四川災區確實要一筆錢去進行重建,但香港法律不容許公帑捐款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政府最多鼓勵市民和大財團更積極捐款,但公帑就斷不能捐。如果有人真的提上司法覆核,就有可能因為有違憲之嫌,連在回歸前《基本法》未生效時成立的賑災基金也保不了。若要避免司法爭論,立法會應做他們要做的事,反對撥款申請。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譚偉豪參選有待解答的問題

立法會選舉將近之時,與選舉相關的政治火頭亦在資訊科技界四處燃起。近月來動作頻頻的譚偉豪,已推出電視宣傳片,以及四處建立Facebook Group,好不熱鬧。

  不過譚偉豪的一連串動作,就很可能違反個別機構應守的中立原則,甚至有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之嫌,如果不妥善處理,有可能令資訊科技界的選舉蒙上陰影。

  筆者在較早前的文章曾提及,譚偉豪在Facebook開了個生產力促進局的facebook群組,但生產力促進局和譚偉豪一直都未有回應。筆者想指出,生產力促進局是按《生產力促進局條例》(香港法例1116章)成立的組織,成員亦由行政長官委任。

亮相節目是否違規

  更重要的是,根據《生產力促進局條例》第二十一條,任何人等未獲生產力促進局授權,不得使用或管有促進局的標誌、有生產力促進局名稱的標誌或圖樣,或令人誤會其為生產力促進局標誌或圖樣的東西,否則可被罰款1000元。為何生產力促進局至今一直都未採取行動?這只會令公眾對生產力促進局成員甚至政府本身在選舉的中立性產生質疑。而譚偉豪身為生產力促進局副主席,知法犯法是不是有點兒那個。

  而譚偉豪的一連串在收費電視播出的片段,明顯亦很有問題,譚偉豪在4月8日接受《信報》訪問時,指他因《星島日報》一篇文章被控誹謗,不影響他參選今年立法會選舉,那是不是可視為他已經公開宣布參選或表露參選意圖?

  如果出現這情況,根據《立法會條例》第二條,選舉廣告指為促使或阻礙一名或多於一名候選人當選而發布的通知或廣播。若然如此,那個以譚偉豪為主角,在畫面上出現譚偉豪詳細履歷的《IT達人Talk》,會否已經構成選舉廣告?

  構成選舉廣告,就會產生兩個法律問題。首先,根據《廣播條例》附表四第十二條,禁止任何屬宗教、政治或關於工業糾紛的廣告,出現在收視電視台的廣播中,而選舉廣告已經符合政治廣告的基本條例,那廣管局是否應該根據《廣播條例》就譚偉豪的《IT達人Talk》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甚至採取進一步行動?

惹上法律火頭

  另一方面,若然有構成選舉廣告之嫌,由於在電視台上A賣廣告所費不菲,而資訊科技界的選舉經費上限只有35萬元,這樣有可能令譚偉豪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45條,因第45條寫明,超支本身便是非法行為,可被檢控。

  除了譚偉豪本身可能惹上麻煩,《IT達人Talk》在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協助下拍攝,但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並非獨立法人團體,那大學校長、校董會或教務會,有沒有授權資訊工程學系,對一個擺明有政治成分的項目提供協助?如果這被視為選舉廣告,有可能要簽署一份同意支持聲明書,那誰有權力簽這份法定聲明書?如果因學系的決定,令香港中文大學本身作為法人團體,因而惹上官非,責任又由誰負責?

  很明顯,這次譚偉豪已經不只惹上政治火頭這麼簡單,譚偉豪的參選已經同時惹上大量的法律火頭,這些火頭都有可能影響這次資訊科技界選舉的公正性。筆者希望政府、廣管局、生產力促進局、香港中文大學以至譚偉豪本人,徹底向公眾解釋清楚,這一連串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否則不少資訊科技界人士,都會對這次選舉,抱有極大懷疑態度。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施政無改善 七一出洋相

由2003年7月1日,有五十多萬名市民,參與由民間人權陣綫主辦反對《基本法》廿三條以來,七一遊行已經成為了回歸紀念日其中一個重點政治節目,也是六四維園燭光晚會後另一個重要政治活動。

改善管治靠制度 非換領導

  除了2003年那次,群眾與主辦機構的看法一致外,由2004年開始,民間人權陣綫所提出的遊行主題,都不見得為大多數遊行人士所認同。但有一個遊行主題,在2005年曾蔭權上台後,曾以為有望改進,豈知今年再度成為遊行主題之一:管治的問題。為何過去5年走了一轉,由商人當特首,變成由公務員當特首,管治問題仍然解決不了。

  在英國管治年代,並非未有過管治問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麥理浩勳爵未來香港擔任總督前,盡管戰後的香港總督都算是質素優良的英國公務員,但香港政府內部亂七八糟,警察、公務人員貪污、公共政策等問題多多。

  在麥理浩後,麥理浩成立廉政公署,在制度上徹底解決了貪污問題,之後的香港政府的水準才保持平穩。

  由此可見,改善管治的關鍵在於制度上的改革,利用改革解決一些現有制度上未能解決的問題,才能令管治問題得到長久的改善,改善管治不能只是透過撤換一兩名領導人就做得到。

  在中國收回香港前,由於包括總督在內都是公務員,政治決定實際上由受過西敏寺民主政治鍛練的倫敦內閣官員拍板。由於倫敦的官員普遍有駕馭民意等經驗,因此英國訂下的宏觀政策方針,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過後便甚少撞大板。而1997年後,香港人就要找人做回當年倫敦所做的事,所謂的管治問題事實上由這裏而來。

  訓練政治人才沒有捷徑,只有經歷過選戰的洗禮,才知道像操控傳媒、防止制定得罪民眾政策等的竅門。偏偏現時中國不容許香港發展全面的民主政制,經常想辦法去繞過選舉這道門去訓練政治人才。

  因此不斷冒險以走捷徑的方法,找了一大堆不孚眾望的人領導政府,政府的管治不斷出現問題才怪。由董建華年代那堆接連闖禍的問責官員,到曾蔭權在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委任上洋相百出,都可以看到沒有選舉,就很難談上良好管治,由公務員來擔任政府首腦都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管治5年無進步 京幫倒忙

  由過去五年原地踏步來看,如果政府不落實全面民主,最終香港仍然出不了善於作出政治決定的政治人才,以取代倫敦的角色。

  而中國政府沒有實施西方民主的經驗,由北京作出政治決定更可能愈幫愈忙,甚至引來香港市民的強烈反彈,如果這政治真正一天都不解決,管治問題有可能繼爭取普選後,成為另一個七一遊行的長期主題之一,不論民間人權陣綫有否提及改善管治的口號也好,市民都不會滿意政府的施政表現。

  如果政府不想因每年政治管治出洋相,而成為七一遊行的針對對象,港府必須認識到,政改與改善管治兩者其實互為表裏,缺一不可。當然,全面民主不代表施政立即改善,這亦需要一個過程。但如果不盡早實施民主,有可能未來若干年的七一遊行,都會以政府的施政作為主題。而施政問題長期困着解決不了,可謂香港人之不幸。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智能卡收費系統暗藏危機

過往,大家認為智能卡收費系統是安全的,皆因智能卡讀卡機不易買到,加上智能卡與讀卡機之間的通訊,一般都經過加密,因此,智能卡都被視為比磁帶更安全的電子付款記錄媒體。

  無可否認,智能卡上已加密的資料,比較難於複製,不過,最近荷蘭的一項實驗引起不少人的關注。荷蘭有一位大學教授發現NXP(前身是飛利浦半導體,這也是由飛利浦研發的技術) Mifare Classic卡的保安漏洞,他可以利用一些假讀卡機,成功讀取不同人的Mifare Classic卡數據資料後,並將智能卡複製。由於Mifare Classic廣泛應用於倫敦公共交通系統蠔卡(Oyster Card),以及台北捷運悠遊卡之上,如果這兩地的系統不將Mifare Classic系統升級至使用較高加密程度的Mifare新一代系統,後果有如為不法之徒開啟印製偽鈔之門,這種電子「偽鈔」對整個經濟社會所構成的危害,絕對非同小可。

八達通須升級

  香港八達通雖然是使用Sony Felica,但這系統卻用Triple DES(Data Encryption System),這是其他電子付款媒介所使用的加密系統,過往未有發現被大規模破解的迹象,但既然同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展Mifare Classic,所用的加密機制被人成功突破,而美國政府亦逐步以AES取代DES為本的加密技術,那麼正在使用Felica技術的八達通公司,也應有心理準備,現有Felica使用的加密機制有可能被人攻破,而八達通必須及早準備,按部就班將市面的八達通卡保安系統升級。

  由於市面流通極為大量的八達通卡,因此,升級計劃很早便要實施,但最低限度,讀卡系統應該逐步同時支援Triple DES以及AES加密算法,因為現在全世界的主要加密及保安機制,都會慢慢向AES標準邁進。在Mifare開發公司NXP與Sony合組了 Moversa的合資公司後,亦表明會提供新一代支援AES加密技術的方案。一旦Moversa開始提供支援AES的方案,八達通就要展開升級工作。

  另一方面,新發出的智能卡除了支援新加密技術之外,八達通公司亦應詳細規定回收舊智能卡的計劃,例如定期公布將某一個發卡年份的卡更換,免費由舊卡變成新卡,以及將第一代卡設定最後有效日期,防止保安技術較弱的舊卡變成整個防偽保安機制的漏洞。

市民要習慣換卡

  香港比較缺乏這類更換舊卡意識和習慣,一方面香港的八達通卡損耗率不算低,絕大部分八達通卡都不會有超過十年壽命,另一方面,香港的鈔票亦不像美元,成為世界各地不法之徒的偽冒對象,很多上世紀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印製的香港鈔票,現在仍然安全地流通。美國很多時為了對付假鈔集團,對舊鈔票的流通和兌換實施較嚴格限制,令美國人比較易接受定期換鈔票的習慣,但香港可能需要一些公眾教育,才可能養成留意智能卡型號的習慣。

  在看待一些資訊科技保安問題上,防患於未然永遠都比發現出問題之後才去杜絕來得好。若果八達通卡公司以至金管局,現在就有智能卡保安問題的升級和應對方案,這對保持香港金融制度的穩定性,以至治安都大有好處的。如果當局在出事之後,才來千方百計補救,市民對智能卡支付系統的信心,以至零售市場的穩定都會大受打擊,同時亦不一定補救得了。八達通系統都用了十年以上,是時候來一次升級和檢討。

貴州民變反映了甚麼

貴州甕安縣在上周六發生了自西藏事變以來最大型的警民衝突,當地民眾不滿公安局,在一宗姦殺案中不但包庇了與副縣長有親友關係的疑犯,還對伸寃的死者家屬嚴刑對付。當地中學生以及民眾不滿一發不可收拾,就火燒公安局和縣政府大樓。這可能是自文革以來,首次有民眾成功武攻縣政府大樓和公安局。

官僚腐敗網絡盤根錯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貴州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警民衝突事件,事實上是中國民眾近數年以來的憤怒開始出現總爆發的結果。中國一向都有官僚濫用權力的問題,胡亂徵地有之,包庇皇親國戚有之,不一而足。在沒有言論自由的社會,要伸寃的最後一道門是上訪。所謂上訪,就是向再上一級政府投訴,希望政府介入。但由於中國官僚的腐敗網絡盤根錯節,往往鎮級政府在縣級政府包庇下才敢貪污,同樣地,縣級政府受到市級甚至省級官員包庇才貪污,因此,儘管官方表示人民有權上訪,但是上訪這項體制內的監督權力,事實上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最糟還不是上訪無效,而是民眾去了上訪投訴後,會被當地公安打擊報復,過往的打擊報復手段一般為行政拘留,或製造一些罪名送到監牢去。這令民眾的不滿得不到抒發。而涉及公安局或大官的強姦案,如果受到包庇就特別容易激怒人民,像二○○七年一月,四川省大竹萊士德酒店十六歲女迎賓楊代麗被姦殺案,疑犯就被公安局包庇而觸發大型警民衝突,群眾決定焚燒事發酒店洩憤。而在大竹事件後,類似事件未有得到及時清理,但地方公安官員對付伸寃民眾的離譜程度不斷升級,最後連最怕事的中國農民,都毅然選擇與有槍桿子撐腰的公安和政府機關對抗,火燒政府和公安大樓。

制度不改善忍耐力崩潰

過往出現這類大型騷亂事件,雖然有網民在論壇貼出報道文章,都很快被網主刪去,但這次,中國史無前例出現大量網民,敢於與網主對抗,不斷貼出反封鎖文章,甚至四處傳播搖滾版《國際歌》的影片,如果中國政府不盡快作出適當的政治改革,以制度去改善吏治,筆者相信中國民眾的忍耐很快走向極限,只要多一兩宗類似事件,或在四川豆腐渣學校事件處理上激怒民眾,星星之火,就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Facebook惹出政治火頭

近日,盛傳將在今年立法會選舉,參選資訊科技功能組別的譚偉豪,未經多個專業組織的認可,自行開設Facebook群組,引起部分業界人士的非議。其中以香港電腦學會行動最為積極,發出公告表明譚偉豪自行開設的群組,未得會方認可,而譚偉豪亦在聲明發表後,取消有關群組。

臨近選舉事態敏感

  但譚偉豪所建立相類Facebook群組不只這一個,譚偉豪連生產力促進局也不放過,也建立了一個叫生產力促進局的群組,儘管譚偉豪在群組的描述中,加了「This is an unofficial group. For fans to share ideas only.」的免責條文,但仍然會引起不少Facebook用戶的疑慮,懷疑有關群組有否有誤導成分。

  香港電腦學會接到會員查詢後,就迅速發表聲明回應,是值得讚賞的,這一方面避免有其他不法之徒,可以借用學會名義隨便設立網站或群組,進行其他欺詐行為。另一方面,明眼人都看到譚偉豪正在密鑼緊鼓,為參選今年立法會作部署,如果香港電腦學會可以對譚偉豪自行設立具誤導成分的Facebook群組不聞不問,就會令會員質疑會方在選舉中能否保持中立。

  像生產力促進局這種受政府資助機構,本來應該在選舉中保持中立,如果生產力促進局不就譚偉豪建立的群組發表任何聲明,是不是默認這個群組的存在,這又會否構成偏幫之嫌?這涉及政府或政府資助機構,在選舉公正性的問題。

  不過,其他會員可以根據法例,成為功能組別選民的業界專業組織,如果中立性出現問題,就有可能最終影響選舉的公正性,因為香港政府的選民登記冊,只向候選人提供選民的姓名以及登記住址。不過,業界專業組織卻擁有會員的電話、電郵、工作地點等資料,如果個別組織的幹事濫用這些資料,就很可能出現一場不公平的選舉。

  千萬不要以為筆者在天方夜譚,在去年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血戰港島期間,筆者一位好朋友,竟然收到三次由工聯會打來的拉票電話,她收到工聯會拉票電話的原因,皆因她曾經在工聯會修讀課程。香港有沒有法例,阻止工聯會這種運用會員資料作政治用途的行為?很明顯是沒有的。

  同樣地,雖然內地及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在立法會上聲稱,香港法律不容許有人濫用會員資料,容許組織在拉票上偏幫某些候選人,但如果工聯會可以這樣公然用學員資料來拉票,那筆者並不認為港府有積極執法,阻止這種拉票行為出現。因此,業界組織如果有偏幫個別候選人,將會令原本公正性成疑的功能組別選舉,變得更加不公正,甚至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水準的選舉。

及早清理問題群組

  為顧及今年激烈選舉的公正性,譚偉豪固然應該將所有懷疑有問題的群組取消,以免瓜田李下,但另一方面,那些未批准譚偉豪建立群組的組織,都應該表達一下立場,表明那些群組與組織無關。如果那些組織居然批准譚偉豪設立有關群組,這些組織應該向會員和公眾,有一個清晰的交代。

  資訊科技界一直為那些懷疑偽冒網站疲於奔命,教育公眾避免中陷阱之際,竟然有業界人士公然創造一堆有問題的Facebook群組,事實上已經打擊公眾對部分業界人士的形象,實在令人失望。如果譚偉豪還是為了業界名譽着想,不論他選不選也好,都應該向公眾有所交代,並且衷誠道歉。現在只是收到投訴就取消群組,又不作解釋,這種態度實在令人嘆息。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禁雞風波 功能組別自毀前途

由保安道食環署管理的街市,發現有雞隻感染致命的H5N1禽流感開始,政府為顧及公眾利益,有意禁止活雞在零售點過夜。民主黨的李華明,更率先表明與政府同一陣綫,支持政府緊急立法,令活雞不會再在零售點過夜,減低傳染機會。

  筆者相信,政府的建議獲得公眾廣泛支持。不過,這次兩大保皇黨,包括自由黨和民建聯,張宇人及黃容根反對政府緊急立法禁止活雞在零售點過夜,他們都為了業界利益不惜一切。

為爭業界支持 犧牲公眾利益

  他們的作為,雖然合乎他們作為功能組別代表的身份,不過,他們很可能為未來廢除功能組別的討論,提供非常強大的彈藥,最終斷送功能組別前途。

  在公共政策討論上,很多時業界利益都不等於公眾利益,甚至與公眾利益有所衝突。就像社會服務界的一些主張,就與納稅人對公帑運用的看法,明顯背道而馳,不過,過往未誇張至危害公共衞生的地步,因此,大眾普遍未見識到功能組別,對公眾利益的危害性。

  不過,這次張宇人和黃容根的立場,就差不多為了業界利益,與整個城市的人為敵。由於香港人煙密集,當非法入口雞隻難以在零售點杜絕時,由於活雞是 H5N1病毒的重要傳播手段,而零售點往往有大量居民出入,人煙密集的公共屋邨商場,甚至可能比食環署管理的街市更富威脅性。因此,活雞不止不能留在零售點過夜,而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實施中央屠宰,實行人雞分隔根本只是遲早問題。

  而張宇人和黃容根這兩個人,作為功能組別議員,為了他們的選票,一定只會着重食肆,以至家禽業界人士,如何得到賠償,甚至誓死反對中央屠宰政策,置公眾健康於不顧,因為他們以公眾健康立場來看問題,他們就肯定在現有政制下落敗。這種與公眾健康為敵和謀取選票的現象極不健康,而在這次活雞零售點緊急立法事件,可謂表露無遺。這是泛民反對功能組別存在的最強論據,只不過政府和市民都沒有深受其害,而這次,就正正面臨功能組別政制的致命副作用。

廢除功能組別 泛民最強理據

  張宇人和黃容根反對緊急立法,後果是顯而易見,以後市民對那些業界利益與公眾利益有衝突的政策將會相當注視。像最近民建聯協助運輸業界爭取政府減免柴油稅,就令不少公眾人士反感,認為政府向個別業界團體屈服,犧牲公眾利益。

  當市民發現愈來愈多業界相關的政策,並不能夠為公眾利益帶來真正好處時,市民最終會對功能組別所帶來的「均衡參與」作出質疑,而功能組別存在的合理性,亦會土崩瓦解。全港市民不分階層,都會支持公正得多的全民普選。

  蘇聯國父列寧有一句名言,堡壘由內部攻破,這次自由黨及民建聯都不會估到,張宇人和黃容根為選民盡忠,捍衞業界利益的時候,正正在政制爭論中,為功能組別的前途敲響了喪鐘。

  雖然不少所謂工商界人士,都對透過功能組別,晉身尊貴的立法會議員躍躍欲試,不過誠如筆者在數年前,對一名參與功能組別候選人的忠告,功能組別最終會成為歷史陳迹,如果公眾對功能組別強烈反感時,還去淌這一趟渾水,這無異於政治和名譽自殺。

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蘋果低價策略封殺對手

蘋果終於推出傳聞已久的iPhone 3G,並且在包括香港在內的主要使用WCDMA國家推出。很多功能,例如HSDPA、Push Mail等等,都在之前預料之內。

  不過,蘋果這次推出iPhone 3G最嚇人的地方在於價格,199美元一部,就算要簽一定時間的合約,不少用戶都願意買一部,因為200美元很難買到一部像樣的HSDPA手機,更不要說一部擁有強大功能的智能手機。蘋果的低價策略,相信不單吸引大批客戶購買,而且對其他手機生產商構成重大威脅。

痛擊流動視窗

  喬布斯這樣做是有道理,因為iPhone的介面很容易被對手抄襲。就像Windows Mobile 6.1,使用者介面與iPhone相當類似。如果喬布斯要擊潰其他抄襲使用者介面的對手,最有效方法就是趁對手連成本都未收回前,就以低價策略迎頭痛擊。而以蘋果的現金流水平,已經玩得起以本傷人的玩意。

  與此同時,電訊公司亦樂意替蘋果補貼iPhone的售價,因過去一年iPhone 2G的經驗表明,由於iPhone使用上的便利,iPhone用戶使用數據服務的機會大增,這有助3G營運商提高每名客戶的平均消費。電訊公司要由數據服務中,收回對iPhone補貼的機會很大。在電訊公司都有誘因津貼客戶下,其他平台的智能手機,以至Windows Mobile要擊破這情況,並不容易。

山寨廠平分春色

  因此,Windows Mobile 6.1作業系統的手機生產商,像HTC等,就算能抄到iPhone的介面也沒用,因為蘋果的iPhone 3G比其他抄襲者便宜了一大截,消費者寧願買iPhone 3G都不會考慮其他廠商的模仿產品。對有心與iPhone爭一日之長短的Windows Mobile生產商而言,iPhone 3G這麼快出現是沉重的打擊,長遠而言,Windows Mobile手機的生產商,將要考慮本身的前途問題。

  對於傳統手機生產商而言,蘋果以平價推出iPhone 3G也是莫大的災難。近年有台灣廠商成功地研發一種技術,一般廠商不用投放大量研究手機核心技術的資源,都可以利用廠商生產的標準晶片組,輕而易舉推出新款GSM 2G手機,這亦即一般人戲稱的山寨廠機。由於WCDMA涉及眾多諾基亞和Qualcomm的專利,才暫時未有山寨廠機。不過,山寨廠機佔領了中低檔市場,一般手機生產商,必須高價推出WCDMA機,用作補貼在中低檔失去市場的損失。

  蘋果這次以如此低價推出iPhone 3G,令價位偏高的諾基亞N系手機,或新力愛立信新款3G手機頓時失去市場定位。如果用戶確實要追求多功能,為何不選擇已經有HSDPA、多種不同軟件、 GPS等功能的蘋果iPhone 3G。當高檔市場都陷於苦戰時,那新力愛立信也好,諾基亞也好,到底要與蘋果鬥燒銀彈,將WCDMA手機割價迎戰,還是與蘋果鬥外觀設計,甚至軟件設計,這些問題對諾基亞以至新力愛立信而言,都相當不容易應付的。

  第一代iPhone的出現雖然對手機市場造成衝擊,但只是鼓勵了用戶多用數據服務,iPhone過去由於價位偏高,而未達到改朝換代的效果,這次 iPhone 3G平價推出,加上手機生產技術上的一些變化,一次改朝換代式的大洗牌即將來臨,無論Windows Mobile、Blackberry以至一般的手機生產商,都要面對iPhone 3G所定義的新產業架構。

  筆者相信Windows Mobile很難進佔主流,Blackberry在企業市場的地位明顯受到挑戰,而一般手機生產商,應該考慮合併,或對產品發展戰略作出重大變革,應付新時代來臨的需要。iPhone 3G的推出,除了蘋果和電訊公司是贏家,其他手機生產商想要扭轉逆勢,就要看他們的市場智慧。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伍潔鏇,請不要侮辱公眾智慧

筆者作為不具備中國國籍的華裔南洋人後代,在眾多擁有外國國籍的政治任命官員中,對伍潔鏇的處境最為了解和同情。因為理論上,伍小姐在廿一歲那年就要抉擇繼續持有新加坡公民身份,還是保留中國國籍;要保留新加坡籍,必須向新加坡政府出示不具備其他國家國籍的證明文件,以及再作宣誓效忠。相信伍小姐在當時,未曾料到她會成為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身為新加坡公民的伍小姐,要加入中國國籍,需要依循複雜很多的歸化程序,這不是一般具備中國國籍香港市民申請特區護照般簡單。她的情況基本上與入籍中國前的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相若,因此,筆者原先對伍小姐保留新加坡護照持諒解態度的。不過伍潔鏇在記者會上指,她隨時都可以申請特區護照。這句話對因華裔印尼人的國籍問題、長期研究國籍法的筆者而言,簡直感到侮辱。筆者不得不懷疑伍潔鏇的政治智慧。

領特區護照須先歸化

伍潔鏇首先作為政治委任官員,對《中國國籍法》不應缺乏基本認知。她在廿一歲選擇新加坡公民身份時,就要預備她沒有其他國籍的證明文件。現在,她要領特區護照,先要獲批准入籍歸化中國,並放棄新加坡公民權,才能領特區護照。難道她有特權可以特快歸化為中國公民?她可知道不少越南裔、巴基斯坦裔和印尼裔人士,想歸化成為中國公民而在入境處總部國籍組輪候?這不是沒有政治常識又是甚麼?而且作為政治任命官員,應該對所講每一句話的政治後果瞭如指掌,而伍潔鏇身為南洋人後代,她沒理由完全不知南洋諸國民眾,對華裔人士的國籍忠誠問題極為敏感,南洋很多國家,包括以華裔人士為主的新加坡在內,都怕華裔仍然心向中國,威脅南洋國家的獨立自主,以及政治穩定,而排華思潮在南洋仍然暗湧處處,她的言論是不是暗示每位南洋華裔人士可以隨時「返回」中國?她可知她這番不負責任言論後果有多大?

在官場只會累人累己

政治任命的本來目標,就是希望改善政務官政治敏感度不足的問題,並培訓有潛質的政治人才。但由伍潔鏇的表現來看,既無政治常識,亦不知甚麼叫政治地雷,還談甚麼去當政治助理。似乎由她來做政治任命官員,會製造政治災難多於改善施政,由她對國籍問題的妙論來看,她應該早日重返金融界,在官場只會累人累己。黃世澤時事評論員(按:作者父母為華裔印尼人,作者亦曾替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關於新加坡和香港政治評論)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副局長啓示 勿忘祖訓亂衝燈

最近由委任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引發的爭論,已經成為曾蔭權自上台以來最大的一場政治危機,政府在整場戰事上,幾乎完全沒有反擊能力,只是任由傳媒和泛民組成的聯軍追着打。而這批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有部分更被點名抨擊,肯定成了政治炮灰。

  整場危機本來不應變成這個樣子,但政府重演在領匯事件中,在繁忙街道不顧一切亂過馬路的壞習慣,結果這次差不多人人慘死。這次危機,又一次證明不少過往港英的老做法,自有當中的政治智慧。

選賢標準 須清晰明確

  在英國、新加坡等實行西敏寺民主制度的國家,由國會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組織政府,因此,任何的政治委任最低門檻就是贏得國會選舉,否則一切免問,因此,在西方民主國家以至新加坡,搞任何政治委任制都不會有問題,因政治委任制就是他們民主政制的必然構成部分。

  過往英國在香港並無實施與英國一樣的西敏寺民主制度,因此,港英政府必須沿用本身源自中國,但英國加以改良的文官制度,去作為西敏寺政制的替代品。

  經英國人現代化的文官制度,官員都是名牌大學的精英,他們經過考試進入政府。當然文官制度,一如中國的科舉制度有其問題,例如官僚缺乏創造性,缺乏政治歷練等等,但選拔人才的標準清晰明確,那是香港民眾公認的,亦廣為接受。

  這次政府任用人才標準空泛,並無事前講明選拔政治人才的最低門檻,例如工作年資、過往政績、選戰經驗諸如此類,加上有部分人選,薪酬遠高於資歷相若的政務主任,但又不見得有比政務主任高明獨特之處,在這先天致命缺陷之下,只要這制度有任何被傳媒看得見的漏洞,就會被人圍攻。

  由於文官制度認受性不及西敏寺民主制度,加上在冷戰期間防範中共滲透政府內部,因此,英國在任命任何高級官員前,都會作出詳細的品格審查,對港英政府的效忠固然包括在內,但審查還包括官員的私生活、國籍等等,防止政府委任的人選有任何把柄在對手手上。

  傳媒以蘇錦樑作為愛國政黨副主席,但居然歸化為加拿大公民為切入點,開始對整個政治委任制作出攻擊,加上政府未能及時壯士斷臂,與蘇錦樑劃清界綫換取其他人的安全上壘,政府就因此陷入一場政治大災難,就連民建聯都不能置身事外。

亂改規矩 釀政治巨災

  筆者不止一次在這裏的文章提及,英國人過往管治香港時各種的手段和政策,背後都有其政治理由以及策略,這些精細運作都要好好掌握,至少要做到蕭規曹隨,擅自亂改動機件會釀成政治大災難。但回歸後很多人認為,香港人當家作主,就表示甚麼都可以做,結果由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到領匯事件,到這次政治委任事件,就不斷犯下代價沉重的錯誤,令政府陷入沒頂之災。

  這次政府要好好檢討在政治委任事件中,到底犯了甚麼大錯,至低限度要再度溫習英國人對很多政治問題的思考邏輯,如繼續在車輛繁忙的大街上蠻幹到底,政府不一定有能力,抵受下一次大災難。

政治委任緣何成為政治災難

由委任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所引發的風暴,已經遠遠超過當初揭破「愛國」政黨副主席蘇錦樑居然擁有外國國籍這範疇,當發現越來越多副局長和政治助理都擁有外國國籍,而政府仍然力撐到底時,市民不只質疑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應否擁有外國國籍,而是這個制度,到底有何存在價值。政府在風暴眼中不能脫身,除了因為政府在戰術犯上嚴重錯誤──在蘇錦樑被揭破擁有外國國籍時,沒有當機立斷壯士斷臂外,更重要的是,所謂的副局長和政治委任制,與香港傳統的價值觀有所牴觸,超越了香港市民的忍受範圍。

選拔無清晰公開標準

縱使不少學者認為政務官往往與民情脫節,但市民普遍對政務官有認受,除了這是過往港英政府良好表現的遺產,也因為政務主任的考核是有一個清晰、公開和客觀的準則,任何申請人先要有良好學位、良好的中英文能力,過了政府的考試,再經筆試面試後,還有三年試用期,才能成為具備公務員身份的政務主任。香港人至少知道,這些人確實有一定才幹。但由一堆政治助理和副局長都有外國籍而政府渾然不知來看,選拔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根本無客觀、公開和清晰的標準。香港人以自力更生創天下的「獅子山下」精神自豪,政府居然容忍一批不知有何德何能的傢伙坐擁高薪厚職,公眾不感到氣憤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香港市民普遍對公營機構,無論在透明度,以及問責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只要股價沒有大跌,或久沉不起,股民尚且容忍家族企業內管治混亂的狀況,但對所有納稅人都有份的政府,就要求一個高標準。

透明度遜於上市公司

可惜,當全球股市,包括深圳和上海,都開始陸續要求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披露稅前各項收入總額以及支薪的理由,作為向股東的問責時,香港政府竟然只是籠統向公眾披露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薪酬,而且個別政治助理薪酬更是明顯偏離市場水平,而沒有合理合乎公眾利益的解釋,試問市民怎可以容許政府的透明度,連上市公司也不如。因此,不論泛民、前公務員、工商界人士以至市民,都質疑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任命是否一場鬧劇,是有理由的。如果政府還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裏,這場政治風暴最終只會越燒越烈,最終毀掉曾蔭權政府的管治根基;曾蔭權實在應該對現有嚴峻的形勢有所了斷。

筆記簿電腦的幾個必然趨勢

在去年台北Computex中,華碩推出的EeePC雖然未成全場焦點,但正式在市場售賣後,走勢凌厲,令其他電腦生產商在今屆Computex中,都展出類似的產品。而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亦明顯瞄準這新興市場,希望成為這個市場的主導者。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到EeePC這類型的小筆記簿電腦,因為熒幕尺寸太小,對不少以筆記簿電腦工作的流動工作者甚為不便,因此,較大的筆記簿電腦仍有一定市場。不過,總體而言,不論筆記簿電腦的尺寸如何,基於筆記簿電腦使用者的方便,以及市場技術普及的速度,未來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電腦都會有共同的特徵。

使用SSD成主流

  對任何筆記簿電腦的用家,對電池壽命多多益善,而電腦的重量卻是愈輕愈好。不過,在燃料電池技術未能夠大規模商品化前,鋰離子電池仍會是筆記簿電腦電池的主流材料。換言之,來自電池的重量不可能減,電腦的體積不可能變得小,除非電腦的耗電量比以往大大減低。

  筆記簿電腦耗電驚人的一大元兇,查實是硬碟,因硬碟是機械運作,而機械需要的電能一定遠比電子晶片為多。現在市面的主流二點五吋筆記簿硬碟,耗電量約為 600mA至800mA左右,這是相當驚人的耗電量,加上硬碟本身也有一定重量,因此,要筆記簿電腦愈來愈小和輕,硬碟這個樽頸必須解決。

  由於快閃記憶體大幅降價,加上克服NAND Flash記憶體讀寫十萬次限制的新管理技術漸漸成熟,筆記簿電腦廣泛採用以NAND Flash技術為基礎的Solid State Disk技術應該不成問題。日後大部分的筆記簿電腦都可能採用SSD啟動,以及儲存作業系統、應用軟件等主要資料。由於與硬碟相比,目前SSD的價格仍然偏貴,因此,不少用戶仍會把照片、影片之類的資料儲在外置的硬碟機中,如果要到戶外工作,就不必把這些資料儲在電腦內四圍去。

Atom成為主導

  英特爾近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發展方向,那是以筆記簿電腦的處理器微架構帶動整系列x86處理器的演進。像Core微架構本來只用在筆記簿電腦為主要市場的 Pentium M處理器,但由於優異的效能,以及低耗電量,最終全系列的x86處理都採用了Core架構,取代了Netburst架構。而原有Netburst架構的處理器,因反應不好而取消。

  雖然Atom未知會否最終主導新一代的處理器微架構,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於Atom微架構在耗電量問題上,比 Core微架構解決得更好,而以現在主流電腦用戶使用的軟件需要速度來看,既然不少人連EeePC的900MHz速度都忍受得了,Atom處理器可以去到 1.86GHz的速度,縱使Front Side Bus比Core處理器普遍去到800MHz或更高的差一點,但不少用戶應該會很滿意,而且耗電量遠比相若級數Core處理器來得低,大部分中低階筆記簿電腦採用Atom為處理器是自不待言。

  在硬碟、處理器和LCD顯示器,一直是筆記簿電腦吃電的三大元兇,現在硬碟和處理器的吃電問題都有望以普及和廉價的方案解決,筆者相信,SSD和Atom處理器將是小型筆記簿電腦甚至中型筆記簿電腦的標準規格,日後可能只剩下Desktop Replacement級別的筆記簿電腦才會重得可怕。如果筆記簿電腦做不到輕巧而省電,仍然使用現有的技術,相信很快就會被消費者所遺棄,因為大部分消費者已經忍夠沉重而持續力不強的筆記簿電腦了。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iPhone 推動香港流動數據應用

和記電訊上周宣布,將會在香港和澳門推出iPhone,雖然和記的新聞稿非常簡短,但很明顯與iPhone將推出3.5G HSDPA版本有關。香港在HSDPA基建上相對成熟,加上大量水貨iPhone由不同渠道流入,香港想擋也擋不住,蘋果公司不如堂堂正正與一間電訊公司合作推出iPhone。

  和記電訊宣布有關消息後,對股價只有稍為利好的作用,一方面投資者不知道和記電訊與蘋果之間到底簽了什麼條款,如果蘋果一如其他地區合約一樣,要分享訂戶的收益,以香港流動電話市場競爭之激烈,和記電訊本身實質得益並不多。加上香港是拆解橫行的城市,就算和記電訊加上SIM Lock也好,只要黑客破解到SIM Lock,那就立即有其他台的用戶使用iPhone,表面看來,除了和記電訊門市部會多了很多人參觀iPhone外,未必能夠刺激客戶的人數和消費金額。

創造三贏之局

  當然,和記電訊如果願意在iPhone其他方面動腦筋,而不是去浪費時間搞SIM Lock行動,查實和記電訊也能由iPhone得到業務上的好處。例如在推出iPhone的同時,推出與和記電訊賬單聯繫的iTunes Music Store,讓iPhone用戶下載最新的各國流行曲,筆者相信唱片公司、蘋果以至和記電訊三方都會得到好處,但和記電訊對iPhone的商業模式了解到底有多少,這要看和記電訊稍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才能夠對此作出仔細而準確的評估。

  不過,從整體流動電話業界發展來看,和記電訊本身就算不能單靠iPhone來壯大客戶基礎,由iPhone 3G帶動的總體數據使用習慣的改變,仍然會對香港各流動電話經營商帶來好處。

  當初各大3G牌照持有人打崩頭去爭奪牌照,並非因為3G的話音服務吸引,事實上,各大營運商都出售大量話音時間給虛擬流動電話服務供應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提供針對印尼、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廉價預付話音服務,就知道話音服務根本不是賺錢的主菜,要真的提高利潤和平均消費者的消費金額,仍然有賴數據服務,包括各類建基於手機互聯網的多媒體內容,以及不同類型的商業應用。

  但現在香港使用流動數據服務的,不是拿着手提電腦的商業客戶,便是使用Windows Mobile、Blackberry之類手機的用戶,這都是商業客戶。一般消費者很少利用手機享受多媒體服務,一是礙於手機的操作方法,二是有限大小的畫面,以及各大電訊公司偏高的套餐收費,就連和記電訊推出的X-Series,收費算是相對公平合理,使用方法亦對手機作出優化,仍然在香港起不了作用,就知道這場仗不易打。這也是為何現在流動電話服務供應商,在推出HSDPA時,把固網公司當為假想敵,而不是其他流動電話公司。

有利3G市場發展

  以筆者過去九個月使用iPhone的經驗,電訊公司只需要向iPhone用家推出比現在HSDPA無限使用套餐優惠的話音加數據組合,因為iPhone 在電郵,以及瀏覽網頁上,都比其他手機來得優勝,加上HSDPA的速度與家中的寬頻相差無幾,筆者相信這有助電訊公司增加消費者的消費。筆者正將 iPhone應用在電訊盈科的流動網絡上,而筆者因iPhone而訂了每月68元的無限GRPS手機數據套餐,再加上Wi-Fi服務,筆者的每月手機消費輕而易舉升了一倍,這也是各大電訊公司對iPhone寄予厚望的原因。

  總之,iPhone 3G以行貨之身來到香港,對香港的流動電話市場是利多於害,如果能夠推動流動內容和數據服務的普及,相信各3G營運商的憂慮,可以因喬布斯的創意而緩解。